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徐鳳鳴第一次見各國使臣聚在一處唇槍舌戰,他做夢都想不到,平時讀聖賢書,張口閉口仁義道德的各位卿大夫們,罵起人來,竟然這麽的……接地氣。


    那燕國使臣被氣得不輕:“那也比你們西北沙匪強!”


    衛國使臣:“笑話,沙匪再不濟,也比未曾開化的森林野人強。”


    “你們多偉大啊!”燕國使臣不甘示弱:“你們那麽厲害,怎麽平川之戰還敗了?還被公孫止殺了二十多萬戰俘?”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這燕國使臣忒不要臉,竟然專挑瘸子那條痛腿踢。


    就連其餘幾國的使臣都看不下去了。


    “丁大人,你未免有些過分了。”宋國使臣道:“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你裝什麽和事佬?”燕國使臣迴敬道:“真當自己是棵菜了?現在充起好人來了,你們當初滅越國,屠戮越國王族,連繈褓的嬰兒都不放過,那時候怎麽不見你們宋國人動惻隱之心?”


    宋國使臣被罵得臉一陣紅一陣白,楚國使臣幫腔:“說得對,有些人滿口仁義道德,幹得盡是喪盡天良的事!”


    燕國使臣:“你們楚國不照樣不是什麽好東西?每每有事都出工不出力,淨想著坐收漁翁之利!啟國圍攻陳國的時候,你就出了不到三千兵馬!還姍姍來遲,那啟國軍隊都打進大溪城了,陳國王宮都燒起來了你還在陳國邊界打兔子!”


    “你是瘋了嗎?”楚國使臣道:“見人就咬。”


    這下好了,燕國使臣憑一己之力,得罪了所有人,本來大家是對手,現在變成其餘三國圍攻他一個人了。


    幾人吵作一團,最後竟然不顧斯文推搡起來。


    徐鳳鳴忽然有點想笑,他瞥了薑黎一眼,隻見薑黎麵無表情坐在王座上冷眼旁觀 。


    察覺到徐鳳鳴的眼神,薑黎滿眼笑意地衝他使了個眼色。


    黎朔則穿著將軍鎧,如雕塑一般巋然不動地佇立在薑黎身旁看著他們打架,看似端莊肅穆,實則在憋笑……


    那啟國使臣見他們打得熱鬧,想渾水摸魚,上前來蠱惑薑黎:“殿下!我家大王讓我請殿下去大安作客。”


    薑黎眼眸深黑,眼底暗藏冰冷如幽黑的潭水,他麵色冷淡,語無波瀾道:“不用了,孤在洛陽挺好的。”


    正在打架的幾人驟然聽見薑黎說話,迴過頭來,這才發現啟國使臣居然不講武德,趁他們打架的時候上前討好薑黎。


    頓時都顧不上打架,上前想將薑黎勸去自己國家。


    “迴去告訴你們的王,孤就在洛陽,哪也不去。”薑黎麵無異色道:“王兄崩逝,若是你們的國君願意前來吊唁,孤王自當盛情款待,若是不來,也無所謂,就這樣吧,退朝!”


    “可是殿下!啟國已經出兵了!軍隊不久便會抵達安陽了。”


    “張口閉口啟國出兵!”啟國使臣道:“搞得好像你們國家沒有出兵似的!”


    他們這會顧不得再吵,說著竟想上王座去拉扯薑黎。


    黎朔七星龍淵戧然出鞘,刺眼的寒光微閃,嚇得眾人不敢再上前一步。


    “誰敢動?”黎朔嘴角扯起冷意幽幽道,麵色帶有幾分陰驁,散發著逼人的寒氣。


    眾人一時不敢動,這黎朔他們或許不認識,但他手裏那把七星龍淵他們卻是知道的。


    那可是最陰狠下作的刺客,他們可不會跟你講仁義道德,說殺人那可是真的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


