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胤聞聽元玥說有兩個人,可以決定高廉成敗,忙問道:“哪兩個人?”


    “其中一個是武衛將軍呂難敵,武衛將軍麾下有五萬神秘的神策軍,這五萬神策軍,堪稱大唐諸軍精銳中的精銳,平日化整為零,分散在各軍之中,根本無從分辨,武衛將軍府平日行同虛設,可,隻要京師一旦遭逢危險,武衛將軍府即刻便能化虛為實,五萬神策軍會迅速朝京城集結,霍慶中的後軍,怕是還擋不住武衛將軍。神策軍實際受命於監國皇族,沒有監國虎符,武衛將軍無權集結神策軍。如今的監國掌權人,可是大長公主,大長公主不會眼睜睜看著高家……把李家江山玩弄於股掌,她一定會讓呂難敵整軍向高家問罪。”


    “令月?難怪隆德帝會對令月如此忌憚,起初我以為隻是因護龍閣和誅殺皇令的緣故,嗬嗬,原來就算手裏沒了誅皇令,令月照樣還有能抗衡他的手段。呂難敵有沒有可能,也會被高廉拉攏?”


    “絕無可能!平日裏,武衛將軍府隻負責率三千玄甲軍,護衛皇帝安全,靠的隻是他的武勇。沒有監國虎符,武衛將軍就隻能是個名譽上的護衛一般存在。自從上次奪嫡之亂結束,近二十年來,京城並無亂事,武衛將軍府早已被人所忽略,而呂難敵之子呂奉先,被公推為當世大唐青年勳貴中,武勇第一人,他正需要一場戰鬥來證明價值!因此,就算大長公主不想插手皇位之爭,呂難敵也不會放過這次機會,他一定會盡力說動大長公主,集結神策軍,交給呂奉先率領,進京平亂。”


    李胤笑著讚了一句:“嗬嗬,大唐開國之君,一定是個機智過人之輩,為了江山穩固,當初可真沒少動了腦筋,單單是這監國皇族的設置,和這神策軍的存在,就足見一斑了。”


    元玥也微微點頭,接著道:“如今皇帝隻是重病昏迷,太子也是下落不明,而非皇帝駕崩,太子身故,高廉再如何施為,李苕終歸得位不正。這次,神策軍反攻京城,已然避無可避,高家若能擊潰神策軍,才算真正掌控大半勝算,李苕也才算稱得上是走到了龍椅跟前。”


    李胤點點頭,朝她招招手,示意她近前。元玥微微一怔,還是輕輕舉步,走到他麵前,卻被李胤當眾攬住肩頭,環在胸前道:“那另一個人又是誰?”


    元玥眼底閃過一絲感動,自從遭遇李倩芝暗算,她一直盡量保持沉默,並不是因為差點丟了性命而害怕;而是她擔心,經過那一番變故,李胤會對她有所懷疑,或者根本不想再用她,畢竟,李倩芝是易容成了她的樣子。那賤女人,害誰不好,非要害老娘?就因為身材體型跟老娘相近麽?


    元玥見李胤依舊對自己如此親近,心裏踏實不少,這些日子,她一直小心翼翼,不太敢主動靠近李胤,聞聽王爺問,便稍稍整理一下心緒,開口道:“自然是王爺!”


    “我?”李胤聞言一愣,隨即苦笑道:“他哪裏是沒算計到我?他之所以此時動手,便是知道我已動身趕赴揚州,他算定了我,不會置揚州於不顧而返迴京城,況且,就算我現在迴轉京城,怕是也已經無濟於事了。甚至……此次到揚州,或許會生出許多變數。畢竟是為大唐謀福,他應該不至於向東楚泄露我的計劃,因為就算李苕繼位,他也不願看到揚州動蕩不安。但,我料他會在暗中給我使些絆子,把我拖在揚州一段時日。”


