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王叔就是來告訴你,你放心大膽放手去幹,王叔給你守著玉璧關。”
趙瑾膝下無子,又少年時就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磨礪,造就了一身殺伐果斷、雷厲風行的性子。
這還是他生平第一次流露出長輩對晚輩的那種關愛。
雖然那一閃而過的情緒極幽微,表達的方式又太過剛毅,甚至難以捕捉。但那一瞬間,他終究是真的流露出了那麽一星半點的真情。
趙瑾這時候,終於真正地接受了趙寧的身份,也不再懷疑他的身份。
他沒有多說廢話,出了王宮直奔玉璧關而去。
趙寧有些愣神,趙瑾都走了半天了他才後知後覺迴過神來。
夜裏趙寧去徐府的時候,徐鳳鳴明顯從趙寧臉上看出了他極細微的變化。
一個人的麵部表情可以偽裝,但他的眼神是很難偽裝的。
徐鳳鳴看他那樣,就知道他今天心情不錯。
不過趙寧高興是對的,盡管他跟趙瑾沒有半點感情,但無論無如趙瑾都是他的叔父,現在這種時候能得到叔父的認同,於趙寧而言是非同一般的。
連鄭琰都察覺到了趙寧的好心情:“君上心情不錯哈?”
趙寧今天心情確實不錯,再次看到鄭琰那張臉他都覺得鄭琰順眼多了,還生平第一次好脾氣地問鄭琰:“你去哪?”
“正好,君上來了我就不用再去找胡濯塵了。”鄭琰倒是不把自己當外人:“我想請你幫我給殿下開點滋補養生的方子,他身子太弱了,我要給他補身體。”
“他身子是那年留下來的病根,”趙寧說:“很不好補,你還是去找胡濯塵,他可能比我在行。”
“行吧,”鄭琰也知道趙寧不是專業的大夫,他這點醫術還是徐鳳鳴失蹤那幾年學的:“那我找他去。”
他說完就走,徐鳳鳴忙叫住他:“你現在去?”
鄭琰理所應當道:“不然呢?”
徐鳳鳴:“你沒瞧見天黑了?你怎麽想一出是一出,你就不能等天亮再去?”
鄭琰想想也是,現在都快二更天了,胡濯塵這會兒估計都睡了。
於是走迴來坐沒坐相地躺在廊椅上,雙手枕在頭下,歎了口氣開始自言自語:“都是我不好,我當初若是不氣他,他也不會生病,現在也不會落下病根。”
“你知道就好,”徐鳳鳴說:“子敬為了你不知道受了多少罪。”
鄭琰沒吭聲,他側頭望向院落,今夜沒有風,雪花紛紛揚揚,不斷從黑洞一般的天上往下飄。
徐鳳鳴覷了鄭琰一眼:“你可知道,你那年風寒,子敬給你熬了近兩個月的湯藥,那手上的傷就沒好過。”
鄭琰倏然間從廊椅上坐了起來:“公子,你說什麽?”
“怎麽,你不知道?”徐鳳鳴揚了揚眉:“就連你受傷從大溪迴來後,所有的藥都是子敬親自給你熬的。他每天守著那藥罐子,每次都等藥熬好了,再讓侍女給你送過來的。”
鄭琰:“……”
鄭琰突然起身,要往迴走,走廊盡頭,薑冕披著鬥篷提著盞燈籠來了。
他手上那燈籠的光並不怎麽明亮,僅能照亮他身周那一點地方,卻跟屋簷上懸掛著的燈籠交相輝映,恰到好處地落在他身上。
薑冕披著鬥篷帶著兜帽,麵容在燈光下若隱若現,映著他原本就不凡的麵容更為柔和。
他從那影影綽綽的光裏走來,衣袍隨著他的步子輕微擺動著,猶如謫仙。
鄭琰當即迎上去,接過他手裏的燈籠。
“你們在聊什麽?”薑冕走迴來,放下兜帽,笑道。
“沒什麽。”徐鳳鳴瞥了一眼鄭琰:“替你訓狗呢。”
薑冕怔了怔,忽然笑了起來:“鳳鳴兄,你們別欺負他。”
徐鳳鳴:“怎麽?心疼啦?”
