第374章 柔安公主24
快穿:救命,老公是戀愛腦怎麽辦 作者:是7月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淩漪等待用人的機會,也來得飛快。
這一年的冬天來得既早又冷,一夜過去白茫茫的大雪便將天地染得見不到其他顏色。
窗外寒風唿嘯,好在公主府邸中通了地龍,且床上還有一個溫度高的小火爐,才能讓公主殿下毫不被外麵溫度打擾的一夢到天明。
但是,她知道在這個國度,能與她過一樣日子的人寥寥無幾。
大多數人都要在寒冷中瑟瑟發抖,雪大些的地方還會有人被壓塌房子,全家老小死在這個冬日。
淩漪望著窗外白茫茫的大雪,神色沉凝。
天災不可避免,現在朝廷能做到便是全力救災,以及不讓人禍發生。
好在入冬前,柔安公主就讓欽天監用人類迷信行為預言了今年冬天必有大雪,且讓各地和京城都準備了些賑災的材料。
這些必然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好起來,卻也能盡最大可能救下一些人的命。
人力有時盡,淩漪不會天真的覺得這個冬天會一人不死,卻也會盡全力的去讓這份人力發揮到最大程度。
“我不同意!”天武帝聽到女兒的話,麵色驟然一變。
因為他基本從未出過京城的女兒,對著他說要前往燕地、趙地查看雪災情況。
這怎麽可以!
不說大冬天出行本就危險,就說他女兒一個較弱的女兒家,怎麽能如此的……
心中拒絕的理由萬千,可他卻在看到淩漪那雙堅定的視線的時候,沒了話語。
淩漪看著父皇皺緊的眉頭,開口:“除了我,能讓誰去?”
“是身子不行的太子兄長,還是能力不行的其他兄弟?”淩漪的話一點都不客氣:“他們去了,除了添亂還能做什麽?”
“當地官員一邊要救災,一邊還要忙著應付祖宗,何必呢?”
一邊的太子殿下:“……”
我又沒得罪你,你怎麽動不動就紮兄長一下呢?
皇帝皺眉:“那派出大臣就是!”
“三公俱是古稀之上的高齡,您就不怕他們永遠留在那邊?”
淩漪不容置疑的道:“我年輕且能行事,沒有人比我更適合做這個欽差。”
她的手拍了拍桌麵上的折子:“您難道不相信我嗎?”
天武帝怎麽可能不相信女兒?
這段時間來,她做出的事情大家有目共睹,便是朝堂上的老臣在見到她的時候都多了幾分恭敬。
除了禦史大夫。
現在這老頭看淩漪還是有點不順眼。
但淩漪不在乎,等過段時間,她還要削丞相職權,到時候看她不順眼的人會更多。
皇帝望著眉目灼灼如火,在這冬日都能感受到烈焰溫度的女兒,半晌後終究點頭:“可以!”
“但你要帶足兵將,太醫,不能讓父親擔心。”
皇家人親至,是個極振奮人心的事情,而他不會讓其他廢物給他出去丟臉,更不會讓廢物養大了心,給穩定的朝堂上找事。
淩漪勾了勾唇角:“我還年輕著呢,怕死極了,該帶的自然都得帶上。”
皇帝聽這話音不太對,麵色猛然一變,轉身就要走,卻被淩漪拉住了袖子。
“反倒是您一把年紀了,不能熬夜不能操心,要時刻讓禦醫跟在身邊,不要讓我和兄長擔心。”
cos了一把直臣,將皇帝說得直求饒,淩漪才美滋滋的迴府邸準備出行物品。
嗯,不止是她的物品,賑災隊伍所帶的藥材、糧食、布匹也要她來過目。
新上任的治粟內史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一點沒猶豫的就派了屬官去配合淩漪,絲毫沒有奪權的意思。
他上一任是被公主殿下搞下去的,他一把年紀好不容易做到這個位置,可不想因為得罪了公主殿下被搞下去。
能從九卿位置退下來,對他和家族來說,都是無比重要的事情。
有人放權,淩漪自然開心,狠狠的給自己帶走的東西加了碼。
京城中有太多不該用錢的地方在用錢了,現在就苦一苦百官吧!
