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冕:“放我下來,讓人看見了像什麽樣子?”
“快到了。”鄭琰腳下不停:“殿下,別鬧,若是感染了風寒又得喝藥了。再說這大半夜的,鬼都睡了,誰來看?”
薑冕:“……”
鄭琰抱著薑冕一陣風似的衝進房,先一腳把門踹上,然後抱著薑冕徑直走到榻邊,先把鬥篷外衣給他脫了,把薑冕按在床上裹嚴實。
自己才挪了挪碳爐,又往碳爐加了點木炭,這才伺候薑冕洗漱。
鄭琰折騰了小半個時辰,才忙完,自己脫了衣服上榻,抓著薑冕的手仔細打量。
薑冕見他抓著自己的手看來看去,問道:“做什麽?”
燙傷的傷口是最難好的,即使好了,也會留下疤痕。
鄭琰看著薑冕手上那經年日久卻仍然明顯的傷疤,忽然很心疼,這隻手以前是隻握筆的,什麽時候受過這麽多的傷?
“疼嗎?”鄭琰心疼極了,在薑冕手背上吻了吻。
“不疼。”薑冕笑道:“早就好了。”
鄭琰:“你是王子啊,怎麽能幹這樣的活?”
“王子又怎麽樣?”薑冕笑道:“不也是被你折磨得生不如死,丟了半條命嗎?況且隻是熬個藥罷了,這點傷跟……”
薑冕忽然頓住了,沒繼續往下說,他頓了頓,又道:“沒什麽了不得的。”
對薑冕來說,這點傷跟鄭琰那段時間若即若離和故意冷落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他怎麽可能把這點小傷放心裏。
鄭琰:“……”
鄭琰薑冕見他忽然不說話了,知道自己剛才那話或許有些過分,於是忙道:“鄭琰,我開玩笑的。”
鄭琰卻不由分說,一把將薑冕抱進懷裏。
他沒說話,抱得很緊,似乎想把薑冕揉進自己懷裏。
薑冕被他勒得有些喘不過氣,他感覺到鄭琰的唿吸有點不穩,身子在微微發著抖。
“鄭琰,我開玩笑的,”薑冕有點慌了,伸手在鄭琰背上拍了拍:“你別多想。”
“都是我不好……”
鄭琰聲音有點變調:“都是我害的。”
“不,鄭琰,我很開心。”薑冕抱著鄭琰:“你知道嗎?我真的很高興。”
薑冕十二歲就有了婚約,可是最後還沒來得及成親,宋影就成了老爹的妃子。
後來因為這事,他跟王後接連被廢,最後王後還因此重病去世。
“所以……我其實很畏懼……應該說是畏懼,盡管我知道宋影也是受害者,可是,我總是會控製不住把自己的遭遇歸咎到她身上。”
薑冕有些結巴,自從母親去世後,他從未向人吐露過心聲,這些經年累月的傷壓在他心裏多年,傷口始終血淋淋的。
薑冕刻意不去想不去碰,自然也從未向別人提起過。
訴說於他而言,無異於讓他一絲不掛地顯露在人前,讓別人看他最不堪的一麵。
可薑冕不知道為什麽,他忽然很想告訴鄭琰。
“其實,在遇見你之前,我身邊也有過很多女人。”
薑冕的聲音很輕,語氣也有點磕絆,他到底不習慣把自己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顯露出來給人看:“可是我一直很排斥……
很排斥跟她們接觸,她們於我而言,不是溫柔的象征,而是致命的毒藥。
我、我原本以為自己這一生都會這樣了,我沒有能力去愛人,也不會再愛人。
可是……可是你第一次在潯陽江上的船上吻我的時候……我……我現在都記得那種渾身發麻,唿吸停頓,心跳加速的感覺。
那時候我突然覺得活著其實挺好的,鄭琰……鄭琰,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鄭琰聽明白了,他鬆開薑冕,看著薑冕的眼睛:“殿下,所以你那時候就……”