薑冕但笑不語,趙寧忽然說:“鄭琰是個賤人,你不能太給他臉,否則他會蹬鼻子上臉的。”
薑冕難得見趙寧開玩笑,望向趙寧,笑了起來:“趙兄今日心情不錯啊。”
趙寧不說話了,薑冕走到案幾後坐下,鄭琰坐在他旁邊,握著他的手,給他暖著。
徐鳳鳴給他們倒了杯茶,四人安靜地坐在廊下聽下雪的聲音。
徐鳳鳴望向院外,忽然感慨道:“又是一年了。”
“是啊,”薑冕說:“又是一年了。”
徐鳳鳴突然想起那年他們四人在趙寧暖閣喝酒的場景,時間飛逝,不知不覺過去了十幾年。
那記憶似乎很遙遠,好像是上輩子的事。
徐鳳鳴忽然發現,自己好像有點記不清楚蘇儀的樣貌了。
腦子裏隻隱隱約約,有一點大概的輪廓,卻始終想不起來具體的麵容。
“這兩天我看過各地呈上來的文書,”薑冕說:“今年各地的收成還不錯,沒有受多大影響。”
徐鳳鳴:“內憂外患,現在內憂已平,就剩外患了。”
薑冕一聽這話就明白徐鳳鳴有想法了:“鳳鳴兄和趙兄有想法了嗎?”
“我答應過薑兄,盡力幫他收複這破碎的山河。這是他的畢生夙願,我想,我們或許可以試一試。”
徐鳳鳴眼神放空,似乎透過這漆黑孤寂、大雪紛飛的夜,看見了戴著麵具,孤身一人站在縹緲峰上眺望凡塵的薑黎。
他不言不語佇立在縹緲峰之巔,從春花燦爛到冬雪紛飛,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為山下顛沛流離、食不果腹的百姓擔憂。
可他卻隻能眼睜睜看著,一如多年前的洛陽被圍攻時一樣,什麽都做不了。
徐鳳鳴沉默良久,才重新開口:“子敬,你覺得,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該怎麽辦?先打哪國?”
薑冕想了想,說:“衛國。”
徐鳳鳴跟趙寧對視一眼,顯然,薑冕的迴答跟他們的想法不謀而合。
趙寧伸手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徐鳳鳴則看向薑冕:“為什麽?”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薑冕頓了頓,似乎在思考接下來的話該怎麽說,才能不讓趙寧心裏不舒服。
趙寧明白薑冕在顧忌什麽:“但說無妨。”
“趙寧說得對,”徐鳳鳴說:“子敬有話但說無妨,他不是聽不得真話的人。”
徐鳳鳴跟趙寧這麽說,薑冕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趙兄海涵。”
“啟國現在最需要的是民心,”薑冕說:“啟國自建國以來的名聲就很不好。
幾十年前的平川之戰殺降一事,更是將聲望降到了最低。
以後若是想在中原站穩腳跟,那麽現在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得到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衛國跟啟國有平川之戰的血仇……
其實不單是衛國人,中原各國都對啟國……說實話,百姓們對啟國可以說是聞風喪膽。”
薑冕說的沒錯,啟國上邊幾位國君確實把啟國的名聲搞臭了。
特別是三十多年前的平川之戰,公孫止殺降這一行為,啟國的聲望可以說是臭名昭著。
別說玉璧關外那四國的國君和公卿大夫們對啟國是如何瞧不上眼,百姓更是聞風喪膽、談之色變,就連徐鳳鳴都看不慣啟國的所做作為。
趙家以武立國,被中原人稱之為蠻夷之邦,多年來幹的事也確實不怎麽光彩。
倘若趙寧不是啟國人的話,徐鳳鳴覺得自己寧願選宋國都不會選啟國。
皆因他們的名聲實在是聲名狼藉,在整個神州可以說是臭名遠揚了。
現在啟國想籠絡人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從衛國下手。
若是這次能打下衛國,讓衛國心甘情願臣服,那麽就做好了榜樣,以後會順利很多。
薑冕:“再者,衛國跟啟國接壤,根據遠交近攻的策略,也應該先打啟國。”
鄭琰聽得直點頭:“說得對,萬一我們出去打仗,衛王那老東西帶著人來端咱們老巢怎麽辦?”
