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渚澤以東,是一片茂密的柳林,撐天蔽日。值這初夏時節,漫天的柳絮飄飄灑灑,如同洋洋飛雪。
而柳林深處的河堤側畔,大批民夫正緊鑼密鼓、熱火朝天地地挖掘著,已然不聲不響地在坡上挖出一道深深的引水渠,隻待扒開堤壩,北汴河當中的水流便會洶湧而出,將偃王城一帶地麵淹沒成一片泥濘的沼澤。
“齊克讓人稱仁德之將,沒想到也用這般毒計,真是浪得虛名。掘開河堤,又該衝毀多少民屋良田,禍及多少黎民百姓?”一位粗豪紫麵漢子冷笑一聲,斷喝道:“爾等助紂為虐,也不想被淹的人民裏,可能就有你的鄉親故舊?有曉事的速速出降,不然就受老子手上這杆虎頭鏨金槍戳個透明窟窿!”
這是草軍先鋒官,黃巢麾下驍將戴小樓。他約莫四十歲上下,追隨黃巢多年,黃巢還是販鹽巨商時,戴小樓就已跟著黃巢做事了,是黃巢軍中較得力的人物。此前孟楷率人馳援,從“天刀”宋玦刀下救下朱溫,戴小樓便曾參陣。
看戴小樓說話便知,果是熟諳生意門道的,粗中有細,一番言辭甚有章法。
但卻沒有半個人理會戴小樓,卻是幾支弩箭猝然不知從何處破風而至,攢射戴小樓周身,看其力道,必能透甲而入,若射實了,不死也要重傷。
但戴小樓手上虎頭鏨金槍舞蕩起來,如同烈日熔金、漫天花雨,一時間金光晃得滿天滿地,弩箭紛紛被槍杆打中,墜落於地。戴小樓也不再分說,大步流星,穿林而出,挺槍殺向那片黑壓壓的人群。
頃刻便有一排甲士撥眾而出,列成橫隊,挺劍抵向戴小樓,卻被戴小樓蕩開大槍,一槍掃飛一人,其餘也被長槍逼得散開去。
這柳林當中,不利騎戰,但步行使槍,不必保護戰馬,反而更利於突破甲士組成的密集劍陣。
“哈哈哈哈!三千越甲,不過如此!”
戴小樓抗聲高喝,一招手,領著後邊草軍將士向泰寧軍的工地猛撲過去。
正在此時,一聲悠悠歎息,似自最遙遠的時空中傳遞而來。
這一聲歎,歎的是有生皆苦,歎的是滾滾紅塵,歎世事無常,歎身不由己,歎息聲極為幽微卻又令人聽得極為真切,心中不由湧起千頭萬緒。
戴小樓不由一怔,而後身軀便徹底停住。
他隻看到一劍西來,一道霜白色的流光閃過,也不知那流光從何處出現。當那道戎裝身影立定之時,戴小樓缺乏盔甲防護的喉關已經多了一個通紅的血洞,鮮血涔涔流出,他嘴裏荷荷有聲,卻說不出半句話來。
而丈餘外,一襲紺色戎裝的男子,正持劍而立,低頭看了看沾血的劍鋒,甩了甩上邊的血跡,於是血滴落下,劍身重又變得湛如秋水,不染一絲血痕。
而長空之中,一把素色折紙傘在柳絮飄飄中,悠悠從天落下,墜在林中,也無人看見它是在何時被拋上高天。
“人在說話的時候,也要分神看周圍,不然可能會死。”
齊克讓收劍入鞘,淡淡道。
他之前顯然就藏在這柳林當中,卻沒有一個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而當雪帥出手,這草軍先鋒戴小樓便全無防備,被齊克讓一劍刺殺!直到死,戴小樓眼中都充斥著不可思議的神情。
草軍隊列中,朱溫眼見齊克讓這一招的威勢,也不由心內感歎不已。
他曾麵對雪帥的讚許,不以為意,認為對方不配點評自己。
然而數十年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苦修,以及無數次血火戰場中積累下來的戰鬥技巧,便不是現在的朱溫能夠比擬的。
大唐四帥之一,“祁連雪霽”齊克讓,至少手中的這把止殤劍,絕不是浪得虛名。
即使素以智慧自負,並不極為在意武將個人的力量。
朱溫也不得不承認,雪帥的出場方式,實在拉風得緊。
讓他有些羨慕。
齊克讓一上來就斬了草軍驍將戴小樓,令草軍將士紛紛為之心驚膽寒。戴小樓做事精明幹練,又驍勇罕見,在草軍中也是有數的頭領,地位比起來尚要高於此前朱溫擊殺的平盧軍葉落涼。黃巢軍征戰數年來,也未曾折損過這個級別的人物!