“我不知道……但是……我很癡迷那種感覺,那感覺,就像喝到了從來沒喝過的美酒一般。”薑冕說:“鄭琰,我很感謝你教會我什麽是愛,也讓我嚐到了這種滋味。
你故意躲著我的那段時間,我……我其實從來沒想過你有朝一日會突然改變心意。
我在想或許你不喜歡男人,也想過離你遠點。
可我試過很多種辦法,都控製不住自己,我控製不住去想你,關注你……”
鄭琰的心都要碎了,他眼眶發熱,摟緊了薑冕清瘦的身體:“別說了。”
“我說真的,”薑冕說:“雖然我不知道你是可憐我,亦或者別的什麽原因才願意接受我……但這段日子以來,是我十二歲以後,過得最開心的日子。”
“殿下,你還記得我跟王皓去王宮別院救你出來那天嗎?”鄭琰說:“那時候你穿著一身王子服,明明被嚇得不輕,卻沉著冷靜,半點都不害怕,渾身上下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高貴,我是第一次見生的這麽好看的人。
所以我總想借故親近你,那天在船上我其實有別的辦法不讓他們認出你,但我控製不住自己內心的衝動。
殿下,你說的沒錯,我是個混賬,做事隻憑自己的心情來,沒有考慮到你的感受和後果,所以你才會生病。對不起,都是我不好……”
“你後悔嗎?”薑冕突然問:“若是你當初沒有吻我,或許我就不會纏著你了。”
“怎麽會?”鄭琰說:“遇見你是我三生有幸,我這一輩子隻走過兩次運,第一次是幼年時被人一劍穿心沒死透,另一件事就是遇見你。我做夢都沒想過,會得到你的愛。”
薑冕:“我也不後悔,你不用跟我道歉。”
薑冕動了動,鄭琰察覺到薑冕的動作,放開了他。
兩人看向對方的眼神說不盡的纏綿悱惻,薑冕主動靠過去,抱著鄭琰的脖頸,額頭抵著鄭琰的額間,兩人唿吸交錯。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薑冕閉上眼,主動去吻鄭琰。
鄭琰抱著薑冕的腰,輕輕把他壓在榻上,溫柔地吻他。
他很溫柔,甚至帶著虔誠,像是在對待他虔誠地祈求神明很久,才好不容易得到的稀世珍寶一般。
有些人,隻是相遇,就用光了一生的運氣。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上邪.佚名》
薑冕本來有點受涼,這一番折騰出了一身汗,反而讓他舒服了點。
鄭琰先是打掃了戰場,又替薑冕擦洗過,自己大半夜的穿著單衣出房去了。
薑冕見狀問他:“你去哪?”
鄭琰:“等我一會兒,我馬上就迴來。”
說完不等薑冕說話就出了房間,小半盞茶的功夫不到,鄭琰又帶著一身寒氣迴來了。
為了不冷著薑冕,他跑到碳爐旁先烤了一會兒。
“快上來!”薑冕見狀忙喊道:“別著涼了。”
鄭琰說:“我怕你受涼,沒事,我身體好著呢。”
薑冕見喊不動,自己下榻來拉他,鄭琰嚇了一跳,忙走過去抱著薑冕上了榻:“本來就身子弱了,怎麽能赤腳往地上踩。”
“你做什麽去了?”薑冕現在卻更好奇他去哪裏了。
鄭琰抱著薑冕鑽進被窩,把薑冕裹好,然後從懷裏拿了個東西出來。
那是個拳頭大小,渾身布滿裂紋的玉葫蘆,葫蘆上綁了一根金線編就的絲絛,上麵各墜了一顆紅豔豔的珊瑚珠。
薑冕第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是他當初失手摔壞的那個葫蘆:“怎麽會……”
“我都粘起來了,不過沒以前好看了。”鄭琰說:“我覺得殿下的氣質須得用玉來配,才能彰顯殿下的氣質。”
薑冕:“可惜都碎了。”
“殿下你看,”鄭琰舉起那葫蘆,讓葫蘆迎著光,這樣一來,能從那裂縫裏麵隱隱約約看見細碎的光芒,像一把細碎的星星:“這樣是不是更好看?”
