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當寧王府是傻子?你是何人?竟也敢稱代表寧王府?”元修是傲,但他不傻。如果真的如此人所說,寧王府派兵死守關城,憑鎮北軍那些驕兵悍將,和那悍不畏死的打法,根本不用十萬,就能拖住燕國和匈奴攻勢。再傾二十萬無敵於天下的鎮北軍誓死攻打魏國,魏國隻怕是還真難以抵擋。到時魏國指望匈奴來救?那些蠻子不趁機落井下石,直接出兵搶奪魏國城池就不錯了。


    “哼!豎起你那塞了驢毛的耳朵聽清!本官是大唐聖天子皇帝駕前,欽封特使,專責與小邦魏國使臣接洽國事!無品無階,因為魏人不識禮數,我大唐但凡派個十品的官吏來搭理你,那都是給了你天大的臉麵!同時,本使還是勳貴之後,陛下欽封北寧郡王,北疆寧王府二公子!如今的寧王,是我親大哥!坐鎮寧王府的常山郡王,是我三弟!你猜!本王夠不夠格代表寧王府?”李胤飛快的從地上站起,朝著元修走過去。


    “什麽?你就是北寧郡王李胤?後是你對出了天然居門前對聯?”


    “吆?認人啊?知道本王?還不快主動上前認輸?”李胤這會兒的表情,比之前的元修還傲!


    “認輸?哼!你是北寧郡王又如何?別忘了,寧王可是你那個傻子大哥,鎮北軍……如今可還輪不到你做主!”元修一臉譏笑。


    “陛下!”李胤再次朝隆德皇跪下。


    “啊……愛卿有何話說?”隆德皇算看出來了,那傲慢無禮的魏使,還真被這個混小子東一錘頭西一棒子的給打懵了,隻是你這會兒又跪下跟朕嚎什麽?你總不能真讓朕下旨,按你那般說法,跟魏國開戰吧?


    “陛下,臣之兄長,重傷三年未愈,已然是不能理事,臣敢問陛下,依我大唐慣例,若北疆戰事起,寧王府如此情形,該當是臣接替兄長主持寧州軍務吧?”李胤抱拳道。


    “北寧郡王殿下,此事無需陛下迴複,老臣便能給你答複,依我大唐慣例,王侯公爵爵位承襲,向來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如今寧王殿下重傷未愈,不能主理軍政,又可主政之子嗣,倘若北疆危急,自然該由二公子,也便是殿下你,迴歸寧州,接掌寧王印,統調北疆三十萬鎮北軍,且寧流兩州大小官員,各城駐軍,皆由你處置調遣。”鎮國公走出來,大聲朝著滿殿文武大聲道。


    “不錯,依慣例,確實如此!”門下侍中陳文錦也頷首道。然後轉頭向一眾大臣問道:“丞相,吏部袁尚書,禮部慕容尚書,鎮國公沒說錯吧?


    “鎮國公所言,絲毫不差!”丞相高廉倒是迴答的幹脆。


    “呃……禮製確實如此,若寧王無子承襲,北寧王殿下自然該是下人寧王承襲之人。”慕容灼也隻能如此迴應。


    “唐皇陛下,北寧郡王殿下,外臣等非為挑動魏唐兩國交惡而來,實屬受命我家陛下,為交好兩國而來。北寧郡王殿下也不願真的開啟戰端,使得兩國數百萬百姓背井離鄉,飽受戰亂吧?不妨貴我雙方平心靜氣,好好商談,殿下以為如何?”魏念堂終於開口了。


    “嗬嗬,若再殿外,小王敬重魏副使才華,必當尊稱一聲先生。可入進去,你我各為其主,各謀本朝,恕小王隻能唿名道姓了。不過,魏國國君能派你魏念堂為副使,說明他趙真還沒癡傻。”李胤冷笑一聲,一副不屑的表情。


    “大膽!你竟敢辱我國君?”元修厲聲嗬斥!


    “大膽的是你!你不過區區使臣,見我上國陛下不但不行跪拜之禮,還屢屢傲慢無禮,我大唐禮儀之邦,吾皇仁德,允許爾等外臣在朝堂之上放鬆,我大唐百官 卻不會許讓你放肆!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無禮在先,我不過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之身,你怎麽就不願意了呢?想耍威風,滾迴你的魏地去耍!這裏是大唐,你看仔細了,本王不是元彬,可沒閑情逸致慣著你!也沒心情替他教兒子!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本王的刀,也不是隻能在戰場上用!再敢出言不遜,不識禮數,本王不介意給趙真和元彬送顆人頭迴去!”李胤連珠炮一般,再次步步緊逼。


    “你敢……”。


    “有何不敢?別說是你一個區區魏相的兒子!即便是你家太子,再敢藐視我家陛下,本王照樣殺他如屠狗!不然,你大可再放肆一句試試?”李胤眼神冰冷,死死盯著元修


    “你……”元修這會兒心裏在打鼓,再也沒有半點先前的狂傲!他從李胤的眼神裏,看到了濃鬱的殺氣,即便是久經沙場的悍將,恐怕也沒有眼前這個人的殺氣重!可他明顯應該比自己小不少,哪裏來的這般重的殺氣?簡直讓人望而生畏,遍體生寒。


    “中郎將耿烈何在?給本使備刀!”