“滾滾紅塵一刹那,劫來無盡散天涯。”一道中氣十足的嗓音隨著厚實的大步聲,倏然傳來:“好一條止殤神劍,好一個驚霜劍法!”
一襲金盔金甲的草軍大帥黃巢雙手擊掌,不緊不慢地踱步而出,神色從容。齊克讓剛斬殺了他的愛將戴小樓,但黃巢那張俊偉闊麵上卻看不出絲毫悲戚之意。
“黃鹽帥謬讚了。”齊克讓微微一笑,拱手行禮道。
雪帥齊克讓果然氣度與其他官軍將領不同,麵對義軍首領黃巢,也盡其禮數,將黃巢視作一派宗師看待,而不是一口一個草賊地詈罵。
黃巢迴了個禮:“驚霜神劍,號稱‘霜寒三千界’。世人皆隻以為是誇其氣魄,但吾卻知道,這是取自梵語‘三千大千世界’之意。方才雪帥那一招‘刹那永恆’,出招迅疾淩厲,殺人於無形,意境卻悠遠綿長,也是出自佛語刹那一詞。”
“世人皆知雪帥昔年鄯州一役,擊破吐蕃二十萬大軍,斬殺吐蕃高僧大德無數,被高原密宗目為佛敵。然而雪帥卻也於佛法有深刻造詣,驚霜劍法一招一式,皆出自貝葉佛典。既然佛愛眾生,憐憫蒼生疾苦,雪帥卻用這決堤之法,一旦水決,殃及與戰事毫無關聯的無辜百姓,豈不有幹天和,又何曾切合釋迦仁愛之意?”
黃巢學富五車,自然是儒門經典之外,佛經道藏也都爛熟於心,武學造詣自不必說,一來便指出了齊克讓擊殺戴小樓所用的招式,再昂然發問,以佛家仁愛為大義施壓,一下就壓住了齊克讓擊殺戴小樓造成的氣勢。
夫戰,勇氣也。本來因齊克讓這一劍而士氣凋喪的草軍,聽得黃巢一席話,又士氣高漲起來,一個個摩拳擦掌,隻待跟隨主帥與敵人血戰。
齊克讓卻並不直接作答,而是反問道:“黃鹽帥起兵以來,所到之處燃起戰火,百姓流離,這也是為了仁愛嗎?鹽帥以儒門中人自居,當知儒家仁愛之心,與佛學一般無二。”
黃巢聞言,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如同洪鍾大呂,聲震山林。
“問得好!吾為天下興利除弊,興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何為不仁?”
齊克讓道:“鹽帥是以朝廷為天下之大害耶?”
“今日朝廷,貪墨橫行,奸佞當道,人間盡是不平之事,蒼生如被蛇蠍之毒。這樣的渾濁朝廷,如何不為害?”