薑冕抬頭,果然能看見碎玉裂縫中間的細微光芒。
“我不會引經據典,也不會說情話。”鄭琰認真地說:“但我跟在閔相身邊的時候,聽他說過一句話。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我知道這話用在我身上是對孔子的侮辱,但我還是想說,殿下,過去的事我無法彌補,但以後我一定會用我的命來愛你。”
鄭琰倒是言辭懇切,情意綿綿,但薑冕一聽到他那句“不會說情話就想歪了。”
“你還不會說情話嗎?”薑冕一想起他們去廷尉獄看過謝潛後,鄭琰那天在山洞裏說的那句話就臉上發熱:“你嘴巴裏的下流話怕是無人能及。”
鄭琰頓時覺得很委屈:“我什麽時候說過下流話?”
“怎麽沒有?”薑冕語氣有些打結:“就是跟謝潛對峙後,你那天在山洞裏說、說……”
鄭琰頓時醍醐灌頂,想起來了,按照他的性格,這時候他肯定會占一番嘴上便宜。但他也不知道為什麽,他那嘴賤,愛占嘴上便宜的本事,似乎每次一遇到薑冕就破功了。
“我那說的是實話,我確實自己試過了,”鄭琰憋了半天,憋出一句實話:“不是哄你開心的話。”
他確實說的實話,他親自試過了,到底是什麽情況他最清楚。
薑冕:“……”
趙寧同時派了兩撥人出大安,一波去找閔先生,一波帶著他的書信去西川找燕平商量結盟事宜。
這兩撥人同時出發,先迴來的是去找閔先生的人。
本來這個任務是派給鄭琰的,但鄭琰跟薑冕折騰好幾年好不容易在一塊才沒幾天,這段時間兩個人蜜裏調油一般。
徐鳳鳴提醒他,現在這種情況,你讓鄭琰去,我覺得可能會事倍功半。
說不定他還得帶著薑冕一起去,兩個人一路遊山玩水玩著去,恐怕到時去西川的使臣都迴來了,他們都不一定迴得來。
趙寧一想也是,食色性也,自己都這德行,就別指望鄭琰了,於是讓林正陽帶著幾十名護衛去衛國找閔先生。
半個月後,去找閔先生的人迴來了,並且帶迴來一個重大消息——閔先生一家,包括歐陽先生在內,所有人全部被滅口了。
這消息一來,趙寧跟徐鳳鳴都驚呆了,就連薑冕和鄭琰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
“怎麽可能?!”鄭琰難以置信道:“閔相變法得罪了一幫人,或許會有仇人找他報仇不假。可他山莊的幾千家兵個個訓練有素,而且他身邊還有一批訓練有素的刺客貼身保護,什麽人能有這麽大本事殺他?!”
“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麽人會下此毒手?!”林正陽想到閔先生一家的淒慘死狀,不由得悲憤交加:“君上!閔相是我們啟國的大功臣,還請君上一定要徹查此事!抓住那下毒手的殺人兇手為閔相一家和歐陽先生報仇雪恨!”
趙寧:“不管是誰,敢對我啟國丞相下殺手,那就是在公然挑釁整個啟國!孤一定要將此人抓出來碎屍萬段!”
徐鳳鳴:“林大人,現場可有什麽蛛絲馬跡?”