薑冕麵上不動聲色,手上輕輕捏了捏鄭琰的手以示迴應。
鄭琰樂開了花,臉都快笑爛了。
薑冕:“當初衛國跟燕國,究竟是怎麽繞進咱們邊境這事還未曾下定論。
若是真的從衛國邊境借道西域過來的話,就危險了。
最好的辦法是打衛國,杜絕這種可能性。
畢竟誰也不想在外麵打仗的時候,再一次麵臨王都被圍城的風險。”
薑冕說著,眉頭若有若無擰了起來:“可問題是……”
“可問題是該怎麽打。”趙寧說。
徐鳳鳴接著說:“打下來又該怎麽管理,這一仗至關重要,又牽扯到平川之戰的舊事,必須盡量將傷亡減到最小。”
薑冕點頭:“因為平川之戰的緣故,衛國人或許會殊死反抗,若是真到了那一步,就得不償失了。”
“不是或許,”趙寧說:“是肯定。”
這是必然的,幾十年前平川之戰,衛國人投降,結果公孫止轉頭就把降兵全殺了。
再來一次,還是同樣的國家,衛國肯定會殊死反抗。
因為他們已經吃過一次虧了,知道投降是死,不投降也是死,那誰還會投降?
可若是他們死不投降,到時啟國大軍一碾過去,人都死得差不多了,那就本末倒置了。
不但籠絡不了人心,恐怕會再一次激起聯軍抗啟。
但以現在的形勢來看,又必須先打衛國。
燕國地處西川,西川地勢複雜、易守難攻,還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作為屏障,根本不好打。
楚國和宋國相鄰,又依長江天險,而且還是離啟國最遠的。
顯然,在現在這種時候打楚國和宋國也是不明智的。
誰敢保證燕國和衛國會不會再一次趁火打劫,出兵圍攻大安城來端他們的老巢?
還有就是到時一出兵,該怎麽杜絕燕國出兵救援這種情況的發生?
“可以跟燕國結盟。”薑冕說:“這世上隻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
四國看似關係好,各國之間往上數幾代都有點娘舅關係,可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上的時候,什麽關係都得靠邊站。”
這倒是真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隻要有利可圖,不怕燕國不同意。
徐鳳鳴笑了起來:“或許可以先寫封信去西川,探探燕平的口風。”
薑冕:“隻要利益給到位了,他會同意的。”
趙寧:“讓林正陽去辦。”
“阿嚏!”
院落間忽然刮進來一股寒風,薑冕受不住涼,這幾天都有點受寒,這風一激,打起噴嚏來。
鄭琰心疼壞了,忙把兜帽給他戴上吵著要帶著薑冕迴去睡覺。
徐鳳鳴跟趙寧見時間也晚了,於是也迴房了。
徐鳳鳴麵露思忖,還在想薑冕今夜的話:“你覺得子敬的辦法怎麽樣?”
徐鳳鳴跟薑冕都不是太喜歡熱鬧的人,徐府也沒什麽侍人,於是一國之君親自伺候徐鳳鳴洗漱。
“他說得對,隻要有利可圖,”趙寧認真地替徐鳳鳴擦手:“不怕燕平不同意,或許可以一試。”
徐鳳鳴:“我也是這麽想的,現在麻煩的是這仗該怎麽打,既要把傷亡降到最少,又要思考戰後衛國人的後續安置問題,總不能再來一次殺降吧。”
趙寧:“會有辦法的。”
趙寧伺候徐鳳鳴洗漱後,自己就著徐鳳鳴用過的水洗漱後伺候徐鳳鳴寬衣。
趙寧抱著徐鳳鳴躺在榻上,徐鳳鳴還在想,若是這一次能不出意外攻下衛國,或許就離他們的目標近了一步。
想到這裏,他又想起了跟南衡先生出海追尋閣主蹤跡的薑黎。
這麽多年了,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閣主棲息的海外仙山,薑黎身上的毒是否解了。
若是解了,他是會就在那山上從此不問世事,還是迴來?
以徐鳳鳴對薑黎的理解,他那麽放不下這千千萬萬生活在戰亂中的百姓,大概率是會迴來的。
趙寧察覺到徐鳳鳴有點走神:“在想什麽?”