齊克讓笑了笑:“今日的朝廷,無論如何怎麽都說不上廉正清明。”
兩軍都為之大驚,不想齊克讓身為大唐名帥,一鎮節度,竟臨陣抨擊朝政,讚同黃巢的指斥。
“隻是本帥也知道‘興利除弊’一說,出自《墨子》。按照墨門之學,‘大國之攻?國也,大家之亂?家也,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傲賤,此天下之害也’。”
“如今朝政雖說有不明之處,卻遠沒到多數人都活不下去的地步,當今聖人也絕非桀紂之君。鹽帥要打碎這世界,但秩序要破壞容易,重建卻難,大漢倒下,便是三國兩晉南北朝四百年亂世,國家相攻,百姓骨肉塗於草野。”
“如此說來,鹽帥說自己為天下除害,但要做的事情卻豈非正成了天下大害?若鹽帥願聽我一言,解兵而去,本帥願上書說服朝廷,安撫草軍數萬士眾,平息幹戈戰火。如此一來,本帥也就用不著開掘這北汴河河壩。”
“如若不然,正所謂‘斬業非斬人,殺生為護生’。為將之道,慈不掌兵,金剛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若為平定殺伐,消止幹戈,這蒼穹之下,也免不了流淌無辜戰血。”
齊克讓刷地一聲,寶劍出鞘,寒光爍爍,如流霜逼人:“此,便是吾劍——‘止殤’之意。”
“好,極好。”黃巢擊掌道:“齊帥的意思,是以為當今皇帝李儇,並非桀紂之君?”
此言一出,兩軍盡皆為之側目。
天子名諱,草民言之則死。黃巢卻當眾對皇帝指名道姓,縱然是造反之人,亦顯出驚世絕俗的狂傲,分明不打算給自己留半點後路。
“草賊如此無禮,當誅九族!”
齊克讓後方一位青年將官,蘭陵蕭氏嫡子蕭翎怒斥道。
但雪帥齊克讓神色卻是依然一向地古井無波,看不出深淺,揮手打斷了蕭翎的話:“那敢問黃帥,當今聖人有什麽過錯,堪稱桀紂之行?”
黃巢正色道:“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這句話引自《論語》,是說商紂王的真正惡行,並不如後世所說的那樣多,完全是因為紂王無道覆滅,其暴行才被表現得無以複加。
“齊帥說當今之世,並沒有到大部分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步。那麽商紂之時,所濫殺主要亦隻是貴族、諸侯,百姓雖然深受剝刻,不免饑寒,同樣沒有到餓殍千裏的地步。”
“那麽武王伐紂之時,是否又考慮過,自己終結商紂暴政之後,究竟能建立一個太平盛世,還是將天下帶入無窮的混亂和戰火?”
黃巢如此反問,令齊克讓也不由怔住了。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湯武革命,稱為吊民伐罪,一向是朝野公論之中,最大的正確。
朱溫聽得也微微點頭,心中讚歎。
他已經很久沒有聽過如此精彩的辯難了。
那隋煬帝楊廣,固然是暴君,但“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之所以成為定論,豈不也是因為太宗皇帝李世民迅速戢定了亂世麽?倘若隋末亂世如同南北朝一般混戰二百年,怕是可能還會有人去懷念楊廣的開掘運河溝通南北之功!隻是太宗皇帝煽動父兄,舉兵太原時,又可曾想過如何令亂世迅速終結呢?
大丈夫在世頂天立地,但由本心行事,何必問前程。
黃巢續道:“先秦之夏商周三代,用分封諸侯之製,難安易動。平王東遷之後,天子失威,各國相攻六百年,墨子之時,完全看不到天下安定的曙光,故以國家相攻為害。”
“自秦漢廢分封,推郡縣,大一統思想深入人心,天下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勢,亂世亦難以持續太久。司馬氏本已終結亂世,隻是由於蠻夷南下,五胡亂華,給亂世增加了新的變數,才令亂世又持續三百年。但經過這一番血火洗禮,天下一統的力量隻會更加強大,亂世中國家相攻,必能快速兼並,再次統一。”
“今日唐祚已衰,河朔三鎮割據,節度使桀驁不馴者亦多,大有東周列國之風,本就是逆一統之大勢,開青史之倒車。這樣的天下,今日不打碎重造,何時重造?”
