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濟世妙手
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 作者:頂蕩八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晨光熹微,太醫院的牌匾在朝陽下泛著金光。作為葉家長女的葉知昭正帶著一群醫者查房。這座經過改建的醫療重地,已經不是從前那個隻服務於皇室的小院,而是一座融合各地醫術、廣納天下良醫的醫學聖地。
\"大姐,聽說你們又有新發現?\"葉知秋掀開簾子走進藥房。陽光透過天窗灑在各色藥材上,一排排整齊的藥櫃上不僅有傳統中藥,還有來自西域、波斯的珍貴藥材。
葉知昭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我們發現波斯的玫瑰油配合我們的當歸,對女子調理特別有效。二妹已經開始研製新的藥方了。\"
說起二妹葉知暖,她如今主持著太醫院的藥理研究,將各地醫術精華融會貫通,創製出了許多新奇有效的方子。正說著,就見葉知暖抱著一摞醫案快步走來。
\"你們來得正好,\"她興奮地展開醫案,\"你看這個病例,我們用改良的針法配合西域藥材,治好了一個老大夫都束手無策的怪病!\"
葉知秋湊近查看,隻見醫案中詳細記載了診斷過程、治療方案和療效追蹤。這是她推行的新製度:要求太醫院所有新發現都必須有完整記錄,以便後人研習參考。
\"陛下,城南新建的醫館開張了。\"蕭遠珩的聲音從外麵傳來。這是他主持興建的第一百座平民醫館,是新醫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行人來到城南醫館,隻見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與傳統醫館不同,這裏不僅有坐堂大夫,還設有專門的藥房和病房。最特別的是診費:貧民隻需付很少的錢,甚至可以免費就醫。
\"這位老者,您哪裏不適?\"葉知暖蹲下身子,輕聲問一位佝僂的老人。
\"老毛病了,咳嗽。以前去不起醫館,現在聽說這裏收費便宜,特意來看看。\"老人絮絮叨叨地說。
葉知暖仔細為老人診脈,又詳細詢問症狀。\"是肺氣虧虛,\"她寫下藥方,\"我配一劑溫補的方子,再教您幾個養生的法門。\"
正說著,一陣騷動傳來。原來是一位產婦臨盆,情況危急。葉知昭立即帶人前去救治,她熟練地運用改良後的產科技術,很快就解除了危險。
\"多虧了新法子。\"接生婆感慨道,\"以前遇到這種情況,隻能聽天由命。\"
午後,葉知秋召集太醫院的主要醫者開會。大家圍坐在一起,討論最近發現的新病症和治療方法。一位年輕醫者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波斯的手術之法與中土的針灸相結合。
\"這個想法很好。\"葉知秋鼓勵道,\"醫術貴在創新,隻要對病人有益,我們就該大膽嚐試。\"
傍晚,她來到專門收治瘟疫病人的隔離院。這是她根據多年經驗特意設立的,不僅可以防止疫病蔓延,還能集中醫力攻克難題。
\"自從采用新的防疫之法,今年瘟疫的發病率降了大半。\"葉知昭匯報道,\"尤其是邊境地區,再沒出現大規模疫情。\"
夜幕降臨,葉知秋在禦書房翻看各地醫政報告。新醫政推行以來,民間醫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她要求必須有太醫院認證的醫者坐堂,以保證醫術水平。
\"你看,\"她指著一份報告給蕭遠珩看,\"嶺南的醫館用當地草藥改良了治療瘴氣的方子,效果很好。\"
蕭遠珩深有感觸:\"記得當年在邊關,多少將士死於瘟疫。如今有了這些新法子,保住了多少性命啊。\"
次日清晨,葉知秧特地去視察了醫術培訓學堂。這是她仿照文華館建立的醫學教育機構,專門培養醫者。學堂裏不僅有傳統醫術課程,還增設了西域醫術、藥物研究等新科目。