    雖然他們是使臣,可黎朔真要以他們不敬天子之罪將他們宰了,別人還真不敢將他怎麽樣。


    薑黎再也沒看他們一眼,兀自起身走了,徐鳳鳴跟黎朔也跟著他走了,留下幾位使臣麵麵相覷。


    三日後,各國使臣啟程迴國了。


    同時,啟國以吊唁天子為由,調動三十萬大軍發兵洛陽。


    衛、燕、楚、宋四國發檄文,痛批啟國居心叵測,行不臣之心,同時昭告天下,出兵勤王。


    至此,自大晉建朝幾百年來,安陽、洛陽迎來了幾百年來的第一場大戰。


    也是自大晉伊始,規模最大、波及範圍最廣、參戰人數最多的一場曠世大戰。


    這場大戰,各國都投入了全部軍力,燕、衛、楚三國國君更是親自帶兵親征。


    十日後,各國大軍蜂擁而至,趕到安陽城外。


    狂風中,旗幟在空中翻飛、迎風飄揚,城外是長途跋涉而來的龐大軍隊。


    啟國的軍隊占據了山腳和郊野地帶,而楚軍則控製了安陽河。


    百萬士兵如同烏雲般,黑壓壓地卷地而去,軍營中的炊煙如同銀河一般,自城外向天邊曲折繁複地蔓延而去,橫亙了安陽城外百餘裏,繁星點點,一眼望不到頭。


    管少卿跟尚訓早在從洛陽迴來的時候便已經開始轉移城中的居民,其中有些聽從管少卿的安排遷走了,有些則早早逃命去了,有些人則認為天大地大,卻再沒有棲身之地,自願留在安陽幫忙。


    還有一批望風而動的,打算看看情況,結果在大軍圍城的時候被困在了安陽城,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隻能跟著等死。


    徐文謹記徐鳳鳴的教誨,一聽到各國要出兵的消息便打算帶著一大家子人迴宋國。


    結果商陸跟花想容死活不肯走,堅持要留下來幫尚訓和管少卿守城。


    徐文勸說無果,隻得由他們去,帶著家裏的孩子和吳媽等人走了,臨走前,他還將沈老太一大家子人一並帶迴了宋國。


    各國要出兵的消息不消一天,便已傳到了洛陽,洛陽還有幾家商戶,一聽見風聲便早早地逃了。


    有些性子慢一點的還在望風,然而當安陽城被圍的消息傳來時,便立即收拾細軟舉家逃難去了。


    剩下些不願走的,自主入了軍,要幫著抵抗即將到來的大軍。


    朝會上,有些卿大夫提出了這些問題,認為放任這些人逃跑,隻會影響軍心。


    對此薑黎的意思是讓他們走吧,能逃得一命,總比讓他們無辜枉死要好。


    下朝後,徐鳳鳴、薑黎、黎朔三人各乘一騎,在洛陽城裏來迴轉了好幾圈。


    好不容易有了些煙火氣的洛陽又恢複成了以前的模樣,一大半人家已經人去樓空,家裏能帶走的都帶走了,隻留下些帶不走的東西。


    連續幾日的大雨初停,整個洛陽空蕩蕩的,被那場雨水洗刷得一幹二淨,半點痕跡都沒留下來,隻剩下雨水衝下來的枯枝樹葉。


    三人走到城門口的時候,瞧見有些跑得慢的,正拖家帶口地往外逃去。


    一個中年男子見這三人騎著馬,慢慢悠悠從城內出來,好心地提醒他們:“三位公子,你們還不走嗎?趕緊走吧,安陽城已經快打起來了!馬上就要打到洛陽來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薑黎仍舊騎在馬上,他麵色柔和,笑道:“多謝大哥提醒,我們也準備走了。隻不知,大哥準備逃到哪裏去?”


    “唉——”男子深深地歎息了一聲:“天子王都都要被圍了,我們也不知道還能去哪裏,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我家自大晉建朝開始,便世世代代住在洛陽,從來沒想過,洛陽有一天也會……”


    男人說不下去了,他想到一家老小,竟然要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不知要逃去哪裏才能活下去,更不知道能跑多遠。


    前路兇險,一路上還有可能遇到山匪以及搶劫的軍隊,恐慌和驚懼一並湧上心頭。


    男人不由自主伸手抹了抹眼淚:“若不是實在待不下去了,誰會願意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去逃難啊。”


    “大哥若是暫時沒地方去,可以去燕國瞧瞧。”薑黎說:“西川地廣物博、物資豐富、商邦較為發達。


    那裏的人也熱情好客,不怎麽排外,那燕國國君雖然自大,但也算是為百姓謀福利的一代明君,或許是個不錯的棲身之所。”


    “多謝公子!”男子聞言立即轉悲為喜,逃命的時候能得到指點,確定一個目的地,盡管那個目的地究竟如何他也不得而知。


    但男人清楚,這公子的隻言片語,或許會讓自己及家人會在這亂世中活下去,確實值得高興:“多謝公子!”