“巢不才,即使不能親自掀翻世界,再造新天,也將血薦軒轅,以骨肉化為滋養新時代的養分,在九泉之下,看那盛世再臨的生機勃勃景象。”
言及此處,黃巢背上七星砍山刀霍然出鞘,指向齊克讓與泰寧軍眾將:“而今日之大唐,已經配不上偉大帝國的名號。它最後的使命,就是在烈火中倒塌,徹底燃盡,為華夏獻上火鳳涅槃,日月重光!”
最後一個話音已經落下,餘音猶似繞梁三日不絕。一時之間,相對兩軍,鴉雀無聲,隻覺黃巢的雄壯身影,顯得越發高大,頂天立地,仿佛泰山巍峨。
半晌,齊克讓才道:“黃鹽帥所言,誰為桀紂,誰為湯武,終究還是看誰力高一等,由力量來決定。”
黃巢微笑道:“如果齊帥要這麽理解,也無妨。正所謂——大道在淵海,在刀劍,不在口舌。”
“那齊某便請教黃帥的青帝刀法。”
“正合吾意!”
話音未落,二人便已飛身鬥上。齊克讓止殤劍斜指,如鷹擊長空,劍勢昂揚,有大鵬垂天之意,霜白色的劍芒中,竟隱隱透出淡金色的光華,映出種種莊嚴寶相。
這一式名為“迦羅振羽”,取自佛教神話中迦樓羅之意。
迦樓羅,即金翅大鵬鳥,是護持佛的天龍八部之一,有種種莊嚴寶像,金身,頭生如意珠,鳴聲悲苦,每天吞食一條娜迦和五百條毒龍,隨著體內毒氣聚集,迦樓羅最後無法進食,上下翻飛七次後,飛往金剛輪山,毒氣發作,全身自焚,隻剩一個純青琉璃心。
這也正契合齊克讓所言,“斬業非斬人,殺生為護生”,為天下太平,願以手中之劍,承受萬千殺孽!
而黃巢亦如怒鶻騰空,提縱而起,那把本來寒光湛湛的七星砍山刀突地光芒暴漲,通體刹那轉為了半透明青碧色,如水晶一般。
黃巢縱聲長嘯,周身碧光大熾,刀氣衝天,碧光隨長刀激蕩,瘋狂地在刀鋒上舞蹈,仿佛燃燒起來,霸烈狂猛,大有改天換地、再造山河的氣派。
“碧火金光刀!傳自上古青帝靈感仰的碧火金光刀!”
泰寧軍中,一名叫任怨的牙將驚唿道。
任怨慣常在大小秦樓楚館流連,聽粉頭說了不少武林豪傑帶來的傳聞,武藝本事不甚出眾,見識卻相當廣博。
黃巢雖然不像王仙芝這樣出身武學世家,但也曾蒙異人相授,不僅精通十八般武藝,更是習得了據說失傳千年之久的青帝刀法。
青帝刀法,乃是上古青帝靈感仰所創。靈感仰,又名靈威仰,乃是上古時最為著名的一任青帝,甚至有其後世崇拜者認為其與伏羲是同一人。
而碧火金光刀,正是青帝刀法中最為強絕的一式,刀氣淩厲剛猛,卻又如同草木生機勃發,連綿不絕。
當初鄆州之戰,天平節度使“銀戟將”薛崇源自乃祖薛仁貴的薛家戟法,就是敗在了黃巢的青帝刀法之下,被黃巢一招碧火金光刀,連人帶戟,揮為兩段。
而此刻,黃巢的刀意也同樣一往無前,刀氣中盡是征殺決絕之意,淩空揚刀,恍若青帝再世,刀鋒與齊克讓的止殤神劍,頃刻轟地交擊在一起。
一時間,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凝神關注二人之間的巔峰一戰。
黃巢固然是一代宗師,青帝刀法作為上古絕學,更是威力無匹。但齊克讓作為大唐四帥之一,驚霜神劍同樣威震天下,無論是赫赫軍功還是武壇地位,無一不是千番血戰而得,實力斷然不是徒誇家世的天平軍薛崇可比。
究竟是止殤神劍霜寒三千界,還是青帝刀法再造新天,這絕世高手的對決,即將於今時今日見一分曉!