“我在想薑兄,”徐鳳鳴有些感慨:“還有蘇兄,這麽多年了,也不知道他在哪裏,怎麽樣了。”
趙寧:“他們會沒事的。”
徐鳳鳴沒接話,這麽多年沒有音訊,怎麽可能會沒事?
特別是蘇儀,若是讓他知道薑黎生死不明,他該是怎樣的心境?
徐鳳鳴簡直不敢想,他想,換成是自己都可能會發瘋。
蘇儀那樣的性格,該怎麽承受得住?
或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晚徐鳳鳴夢見蘇儀和薑黎了。
夢裏薑黎的毒不止解了,臉上的疤痕也治好了,蘇儀則仍舊是那喜笑顏開,熱情奔放的性格。
他們四人又迴到了安陽城趙寧府上的那間暖閣裏,暖閣裏生著碳爐,碳爐的火勢正旺,窗外則是大雪紛飛的冬季。
四個人在暖隔裏把酒言歡,各自敘說著分別這幾年來發生的事。
蘇儀跟薑黎坐在一起,笑著說:“好久不見。”
薑黎的笑容一如既往的溫柔、和善,終於不再是那滿麵的蒼涼垂暮之氣,臉上也沒有那如影隨形的無奈和憂鬱。
“好久不見。”徐鳳鳴說。
暖閣的窗戶忽然被風吹開了,寒風衝進屋裏,吹滅了燈柱上的燭火。
一朵雪花被風帶進了屋,打著旋落在了徐鳳鳴眉間,徐鳳鳴霎時被那涼意一激。
徐鳳鳴驀地睜開眼,他躺在榻上,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自己做了一場夢。
徐鳳鳴側頭,借著昏暗的光芒看著趙寧沉靜的睡顏。
徐鳳鳴看著他熟睡的模樣良久,微不可見地歎了口氣。
趙寧忽然動了,他把徐鳳鳴摟在懷裏,輕聲道:“做夢了嗎?”
“嗯。”徐鳳鳴說:“我夢見我們跟薑兄和蘇兄在你家暖閣裏喝酒的場景。”
趙寧手指溫柔地捋進徐鳳鳴的長發,他微微起身,親吻徐鳳鳴的額頭,隨後把他徐鳳鳴環進懷裏:“等這裏的事完了,就去找他們,先去找蘇儀,再去找薑黎。”
徐鳳鳴聽他這樣的說,雖然知道他是在哄自己高興,卻還是笑了:“那誰來統領神州?”
“隨便,”趙寧說:“讓薑冕來?要不就陳簡?或者宋扶也行。再不行還有薑黎自己呢,我們把他找迴來,讓他依舊迴洛陽,當天子。”
“薑兄願不願意暫且不論,”徐鳳鳴說:“那閔先生說不定得氣得跳起來。”
趙寧:“到時我們走了,他生氣也沒用。”
“不過,”徐鳳鳴說:“說到閔先生,事情都過去這麽久了,他也該迴來了,怎麽這麽久了半點消息都沒有?”