    薑黎笑道:“不用謝!大哥這便走吧,一路上注意安全。”


    男人帶著家小走了。


    他皮膚黝黑,滿臉都是溝壑縱橫的皺紋,或許是日子太不好過,滿臉的愁苦相,即便笑起來時,眉間也有深深的褶皺,那是這些年來,苦難留下的印記。


    唯獨一雙眼睛,經過這幾十年的磋磨,仍舊清亮透明,倒映著天邊潔淨的藍天白雲。


    他個不高、身材精瘦,身上的衣服不知道補過多少迴了,就連頭上束發的巾帶都是用草莖編就的。


    然而即便如此,他與他家人身上的衣物仍然是穿得整整齊齊的,一頭黑白交錯的頭發也梳得一絲不苟。


    小孩子身上的衣服雖舊,也極不合身,卻也是幹幹淨淨的。


    就連一家人腳上腳穿的草鞋,他也編得很好,不大不小,正好合腳。


    精瘦的男人肩上掛著板車繩,他弓著腰,像牲畜一般馱著板車,奮力地往前走,他把腰彎成了一張弓,頭幾乎垂在了地上。


    同樣消瘦、滿臉風霜的女人在他後麵用肩膀頂著板車上的貨物,竭盡全力地往前推著,用她那柔弱卻堅韌的肩膀,為丈夫減輕壓力。


    車上堆著他們全部的家當,幾床舊被褥,一隻五六種木頭拚接起來的舊箱子,還有些衣物、糧食和煮飯用的鐵鍋。


    板車四麵用箱子、被褥等物圍起來固定住了,中間,則坐著一個四五歲的男孩,男孩小心翼翼地抱著一個穿著肚兜,已經睡熟的嬰兒。


    那嬰兒的肚兜上,用紅花染就的麻線繡了一朵嬌豔欲滴的花兒,看起來,應該是個女孩。


    三個人默然無聲,看著一家人遠去。


    “駕。”


    黎朔忽然間抖了抖韁繩,驅馬上前去,他追到那家人身邊,往那小孩懷裏塞了一包沉甸甸的銀子。


    “公子!這使不得!”男人忙驚慌道:“如今這世道!大家都活得艱難!公子你還是……”


    “這些錢我用不著,留著也沒用。”黎朔道:“你們拿了去,好好活著。”


    說罷黎朔不等男人說話,騎著馬轉身走了。


    男人跟女人不知該如何感謝黎朔,隻得走到板車後,對著黎朔磕了幾個頭。


    黎朔麵無表情騎著馬迴來,像是什麽都沒發生一般。


    三個人騎著馬圍著洛陽轉了一圈,連日來的大雨讓護城河的水位大漲,此時水流湍急,已經沒過了河岸。


    薑黎對著護城河出了會兒聲:“下了這幾日大雨,想來洛河水一定也大漲了了。”


    徐鳳鳴聽薑黎一說話,便知道他在想什麽:“靈山外就是洛河,我們去看看便見分曉。”


    徐鳳鳴所說的洛河,非彼洛河,此洛河是洛河支流,故此也得名洛河。


    說是支流,但其實這河自洛陽城到洛河全長幾十公裏,寬兩百米,是幾百年前,姬家祖先從洛河引過來的人工河。


    這河繞過靈山,從靈山腳下蔓延而去,幾百年來無數支流自洛河分流而去,密密麻麻、如血管一般盤根錯節,盤桓在洛陽城外方圓近百裏,灌溉著洛陽的萬畝良田。


    三人還未上得靈山,便聽見了山後如雷霆一般的流水聲,薑黎笑了起來,這是他為數不多的發自內心的笑。


    看來老天爺還不算太缺德,到底給他、給大晉留了一個體麵的退場。


    三人上得靈山,隻見洛河水位暴漲,靈山下水流湍急,壯闊的洛河如發怒的巨龍一般,萬頃河水爭先恐後、咆哮著奔騰而去。


    “鳳鳴,你說,”薑黎看著那奔流不息的河水:“以管先生跟尚大人的本事,三萬人,對百萬軍隊,能堅持多久?”