而柳林深處的河堤側畔,大批民夫正緊鑼密鼓、熱火朝天地地挖掘著,已然不聲不響地在坡上挖出一道深深的引水渠,隻待扒開堤壩,北汴河當中的水流便會洶湧而出,將偃王城一帶地麵淹沒成一片泥濘的沼澤。
“齊克讓人稱仁德之將,沒想到也用這般毒計,真是浪得虛名。掘開河堤,又該衝毀多少民屋良田,禍及多少黎民百姓?”一位粗豪紫麵漢子冷笑一聲,斷喝道:“爾等助紂為虐,也不想被淹的人民裏,可能就有你的鄉親故舊?有曉事的速速出降,不然就受老子手上這杆虎頭鏨金槍戳個透明窟窿!”
這是草軍先鋒官,黃巢麾下驍將戴小樓。他約莫四十歲上下,追隨黃巢多年,黃巢還是販鹽巨商時,戴小樓就已跟著黃巢做事了,是黃巢軍中較得力的人物。此前孟楷率人馳援,從“天刀”宋玦刀下救下朱溫,戴小樓便曾參陣。
看戴小樓說話便知,果是熟諳生意門道的,粗中有細,一番言辭甚有章法。
但卻沒有半個人理會戴小樓,卻是幾支弩箭猝然不知從何處破風而至,攢射戴小樓周身,看其力道,必能透甲而入,若射實了,不死也要重傷。
但戴小樓手上虎頭鏨金槍舞蕩起來,如同烈日熔金、漫天花雨,一時間金光晃得滿天滿地,弩箭紛紛被槍杆打中,墜落於地。戴小樓也不再分說,大步流星,穿林而出,挺槍殺向那片黑壓壓的人群。
頃刻便有一排甲士撥眾而出,列成橫隊,挺劍抵向戴小樓,卻被戴小樓蕩開大槍,一槍掃飛一人,其餘也被長槍逼得散開去。
這柳林當中,不利騎戰,但步行使槍,不必保護戰馬,反而更利於突破甲士組成的密集劍陣。
“哈哈哈哈!三千越甲,不過如此!”
戴小樓抗聲高喝,一招手,領著後邊草軍將士向泰寧軍的工地猛撲過去。
正在此時,一聲悠悠歎息,似自最遙遠的時空中傳遞而來。
這一聲歎,歎的是有生皆苦,歎的是滾滾紅塵,歎世事無常,歎身不由己,歎息聲極為幽微卻又令人聽得極為真切,心中不由湧起千頭萬緒。
戴小樓不由一怔,而後身軀便徹底停住。
他隻看到一劍西來,一道霜白色的流光閃過,也不知那流光從何處出現。當那道戎裝身影立定之時,戴小樓缺乏盔甲防護的喉關已經多了一個通紅的血洞,鮮血涔涔流出,他嘴裏荷荷有聲,卻說不出半句話來。
而丈餘外,一襲紺色戎裝的男子,正持劍而立,低頭看了看沾血的劍鋒,甩了甩上邊的血跡,於是血滴落下,劍身重又變得湛如秋水,不染一絲血痕。
而長空之中,一把素色折紙傘在柳絮飄飄中,悠悠從天落下,墜在林中,也無人看見它是在何時被拋上高天。
“人在說話的時候,也要分神看周圍,不然可能會死。”
齊克讓收劍入鞘,淡淡道。
他之前顯然就藏在這柳林當中,卻沒有一個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而當雪帥出手,這草軍先鋒戴小樓便全無防備,被齊克讓一劍刺殺!直到死,戴小樓眼中都充斥著不可思議的神情。
草軍隊列中,朱溫眼見齊克讓這一招的威勢,也不由心內感歎不已。
他曾麵對雪帥的讚許,不以為意,認為對方不配點評自己。
然而數十年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苦修,以及無數次血火戰場中積累下來的戰鬥技巧,便不是現在的朱溫能夠比擬的。
大唐四帥之一,“祁連雪霽”齊克讓,至少手中的這把止殤劍,絕不是浪得虛名。
即使素以智慧自負,並不極為在意武將個人的力量。
朱溫也不得不承認,雪帥的出場方式,實在拉風得緊。
讓他有些羨慕。
齊克讓一上來就斬了草軍驍將戴小樓,令草軍將士紛紛為之心驚膽寒。戴小樓做事精明幹練,又驍勇罕見,在草軍中也是有數的頭領,地位比起來尚要高於此前朱溫擊殺的平盧軍葉落涼。黃巢軍征戰數年來,也未曾折損過這個級別的人物!
