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連於歡場多年的程英怎麽會看不出她的小心思,不過他也很是需要像她這種在長安城中似無根浮萍一般,無所依靠的小娘子,於是當然願意成全她。
如銀環這般,想要通過攀上曹國公家的郎君改變的處境的女子,程英的偏院裏來來去去過不少,所以,將人贖買塞進院中後,她們便成了他眼中的玩物,麵目倒是逐漸模糊起來。
程英之所以記得這個婢女,無外乎是因為她比旁人「伶俐」一些。
第一次展露,是她察覺出自己死期將至,東藏西躲,最終逃過偏院護衛的看守,有目的的跑進了平昌公主的寢房,向她求救。
而最後一次,便是平昌死的次日,她貓在窗邊偷聽屋內之人商量計策,而後主動湊上來讓程英帶她一同去「廣慈寺捉姦」,並要求隨他進入弘智法師的禪房內。
理由是,她可以扮演懼怒交加的公主,發出女子悽厲的哭喊聲。
也因這件事,程英覺得她有趣又識時務,於是,給了她別的偏院娘子想也不敢想的隨意在府內行走的自由,並於六月初擴大到了稟告後,可以自行出入國公府。
可誰能想到,這份她不擇手段謀求許久的自由,很快便成了他人的有機可乘,甚至最終讓她丟了性命。
一個女婢死了而已,程英起初並不在意。
直到手下打聽到銀環的死狀,除了死後被被挖眼割舌外,其餘的皆與當初韓寶君提起的逆行法陣的前置祭祀完全一致。
而挖眼割舌所暗示的,無外乎是她看了不該看的,說了不應說的。
彼時,程英尚不能確定這個極有可能是逆行陣的布置者,所圖謀的到底是什麽。
不過,大概是「做賊心虛」,他依舊敏感的察覺到了此事興許與自己有關。
但起初,他還是很有些有恃無恐的。
畢竟,若這是對方的第一起祭祀,那麽,自己的布陣要早上了五日。
換而言之,逆行陣成陣之時,他已在血煞之力的保護之中,管他召喚的是什麽鬼怪,都莫能再侵。
不過,銀環之死雖是驚動官府的第一樁案子,且逆行法陣,需將祭品懸掛起來,隱藏作案的難度要比深埋於地下要大上許多。
可程英自己已在暗地裏實施過一次祭祀,且至今未被任何人察覺,所以,他還是略微有些不放心。
於是,他一邊以自己為中心,按照東、南、西、北四方推測出了其餘幾起祭祀地,一邊迅速放出程陸、程柒、程捌在靖恭、平康和安仁三坊調查在他被關入大理寺期間,長安城中是否出現過旁的隱秘案件。
六月三十日,夜。
程英如期在升道坊獻上第二件祭品。
可讓他在第二日勃然大怒的是,要不是官府介入調查,自己尚不會知道,在他血祭完畢離開後,那幾個埋屍的奴僕竟然被人撞破,以至於屍體僅僅隻被淺埋,草草了事。
即便他當即便著人將這幾個辦事不力的奴僕捉住並殺掉泄憤,可他的法陣依然不夠完美。
但,一年僅有一個七月三十日,且也許還有一個逆行法陣在暗地裏虎視眈眈,程英實在沒有耐心再去等下一個。
因此,後麵兩場血祭,絕不能因這一點尚不足以影響大局的小瑕疵而停下。
七月四日,午後。
程捌匆忙趕到西市酒肆,悄聲附在程英耳邊迴稟。
曾經在「廣慈寺捉姦」當日,負責尋個緊急理由,將為眾人講經完畢的弘智和尚引迴禪房的小沙彌「好像」死了。
那小沙彌在事成之後,收了程英不小一筆的封口費,又在被殺死滅口之前,便很是警覺的消失的無影無蹤。
程英以為,他應早就離開了長安城,逃之夭夭了。
「什麽叫做「好像」?」程五郎向眾人討罪,而後麵色一絲未變的離開酒席,直到走進另一間無人的雅室,才沉下臉來問道。
程捌拱手稟告道:「仆多日以來,一直在安仁坊各處搜查,皆無所獲。直到前日,使了些錢財同一個返鄉多日,剛剛返迴長安的泔水車車夫打聽,
「據他說,上個月中旬,他曾在半夜收泔水時,在薦安寺西側牆外的一棵棗樹上隱約看到一個和尚上吊。
「他嚇得哇哇大叫,當即扔下車,跑到寺內找人來救,可再迴過頭來時,那人已經不見了。所以,這車夫便隻當自己看走了眼,或者和尚被他驚擾,想通後自己走了。」
「仆覺得有些詭異,所以這兩日便循著這個線索查下去,可薦安寺的和尚一聽我要打聽這事兒,不是搖頭擺手,就是匆忙走開,顯然有所隱瞞……」
程英不耐煩的皺眉打斷:「你少說這些廢話,隻要告訴我結果便是。」
「是。「程捌本想將事情說的艱辛些,好討些賞,可惜郎君不允許,他也不敢違逆再絮絮叨叨查訪的過程,可即便隻說結果,還是免不了習慣性的囉嗦:
「六月十五那日,確實有一個小沙彌被吊死在薦安寺外,偏偏此人寺內所有和尚皆不認識。
「因那人死相太過詭異,渾身都是毆打傷,被放幹了血吊在矮枝上。而佛門本就正值多事之秋,薦安寺不過是個小廟,他們不願再被牽扯進人命官司,徹底斷了香客,便私自將屍體取下藏起。