    元玥聞言,微微一笑,臉上浮現一抹嬌狡黠的神色道:“王爺所言,倒是在理。但,王爺和高廉,卻都忽略了您背後的影響力。以及……如今王爺自己所擁有的實力,或者是說,能借助的實力。”


    “哈哈哈,可拉倒吧,我?實力?你不會也覺得,鄴城寧王府和鎮北軍,真的會為了我而兵渡大河,南下進京吧?嗬嗬,那不過是昔日,本王在拉大旗作虎皮罷了。皇帝本就多疑,又要通觀全局,自然顧慮的多,本王能蒙得住皇帝和魏人,怕是蒙不住高廉。本王的實力?也不過是鄧大中和邱佛陀那五萬山賊,還不知道究竟能不能靠得住。”李胤苦笑著搖了搖頭。


    “王爺此言差異,所謂上兵伐謀。眼下王爺胸懷悲天憫人之心,不想坐視兵戈之禍荼毒萬民;即便那五萬人肯為王爺您效死,王爺也不會真的主動起刀兵吧?”元玥主動向他懷裏靠了靠,讓他的大手更方便摟住自己的柳腰。


    “嗬嗬,不錯!其實,無論是太子、老二,老四,他們哪一個去坐那龍椅,於我自身而言,沒太大區別。老三會置我於死地,因此我才不遺餘力的要將危險提前扼殺。無論是為了報詩會相辱之仇,還是報我當初搶了傾城媛媛,娶了無香、輕眉之恨,他也會有那殺我的想法。但高廉不會允許他那麽做,更何況還有個大長公主在上邊壓著,就憑他那腦瓜?嗬嗬,隻怕他就算當可了皇帝,自己也是個做不得主的。總體而言,無非就是能清淨或者麻煩些的區別。就算太子繼承了皇位,前期或許會用我來幫他處置些難題,但,等朝局穩定,他也未必還能容得下我,畢竟,老子不僅從他身邊搶來了蕭娘和壽兒,連玉婉也收在了身邊,哪個帝王,會允許給他戴綠帽子的人,在他身邊存活?本王隻是不想眼看著,因皇位之爭,而讓天下無辜百姓跟著遭罪。”


    “王爺曾給高廉寫過一幅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王爺這就是兼濟天下之心了吧?”沈玉瑤笑靨如花。


    元玥也微微一笑道:“王爺,眼下能製止兵禍發生的,還真是非王爺您莫屬。王爺,奴婢所言之實力,隻要能有其形,無需凝聚其實,便能讓各方都再不敢輕易妄動,而且……還能讓王爺從中大獲其利。”


    “說來聽聽!直接說該如何做。”李胤暗暗讚了一句:“果然不愧是大長公主麾下的女軍師祭酒,這妮子竟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想出對策,這般心機,決不在白狐之下啊。”


    “王爺依舊傳書鄧大中,邱佛陀兩部,匯合於泰山郡,打出王爺您自己的旗號,並做出一副隨時出兵的姿態,如今情勢不明,泰山郡距離青州、濟州,徐州,甚至是中州路程都不算太遠,這四下裏不可能無視王爺麾下這五萬之眾。更何況,鄧大中、邱佛陀本就是朝廷眼中屢剿而不滅之巨匪,早就兇名在外,實力不容小覷。也就等同於給青州王李曜李仲謀,齊王韓超群、中州刺史費賢,幾個人上了一道枷鎖,他們誰要是敢輕動刀兵,總得顧忌王爺會不會突然出手,去抄他們的老巢吧?”


    “嗯,不錯!”沈漫雲最先點頭讚同。


    元玥又道:“王爺再公然給鎮北軍下一道王令,讓他們隨時做好南下平亂的準備!這王令要鬧到天下皆知。不必在意鎮北軍是否會真的奉令行事,至少明麵上,鎮北諸將不會有人敢公開抗令不尊。隻要鎮北軍能保持緘默狀態,無論高家還是青州,甚至朝廷各軍,就摸不準鎮北軍態勢,而不敢輕舉妄動。畢竟眼下,誰也不想主動招惹鎮北軍,給自己增添一股麻煩的對手。而有了這兩方的挾製,誰還敢輕易點燃戰火?”