“滾滾紅塵一刹那,劫來無盡散天涯。”一道中氣十足的嗓音隨著厚實的大步聲,倏然傳來:“好一條止殤神劍,好一個驚霜劍法!”
一襲金盔金甲的草軍大帥黃巢雙手擊掌,不緊不慢地踱步而出,神色從容。齊克讓剛斬殺了他的愛將戴小樓,但黃巢那張俊偉闊麵上卻看不出絲毫悲戚之意。
“黃鹽帥謬讚了。”齊克讓微微一笑,拱手行禮道。
雪帥齊克讓果然氣度與其他官軍將領不同,麵對義軍首領黃巢,也盡其禮數,將黃巢視作一派宗師看待,而不是一口一個草賊地詈罵。
黃巢迴了個禮:“驚霜神劍,號稱‘霜寒三千界’。世人皆隻以為是誇其氣魄,但吾卻知道,這是取自梵語‘三千大千世界’之意。方才雪帥那一招‘刹那永恆’,出招迅疾淩厲,殺人於無形,意境卻悠遠綿長,也是出自佛語刹那一詞。”
“世人皆知雪帥昔年鄯州一役,擊破吐蕃二十萬大軍,斬殺吐蕃高僧大德無數,被高原密宗目為佛敵。然而雪帥卻也於佛法有深刻造詣,驚霜劍法一招一式,皆出自貝葉佛典。既然佛愛眾生,憐憫蒼生疾苦,雪帥卻用這決堤之法,一旦水決,殃及與戰事毫無關聯的無辜百姓,豈不有幹天和,又何曾切合釋迦仁愛之意?”
黃巢學富五車,自然是儒門經典之外,佛經道藏也都爛熟於心,武學造詣自不必說,一來便指出了齊克讓擊殺戴小樓所用的招式,再昂然發問,以佛家仁愛為大義施壓,一下就壓住了齊克讓擊殺戴小樓造成的氣勢。
夫戰,勇氣也。本來因齊克讓這一劍而士氣凋喪的草軍,聽得黃巢一席話,又士氣高漲起來,一個個摩拳擦掌,隻待跟隨主帥與敵人血戰。
齊克讓卻並不直接作答,而是反問道:“黃鹽帥起兵以來,所到之處燃起戰火,百姓流離,這也是為了仁愛嗎?鹽帥以儒門中人自居,當知儒家仁愛之心,與佛學一般無二。”
黃巢聞言,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如同洪鍾大呂,聲震山林。
“問得好!吾為天下興利除弊,興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何為不仁?”
齊克讓道:“鹽帥是以朝廷為天下之大害耶?”
“今日朝廷,貪墨橫行,奸佞當道,人間盡是不平之事,蒼生如被蛇蠍之毒。這樣的渾濁朝廷,如何不為害?”