趙寧:“不知道,早就給他傳過消息了,算著日子確實該迴來了,我明日派人去他家看看。”
趙寧說著話,手開始不老實地亂摸。
他極有經驗,單靠直覺,僅憑一隻手就解開了徐鳳鳴的衣帶……
另一邊,鄭琰走出去沒多遠就攔腰抱著薑冕跑了起來。
“我沒事,”薑冕解釋道:“別擔心。”
“你手那麽涼,鼻尖都凍紅了,還說沒事。”鄭琰一邊跑,一邊低頭打量薑冕的兜帽有沒有戴好。
“哪有你說的那麽誇張,照你這麽說,那我成什麽了?”薑冕手上還提著燈籠,他本來就瘦,此時被身材高大的鄭琰抱在懷裏略顯嬌小。
鬥篷上的兜帽遮去了他大半張臉,隻露出一雙清亮的眼睛,那眼睛水汪汪的,瞳孔中倒映著燈籠光,像是有星星落在了他眼睛裏。
薑冕高挺的鼻梁和唇亦被暈上了暖色,更顯得薑冕像個人畜無害、被保護得很好的不諳世事的小孩。
鄭琰:“……殿下,你別這麽看著我……”
趙瑾膝下無子,又少年時就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磨礪,造就了一身殺伐果斷、雷厲風行的性子。
這還是他生平第一次流露出長輩對晚輩的那種關愛。
雖然那一閃而過的情緒極幽微,表達的方式又太過剛毅,甚至難以捕捉。但那一瞬間,他終究是真的流露出了那麽一星半點的真情。
趙瑾這時候,終於真正地接受了趙寧的身份,也不再懷疑他的身份。
他沒有多說廢話,出了王宮直奔玉璧關而去。
趙寧有些愣神,趙瑾都走了半天了他才後知後覺迴過神來。
夜裏趙寧去徐府的時候,徐鳳鳴明顯從趙寧臉上看出了他極細微的變化。
一個人的麵部表情可以偽裝,但他的眼神是很難偽裝的。
徐鳳鳴看他那樣,就知道他今天心情不錯。
不過趙寧高興是對的,盡管他跟趙瑾沒有半點感情,但無論無如趙瑾都是他的叔父,現在這種時候能得到叔父的認同,於趙寧而言是非同一般的。
連鄭琰都察覺到了趙寧的好心情:“君上心情不錯哈?”
趙寧今天心情確實不錯,再次看到鄭琰那張臉他都覺得鄭琰順眼多了,還生平第一次好脾氣地問鄭琰:“你去哪?”
“正好,君上來了我就不用再去找胡濯塵了。”鄭琰倒是不把自己當外人:“我想請你幫我給殿下開點滋補養生的方子,他身子太弱了,我要給他補身體。”
“他身子是那年留下來的病根,”趙寧說:“很不好補,你還是去找胡濯塵,他可能比我在行。”
“行吧,”鄭琰也知道趙寧不是專業的大夫,他這點醫術還是徐鳳鳴失蹤那幾年學的:“那我找他去。”
他說完就走,徐鳳鳴忙叫住他:“你現在去?”
鄭琰理所應當道:“不然呢?”
徐鳳鳴:“你沒瞧見天黑了?你怎麽想一出是一出,你就不能等天亮再去?”
鄭琰想想也是,現在都快二更天了,胡濯塵這會兒估計都睡了。
於是走迴來坐沒坐相地躺在廊椅上,雙手枕在頭下,歎了口氣開始自言自語:“都是我不好,我當初若是不氣他,他也不會生病,現在也不會落下病根。”
“你知道就好,”徐鳳鳴說:“子敬為了你不知道受了多少罪。”
鄭琰沒吭聲,他側頭望向院落,今夜沒有風,雪花紛紛揚揚,不斷從黑洞一般的天上往下飄。
徐鳳鳴覷了鄭琰一眼:“你可知道,你那年風寒,子敬給你熬了近兩個月的湯藥,那手上的傷就沒好過。”
鄭琰倏然間從廊椅上坐了起來:“公子,你說什麽?”
“怎麽,你不知道?”徐鳳鳴揚了揚眉:“就連你受傷從大溪迴來後,所有的藥都是子敬親自給你熬的。他每天守著那藥罐子,每次都等藥熬好了,再讓侍女給你送過來的。”
鄭琰:“……”
鄭琰突然起身,要往迴走,走廊盡頭,薑冕披著鬥篷提著盞燈籠來了。
他手上那燈籠的光並不怎麽明亮,僅能照亮他身周那一點地方,卻跟屋簷上懸掛著的燈籠交相輝映,恰到好處地落在他身上。
薑冕披著鬥篷帶著兜帽,麵容在燈光下若隱若現,映著他原本就不凡的麵容更為柔和。
他從那影影綽綽的光裏走來,衣袍隨著他的步子輕微擺動著,猶如謫仙。
鄭琰當即迎上去,接過他手裏的燈籠。
“你們在聊什麽?”薑冕走迴來,放下兜帽,笑道。
“沒什麽。”徐鳳鳴瞥了一眼鄭琰:“替你訓狗呢。”
薑冕怔了怔,忽然笑了起來:“鳳鳴兄,你們別欺負他。”
徐鳳鳴:“怎麽?心疼啦?”
