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駕車的和尚神色慌張,被巡街的金吾衛察覺異常而後抓了起來。彼時,車已過了朱雀街,此案便直接被交到了長安縣縣衙。
「據說,那個被吊死的和尚左側脖頸處有一顆痣,痣上有毛,與二月時仆去買通的那個小沙彌十分相似。
「但是此案後來便涉及官府,仆不敢冒然推進,所以這才趕緊來迴稟郎君。」
銀環之前,若還有一起,便是六月十五日,死者若真是為他當初造偽證時報信兒的小沙彌,那這個布置逆行陣的神秘人的目的便顯而易見了。
他定是要召喚平昌,來殺死自己。
如今,另外兩坊皆沒有任何消息,程英當然不會錯過這僅有的線索。
可他厭倦程捌囉裏囉嗦,當即喚來身邊心思縝密、腦袋靈活的最為得力的僕從程伍,讓他速去長安縣衙探探口風。
然而,自程伍前日離開後,便再也沒有了音訊。
直到今日,也就是七月初六,他被放幹了血,吊在靖恭坊馬球場的消息又過了大半日才終於傳到了程英的耳朵裏。
不管程伍去長安縣衙打聽到的結果是「是」還是「否」,程英都已十分確定就有人要借平昌的鬼手,用逆行陣來「懲罰」自己。
因為程伍便是當初那個為了幫他脫去「抄家滅門」的重罪而提出「廣慈寺捉姦」謀劃的人。
如今,連他也被殺了。
從縣衙認人歸來的程英在院中踱來踱去,不停地迴想上月十五、二十五,以及本月五日發生的三起「祭祀」。
小沙彌身上的毆打傷,和程伍死後被稻草撐起的肚子,顯然是都是在效仿平昌死前的經曆。
而銀環這個同公主一樣的女子,卻反而在死後被挖眼割舌,以表示對她生前罪行的懲罰。
如此在性別上調轉,不知到底是這個布陣人的惡趣味,還是從一開始,他便打算製造出突兀的違和,來警告自己這個對一切心知肚明的當事人。
如此挑釁,且不論對方是如何知道韓歸真的這個秘法,這人到底有多大的把握,在惹了他之後,還能順利的布陣祭祀,而後逃之夭夭?
而他的這種自信,又是從何而來?
難道因為此人和自己一樣,在這長安城眾多權力至上,所以才能夠這般逍遙法外?
如今形式緊急,且不論這個對手是誰,如果昨日被當做祭品的程伍已經是第三個,那麽對方的逆行陣便會早自己五日開啟,一旦成行,他怕是在劫難逃。
程英咬住牙根,心中血氣翻湧。
他狠狠啐了一口,當即發誓,定要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對手的最後一場獻祭。
第40章 卌
今日,在縣衙認人之時,程英故意擺出一副對長安城中接連發生的詭異命案十分感興趣的模樣,有意打聽。
因他阿耶的身份,萬年縣的這個姓周的縣令亦步亦趨的跟在他身邊,無論程五郎說什麽,都一概弓著身子附和。
此時,聽他問起案情,自然不在意自己會不會違規透露太多,立刻喚了個名叫劉賀的捕盜小吏與他細細說來。
這小吏倒是謹慎,隻顛來倒去的講了些市井裏已經傳遍的消息,看似說了許多,卻並未敢透露更詳細的細節。
程英本就知道的清楚,自然不需要他來講述。
之所以提起這個話頭,他不過是想假裝不經意提點他們幾句關於死者出現的地點潛藏的規律,繼而將他們的視線引到自己推測的逆行陣的下一個祭祀地——平康坊而已。
不過,程五郎才剛起了個頭,劉賀便一臉被認同的歡喜,立刻滔滔不絕的稟告起自己的發現。
原來他們已將明明是不同人所犯下的三個案子,並在了一起,繼而察覺到了死者每隔五日出現一次,且案發地會與上一案間隔一個坊。
由此,劉賀推測說,若是還有下一次死者,也許會出現在道政坊或是親仁坊。
程英聞言,當即心生一計。
隻是他認為縣衙兵力有限,且不成氣候,於自己這種「兇手」而言根本不足為懼,恐怕難以幹擾甚至阻止逆行陣的布置者行事。
於是,他立刻表現出對小吏說法的贊同之意,而後故意流露出一副不通政治的紈絝子模樣,撫著掌開口道:
「大妙啊,隻可惜縣衙的人手有限,不過若是能有金吾衛在旁協助,這兇犯還不是手到擒來。到時,周縣令便可坐等步步高升啦。」
周縣令趕忙擺手,疊聲說著「都是分內事」,顯然不太願意主動將事情朝大了捅。
倒是一直在旁不說話的高姓縣尉趁此機會上前一步,條理清晰的分析起了此案請求上一級官府協助為何「利大於弊」。
程英瞥眼瞧見周縣令麵上有了猶疑之色,但他亦知道,如今案子涉及之人皆是普通百姓,甚至除開程伍,另外兩具屍首,永遠不會有人前來認領。
換而言之,隻要不涉及權貴們的安全,將之隱瞞下來,遠比捅個露底被上官事後追責要劃算的多。
因此,這個老油條,定然不會輕易鬆口。
可若是短期內又發生一案,而後自己再想辦法從金吾衛那邊推波助瀾一番,七月十五,那場會發生在平康的獻祭,必定會因為坊間加大巡查而被毀個八九不離十。
眼下,他聽出高縣尉話語間的模糊,猜到他興許尚藏掖著一些不方便在自己麵前明說的話,需等他走後,關起門與自己人商討。<hr>
