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年間最後一個冬日,一群年輕的史官正在為這個朝代最輝煌的時期記錄最後一筆。


    \"據《明德實錄》記載......\"年輕的主筆史官輕聲誦讀,\"葉知秋,字明德,大周第一位女帝。在位九年,開創盛世,功比君主。退位後建明德堂,桃李滿天下,被後人尊稱為''明德女帝''......\"


    坐在一旁的老史官放下手中的毛筆,望向窗外飄落的雪花:\"你們可知道,為什麽她會被稱為明德女帝?\"


    年輕人們搖頭。這個稱號他們聽過無數次,卻從未深究其中含義。


    \"因為她不僅明智,更有德行。\"老史官撫摸著泛黃的史冊,\"我還記得她在位時的情形。那時我剛入史館,親眼見證了她的每一項改革......\"


    話音未落,外麵傳來一陣騷動。原來是明德堂的學生們正在舉行冬試。自從葉知秋退位後,這所專門研究治國之道的學府就成了天下士子向往的聖地。


    \"你們看。\"老史官指著窗外,\"那些學子中,有男有女,有貴族也有平民,甚至還有西域各族的年輕人。這就是她留給天下最寶貴的遺產——人人平等,才能為上。\"


    年輕的史官們若有所思。在他們生活的時代,這些早已成為常態。但在葉知秋登基之前,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她推行女科的那一年。\"老史官陷入迴憶,\"多少人說她瘋了,說這是在毀壞祖製。可結果呢?短短幾年,朝中湧現出無數優秀的女官,她們的政績甚至比男官更出色。\"


    \"不止是女科。\"另一位老臣補充,\"醫術的推廣更是前所未有。我的家鄉是個偏遠的小鎮,以前生個病都要走幾十裏地找大夫。現在呢?每個村子都有普濟醫館,老百姓再也不用為看病發愁了。\"


    史官們認真記錄著這些細節。這些親曆者的迴憶,比任何文獻都更有價值。


    \"還記得她最後一次上朝時說的話嗎?\"老史官的聲音有些哽咽,\"她說,''這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為這片土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窗外,明德堂的鍾聲響起。一群學子抱著書卷從考場出來,臉上洋溢著自信的光彩。他們中有人在討論新的治國理論,有人在分享對醫術的見解,更有人在規劃如何讓這盛世變得更好。


    \"這就是她最大的功績。\"老史官感慨道,\"不是創造了一個盛世,而是讓這盛世能夠永遠延續下去。\"


    正說著,一隊騎士從遠處疾馳而過。為首的正是退位後的明德女帝和蕭遠珩。這些年來,他們經常到各地視察,了解民情,指導學子。


    \"陛下雖退位,卻從未真正離開。\"一位史官感歎,\"她隻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守護這片江山。\"


    史館中收藏著一幅畫,是女帝在位時的禦容。畫中的她神采奕奕,目光如炬,仿佛能看透千年的時光。


    \"後人如何評價她?\"年輕的史官問道。


    \"明君。\"老史官斬釘截鐵,\"不是因為她創造了盛世,而是因為她改變了曆史。她讓人們明白,治國之道不在於性別、出身,而在於才能與擔當。\"


    \"她最偉大的地方,是懂得全身而退。\"另一位老臣說,\"在盛世巔峰時選擇退位,把江山交給更年輕的人,這份氣度才是真正的帝王風範。\"


    史官們奮筆疾書,要把這些評價都記錄下來。突然,一陣清脆的笑聲從窗外傳來。大家抬頭看去,隻見一群女學生正在練習騎射。


    \"你們可知道,這也是她的功勞。\"老史官說,\"在她之前,誰能想到女子也能如此瀟灑?她不僅改變了製度,更改變了人們的觀念。\"


    夜幕降臨,明德堂的燈火依然通明。無數懷抱理想的年輕人在這裏讀書、討論、規劃未來。這正是葉知秋最想看到的景象——人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機會,人人都能為天下盡一份力。


    \"寫下最後一筆吧。\"老史官對年輕人說,\"記住,我們記錄的不隻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一個時代的傳奇。\"


    於是,史官寫道:\"明德女帝,以醫女之身登極位,以仁心濟天下,以變法創新局,以明智興盛世。其功業彪炳千秋,其風範萬世流芳......\"


    這一夜,雪落無聲。遠處的梨樹依然在寒風中傲然綻放,就像那個改變了曆史的女子,永遠站在時光的長河裏,照亮後人的路。


    千年之後的史書上,她的故事仍在被傳頌。人們記住的,不僅是她創造的盛世,更是她為天下立下的千秋典範。


    而那句\"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箴言,永遠鐫刻在明德堂的匾額上,昭示著她留給後世最寶貴的啟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頂蕩八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頂蕩八荒並收藏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