薑冕但笑不語,趙寧忽然說:“鄭琰是個賤人,你不能太給他臉,否則他會蹬鼻子上臉的。”
薑冕難得見趙寧開玩笑,望向趙寧,笑了起來:“趙兄今日心情不錯啊。”
趙寧不說話了,薑冕走到案幾後坐下,鄭琰坐在他旁邊,握著他的手,給他暖著。
徐鳳鳴給他們倒了杯茶,四人安靜地坐在廊下聽下雪的聲音。
徐鳳鳴望向院外,忽然感慨道:“又是一年了。”
“是啊,”薑冕說:“又是一年了。”
徐鳳鳴突然想起那年他們四人在趙寧暖閣喝酒的場景,時間飛逝,不知不覺過去了十幾年。
那記憶似乎很遙遠,好像是上輩子的事。
徐鳳鳴忽然發現,自己好像有點記不清楚蘇儀的樣貌了。
腦子裏隻隱隱約約,有一點大概的輪廓,卻始終想不起來具體的麵容。
“這兩天我看過各地呈上來的文書,”薑冕說:“今年各地的收成還不錯,沒有受多大影響。”
徐鳳鳴:“內憂外患,現在內憂已平,就剩外患了。”
薑冕一聽這話就明白徐鳳鳴有想法了:“鳳鳴兄和趙兄有想法了嗎?”
“我答應過薑兄,盡力幫他收複這破碎的山河。這是他的畢生夙願,我想,我們或許可以試一試。”
徐鳳鳴眼神放空,似乎透過這漆黑孤寂、大雪紛飛的夜,看見了戴著麵具,孤身一人站在縹緲峰上眺望凡塵的薑黎。
他不言不語佇立在縹緲峰之巔,從春花燦爛到冬雪紛飛,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為山下顛沛流離、食不果腹的百姓擔憂。
可他卻隻能眼睜睜看著,一如多年前的洛陽被圍攻時一樣,什麽都做不了。
徐鳳鳴沉默良久,才重新開口:“子敬,你覺得,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該怎麽辦?先打哪國?”
薑冕想了想,說:“衛國。”
徐鳳鳴跟趙寧對視一眼,顯然,薑冕的迴答跟他們的想法不謀而合。
趙寧伸手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徐鳳鳴則看向薑冕:“為什麽?”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薑冕頓了頓,似乎在思考接下來的話該怎麽說,才能不讓趙寧心裏不舒服。
趙寧明白薑冕在顧忌什麽:“但說無妨。”
“趙寧說得對,”徐鳳鳴說:“子敬有話但說無妨,他不是聽不得真話的人。”
徐鳳鳴跟趙寧這麽說,薑冕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趙兄海涵。”
“啟國現在最需要的是民心,”薑冕說:“啟國自建國以來的名聲就很不好。
幾十年前的平川之戰殺降一事,更是將聲望降到了最低。
以後若是想在中原站穩腳跟,那麽現在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得到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衛國跟啟國有平川之戰的血仇……
其實不單是衛國人,中原各國都對啟國……說實話,百姓們對啟國可以說是聞風喪膽。”
薑冕說的沒錯,啟國上邊幾位國君確實把啟國的名聲搞臭了。
特別是三十多年前的平川之戰,公孫止殺降這一行為,啟國的聲望可以說是臭名昭著。
別說玉璧關外那四國的國君和公卿大夫們對啟國是如何瞧不上眼,百姓更是聞風喪膽、談之色變,就連徐鳳鳴都看不慣啟國的所做作為。
趙家以武立國,被中原人稱之為蠻夷之邦,多年來幹的事也確實不怎麽光彩。
倘若趙寧不是啟國人的話,徐鳳鳴覺得自己寧願選宋國都不會選啟國。
皆因他們的名聲實在是聲名狼藉,在整個神州可以說是臭名遠揚了。
現在啟國想籠絡人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從衛國下手。
若是這次能打下衛國,讓衛國心甘情願臣服,那麽就做好了榜樣,以後會順利很多。
薑冕:“再者,衛國跟啟國接壤,根據遠交近攻的策略,也應該先打啟國。”
鄭琰聽得直點頭:“說得對,萬一我們出去打仗,衛王那老東西帶著人來端咱們老巢怎麽辦?”