「待泔水車夫走後,眾僧超度了一夜。第二日,坊門一開便悄悄駕車,將屍體送至豐邑坊找人安葬。<hr>
如銀環這般,想要通過攀上曹國公家的郎君改變的處境的女子,程英的偏院裏來來去去過不少,所以,將人贖買塞進院中後,她們便成了他眼中的玩物,麵目倒是逐漸模糊起來。
程英之所以記得這個婢女,無外乎是因為她比旁人「伶俐」一些。
第一次展露,是她察覺出自己死期將至,東藏西躲,最終逃過偏院護衛的看守,有目的的跑進了平昌公主的寢房,向她求救。
而最後一次,便是平昌死的次日,她貓在窗邊偷聽屋內之人商量計策,而後主動湊上來讓程英帶她一同去「廣慈寺捉姦」,並要求隨他進入弘智法師的禪房內。
理由是,她可以扮演懼怒交加的公主,發出女子悽厲的哭喊聲。
也因這件事,程英覺得她有趣又識時務,於是,給了她別的偏院娘子想也不敢想的隨意在府內行走的自由,並於六月初擴大到了稟告後,可以自行出入國公府。
可誰能想到,這份她不擇手段謀求許久的自由,很快便成了他人的有機可乘,甚至最終讓她丟了性命。
一個女婢死了而已,程英起初並不在意。
直到手下打聽到銀環的死狀,除了死後被被挖眼割舌外,其餘的皆與當初韓寶君提起的逆行法陣的前置祭祀完全一致。
而挖眼割舌所暗示的,無外乎是她看了不該看的,說了不應說的。
彼時,程英尚不能確定這個極有可能是逆行陣的布置者,所圖謀的到底是什麽。
不過,大概是「做賊心虛」,他依舊敏感的察覺到了此事興許與自己有關。
但起初,他還是很有些有恃無恐的。
畢竟,若這是對方的第一起祭祀,那麽,自己的布陣要早上了五日。
換而言之,逆行陣成陣之時,他已在血煞之力的保護之中,管他召喚的是什麽鬼怪,都莫能再侵。
不過,銀環之死雖是驚動官府的第一樁案子,且逆行法陣,需將祭品懸掛起來,隱藏作案的難度要比深埋於地下要大上許多。
可程英自己已在暗地裏實施過一次祭祀,且至今未被任何人察覺,所以,他還是略微有些不放心。
於是,他一邊以自己為中心,按照東、南、西、北四方推測出了其餘幾起祭祀地,一邊迅速放出程陸、程柒、程捌在靖恭、平康和安仁三坊調查在他被關入大理寺期間,長安城中是否出現過旁的隱秘案件。
六月三十日,夜。
程英如期在升道坊獻上第二件祭品。
可讓他在第二日勃然大怒的是,要不是官府介入調查,自己尚不會知道,在他血祭完畢離開後,那幾個埋屍的奴僕竟然被人撞破,以至於屍體僅僅隻被淺埋,草草了事。
即便他當即便著人將這幾個辦事不力的奴僕捉住並殺掉泄憤,可他的法陣依然不夠完美。
但,一年僅有一個七月三十日,且也許還有一個逆行法陣在暗地裏虎視眈眈,程英實在沒有耐心再去等下一個。
因此,後麵兩場血祭,絕不能因這一點尚不足以影響大局的小瑕疵而停下。
七月四日,午後。
程捌匆忙趕到西市酒肆,悄聲附在程英耳邊迴稟。
曾經在「廣慈寺捉姦」當日,負責尋個緊急理由,將為眾人講經完畢的弘智和尚引迴禪房的小沙彌「好像」死了。
那小沙彌在事成之後,收了程英不小一筆的封口費,又在被殺死滅口之前,便很是警覺的消失的無影無蹤。
程英以為,他應早就離開了長安城,逃之夭夭了。
「什麽叫做「好像」?」程五郎向眾人討罪,而後麵色一絲未變的離開酒席,直到走進另一間無人的雅室,才沉下臉來問道。
程捌拱手稟告道:「仆多日以來,一直在安仁坊各處搜查,皆無所獲。直到前日,使了些錢財同一個返鄉多日,剛剛返迴長安的泔水車車夫打聽,
「據他說,上個月中旬,他曾在半夜收泔水時,在薦安寺西側牆外的一棵棗樹上隱約看到一個和尚上吊。
「他嚇得哇哇大叫,當即扔下車,跑到寺內找人來救,可再迴過頭來時,那人已經不見了。所以,這車夫便隻當自己看走了眼,或者和尚被他驚擾,想通後自己走了。」
「仆覺得有些詭異,所以這兩日便循著這個線索查下去,可薦安寺的和尚一聽我要打聽這事兒,不是搖頭擺手,就是匆忙走開,顯然有所隱瞞……」
程英不耐煩的皺眉打斷:「你少說這些廢話,隻要告訴我結果便是。」
「是。「程捌本想將事情說的艱辛些,好討些賞,可惜郎君不允許,他也不敢違逆再絮絮叨叨查訪的過程,可即便隻說結果,還是免不了習慣性的囉嗦:
「六月十五那日,確實有一個小沙彌被吊死在薦安寺外,偏偏此人寺內所有和尚皆不認識。
「因那人死相太過詭異,渾身都是毆打傷,被放幹了血吊在矮枝上。而佛門本就正值多事之秋,薦安寺不過是個小廟,他們不願再被牽扯進人命官司,徹底斷了香客,便私自將屍體取下藏起。
「待泔水車夫走後,眾僧超度了一夜。第二日,坊門一開便悄悄駕車,將屍體送至豐邑坊找人安葬。<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