\"這些都是未來的良醫。\"看著認真學習的年輕人,葉知秋欣慰地說。她特別注意到,學生中有不少女子,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正在這時,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太醫院研製的新型傷藥獲得了重大突破。這種結合了各地藥材的新藥,不僅療效好,還大大降低了成本。
\"這才是真正的功德。\"葉知秋感慨道,\"讓普通百姓也用得起好藥,比什麽都重要。\"
午後,她來到專門收治重症患者的病房。這裏匯集了最棘手的病例,也是醫者們攻克難題的地方。一位年輕醫者正在運用新創的治療方法,為一個重病患者治療。
\"你們要記住,\"葉知秋對圍觀的醫者說,\"醫者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仁心。要把每個病人都當作自己的親人來醫治。\"
這句話讓她想起了父親。當年在葉府,父親就常說:醫者仁心,術業專攻。如今她推行的新醫政,正是將這兩點發揚光大。
傍晚,幾個特別的客人來訪:是從西域遠道而來學醫的異族青年。他們是聽說太醫院的盛名,特意來求學的。葉知秋欣然應允,並安排他們入學。
\"醫術無國界,\"她對蕭遠珩說,\"讓更多人學會治病救人,這是最好的邦交。\"
夜色漸深,葉知秋在禦花園散步,看到一株新培育的藥草正在吐露新芽。這是太醫院把域外藥材本土化的成果之一。她輕輕撫摸著嫩葉,想起了這些年的點點滴滴。
從最初的葉府千金到如今的一國之君,她始終沒有忘記醫者的本心。新醫政的推行,不僅僅是醫術的革新,更是一種仁政的體現。
\"治國如醫病,\"她對蕭遠珩說,\"要找到病根,用對方子,還要有持續治療的耐心。\"
蕭遠珩心有戚戚:\"你做到了。這些年,多少百姓因為新醫政受益,這就是最大的功德。\"
迴到寢宮,葉知秋翻開案頭的醫書。這是一本集合了各地醫術精華的新著,是太醫院眾多醫者的心血結晶。她知道,這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醫者的道路永無止境,正如治國之道永無止境。但隻要心懷仁愛,腳踏實地,就一定能創造出更多奇跡。這是她的信念,也是她畢生追求的道路。
\"大姐,聽說你們又有新發現?\"葉知秋掀開簾子走進藥房。陽光透過天窗灑在各色藥材上,一排排整齊的藥櫃上不僅有傳統中藥,還有來自西域、波斯的珍貴藥材。
葉知昭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我們發現波斯的玫瑰油配合我們的當歸,對女子調理特別有效。二妹已經開始研製新的藥方了。\"
說起二妹葉知暖,她如今主持著太醫院的藥理研究,將各地醫術精華融會貫通,創製出了許多新奇有效的方子。正說著,就見葉知暖抱著一摞醫案快步走來。
\"你們來得正好,\"她興奮地展開醫案,\"你看這個病例,我們用改良的針法配合西域藥材,治好了一個老大夫都束手無策的怪病!\"
葉知秋湊近查看,隻見醫案中詳細記載了診斷過程、治療方案和療效追蹤。這是她推行的新製度:要求太醫院所有新發現都必須有完整記錄,以便後人研習參考。
\"陛下,城南新建的醫館開張了。\"蕭遠珩的聲音從外麵傳來。這是他主持興建的第一百座平民醫館,是新醫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行人來到城南醫館,隻見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與傳統醫館不同,這裏不僅有坐堂大夫,還設有專門的藥房和病房。最特別的是診費:貧民隻需付很少的錢,甚至可以免費就醫。
\"這位老者,您哪裏不適?\"葉知暖蹲下身子,輕聲問一位佝僂的老人。
\"老毛病了,咳嗽。以前去不起醫館,現在聽說這裏收費便宜,特意來看看。\"老人絮絮叨叨地說。
葉知暖仔細為老人診脈,又詳細詢問症狀。\"是肺氣虧虛,\"她寫下藥方,\"我配一劑溫補的方子,再教您幾個養生的法門。\"
