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黃有亮那邊傳來的消息,防城縣已經加大了海防的力度,境內的兩個炮台水師的官兵都很少到縣城來喝酒了。


    由於京族三島這塊飛地擋在海邊,這一塊防城縣要求各條巡邏的團練加強巡邏守望,也不指望蠻夷這一片能頂什麽用,隻要發現情況報信就好。


    漢人那邊的團練已經被官府差人帶著沿著防城縣城那邊守望。巡檢司的人也很少來縣城了,據說也是在加強東興那邊的守望巡邏。


    自從定海失守,防城縣最焦急的人算是李九章了,他的老家紹興離定海很近,老家的母親、妹妹是他最擔心的人。


    父親死後,他們這一支算是在家族中失勢,他出任防城縣知縣後就想將母親和妹妹接過來,但考慮到防城縣地方窮鄉僻壤她們不習慣,家中多少有些田產需要人守著,就沒有實施。


    此次定海失守消息傳來,他就下定了決心,派了幾個人前去紹興將母親和妹妹接來,也不管她們能不能習慣這邊。


    老家的田畝就委托族人打理,隻要地籍還在,收益多少就任他們記賬算了。


    英人北上,但廣東壓力不減,仍有戰船在封鎖珠江的出海口以及廈門。


    因為英人在廣東一直沒有進攻,在福建廈門也隻是開了幾炮後就脫離,林則徐和鄧廷楨此時英名遠傳,無論朝野都認為他們在廣州廈門一帶積極備戰海防,取得了效果。


    但他們也深知,依靠水師也打不開英軍的封鎖,隻有固守,但艦船遊弋,漫長海岸線,難保英軍進攻其他地方。


    其他地方軍備並不像廣州那樣嚴密,所以林則徐下令廣東全線海防均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廉州、欽州、雷州一帶。


    李九章此時也兢兢業業,把有限的力量全部撲上,尤其是防城江入海口一帶,讓手下差人帶領漢人團練開始守望,補上炮台守望的空缺。


    自己也親自到水師在防城縣境內的炮台聯絡,失地之責,他擔當不起,可以說是人在城在,城失人亡。


    接母親和妹妹來,其實他也有另外一層想法,若是自己有個三長兩短,母親和妹妹在身邊,他也好連同妻子兒女做一些安排,省的人在紹興,自己無暇顧及。


    運籌之間,他對林則徐大人感到深深的佩服,去年禁煙後的未雨綢繆,讓廣東至今未失守一地,真的是有遠見,有計謀,以後在林則徐大人的麾下,真的要虛心學習。


    他此時隱隱覺得,僅憑廣東守衛之功,林則徐大人可以再進一步,位列中樞。


    自己要是能跟著林大人後麵進京,那在同年之中,算是徹底揚眉吐氣了,到時候看老家那幫人是什麽嘴臉。


    劉永陸不知不覺已經對沈雲峰開始盲目崇拜和相信,在根本沒弄懂後世“公司”這個名詞內涵時,就按照沈雲峰的企劃,將萬尾島碼頭實施了公司化。


    他拿出了40%的股份按照田畝和人口的標準分給了島上村民,那些家族人口較多的姓氏則推選出了代表他們的董事。


    劉永陸當仁不讓的當了董事長兼任安保部部長,這樣一來,以經濟利益的手段完成了萬尾島和巫頭島的一體化。


    這樣就減輕了用武力手段統治兩島的帶來的人手壓力,也成功通過崗位設置引入一批他姓的青壯替換了一批劉家的青壯出來從事軍事訓練。


    與安南先安州鄧姓海賊們的談判還在進行。因為這批被俘的海賊加上家庭的人數占了村莊的一半左右,按照大船是這一支鄧姓共有財產來計算,那還有大船另一半的價值屬於沒有被俘人口的家庭所有。


    如果被俘的鄧姓人員把家庭成員從先安州接過來,他們也同意,這些人的田畝則會被分掉,就算抵掉大船的錢。


    但若要把巫頭島三家地主的人口送過去還要接受他們的田畝,那他們自然不幹。


    要是願意把另一半大船的錢給了,他們那邊樂意幫助安置,反正都是安南人,再說,安南沒有搞田畝稅代替人丁稅,為了少繳稅,哪裏不瞞一點人口。說到底,就是銀子的事情。


    花點銀子,解決一個隱患,按照現代人的觀念,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沈雲峰的意見是讚成。