林正陽搖搖頭,他仔細勘察過,沒找到什麽線索。
他帶著人去的時候,隻看見整個山莊隨處可見都是被凍得僵硬的屍體。
林正陽意識到不妙,當即跑進山莊,最後在茶室裏看見閔先生的頭顱滾落在地上,屍體則趴在棋盤上,滿地都是幹涸的血跡和四下散落的棋子。
歐陽先生的屍體則倒在地上,喉嚨上有一條橫亙了他大半個脖頸的血口。那口子很長,很深,若是再深一點,恐怕要把歐陽先生的頭也整個切下來。
林正陽是個聰明人,他知道人已經死了,最重要的是找到殺人兇手,於是他強忍著悲憤的情緒,在山莊裏勘察起來。
可他把山莊裏裏外外、上上下下查找過無數遍,卻什麽有用的線索都沒找到。
別說線索,整個山莊,加上山莊外保護山莊安全的士兵一共死了好幾千人,可卻連半點打鬥的痕跡都沒有。
那些人似乎根本沒來得及反應一般,基本上都是被人一劍割喉,當場斃命的。
有些人臉上的表情,甚至能看出來他臨死前的茫然和無措。
“幾千人?一點打鬥痕跡都沒有?”鄭琰聽完,不可置信地問道。
林正陽點點頭,鄭琰說:“不可能,除非是神仙來了,否則這世上沒人有這麽大本事,能在殺幾千人的情況下不留下半點痕跡,就連我師父都不行。”
薑冕:“絕頂高手殺幾千訓練有素的士兵和護衛或許是沒問題的,可要說一點打鬥痕跡都沒留下確實不太可能,那可是幾千個人啊,不是幾個人。”
“可事實確實如此,”林正陽說:“不過我們去的時候,暗殺應該已經過去好幾天了,屍體也被凍成了冰,大雪早就掩蓋了地上的血跡和腳印,或許被掩蓋住了也不一定。”
趙寧聽完,讓鄭琰親自去一趟,他出自滄海閣,這世上的武功他不一定所有的都會,但大部分的武功路數他大約能看出來。
鄭琰得了命令沒做停留,直接去了閔先生居住的山莊。
幾天後,鄭琰迴來了。
“怎麽樣?”徐鳳鳴問。
鄭琰搖頭,他這一路快馬加鞭,晝夜不休,終於在兩天後趕到了山莊。
事實證明林正陽說得沒錯,現場確實沒留下一點打鬥痕跡。雖然屍體都被林正陽挪走了,閔先生的屍體也他被帶迴了大安,趙寧風光大葬了。
可整個山莊沒有一點破損的痕跡,連牆上都沒見什麽血跡。
大雪覆蓋在地上,整個山莊矗立在半山腰上,一片靜謐。若不是知道這裏發生過命案,恐怕都沒人會相信裏麵死過人。
“這世界上誰會有這個本事?”徐鳳鳴問道。
鄭琰:“會不會是滄海閣?”
“不會,閣主東遊,南衡先生也走了,滄海閣已經沒人了。”
徐鳳鳴當即否定了鄭琰這個說法,滄海閣現在已經沒人了,不可能會是他們。
況且滄海閣也沒有理由來殺閔先生。
他做的事得罪的也隻是啟國這一幫承庇於祖上餘蔭的士族,這啟國的士族應當沒這麽大麵子,請得動滄海閣的人為他殺人。
鄭琰:“難道是那幫士族從別地找來的刺客?”
趙寧:“他們若是有這本事,恐怕現在坐在這位置上的就是趙暉了。”
“趙兄說得對,”薑冕說:“倘若他們真有這個本事,那麽閔先生恐怕在變法初期就被暗殺了,不可能等到現在。”
可究竟是誰?
誰有這麽大本事?
在殺幾千人的前提下居然能做到雁過無痕?這根本就有悖常理。
可人已經死了,現在又找不到線索,趙寧隻得派人慢慢去查。
對於閔先生的死,趙寧說不上有多傷心,但多少還是有點觸動的。
他跟閔先生雖然沒什麽感情,但閔先生之於他畢竟有教養之恩。
雖然閔先生真正意義上教養他的時間不超過五年,而且也是懷著別的目的,但有一點趙寧可以肯定,閔先生對他的教養卻是真心實意的。
趙寧以丞相的禮儀將他風光大葬,下葬這天,全城的百姓都來替他送行了。
百姓們紛紛圍堵在去陵墓的路上悲慟大哭,人們紛紛拿出東西來祭奠閔先生。
閔先生入土為安後,人群散去,漫山遍野都是祭奠閔先生的食物、花燈、還有一堆堆燒過黃紙的痕跡,就連建造陵墓的山上都被踩平了。
為此秦川還特意派了人去守著,為了防止燒紙的人太多,把山燒了。
“快到了。”鄭琰腳下不停:“殿下,別鬧,若是感染了風寒又得喝藥了。再說這大半夜的,鬼都睡了,誰來看?”