「據說,那個被吊死的和尚左側脖頸處有一顆痣,痣上有毛,與二月時仆去買通的那個小沙彌十分相似。
「但是此案後來便涉及官府,仆不敢冒然推進,所以這才趕緊來迴稟郎君。」
銀環之前,若還有一起,便是六月十五日,死者若真是為他當初造偽證時報信兒的小沙彌,那這個布置逆行陣的神秘人的目的便顯而易見了。
他定是要召喚平昌,來殺死自己。
如今,另外兩坊皆沒有任何消息,程英當然不會錯過這僅有的線索。
可他厭倦程捌囉裏囉嗦,當即喚來身邊心思縝密、腦袋靈活的最為得力的僕從程伍,讓他速去長安縣衙探探口風。
然而,自程伍前日離開後,便再也沒有了音訊。
直到今日,也就是七月初六,他被放幹了血,吊在靖恭坊馬球場的消息又過了大半日才終於傳到了程英的耳朵裏。
不管程伍去長安縣衙打聽到的結果是「是」還是「否」,程英都已十分確定就有人要借平昌的鬼手,用逆行陣來「懲罰」自己。
因為程伍便是當初那個為了幫他脫去「抄家滅門」的重罪而提出「廣慈寺捉姦」謀劃的人。
如今,連他也被殺了。
從縣衙認人歸來的程英在院中踱來踱去,不停地迴想上月十五、二十五,以及本月五日發生的三起「祭祀」。
小沙彌身上的毆打傷,和程伍死後被稻草撐起的肚子,顯然是都是在效仿平昌死前的經曆。
而銀環這個同公主一樣的女子,卻反而在死後被挖眼割舌,以表示對她生前罪行的懲罰。
如此在性別上調轉,不知到底是這個布陣人的惡趣味,還是從一開始,他便打算製造出突兀的違和,來警告自己這個對一切心知肚明的當事人。
如此挑釁,且不論對方是如何知道韓歸真的這個秘法,這人到底有多大的把握,在惹了他之後,還能順利的布陣祭祀,而後逃之夭夭?
而他的這種自信,又是從何而來?
難道因為此人和自己一樣,在這長安城眾多權力至上,所以才能夠這般逍遙法外?
如今形式緊急,且不論這個對手是誰,如果昨日被當做祭品的程伍已經是第三個,那麽對方的逆行陣便會早自己五日開啟,一旦成行,他怕是在劫難逃。
程英咬住牙根,心中血氣翻湧。
他狠狠啐了一口,當即發誓,定要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對手的最後一場獻祭。
第40章 卌
今日,在縣衙認人之時,程英故意擺出一副對長安城中接連發生的詭異命案十分感興趣的模樣,有意打聽。
因他阿耶的身份,萬年縣的這個姓周的縣令亦步亦趨的跟在他身邊,無論程五郎說什麽,都一概弓著身子附和。
此時,聽他問起案情,自然不在意自己會不會違規透露太多,立刻喚了個名叫劉賀的捕盜小吏與他細細說來。
這小吏倒是謹慎,隻顛來倒去的講了些市井裏已經傳遍的消息,看似說了許多,卻並未敢透露更詳細的細節。
程英本就知道的清楚,自然不需要他來講述。
之所以提起這個話頭,他不過是想假裝不經意提點他們幾句關於死者出現的地點潛藏的規律,繼而將他們的視線引到自己推測的逆行陣的下一個祭祀地——平康坊而已。
不過,程五郎才剛起了個頭,劉賀便一臉被認同的歡喜,立刻滔滔不絕的稟告起自己的發現。
原來他們已將明明是不同人所犯下的三個案子,並在了一起,繼而察覺到了死者每隔五日出現一次,且案發地會與上一案間隔一個坊。
由此,劉賀推測說,若是還有下一次死者,也許會出現在道政坊或是親仁坊。
程英聞言,當即心生一計。
隻是他認為縣衙兵力有限,且不成氣候,於自己這種「兇手」而言根本不足為懼,恐怕難以幹擾甚至阻止逆行陣的布置者行事。
於是,他立刻表現出對小吏說法的贊同之意,而後故意流露出一副不通政治的紈絝子模樣,撫著掌開口道:
「大妙啊,隻可惜縣衙的人手有限,不過若是能有金吾衛在旁協助,這兇犯還不是手到擒來。到時,周縣令便可坐等步步高升啦。」
周縣令趕忙擺手,疊聲說著「都是分內事」,顯然不太願意主動將事情朝大了捅。
倒是一直在旁不說話的高姓縣尉趁此機會上前一步,條理清晰的分析起了此案請求上一級官府協助為何「利大於弊」。
程英瞥眼瞧見周縣令麵上有了猶疑之色,但他亦知道,如今案子涉及之人皆是普通百姓,甚至除開程伍,另外兩具屍首,永遠不會有人前來認領。
換而言之,隻要不涉及權貴們的安全,將之隱瞞下來,遠比捅個露底被上官事後追責要劃算的多。
因此,這個老油條,定然不會輕易鬆口。
可若是短期內又發生一案,而後自己再想辦法從金吾衛那邊推波助瀾一番,七月十五,那場會發生在平康的獻祭,必定會因為坊間加大巡查而被毀個八九不離十。
眼下,他聽出高縣尉話語間的模糊,猜到他興許尚藏掖著一些不方便在自己麵前明說的話,需等他走後,關起門與自己人商討。<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