公主府邸人來人往的時候,王璲之也匆匆從宮中歸來,望著認真寫著陳條的殿下,他開口:“北地寒冷,我是不是也要帶上狐裘?”
淩漪筆尖一頓,抬眸看向旁敲側擊在與她打聽能不能一起出行的王璲之,笑了。
“王小郎君身嬌體弱,建議帶兩條。”
王璲之緊繃的麵色瞬間溫柔笑了,點頭:“好。”
頓了頓,他又道:“這次,是不是要帶上其他王家人?”
受災的地方那麽多,淩漪為什麽偏偏往那邊去?
還不是因為杜家的大本營在那邊?
不論是當地的駐軍、還是父母官又或者鄉紳、賢者,都是杜家人。
大災是百姓的災難,也是世家的機遇,王璲之深知世家的脾性,自然知曉他們會借此機會兼並土地,隱匿人口。
這時候,王家人的用處不就來了嗎?
用百年盟友、如今的秦晉之好的家中子弟來查他們,當真是再適合不過的事情了!
有他這個隱形的王家宗子打頭,有王家其他的家族成員做先鋒,他可以保證絕對讓杜家有個終生難忘的冬天!
也會讓杜家無比感謝王家的八輩祖宗。
淩漪本就將這件事放在了計劃之內,如今聽王璲之主動提起,自然不會有什麽不同意的事情。
不過……
她抬眸,眸中滿是戲謔:“事關重大,還是要先通知王家家主一聲,才足夠鄭重吧。”
王璲之唇角微微勾起,恭敬至極:“王家皆由家主做主,如此大事又怎麽可能不通知?”
王家主當晚就接到了他好大兒的請見,當聽聞這事情的時候,眼睛緩緩的亮了起來:“此事當真?”
王璲之冷淡點頭:“殿下已經答應帶我一起去了,我定然不會讓王家盟友受到委屈。”
聽聞此言,在廳中轉了兩圈,猛然迴頭看向王璲之,沉聲道:“不可!”
盟友又怎麽了?
盟友又不姓王,他王家也不做慈善。
這一年的冬天來得既早又冷,一夜過去白茫茫的大雪便將天地染得見不到其他顏色。
窗外寒風唿嘯,好在公主府邸中通了地龍,且床上還有一個溫度高的小火爐,才能讓公主殿下毫不被外麵溫度打擾的一夢到天明。
但是,她知道在這個國度,能與她過一樣日子的人寥寥無幾。
大多數人都要在寒冷中瑟瑟發抖,雪大些的地方還會有人被壓塌房子,全家老小死在這個冬日。
淩漪望著窗外白茫茫的大雪,神色沉凝。
天災不可避免,現在朝廷能做到便是全力救災,以及不讓人禍發生。
好在入冬前,柔安公主就讓欽天監用人類迷信行為預言了今年冬天必有大雪,且讓各地和京城都準備了些賑災的材料。
這些必然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好起來,卻也能盡最大可能救下一些人的命。
人力有時盡,淩漪不會天真的覺得這個冬天會一人不死,卻也會盡全力的去讓這份人力發揮到最大程度。
“我不同意!”天武帝聽到女兒的話,麵色驟然一變。
因為他基本從未出過京城的女兒,對著他說要前往燕地、趙地查看雪災情況。
這怎麽可以!
不說大冬天出行本就危險,就說他女兒一個較弱的女兒家,怎麽能如此的……
心中拒絕的理由萬千,可他卻在看到淩漪那雙堅定的視線的時候,沒了話語。
淩漪看著父皇皺緊的眉頭,開口:“除了我,能讓誰去?”
“是身子不行的太子兄長,還是能力不行的其他兄弟?”淩漪的話一點都不客氣:“他們去了,除了添亂還能做什麽?”
“當地官員一邊要救災,一邊還要忙著應付祖宗,何必呢?”
一邊的太子殿下:“……”
我又沒得罪你,你怎麽動不動就紮兄長一下呢?
皇帝皺眉:“那派出大臣就是!”