薑冕:“……”
鄭琰抱著薑冕一陣風似的衝進房,先一腳把門踹上,然後抱著薑冕徑直走到榻邊,先把鬥篷外衣給他脫了,把薑冕按在床上裹嚴實。
自己才挪了挪碳爐,又往碳爐加了點木炭,這才伺候薑冕洗漱。
鄭琰折騰了小半個時辰,才忙完,自己脫了衣服上榻,抓著薑冕的手仔細打量。
薑冕見他抓著自己的手看來看去,問道:“做什麽?”
燙傷的傷口是最難好的,即使好了,也會留下疤痕。
鄭琰看著薑冕手上那經年日久卻仍然明顯的傷疤,忽然很心疼,這隻手以前是隻握筆的,什麽時候受過這麽多的傷?
“疼嗎?”鄭琰心疼極了,在薑冕手背上吻了吻。
“不疼。”薑冕笑道:“早就好了。”
鄭琰:“你是王子啊,怎麽能幹這樣的活?”
“王子又怎麽樣?”薑冕笑道:“不也是被你折磨得生不如死,丟了半條命嗎?況且隻是熬個藥罷了,這點傷跟……”
薑冕忽然頓住了,沒繼續往下說,他頓了頓,又道:“沒什麽了不得的。”
對薑冕來說,這點傷跟鄭琰那段時間若即若離和故意冷落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他怎麽可能把這點小傷放心裏。
鄭琰:“……”
鄭琰薑冕見他忽然不說話了,知道自己剛才那話或許有些過分,於是忙道:“鄭琰,我開玩笑的。”
鄭琰卻不由分說,一把將薑冕抱進懷裏。
他沒說話,抱得很緊,似乎想把薑冕揉進自己懷裏。
薑冕被他勒得有些喘不過氣,他感覺到鄭琰的唿吸有點不穩,身子在微微發著抖。
“鄭琰,我開玩笑的,”薑冕有點慌了,伸手在鄭琰背上拍了拍:“你別多想。”
“都是我不好……”
鄭琰聲音有點變調:“都是我害的。”
“不,鄭琰,我很開心。”薑冕抱著鄭琰:“你知道嗎?我真的很高興。”
薑冕十二歲就有了婚約,可是最後還沒來得及成親,宋影就成了老爹的妃子。
後來因為這事,他跟王後接連被廢,最後王後還因此重病去世。
“所以……我其實很畏懼……應該說是畏懼,盡管我知道宋影也是受害者,可是,我總是會控製不住把自己的遭遇歸咎到她身上。”
薑冕有些結巴,自從母親去世後,他從未向人吐露過心聲,這些經年累月的傷壓在他心裏多年,傷口始終血淋淋的。
薑冕刻意不去想不去碰,自然也從未向別人提起過。
訴說於他而言,無異於讓他一絲不掛地顯露在人前,讓別人看他最不堪的一麵。
可薑冕不知道為什麽,他忽然很想告訴鄭琰。
“其實,在遇見你之前,我身邊也有過很多女人。”
薑冕的聲音很輕,語氣也有點磕絆,他到底不習慣把自己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顯露出來給人看:“可是我一直很排斥……
很排斥跟她們接觸,她們於我而言,不是溫柔的象征,而是致命的毒藥。
我、我原本以為自己這一生都會這樣了,我沒有能力去愛人,也不會再愛人。
可是……可是你第一次在潯陽江上的船上吻我的時候……我……我現在都記得那種渾身發麻,唿吸停頓,心跳加速的感覺。
那時候我突然覺得活著其實挺好的,鄭琰……鄭琰,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鄭琰聽明白了,他鬆開薑冕,看著薑冕的眼睛:“殿下,所以你那時候就……”
“我不知道……但是……我很癡迷那種感覺,那感覺,就像喝到了從來沒喝過的美酒一般。”薑冕說:“鄭琰,我很感謝你教會我什麽是愛,也讓我嚐到了這種滋味。
你故意躲著我的那段時間,我……我其實從來沒想過你有朝一日會突然改變心意。