    劉永陸也隻好掏錢,畢竟前期貿易也攢了一些錢,他也不好哭窮。於是第一期給了500兩銀子,安置了十口人。


    三家地主家的存活的人口一聽劉永陸願意放他們走,自然謝天謝地,至於哪裏落腳,總比在這裏朝不保夕的好。


    她們天天擔驚受怕,生怕哪一天夜裏就被拉出去沉到海裏去了,現在能夠脫身,已經談不上恨不恨劉永陸了,早走早好。


    居間談判的另外一支的鄧姓算是對這一支有了交代,也非常感謝劉永陸,再說,他們也聽被俘的人說了,這裏有的吃,吃的還是幹飯。


    於是,他們借機感謝一下劉永陸,在運送這些被俘的海賊家屬時候,還帶來了五個年輕未婚的安南女子。


    他們表示,這不是買賣來的,算是介紹過來的,她們家庭困難,願意到萬尾島來生活、嫁人。隻要給個二十兩銀子的聘禮就行,他們不居間收媒人錢,都會交給她們家裏。


    沈雲峰所托之事,劉永陸隻是跟鄧姓他們隨口一提,沒想到就有了迴應,他也很高興,正愁沒法迴報沈雲峰一次又一次的幫助。


    劉永陸爽快的給了一百兩紋銀,隨後,就把這五個安南女人送到山上去了。


    五個安南女上山之後,沈雲峰便讓張大強下次交易的時候把100兩紋銀帶去萬尾島,萬尾島最近交易缺錢,不能讓他們出這個錢。


    安南女上山之後,柏雲就安排人安頓下來,服了苦楝皮驅蟲丸,然後教她們一些個人護理方麵的知識,安頓下來,然後教她們編織麻繩算是能自食其力。


    安南女既然自願離開家,就是賭一個未來,是不是在萬尾島並不是很在意,到了山上能吃的這麽好,還能過上幹淨舒服的生活,她們已經很滿意了。


    安南女性地位不高,都是很能吃苦,做起事情來也賣力,除了語言有點聽的不太明白,大家其他都很滿意。


    柏雲以為沈雲峰要安排五個安南女婚配,便來打聽,女人都喜歡這些事兒,她也順便看看,是不是給柏家安排一個。


    擱在以前她肯定是看不上安南女的,但現在在沈雲峰他們的影響下,也覺得無所謂了,要是安排一個,也能緩解下柏家近親婚配的現狀。


    “嫂嫂,這婚配之事我可不願再管,你也不要去管為好,五個安南女就這麽安置,誰追求上誰成親,到時候我們再出麵做個便宜媒人,省的以後都找你我要老婆,那就惹禍上身了。”


    沈雲峰看了看眼前正在哺乳期的豐腴婦人,哈哈笑道。


    “沈總說的也是,僧多粥少,確實也安排不過來。”


    柏雲轉念一想,說:“那我透點風聲給我柏家子弟不算違規吧。”


    “那是自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誰有本事誰娶老婆,看各自本事吧。”沈雲峰說。


    “對了,嫂嫂,有些話正想找你一說,這山下現在大勢已亂,我也想趁機給豐南號,也給柏家博一個未來,此前也和族長多次談及,今日正好和嫂嫂說。柏家困於山上多年,子弟不談出頭,就連正常行走山下都難,若不抓住機會,下次就難了。”


    “但任何事體都不會隨手而得,要拚個未來,柏家子弟難免流血,嫂嫂要有個心理準備。“沈雲峰正色說。


    柏雲躬身行了一禮,神情肅然迴到:“妾身雖一女流,自小在山上未曾下山,但亦懂粗淺道理,我柏家數代困於大山之上,苟且偷生,若非先生來此,還不得溫飽”


    “先生大義,為我柏家所謀,柏家子弟應有所付出,也是為子弟謀,為後世謀,理所當然,先生不必為此困擾。先生大恩,柏家銘記。我家老爺也多次言之,柏家以豐南號為號令,兩者為一體。”


    沈雲峰站了起來,躬身迴了一禮,說:“謝謝嫂嫂,雲峰必然全力以赴,豐南號財政後勤還勞煩嫂嫂了。”


    “這個自然,先生信任妾身,妾身自當勉力為之。”柏雲說。


    “十家瑤寨想入學學堂一事,我已應允,擬將學堂搬出柏家村,建設學堂一事,十家瑤寨應當出力,入學學堂,也應當給付學費,給出去的銀子也應該迴流。”