齊克讓笑了笑:“今日的朝廷,無論如何怎麽都說不上廉正清明。”
兩軍都為之大驚,不想齊克讓身為大唐名帥,一鎮節度,竟臨陣抨擊朝政,讚同黃巢的指斥。
“隻是本帥也知道‘興利除弊’一說,出自《墨子》。按照墨門之學,‘大國之攻?國也,大家之亂?家也,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傲賤,此天下之害也’。”
“如今朝政雖說有不明之處,卻遠沒到多數人都活不下去的地步,當今聖人也絕非桀紂之君。鹽帥要打碎這世界,但秩序要破壞容易,重建卻難,大漢倒下,便是三國兩晉南北朝四百年亂世,國家相攻,百姓骨肉塗於草野。”
“如此說來,鹽帥說自己為天下除害,但要做的事情卻豈非正成了天下大害?若鹽帥願聽我一言,解兵而去,本帥願上書說服朝廷,安撫草軍數萬士眾,平息幹戈戰火。如此一來,本帥也就用不著開掘這北汴河河壩。”
“如若不然,正所謂‘斬業非斬人,殺生為護生’。為將之道,慈不掌兵,金剛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若為平定殺伐,消止幹戈,這蒼穹之下,也免不了流淌無辜戰血。”
齊克讓刷地一聲,寶劍出鞘,寒光爍爍,如流霜逼人:“此,便是吾劍——‘止殤’之意。”
“好,極好。”黃巢擊掌道:“齊帥的意思,是以為當今皇帝李儇,並非桀紂之君?”
此言一出,兩軍盡皆為之側目。
天子名諱,草民言之則死。黃巢卻當眾對皇帝指名道姓,縱然是造反之人,亦顯出驚世絕俗的狂傲,分明不打算給自己留半點後路。
“草賊如此無禮,當誅九族!”
齊克讓後方一位青年將官,蘭陵蕭氏嫡子蕭翎怒斥道。
但雪帥齊克讓神色卻是依然一向地古井無波,看不出深淺,揮手打斷了蕭翎的話:“那敢問黃帥,當今聖人有什麽過錯,堪稱桀紂之行?”
黃巢正色道:“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這句話引自《論語》,是說商紂王的真正惡行,並不如後世所說的那樣多,完全是因為紂王無道覆滅,其暴行才被表現得無以複加。
“齊帥說當今之世,並沒有到大部分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步。那麽商紂之時,所濫殺主要亦隻是貴族、諸侯,百姓雖然深受剝刻,不免饑寒,同樣沒有到餓殍千裏的地步。”
“那麽武王伐紂之時,是否又考慮過,自己終結商紂暴政之後,究竟能建立一個太平盛世,還是將天下帶入無窮的混亂和戰火?”
黃巢如此反問,令齊克讓也不由怔住了。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湯武革命,稱為吊民伐罪,一向是朝野公論之中,最大的正確。
朱溫聽得也微微點頭,心中讚歎。
他已經很久沒有聽過如此精彩的辯難了。
那隋煬帝楊廣,固然是暴君,但“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之所以成為定論,豈不也是因為太宗皇帝李世民迅速戢定了亂世麽?倘若隋末亂世如同南北朝一般混戰二百年,怕是可能還會有人去懷念楊廣的開掘運河溝通南北之功!隻是太宗皇帝煽動父兄,舉兵太原時,又可曾想過如何令亂世迅速終結呢?
大丈夫在世頂天立地,但由本心行事,何必問前程。
黃巢續道:“先秦之夏商周三代,用分封諸侯之製,難安易動。平王東遷之後,天子失威,各國相攻六百年,墨子之時,完全看不到天下安定的曙光,故以國家相攻為害。”
“自秦漢廢分封,推郡縣,大一統思想深入人心,天下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勢,亂世亦難以持續太久。司馬氏本已終結亂世,隻是由於蠻夷南下,五胡亂華,給亂世增加了新的變數,才令亂世又持續三百年。但經過這一番血火洗禮,天下一統的力量隻會更加強大,亂世中國家相攻,必能快速兼並,再次統一。”
“今日唐祚已衰,河朔三鎮割據,節度使桀驁不馴者亦多,大有東周列國之風,本就是逆一統之大勢,開青史之倒車。這樣的天下,今日不打碎重造,何時重造?”