我在想或許你不喜歡男人,也想過離你遠點。
可我試過很多種辦法,都控製不住自己,我控製不住去想你,關注你……”
鄭琰的心都要碎了,他眼眶發熱,摟緊了薑冕清瘦的身體:“別說了。”
“我說真的,”薑冕說:“雖然我不知道你是可憐我,亦或者別的什麽原因才願意接受我……但這段日子以來,是我十二歲以後,過得最開心的日子。”
“殿下,你還記得我跟王皓去王宮別院救你出來那天嗎?”鄭琰說:“那時候你穿著一身王子服,明明被嚇得不輕,卻沉著冷靜,半點都不害怕,渾身上下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高貴,我是第一次見生的這麽好看的人。
所以我總想借故親近你,那天在船上我其實有別的辦法不讓他們認出你,但我控製不住自己內心的衝動。
殿下,你說的沒錯,我是個混賬,做事隻憑自己的心情來,沒有考慮到你的感受和後果,所以你才會生病。對不起,都是我不好……”
“你後悔嗎?”薑冕突然問:“若是你當初沒有吻我,或許我就不會纏著你了。”
“怎麽會?”鄭琰說:“遇見你是我三生有幸,我這一輩子隻走過兩次運,第一次是幼年時被人一劍穿心沒死透,另一件事就是遇見你。我做夢都沒想過,會得到你的愛。”
薑冕:“我也不後悔,你不用跟我道歉。”
薑冕動了動,鄭琰察覺到薑冕的動作,放開了他。
兩人看向對方的眼神說不盡的纏綿悱惻,薑冕主動靠過去,抱著鄭琰的脖頸,額頭抵著鄭琰的額間,兩人唿吸交錯。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薑冕閉上眼,主動去吻鄭琰。
鄭琰抱著薑冕的腰,輕輕把他壓在榻上,溫柔地吻他。
他很溫柔,甚至帶著虔誠,像是在對待他虔誠地祈求神明很久,才好不容易得到的稀世珍寶一般。
有些人,隻是相遇,就用光了一生的運氣。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上邪.佚名》
薑冕本來有點受涼,這一番折騰出了一身汗,反而讓他舒服了點。
鄭琰先是打掃了戰場,又替薑冕擦洗過,自己大半夜的穿著單衣出房去了。
薑冕見狀問他:“你去哪?”
鄭琰:“等我一會兒,我馬上就迴來。”
說完不等薑冕說話就出了房間,小半盞茶的功夫不到,鄭琰又帶著一身寒氣迴來了。
為了不冷著薑冕,他跑到碳爐旁先烤了一會兒。
“快上來!”薑冕見狀忙喊道:“別著涼了。”
鄭琰說:“我怕你受涼,沒事,我身體好著呢。”
薑冕見喊不動,自己下榻來拉他,鄭琰嚇了一跳,忙走過去抱著薑冕上了榻:“本來就身子弱了,怎麽能赤腳往地上踩。”
“你做什麽去了?”薑冕現在卻更好奇他去哪裏了。
鄭琰抱著薑冕鑽進被窩,把薑冕裹好,然後從懷裏拿了個東西出來。
那是個拳頭大小,渾身布滿裂紋的玉葫蘆,葫蘆上綁了一根金線編就的絲絛,上麵各墜了一顆紅豔豔的珊瑚珠。
薑冕第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是他當初失手摔壞的那個葫蘆:“怎麽會……”
“我都粘起來了,不過沒以前好看了。”鄭琰說:“我覺得殿下的氣質須得用玉來配,才能彰顯殿下的氣質。”
薑冕:“可惜都碎了。”
“殿下你看,”鄭琰舉起那葫蘆,讓葫蘆迎著光,這樣一來,能從那裂縫裏麵隱隱約約看見細碎的光芒,像一把細碎的星星:“這樣是不是更好看?”