薑冕麵上不動聲色,手上輕輕捏了捏鄭琰的手以示迴應。
鄭琰樂開了花,臉都快笑爛了。
薑冕:“當初衛國跟燕國,究竟是怎麽繞進咱們邊境這事還未曾下定論。
若是真的從衛國邊境借道西域過來的話,就危險了。
最好的辦法是打衛國,杜絕這種可能性。
畢竟誰也不想在外麵打仗的時候,再一次麵臨王都被圍城的風險。”
薑冕說著,眉頭若有若無擰了起來:“可問題是……”
“可問題是該怎麽打。”趙寧說。
徐鳳鳴接著說:“打下來又該怎麽管理,這一仗至關重要,又牽扯到平川之戰的舊事,必須盡量將傷亡減到最小。”
薑冕點頭:“因為平川之戰的緣故,衛國人或許會殊死反抗,若是真到了那一步,就得不償失了。”
“不是或許,”趙寧說:“是肯定。”
這是必然的,幾十年前平川之戰,衛國人投降,結果公孫止轉頭就把降兵全殺了。
再來一次,還是同樣的國家,衛國肯定會殊死反抗。
因為他們已經吃過一次虧了,知道投降是死,不投降也是死,那誰還會投降?
可若是他們死不投降,到時啟國大軍一碾過去,人都死得差不多了,那就本末倒置了。
不但籠絡不了人心,恐怕會再一次激起聯軍抗啟。
但以現在的形勢來看,又必須先打衛國。
燕國地處西川,西川地勢複雜、易守難攻,還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作為屏障,根本不好打。
楚國和宋國相鄰,又依長江天險,而且還是離啟國最遠的。
顯然,在現在這種時候打楚國和宋國也是不明智的。
誰敢保證燕國和衛國會不會再一次趁火打劫,出兵圍攻大安城來端他們的老巢?
還有就是到時一出兵,該怎麽杜絕燕國出兵救援這種情況的發生?
“可以跟燕國結盟。”薑冕說:“這世上隻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
四國看似關係好,各國之間往上數幾代都有點娘舅關係,可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上的時候,什麽關係都得靠邊站。”
這倒是真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隻要有利可圖,不怕燕國不同意。
徐鳳鳴笑了起來:“或許可以先寫封信去西川,探探燕平的口風。”
薑冕:“隻要利益給到位了,他會同意的。”
趙寧:“讓林正陽去辦。”
“阿嚏!”
院落間忽然刮進來一股寒風,薑冕受不住涼,這幾天都有點受寒,這風一激,打起噴嚏來。
鄭琰心疼壞了,忙把兜帽給他戴上吵著要帶著薑冕迴去睡覺。
徐鳳鳴跟趙寧見時間也晚了,於是也迴房了。
徐鳳鳴麵露思忖,還在想薑冕今夜的話:“你覺得子敬的辦法怎麽樣?”
徐鳳鳴跟薑冕都不是太喜歡熱鬧的人,徐府也沒什麽侍人,於是一國之君親自伺候徐鳳鳴洗漱。
“他說得對,隻要有利可圖,”趙寧認真地替徐鳳鳴擦手:“不怕燕平不同意,或許可以一試。”
徐鳳鳴:“我也是這麽想的,現在麻煩的是這仗該怎麽打,既要把傷亡降到最少,又要思考戰後衛國人的後續安置問題,總不能再來一次殺降吧。”
趙寧:“會有辦法的。”
趙寧伺候徐鳳鳴洗漱後,自己就著徐鳳鳴用過的水洗漱後伺候徐鳳鳴寬衣。
趙寧抱著徐鳳鳴躺在榻上,徐鳳鳴還在想,若是這一次能不出意外攻下衛國,或許就離他們的目標近了一步。
想到這裏,他又想起了跟南衡先生出海追尋閣主蹤跡的薑黎。
這麽多年了,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閣主棲息的海外仙山,薑黎身上的毒是否解了。
若是解了,他是會就在那山上從此不問世事,還是迴來?
以徐鳳鳴對薑黎的理解,他那麽放不下這千千萬萬生活在戰亂中的百姓,大概率是會迴來的。
趙寧察覺到徐鳳鳴有點走神:“在想什麽?”
