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明德堂,楓葉正紅。一場特別的典禮正在舉行——首批迴校任教的老學生們將正式成為明德堂的教習。在葉知秋看來,這是明德堂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步。


    \"今日受師命,執掌醫術堂。\"林青雨跪在葉知秋麵前,聲音微微發顫,\"願繼先生衣缽,教導後學。\"


    葉知秋親手為她戴上象征教習身份的玉佩:\"記住,為師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心係桃李。\"


    王子明從西北分院迴來,將執教兵法與邊務:\"學生在邊塞多年,深知治邊之難。願將所學所感,傳授給更多有誌之士。\"


    趙世勳主理商道堂,李元禎執教政務。一個個曾經的學生,如今都成長為獨當一麵的良師。葉知秋看著這些熟悉的麵孔,心中百感交集。


    \"先生在想什麽?\"蕭遠珩輕聲問。


    \"在想當年,他們第一次來明德堂時的樣子。\"葉知秋微笑,\"王子明還是個粗魯的鄉野少年,林青雨連說話都怯生生的......\"


    典禮結束後,新老教習們聚在一起商議教學事宜。葉知秋特意製定了新的製度——每位老學生都要帶幾個新學生,形成傳承體係。


    \"就像一棵大樹,\"她解釋道,\"要有主幹,也要有枝葉。你們既是學生,也是老師,要學會傳承,更要學會創新。\"


    王子明第一個舉手:\"學生在西北發現,很多邊地經驗都是書本上沒有的。不如讓新學生也多去實地走走?\"


    \"好主意。\"葉知秋點頭,\"可以設立遊學製度,讓學生們輪流到各地分院學習。\"


    林青雨也提出建議:\"醫術一道最重實踐。學生想在城中各個醫館設立實習點,讓師生一起坐診。\"


    一個新來的學生怯生生地問:\"可是......我們資質駑鈍,會不會耽誤先生時間?\"


    \"說得什麽話!\"趙世勳板起臉,但眼中帶著笑意,\"當年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先生從不嫌棄學生資質,隻要求用心。\"


    葉知秋欣慰地看著這一幕。老學生們不僅繼承了明德堂的學問,更繼承了那份教育的初心。


    正說著,外麵傳來喧嘩聲。原來是各地官員派人送來了請柬,都想請新任教習去當地講學。


    \"這可如何是好?\"李元禎為難地說,\"總不能都離開明德堂吧?\"


    葉知秋胸有成竹:\"可以輪流外出。一麵傳播學問,一麵也能讓學生們見識各地風物。\"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大家讚同。就這樣,一個新的教學製度逐漸成形——以明德堂為總院,各地分院為枝葉,教習們則像春風化雨般,把知識帶到四麵八方。


    午後,葉知秋帶著新老教習們在校園裏散步。秋日的陽光灑在古老的建築上,映出一片金黃。


    \"看,\"她指著一棵老梅樹,\"這就是當年第一批學生種下的。現在已經開花結果,就像你們一樣。\"


    王子明摸著粗糙的樹皮:\"記得種樹那天,先生說,求學如樹,要生根發芽,更要開花結果。\"


    \"可我們現在是樹,還是果子呢?\"李元禎打趣道。


    葉知秋笑了:\"你們既是果子,也是新的種子。今後要在各自的領域生根發芽,培育更多的桃李。\"


    傍晚,新任教習們各自帶著學生去準備課程。葉知秋和蕭遠珩在書房裏整理教學章程。


    \"你看這個安排如何?\"蕭遠珩展示一份課表,\"除了固定課程,每位教習都要定期帶學生實踐。\"


    葉知秋仔細看過:\"很好。不過要注意,實踐不是遊玩,要讓學生們真正學到東西。\"


    正說著,林青雨來稟報:\"先生,醫術堂的課程安排好了。除了基礎醫理,我們還增加了急救、護理等實用課程。\"


    \"不錯。\"葉知秋讚許道,\"醫者仁心,最重實用。對了,那些偏遠村落的義診還要繼續辦。\"


    \"這是自然。\"林青雨鄭重地說,\"學生永遠記得先生的教誨——醫術是為了救人,不是為了名利。\"


    夜深了,明德堂還是一片忙碌。新任教習們都在準備第一課的內容,有人翻閱典籍,有人整理講義,有人設計實踐課程。


    葉知秋在書房裏寫著給各地分院的信,交代一些注意事項。蕭遠珩送來熱茶,笑道:\"看來要重新設計考核製度了。\"


    \"是啊。\"葉知秋放下筆,\"以前是考學生,現在還要考教習。不過......\"她看著窗外的月光,\"最重要的考核,是他們能教出什麽樣的學生。\"


    第二天一早,新任教習們就走馬上任。每個人都帶著幾個學生,開始了新的征程。


    王子明的第一課是《邊塞實務》,他沒有照本宣科,而是講述了自己在西北的親身經曆。那些鮮活的故事,讓學生們對邊地有了真切的認識。


    林青雨的醫術課別具一格。她不僅教授理論,還帶著學生去義診,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特別是對待婦幼患者時的細膩入微,讓學生們深受觸動。


    趙世勳的商道堂更是熱鬧。他把整個教室布置成市場,讓學生們模擬交易,學習經商之道。這種生動的教學方式,很快就收到了成效。


    葉知秋走在校園裏,處處都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不同的課堂上,都有老學生認真教導新學生的身影。這讓她想起了當年創辦明德堂時的情景。


    \"真像啊。\"蕭遠珩感慨,\"他們教學的樣子,跟你一模一樣。\"


    葉知秋笑了:\"這就是師道傳承。他們不僅傳承了知識,更傳承了那份教育的初心。\"


    正說著,幾個新學生跑來:\"先生!我們想請教一個問題。\"


    葉知秋看了看他們手中的書:\"這是在研習什麽?\"


    \"是王教習布置的作業。\"學生答道,\"要我們把邊塞見聞和典籍對照,找出其中的關聯。\"


    葉知秋點頭:\"很好。這正是明德堂的教學之道——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夜幕降臨,明德堂的燈火依然明亮。新老師生們沉浸在求知的快樂中,誰也不覺得疲倦。這就是教育的魅力,也是明德堂生生不息的根本。


    次日清晨,葉知秋在書房裏寫下一段話:


    \"桃李滿園時,


    正是春風化雨日。


    但願我明德學子,


    永遠記得育人之道,


    既要傳承,更要創新。


    如此,方能薪火相傳,


    代代不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頂蕩八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頂蕩八荒並收藏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