“三公俱是古稀之上的高齡,您就不怕他們永遠留在那邊?”
淩漪不容置疑的道:“我年輕且能行事,沒有人比我更適合做這個欽差。”
她的手拍了拍桌麵上的折子:“您難道不相信我嗎?”
天武帝怎麽可能不相信女兒?
這段時間來,她做出的事情大家有目共睹,便是朝堂上的老臣在見到她的時候都多了幾分恭敬。
除了禦史大夫。
現在這老頭看淩漪還是有點不順眼。
但淩漪不在乎,等過段時間,她還要削丞相職權,到時候看她不順眼的人會更多。
皇帝望著眉目灼灼如火,在這冬日都能感受到烈焰溫度的女兒,半晌後終究點頭:“可以!”
“但你要帶足兵將,太醫,不能讓父親擔心。”
皇家人親至,是個極振奮人心的事情,而他不會讓其他廢物給他出去丟臉,更不會讓廢物養大了心,給穩定的朝堂上找事。
淩漪勾了勾唇角:“我還年輕著呢,怕死極了,該帶的自然都得帶上。”
皇帝聽這話音不太對,麵色猛然一變,轉身就要走,卻被淩漪拉住了袖子。
“反倒是您一把年紀了,不能熬夜不能操心,要時刻讓禦醫跟在身邊,不要讓我和兄長擔心。”
cos了一把直臣,將皇帝說得直求饒,淩漪才美滋滋的迴府邸準備出行物品。
嗯,不止是她的物品,賑災隊伍所帶的藥材、糧食、布匹也要她來過目。
新上任的治粟內史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一點沒猶豫的就派了屬官去配合淩漪,絲毫沒有奪權的意思。
他上一任是被公主殿下搞下去的,他一把年紀好不容易做到這個位置,可不想因為得罪了公主殿下被搞下去。
能從九卿位置退下來,對他和家族來說,都是無比重要的事情。
有人放權,淩漪自然開心,狠狠的給自己帶走的東西加了碼。
京城中有太多不該用錢的地方在用錢了,現在就苦一苦百官吧!
公主府邸人來人往的時候,王璲之也匆匆從宮中歸來,望著認真寫著陳條的殿下,他開口:“北地寒冷,我是不是也要帶上狐裘?”
淩漪筆尖一頓,抬眸看向旁敲側擊在與她打聽能不能一起出行的王璲之,笑了。
“王小郎君身嬌體弱,建議帶兩條。”
王璲之緊繃的麵色瞬間溫柔笑了,點頭:“好。”
頓了頓,他又道:“這次,是不是要帶上其他王家人?”
受災的地方那麽多,淩漪為什麽偏偏往那邊去?
還不是因為杜家的大本營在那邊?
不論是當地的駐軍、還是父母官又或者鄉紳、賢者,都是杜家人。
大災是百姓的災難,也是世家的機遇,王璲之深知世家的脾性,自然知曉他們會借此機會兼並土地,隱匿人口。
這時候,王家人的用處不就來了嗎?
用百年盟友、如今的秦晉之好的家中子弟來查他們,當真是再適合不過的事情了!
有他這個隱形的王家宗子打頭,有王家其他的家族成員做先鋒,他可以保證絕對讓杜家有個終生難忘的冬天!
也會讓杜家無比感謝王家的八輩祖宗。
淩漪本就將這件事放在了計劃之內,如今聽王璲之主動提起,自然不會有什麽不同意的事情。
不過……
她抬眸,眸中滿是戲謔:“事關重大,還是要先通知王家家主一聲,才足夠鄭重吧。”
王璲之唇角微微勾起,恭敬至極:“王家皆由家主做主,如此大事又怎麽可能不通知?”
王家主當晚就接到了他好大兒的請見,當聽聞這事情的時候,眼睛緩緩的亮了起來:“此事當真?”
王璲之冷淡點頭:“殿下已經答應帶我一起去了,我定然不會讓王家盟友受到委屈。”
聽聞此言,在廳中轉了兩圈,猛然迴頭看向王璲之,沉聲道:“不可!”
盟友又怎麽了?
盟友又不姓王,他王家也不做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