“我在想薑兄,”徐鳳鳴有些感慨:“還有蘇兄,這麽多年了,也不知道他在哪裏,怎麽樣了。”
趙寧:“他們會沒事的。”
徐鳳鳴沒接話,這麽多年沒有音訊,怎麽可能會沒事?
特別是蘇儀,若是讓他知道薑黎生死不明,他該是怎樣的心境?
徐鳳鳴簡直不敢想,他想,換成是自己都可能會發瘋。
蘇儀那樣的性格,該怎麽承受得住?
或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晚徐鳳鳴夢見蘇儀和薑黎了。
夢裏薑黎的毒不止解了,臉上的疤痕也治好了,蘇儀則仍舊是那喜笑顏開,熱情奔放的性格。
他們四人又迴到了安陽城趙寧府上的那間暖閣裏,暖閣裏生著碳爐,碳爐的火勢正旺,窗外則是大雪紛飛的冬季。
四個人在暖隔裏把酒言歡,各自敘說著分別這幾年來發生的事。
蘇儀跟薑黎坐在一起,笑著說:“好久不見。”
薑黎的笑容一如既往的溫柔、和善,終於不再是那滿麵的蒼涼垂暮之氣,臉上也沒有那如影隨形的無奈和憂鬱。
“好久不見。”徐鳳鳴說。
暖閣的窗戶忽然被風吹開了,寒風衝進屋裏,吹滅了燈柱上的燭火。
一朵雪花被風帶進了屋,打著旋落在了徐鳳鳴眉間,徐鳳鳴霎時被那涼意一激。
徐鳳鳴驀地睜開眼,他躺在榻上,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自己做了一場夢。
徐鳳鳴側頭,借著昏暗的光芒看著趙寧沉靜的睡顏。
徐鳳鳴看著他熟睡的模樣良久,微不可見地歎了口氣。
趙寧忽然動了,他把徐鳳鳴摟在懷裏,輕聲道:“做夢了嗎?”
“嗯。”徐鳳鳴說:“我夢見我們跟薑兄和蘇兄在你家暖閣裏喝酒的場景。”
趙寧手指溫柔地捋進徐鳳鳴的長發,他微微起身,親吻徐鳳鳴的額頭,隨後把他徐鳳鳴環進懷裏:“等這裏的事完了,就去找他們,先去找蘇儀,再去找薑黎。”
徐鳳鳴聽他這樣的說,雖然知道他是在哄自己高興,卻還是笑了:“那誰來統領神州?”
“隨便,”趙寧說:“讓薑冕來?要不就陳簡?或者宋扶也行。再不行還有薑黎自己呢,我們把他找迴來,讓他依舊迴洛陽,當天子。”
“薑兄願不願意暫且不論,”徐鳳鳴說:“那閔先生說不定得氣得跳起來。”
趙寧:“到時我們走了,他生氣也沒用。”
“不過,”徐鳳鳴說:“說到閔先生,事情都過去這麽久了,他也該迴來了,怎麽這麽久了半點消息都沒有?”
趙寧:“不知道,早就給他傳過消息了,算著日子確實該迴來了,我明日派人去他家看看。”
趙寧說著話,手開始不老實地亂摸。
他極有經驗,單靠直覺,僅憑一隻手就解開了徐鳳鳴的衣帶……
另一邊,鄭琰走出去沒多遠就攔腰抱著薑冕跑了起來。
“我沒事,”薑冕解釋道:“別擔心。”
“你手那麽涼,鼻尖都凍紅了,還說沒事。”鄭琰一邊跑,一邊低頭打量薑冕的兜帽有沒有戴好。
“哪有你說的那麽誇張,照你這麽說,那我成什麽了?”薑冕手上還提著燈籠,他本來就瘦,此時被身材高大的鄭琰抱在懷裏略顯嬌小。
鬥篷上的兜帽遮去了他大半張臉,隻露出一雙清亮的眼睛,那眼睛水汪汪的,瞳孔中倒映著燈籠光,像是有星星落在了他眼睛裏。
薑冕高挺的鼻梁和唇亦被暈上了暖色,更顯得薑冕像個人畜無害、被保護得很好的不諳世事的小孩。
鄭琰:“……殿下,你別這麽看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