    “嗯,確實是有用,隻是若隻如此,隻怕非但阻擋不了高廉的動作,反而會因為青州和各部不敢輕舉妄動,反而讓他更有恃無恐,加緊扶持李苕奪位的步伐。”沈漫雲畢竟是玩陰謀的高手,這其中反應,比之其它諸女要快一步。


    “單單這些自然還不夠,王爺還需利用民望。如今王爺才名滿天下,風骨更是為大唐百姓所推崇,聲望之高,已勝皇帝三分,若殿下能發一道安民檄文。表明隻是為了百姓安定而非有意插手皇位更迭,再號召百姓群起抗拒起兵作亂的諸侯,咯咯……除非真有人會蠢到,絲毫不顧及民心得失,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朝百姓開刀,殘殺平民。隻要他們稍稍顧忌民意,就更不敢輕舉妄動,而經此一鬧,天下百姓必會更加擁戴王爺,唯王爺馬首是瞻,唯王爺之令是從。”


    “這說來說去,還是沒有製約高家奪權的舉措啊?”孫壽不解的道。


    元玥看了她一眼,輕笑一聲道:“嗬嗬,表麵上王爺有可平亂之軍,又有萬民支持,高家就算扶立了二皇子繼位,就算李苕黃袍加身,坐上了龍椅,可若沒有王爺首肯,他還能坐的穩麽?”


    “哈哈哈……”李胤大笑道:“元玥啊元玥,你還真不愧這女軍師的官位,嗯,你是說,隻要能暫時壓製住這兵禍,無論是高家也好,還是藏起來的太子也罷,甚至是青州王李曜,和他扶持的四皇子李葶,都會來巴結本王,因為,再加上令月的神策軍虎符,本王已經是那個決定皇位歸屬的最大變數。所以,無論是太子,還是高廉,都會全力拉攏於我,那我就待價而沽,達到我想要的目的。”


    元玥點點頭道:“不錯,奴婢知道王爺不屑利用國難而謀私利。但……,要是王爺趁機謀求正大光明迴寧州的資格,或者在朝廷上舉薦些人手,達到跟新朝抗衡,甚至能製約的目的,眼下,不管是太子,還是高廉,也隻能咬牙答應。”


    李胤點點頭道:“不錯……隻是就眼下時局而言,我的意思,還是隆德皇帝繼續執政才是最好的選擇,畢竟皇位更迭,會引發一係列大的動蕩,此時的大唐……實在經不起這種過大的動蕩,稍有不慎,便會內憂外患啊!”


    “嗬嗬,舊臣輔新君,未嚐不可平安過度。”沈漫雲笑了笑道:“若胤郎能說動陳文錦、老太師等人再次入朝輔政,並趁機安插自己的人掌控部分實權,那於公於私,都未嚐不是好事。”


    “哈哈哈……誰特麽再敢說女人成不了大事,老子非得大嘴巴抽他!本王得你們這些女人,如今也稱得上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了。群策群力,何愁誌向不能實現,抱負不能施展?”李胤高興的道。


    “王爺,若能再得黃幫主助力一把,會更為穩妥。”元玥看了一眼,在最遠處一直緊盯著李胤的黃蓉三人,突然揚聲道。


    “咯咯……元玥姑娘,不知妾身能為王爺做些什麽?隻管但說無妨,莫非姑娘是想借流幫之眾,為王爺造一番聲勢?”黃蓉巧笑嫣然,蕙質蘭心如她,其實早就有心主動做點什麽,以此來拉近流幫和寧王府之間的關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百美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瀚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瀚清並收藏江山百美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