    “此中種種事情,還煩請嫂嫂謀劃,學費應在承擔的起,又不肉疼之限。”沈雲峰說。


    “妾身自當拿個章程,請先生過目。自幼在山上長大,雖協助老爺管理一些事務,但眼界尚淺,遇事不多,還請先生屆時指點一二,多多少少,還是請先生定奪。”


    “後勤事務一塊兒,先生還請多留意,學堂若有適合人選,也給後勤增添個算賬記賬的人兒。”柏雲心想這麽來找沈總一次,總不能空手而歸。


    “那是自然,後勤乃命脈,我自然留意,費嫂嫂操心了。”沈雲峰躬身道。


    見沈雲峰答應了,柏雲也迴禮後離開。


    五個安南女,雖然長得精瘦、黝黑,但勤懇簡樸,讓那些本來在成家的路上已經絕望,在山洞裏躺著擺爛的土匪燃了起來。


    往南看,瑤漢不通婚,朝北看,柏家子弟白生生的,怎會看上這些曬得黑黝黝的安南女,這眼瞅的就是沈總為咱們謀的福利。


    土匪們樂不可支,連稱沈總是轉世菩薩,來度化咱們的。


    為了防止出啥事,沈雲峰讓人傳了話,戀愛自由,但不得強迫,不得滋擾,如有人告狀到了他那裏,滋擾之人杖責。


    這話傳到土匪們那裏,大家心裏也就放下了。


    這話裏意思,安南女無主,誰能哄的開心願意跟誰就跟誰,各憑本事。但是誰敢動歪心思,估計沈總饒不了。


    沒過多久,萬尾島拿貨來的時候,又送來八名安南女,這就讓大夥兒更加高興了。


    女人有的是,現在就看表現了,看看誰能先斬獲安南女的芳心。


    在熱熱鬧鬧的收獲季結束後,轟轟烈烈的基地建設繼續進行中。


    十家瑤寨派出不少勞力來參加建設學堂,安南女的女生宿舍也開始建設,基地成型的麵積慢慢在擴大。


    炮的研發還在不斷深入,原本鑄造的炮經過數次試驗,發現射程已經基本夠用,大約在3公裏範圍內仍然有殺傷作用,但射擊精準度因為先天缺陷還不是很精準,畢竟隻是滑膛炮。


    研發的核心人員反複求證,定下了改進意見。


    一是炮管再加長一些,因為重量還在允許範圍內,用長一些炮管來提高精準度;


    二是炮管底部先用鐵板焊接再鑄造,這樣對發射時候的衝擊力耐受程度會提高一些;


    三是改進炮架,研發緩衝後座力的方式,這是沈鬆提出來的,他想按照前世緩震器的原理來製造,難度就在於怎麽弄出密封件和高質量的彈簧。


    準備新研發的小炮難度就在怎麽封住無縫鋼管的一頭,這種封閉必須能夠承受火藥點燃瞬間的壓力,焊接是肯定不行的,隻有鉚接或者鑄造一體成型。


    最後大家提出的試驗方向是既然不是大威力的炮,那就嚐試用鉚接,就像後世的後裝炮一樣,用堅固的鉸鏈鎖的形式將後堵牢牢鉚接住,利用光滑的銑麵貼合,減少漏氣。


    不僅僅研發工作,第一門大炮試驗成功後,將牽動整體布局。


    有過炮手經驗的朱十八當仁不讓成為炮火班的班長,已經開始著手人員的選拔和培訓。


    由於大炮對火藥的消耗量巨大,柏有誌也增加了柏家村家傳手藝,製火藥人員的增加和培訓。


    雖然柏家村存量的火藥極其驚人,是按照保衛柏家村生死存亡,甚至付之一炬的規模留存的。


    但這樣存量的火藥還是禁不住大炮的消耗,這麽大的用量的火藥也不可能外購到。


    這種數量的火藥隻會專供清廷的軍隊,也隻有清廷的軍隊消費的起。


    柏家村有一整套製藥的工藝,資源也在山上開發到手,附近有硫磺礦這也是柏家村當年選址的原因之一。


    無論是成立炮手隊伍,還是火藥的擴大生產,又吞噬了豐南號一部分人力。


    此時幸虧有了十家瑤寨精壯和安南女的人力補充,不然沈雲峰就要從農業生產上調一些婦女來參加工業生產了。


    人力一直算是困擾“豐南號”發展的一項短板,由於新生兒的增多,沈雲峰已經考慮要將原來的學堂改做幼兒園或者托兒所了。


    集約化撫養幼兒,這樣就可以解放一部分婦女的勞動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萬大山:184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7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7天並收藏十萬大山:184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