    “末將耿烈,謹遵特使令!”耿烈一步踏出。


    “殿下莫非瞧不起我殿前司?朝堂之上,耿將軍可沒有佩刀之權。殿前司何在?給李特使備刀!”林若海突然也跨前一步,大聲朝殿外喊了一句。


    “殿前司謹遵將軍之令。”殿外還真有人應聲。


    “啪!”李胤突然動手,一把揪住了元修的衣領,也同時把包括隆德皇在內,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來。


    “北……”鎮國公差點就喊出一句:北寧郡王,冷靜!


    “你不能殺我!我沒說話!”元修下意識的喊出一句,魏念堂暗自歎息一聲:哎,輸了!


    “滾出大殿,重新進來,對我家陛下行叩拜之禮!”李胤大吼。


    “我……”元修絲毫不再懷疑,如果自己敢有半點異動,眼前這個雙眼已經泛紅的愣頭青,絕對會毫不遲疑砍了自己,他確定,即便是龍椅上坐著的大唐天子隆德皇,也未必真能攔得住他。


    “外臣等已然認輸,願意向陛下賠罪,殿下不必咄咄逼人了吧?”魏念堂也沒了之前的從容,他語氣中明顯有了商量甚至是哀求的意味。


    李胤一把將緊緊抓著的元修推開,迴身朝魏念堂正色道:“魏念堂!本王現在是我家陛下欽封特使!本使最後提醒你一次,主辱臣死!元修先前辱及我家陛下,身為臣子,我李胤就已經顏麵盡失,該死在此地!為臣者若無誓死護衛主上尊嚴之誌,還稱什麽狗屁忠臣?今日,李胤若不能將顏麵找迴來,必當血濺十步!身為寧王之後,鎮北軍一員,李胤不敢失了血性!身為大唐臣民,雖死絕不敢丟了我大唐風骨!”


    “滾出大殿!”


    “向我家陛下行叩拜之禮!”


    “雖萬死,絕不失我大唐風骨!”


    這一刻,滿殿所有文武百官,齊齊呐喊,驚天動地,振聾發聵!


    “辱朕可生,辱我大唐國威,朕不惜披堅執銳,親上沙場,誰若要戰,那,便戰!


    隆德皇眼眶瞬間濕潤,多少年了,朝堂上,整個大唐,已經多少年沒有這般氣勢了?


    魏國,已然一敗塗地!唐國士氣如此之盛,就算三國聯軍與唐開戰,也已再無勝算。


    “外臣……遵命!”元修雙腿打顫,一步一步挪出大殿,魏念堂雖看似依舊從容,但那道身影,竟明顯多了一分落寞的意味。


    “魏國使臣,求見大唐聖君陛下!”片刻之後我,魏念堂的聲音在殿外響起。


    “傳旨!北寧郡王李胤,助朝廷贏下對聯在先,如今護我國體,揚我國威,其忠心可表,其情可嘉,其行可彰!朕心大慰,寧王李慎,久傷不愈,不堪繼續章領北疆軍政,改封……懷王!賜金千兩,錦緞百匹,於寧州城敕建府邸一座,以供懷王歸府頤養。著北寧郡王李胤,即刻進寧王王位,掌寧王權柄,領鎮北軍諸營,理寧、流兩州軍政事。暫居京都伴駕,兼領禮部侍郎銜,參知政事。”隆德皇沒急著讓魏使進殿,反而心懷激蕩下,卻先把李胤晉升為寧王,還順便給了個禮部侍郎的官職。實權外藩在朝堂兼實職,李胤還是大唐開國頭一個。


    “臣李胤,謝主隆恩!”李胤跪地叩頭謝恩。


    “臣等,參見寧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一眾文武大臣,再次跪地,朝著大殿中央的李胤叩拜。


    “本宮,恭賀寧王殿下!”李令月起身,朝李胤微微屈膝一禮。


    “恭賀寧王殿下”。太子李苒拱手。


    “哎?諸位請起,大長公主這可是要折煞臣了,太子殿下,相比這聲寧王殿下,臣還是更喜歡聽太子喚一聲王弟。”


    “哈哈哈……好!來人,去禦膳房傳旨,朕要設宴養心殿,為宴請大長公主,也為寧王賀!太子,鎮國公!丞相,侍中,尚書令,中書令作陪。”


    “奴婢遵旨!”皇帝的貼身太監,大內總管,也是他昨夜去北寧郡王府下旨的,趕緊答應一聲,然後退後半步,才轉身走到側門,吩咐一名小長隨太監,去禦膳房傳旨去了。


    殿門外跪著的魏念堂和元修,聽見那一陣群臣“參見寧王”的山唿聲後,麵麵相覷,臉色瞬間蒼白。


    “陛下有旨!著魏國使臣入殿覲見。”元修似乎被瞬間抽光了全身力氣,他知道,這次出使唐國的差使,已經讓他辦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百美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瀚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瀚清並收藏江山百美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