薑冕抬頭,果然能看見碎玉裂縫中間的細微光芒。
“我不會引經據典,也不會說情話。”鄭琰認真地說:“但我跟在閔相身邊的時候,聽他說過一句話。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我知道這話用在我身上是對孔子的侮辱,但我還是想說,殿下,過去的事我無法彌補,但以後我一定會用我的命來愛你。”
鄭琰倒是言辭懇切,情意綿綿,但薑冕一聽到他那句“不會說情話就想歪了。”
“你還不會說情話嗎?”薑冕一想起他們去廷尉獄看過謝潛後,鄭琰那天在山洞裏說的那句話就臉上發熱:“你嘴巴裏的下流話怕是無人能及。”
鄭琰頓時覺得很委屈:“我什麽時候說過下流話?”
“怎麽沒有?”薑冕語氣有些打結:“就是跟謝潛對峙後,你那天在山洞裏說、說……”
鄭琰頓時醍醐灌頂,想起來了,按照他的性格,這時候他肯定會占一番嘴上便宜。但他也不知道為什麽,他那嘴賤,愛占嘴上便宜的本事,似乎每次一遇到薑冕就破功了。
“我那說的是實話,我確實自己試過了,”鄭琰憋了半天,憋出一句實話:“不是哄你開心的話。”
他確實說的實話,他親自試過了,到底是什麽情況他最清楚。
薑冕:“……”
趙寧同時派了兩撥人出大安,一波去找閔先生,一波帶著他的書信去西川找燕平商量結盟事宜。
這兩撥人同時出發,先迴來的是去找閔先生的人。
本來這個任務是派給鄭琰的,但鄭琰跟薑冕折騰好幾年好不容易在一塊才沒幾天,這段時間兩個人蜜裏調油一般。
徐鳳鳴提醒他,現在這種情況,你讓鄭琰去,我覺得可能會事倍功半。
說不定他還得帶著薑冕一起去,兩個人一路遊山玩水玩著去,恐怕到時去西川的使臣都迴來了,他們都不一定迴得來。
趙寧一想也是,食色性也,自己都這德行,就別指望鄭琰了,於是讓林正陽帶著幾十名護衛去衛國找閔先生。
半個月後,去找閔先生的人迴來了,並且帶迴來一個重大消息——閔先生一家,包括歐陽先生在內,所有人全部被滅口了。
這消息一來,趙寧跟徐鳳鳴都驚呆了,就連薑冕和鄭琰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
“怎麽可能?!”鄭琰難以置信道:“閔相變法得罪了一幫人,或許會有仇人找他報仇不假。可他山莊的幾千家兵個個訓練有素,而且他身邊還有一批訓練有素的刺客貼身保護,什麽人能有這麽大本事殺他?!”
“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麽人會下此毒手?!”林正陽想到閔先生一家的淒慘死狀,不由得悲憤交加:“君上!閔相是我們啟國的大功臣,還請君上一定要徹查此事!抓住那下毒手的殺人兇手為閔相一家和歐陽先生報仇雪恨!”
趙寧:“不管是誰,敢對我啟國丞相下殺手,那就是在公然挑釁整個啟國!孤一定要將此人抓出來碎屍萬段!”
徐鳳鳴:“林大人,現場可有什麽蛛絲馬跡?”