    徐鳳鳴也看向那滾滾不盡的大河,聞言道:“以先生跟尚大人的本事,半年有餘。”


    “半年太久了。”薑黎抬頭看了看天:“到得那時雨季都過了,咱們得天獨厚,碰上了雨季,今年又是幾年難得一遇的多雨年,我覺得……”


    他說著話,突然轉向黎朔:“倘若我讓你將整個洛陽城地底挖穿,又要砍伐樹木,截斷洛河,最後改變洛河水流,要多久?”


    黎朔思忖片刻:“最少要一月。”


    薑黎想了想,問:“那若是隻挖空王宮方圓十裏呢?半月能行嗎?”


    黎朔這次沉默得稍微久一點:“行。”


    “那麽好。”薑黎嘴角掛著一抹淺淺的笑:“鳳鳴,我覺得,管先生跟尚訓其實不用堅持那麽久,半個月足夠了,你覺得呢?”


    徐鳳鳴沉吟片刻,笑道:“三萬人,在百萬雄師的圍攻下堅持半月,其功績已經能載入史冊了。”


    安陽大戰前一日,尚訓跟管少卿收到薑黎密信。


    當天中午,安陽郡守尚訓,帶領一支騎兵,主動出城迎戰。


    晉慧天子四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安陽大戰正式開始。


    自大戰開始,各位大人們索性不迴家了,全部跟薑黎一起守在王宮,聽安陽城源源不斷的戰報。


    大戰第一日,安陽郡守尚訓率八百騎兵出戰,殲敵兩千,傷亡三百。


    第二日,安陽郡守尚訓率兩千騎兵出戰,殲敵一萬,傷亡一千三百一十五人。


    第三日安陽郡守率兵一千出戰,殲敵三千,傷亡三百六十五人。


    第五日率兵五千,殲敵三萬,傷亡八百一十二人。


    第七日,五國同時發起衝鋒,安陽郡守率兵兩千,殲敵一萬五千一百五十八人,傷亡六百六十七人。


    第十一日,五國大軍攻破東城門,尚訓率兵拚死抵抗,最終將亂軍趕出城門,安陽郡守尚訓,不慎中箭,身亡。


    晉慧天子四十一年七月十日,安陽郡守尚訓,殉國。


    七月十三日,各國大軍再次發起攻勢,京麓學院祭酒管少卿,帶領安陽守軍,及京麓學院學生共一萬五千五百一十四人防守。


    “管先生帶領安陽全城軍民,及京麓學院全院學生防守。”斥候跪在地上,雙眼通紅,哽咽道:“目前戰況激烈,尚未有勝負……”


    宮殿內落針可聞,安靜得可怕,隻餘眾人的唿吸聲。


    所有人都默默地,無話可說。


    “知道了。”薑黎疲憊地說:“退下吧。”


    “是。”斥候退了出去。


    薑黎似乎很疲憊,他捏了捏鼻梁,隨後起身往殿外走去。


    傍晚時風塵仆仆的黎朔迴了王宮:“殿下。”


    薑黎站在廊下負手而立:“還要多久?”


    黎朔:“三天。”


    薑黎:“好。”


    黎朔又走了。


    此時一陣輕風刮過,簷角上掛著的銅鈴輕微晃動起來,鈴聲與花園裏鳥兒歡快的聲音交相輝映,一如八百餘年前,洛陽王宮初建時那般清脆悅耳。


    “鳳鳴,時間差不多了,你該走了。”薑黎望著那曆久彌新的銅鈴:“我派人保護你迴宋國吧。”


    徐鳳鳴也看著那精美的銅鈴,說:“時間還早呢,薑兄,你放心,我惜命得很,真遇到危險,我一定會第一個走的。”


    薑黎失笑,他側頭來看著徐鳳鳴:“真的?”


    徐鳳鳴笑道:“那是自然。”


    “好吧。”薑黎說:“到時候我不一定顧得上你,你一定要記著你今日說的話,一定要走。”


    徐鳳鳴:“好。”


    七月十五日,安陽傳來戰報。


    “報——!”


    斥候一騎絕塵,騎著馬衝進洛陽:“五國大軍攻破安陽城,京麓學院現任祭酒管少卿、京麓學院全院師生以及安陽城全城百姓,無一人臨陣退縮,盡數在與亂軍搏鬥中壯烈殉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戎馬關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一樣的月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一樣的月光並收藏戎馬關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