正說著,一陣騷動傳來。原來是一位產婦臨盆,情況危急。葉知昭立即帶人前去救治,她熟練地運用改良後的產科技術,很快就解除了危險。
\"多虧了新法子。\"接生婆感慨道,\"以前遇到這種情況,隻能聽天由命。\"
午後,葉知秋召集太醫院的主要醫者開會。大家圍坐在一起,討論最近發現的新病症和治療方法。一位年輕醫者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波斯的手術之法與中土的針灸相結合。
\"這個想法很好。\"葉知秋鼓勵道,\"醫術貴在創新,隻要對病人有益,我們就該大膽嚐試。\"
傍晚,她來到專門收治瘟疫病人的隔離院。這是她根據多年經驗特意設立的,不僅可以防止疫病蔓延,還能集中醫力攻克難題。
\"自從采用新的防疫之法,今年瘟疫的發病率降了大半。\"葉知昭匯報道,\"尤其是邊境地區,再沒出現大規模疫情。\"
夜幕降臨,葉知秋在禦書房翻看各地醫政報告。新醫政推行以來,民間醫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她要求必須有太醫院認證的醫者坐堂,以保證醫術水平。
\"你看,\"她指著一份報告給蕭遠珩看,\"嶺南的醫館用當地草藥改良了治療瘴氣的方子,效果很好。\"
蕭遠珩深有感觸:\"記得當年在邊關,多少將士死於瘟疫。如今有了這些新法子,保住了多少性命啊。\"
次日清晨,葉知秧特地去視察了醫術培訓學堂。這是她仿照文華館建立的醫學教育機構,專門培養醫者。學堂裏不僅有傳統醫術課程,還增設了西域醫術、藥物研究等新科目。
\"這些都是未來的良醫。\"看著認真學習的年輕人,葉知秋欣慰地說。她特別注意到,學生中有不少女子,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正在這時,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太醫院研製的新型傷藥獲得了重大突破。這種結合了各地藥材的新藥,不僅療效好,還大大降低了成本。
\"這才是真正的功德。\"葉知秋感慨道,\"讓普通百姓也用得起好藥,比什麽都重要。\"
午後,她來到專門收治重症患者的病房。這裏匯集了最棘手的病例,也是醫者們攻克難題的地方。一位年輕醫者正在運用新創的治療方法,為一個重病患者治療。
\"你們要記住,\"葉知秋對圍觀的醫者說,\"醫者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仁心。要把每個病人都當作自己的親人來醫治。\"
這句話讓她想起了父親。當年在葉府,父親就常說:醫者仁心,術業專攻。如今她推行的新醫政,正是將這兩點發揚光大。
傍晚,幾個特別的客人來訪:是從西域遠道而來學醫的異族青年。他們是聽說太醫院的盛名,特意來求學的。葉知秋欣然應允,並安排他們入學。
\"醫術無國界,\"她對蕭遠珩說,\"讓更多人學會治病救人,這是最好的邦交。\"
夜色漸深,葉知秋在禦花園散步,看到一株新培育的藥草正在吐露新芽。這是太醫院把域外藥材本土化的成果之一。她輕輕撫摸著嫩葉,想起了這些年的點點滴滴。
從最初的葉府千金到如今的一國之君,她始終沒有忘記醫者的本心。新醫政的推行,不僅僅是醫術的革新,更是一種仁政的體現。
\"治國如醫病,\"她對蕭遠珩說,\"要找到病根,用對方子,還要有持續治療的耐心。\"
蕭遠珩心有戚戚:\"你做到了。這些年,多少百姓因為新醫政受益,這就是最大的功德。\"
迴到寢宮,葉知秋翻開案頭的醫書。這是一本集合了各地醫術精華的新著,是太醫院眾多醫者的心血結晶。她知道,這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醫者的道路永無止境,正如治國之道永無止境。但隻要心懷仁愛,腳踏實地,就一定能創造出更多奇跡。這是她的信念,也是她畢生追求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