林正陽搖搖頭,他仔細勘察過,沒找到什麽線索。
他帶著人去的時候,隻看見整個山莊隨處可見都是被凍得僵硬的屍體。
林正陽意識到不妙,當即跑進山莊,最後在茶室裏看見閔先生的頭顱滾落在地上,屍體則趴在棋盤上,滿地都是幹涸的血跡和四下散落的棋子。
歐陽先生的屍體則倒在地上,喉嚨上有一條橫亙了他大半個脖頸的血口。那口子很長,很深,若是再深一點,恐怕要把歐陽先生的頭也整個切下來。
林正陽是個聰明人,他知道人已經死了,最重要的是找到殺人兇手,於是他強忍著悲憤的情緒,在山莊裏勘察起來。
可他把山莊裏裏外外、上上下下查找過無數遍,卻什麽有用的線索都沒找到。
別說線索,整個山莊,加上山莊外保護山莊安全的士兵一共死了好幾千人,可卻連半點打鬥的痕跡都沒有。
那些人似乎根本沒來得及反應一般,基本上都是被人一劍割喉,當場斃命的。
有些人臉上的表情,甚至能看出來他臨死前的茫然和無措。
“幾千人?一點打鬥痕跡都沒有?”鄭琰聽完,不可置信地問道。
林正陽點點頭,鄭琰說:“不可能,除非是神仙來了,否則這世上沒人有這麽大本事,能在殺幾千人的情況下不留下半點痕跡,就連我師父都不行。”
薑冕:“絕頂高手殺幾千訓練有素的士兵和護衛或許是沒問題的,可要說一點打鬥痕跡都沒留下確實不太可能,那可是幾千個人啊,不是幾個人。”
“可事實確實如此,”林正陽說:“不過我們去的時候,暗殺應該已經過去好幾天了,屍體也被凍成了冰,大雪早就掩蓋了地上的血跡和腳印,或許被掩蓋住了也不一定。”
趙寧聽完,讓鄭琰親自去一趟,他出自滄海閣,這世上的武功他不一定所有的都會,但大部分的武功路數他大約能看出來。
鄭琰得了命令沒做停留,直接去了閔先生居住的山莊。
幾天後,鄭琰迴來了。
“怎麽樣?”徐鳳鳴問。
鄭琰搖頭,他這一路快馬加鞭,晝夜不休,終於在兩天後趕到了山莊。
事實證明林正陽說得沒錯,現場確實沒留下一點打鬥痕跡。雖然屍體都被林正陽挪走了,閔先生的屍體也他被帶迴了大安,趙寧風光大葬了。
可整個山莊沒有一點破損的痕跡,連牆上都沒見什麽血跡。
大雪覆蓋在地上,整個山莊矗立在半山腰上,一片靜謐。若不是知道這裏發生過命案,恐怕都沒人會相信裏麵死過人。
“這世界上誰會有這個本事?”徐鳳鳴問道。
鄭琰:“會不會是滄海閣?”
“不會,閣主東遊,南衡先生也走了,滄海閣已經沒人了。”
徐鳳鳴當即否定了鄭琰這個說法,滄海閣現在已經沒人了,不可能會是他們。
況且滄海閣也沒有理由來殺閔先生。
他做的事得罪的也隻是啟國這一幫承庇於祖上餘蔭的士族,這啟國的士族應當沒這麽大麵子,請得動滄海閣的人為他殺人。
鄭琰:“難道是那幫士族從別地找來的刺客?”
趙寧:“他們若是有這本事,恐怕現在坐在這位置上的就是趙暉了。”
“趙兄說得對,”薑冕說:“倘若他們真有這個本事,那麽閔先生恐怕在變法初期就被暗殺了,不可能等到現在。”
可究竟是誰?
誰有這麽大本事?
在殺幾千人的前提下居然能做到雁過無痕?這根本就有悖常理。
可人已經死了,現在又找不到線索,趙寧隻得派人慢慢去查。
對於閔先生的死,趙寧說不上有多傷心,但多少還是有點觸動的。
他跟閔先生雖然沒什麽感情,但閔先生之於他畢竟有教養之恩。
雖然閔先生真正意義上教養他的時間不超過五年,而且也是懷著別的目的,但有一點趙寧可以肯定,閔先生對他的教養卻是真心實意的。
趙寧以丞相的禮儀將他風光大葬,下葬這天,全城的百姓都來替他送行了。
百姓們紛紛圍堵在去陵墓的路上悲慟大哭,人們紛紛拿出東西來祭奠閔先生。
閔先生入土為安後,人群散去,漫山遍野都是祭奠閔先生的食物、花燈、還有一堆堆燒過黃紙的痕跡,就連建造陵墓的山上都被踩平了。
為此秦川還特意派了人去守著,為了防止燒紙的人太多,把山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