“巢不才,即使不能親自掀翻世界,再造新天,也將血薦軒轅,以骨肉化為滋養新時代的養分,在九泉之下,看那盛世再臨的生機勃勃景象。”
言及此處,黃巢背上七星砍山刀霍然出鞘,指向齊克讓與泰寧軍眾將:“而今日之大唐,已經配不上偉大帝國的名號。它最後的使命,就是在烈火中倒塌,徹底燃盡,為華夏獻上火鳳涅槃,日月重光!”
最後一個話音已經落下,餘音猶似繞梁三日不絕。一時之間,相對兩軍,鴉雀無聲,隻覺黃巢的雄壯身影,顯得越發高大,頂天立地,仿佛泰山巍峨。
半晌,齊克讓才道:“黃鹽帥所言,誰為桀紂,誰為湯武,終究還是看誰力高一等,由力量來決定。”
黃巢微笑道:“如果齊帥要這麽理解,也無妨。正所謂——大道在淵海,在刀劍,不在口舌。”
“那齊某便請教黃帥的青帝刀法。”
“正合吾意!”
話音未落,二人便已飛身鬥上。齊克讓止殤劍斜指,如鷹擊長空,劍勢昂揚,有大鵬垂天之意,霜白色的劍芒中,竟隱隱透出淡金色的光華,映出種種莊嚴寶相。
這一式名為“迦羅振羽”,取自佛教神話中迦樓羅之意。
迦樓羅,即金翅大鵬鳥,是護持佛的天龍八部之一,有種種莊嚴寶像,金身,頭生如意珠,鳴聲悲苦,每天吞食一條娜迦和五百條毒龍,隨著體內毒氣聚集,迦樓羅最後無法進食,上下翻飛七次後,飛往金剛輪山,毒氣發作,全身自焚,隻剩一個純青琉璃心。
這也正契合齊克讓所言,“斬業非斬人,殺生為護生”,為天下太平,願以手中之劍,承受萬千殺孽!
而黃巢亦如怒鶻騰空,提縱而起,那把本來寒光湛湛的七星砍山刀突地光芒暴漲,通體刹那轉為了半透明青碧色,如水晶一般。
黃巢縱聲長嘯,周身碧光大熾,刀氣衝天,碧光隨長刀激蕩,瘋狂地在刀鋒上舞蹈,仿佛燃燒起來,霸烈狂猛,大有改天換地、再造山河的氣派。
“碧火金光刀!傳自上古青帝靈感仰的碧火金光刀!”
泰寧軍中,一名叫任怨的牙將驚唿道。
任怨慣常在大小秦樓楚館流連,聽粉頭說了不少武林豪傑帶來的傳聞,武藝本事不甚出眾,見識卻相當廣博。
黃巢雖然不像王仙芝這樣出身武學世家,但也曾蒙異人相授,不僅精通十八般武藝,更是習得了據說失傳千年之久的青帝刀法。
青帝刀法,乃是上古青帝靈感仰所創。靈感仰,又名靈威仰,乃是上古時最為著名的一任青帝,甚至有其後世崇拜者認為其與伏羲是同一人。
而碧火金光刀,正是青帝刀法中最為強絕的一式,刀氣淩厲剛猛,卻又如同草木生機勃發,連綿不絕。
當初鄆州之戰,天平節度使“銀戟將”薛崇源自乃祖薛仁貴的薛家戟法,就是敗在了黃巢的青帝刀法之下,被黃巢一招碧火金光刀,連人帶戟,揮為兩段。
而此刻,黃巢的刀意也同樣一往無前,刀氣中盡是征殺決絕之意,淩空揚刀,恍若青帝再世,刀鋒與齊克讓的止殤神劍,頃刻轟地交擊在一起。
一時間,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凝神關注二人之間的巔峰一戰。
黃巢固然是一代宗師,青帝刀法作為上古絕學,更是威力無匹。但齊克讓作為大唐四帥之一,驚霜神劍同樣威震天下,無論是赫赫軍功還是武壇地位,無一不是千番血戰而得,實力斷然不是徒誇家世的天平軍薛崇可比。
究竟是止殤神劍霜寒三千界,還是青帝刀法再造新天,這絕世高手的對決,即將於今時今日見一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