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瑛賈珠兩人的一番話,眾人都有些心潮澎湃,好一陣才緩和過來。


    賈瑛繼續說道,“伯父,剛剛咱們算的賬,你下次入宮的時候算給皇上,太上皇他們聽,請他們務必重視。”


    賈赦點頭,表示明了,這時,賈璉說道,“寶玉。那珍珠養殖跟這件事有沒有關係。”


    賈瑛聞言轉頭看向賈璉,搖了搖頭,“珍珠養殖跟這沒有關係,珍珠不比玻璃,將來這個產業可以做的很大,上上下下也是一個鏈條,還可以做的長久,水泥玻璃都傳出去了,家裏總得有一份好產業在,不用跟太多人去搶吃的。”


    賈瑛說完,賈璉想了想,又點了點頭坐了迴去。


    老太太隨後看向賈珍,“珍哥兒,你那裏怎麽樣了。”


    賈珍起身說道,“迴老祖宗的話,這次出去,主要是選幾個交通便利的地方,設置玻璃生產地點,另外去了青海鹽湖,我迴來的時候,那裏已經開始出堿了,還有精鹽。”


    “這些咱們隻在裏麵占了點股,隔的太遠,又不是我們的勢力範圍,不過也結了幾家朋友,那邊可以出絲綢之路,但咱們東邊也能出海,沒有利益衝突,還可以互通有無。”


    “另外,明年上年的珠蚌,已經預定了一批,還是一百萬,這事交給金陵旁支在負責,那甄家還暗暗打聽我們的意圖,寶玉之前讓我傳出去是為了養鴨子,今年烤鴨出欄,他們才打消了一些疑慮,隻怕瞞不過太久。”


    說完,賈珍重新落座,賈瑛想了想,道,“咱們這麽大規模收河蚌,能瞞這麽久很不錯了,看來不能等到後年了,伯父下次入宮,還是先和皇上通一下氣。”


    賈赦點了點頭,“這倒也可以,現在咱們既然站過來了,將來這技術也會交上去,倒也不必再瞞著。”


    賈政,賈珠思忖片刻,也都點了頭,表示同意。


    賈珍匯報完,接著賈璉站了起來,說道,“老祖宗,父親,二叔,珍大哥,珠大哥,寶玉,如今珠蚌植核,上半年共一百萬珠蚌,植核總量是八百萬,其中,有核無核各一半。”


    “下半年時間雖然短了不少,但技術更加熟練,植入河蚌有八十萬隻,但珠核有七百五十萬,也是有核無核各一半。”


    賈璉匯報完情況,賈珍便興奮起來,“這麽說,今年珠核有一千五百多萬,一半有核的,也有近八百萬,就算四成的養成率,也有三百多萬珍珠,咱們投入的也不過到十萬兩銀子,這麽多珍珠,得怎麽賣出去啊。”


    賈瑛笑道,“珍大哥,這些珍珠,百裏挑一也才一萬顆,沒多少銀子的,將來大規模養殖,才是真正收獲的時候。”


    這時賈珠又道,“寶玉,明年玻璃大計實施,那些地主老財吃了虧,珍珠應該就不太好出手了吧。”


    賈瑛看著賈珠,眼神有些異樣,‘大哥哥居然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了啊。’


    “大哥哥,不會的,大規模養殖,再成長起來,還得三到五年的時間,這麽長的時間,那些地主也該恢複過來了。”


    “至於三年內,咱們的珍品珍珠其實也沒有很多,而且你別忘了,地主老財雖然損失大,但是王公權貴,文武大臣可都進了大把的銀子,正是有錢想花的時候,咱們的珍珠出現的剛剛好。”


    賈瑛說完,賈珍,賈璉,賈蓉三人看賈瑛的眼神,已經滿是崇拜了,‘原來真的有算無遺策的存在麽’。


    剩下還有賈蓉,此時正雙眼冒光的站起來,“老祖宗,兩位叔爺,三位叔叔,我負責的鴨舍,八月份開始出欄,剛開始數量還少。後來寶叔設計了溫度計,鴨苗孵化穩定,鴨子數量也開始增長,現在我們每日出欄的鴨子已經有近五百隻了,但還需要向外購買。”


    “根據寶叔的意見,咱們上限隻養十萬隻,每日出六百隻,其他的便交由四家親友來提供,現在我已經派人指導他們修建鴨舍,隻待他們明年建成,烤鴨產業也有更大的作為。”


    “如今我們每日入賬都有四千兩銀子,直至今日,去掉成本和珍珠養殖所需,已經進賬三十萬兩銀子,這筆銀子怎麽分,還請老祖宗示下。”


    賈蓉說完便坐了迴去,老太太頓了頓說道,“沒想到,今年兩府一下額外增加了三十萬的進賬,咱們寧榮兩府當年最盛之時也不過如此。”


    “你們今年的辛苦,我雖然在府裏,但也都看在眼裏,往日你們隻奢靡無度,一味享樂,老婆子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盯著珠兒讀書,卻壞了身子差點一病就沒了,又把大丫頭送進了宮裏,好在老天給咱們送來了寶玉,把珠兒救了迴來,也讓你們都有了一些看頭,我總算能放下點心了。”


    老太太說完,賈赦賈政幾人都連忙起身跪了下來,賈赦道,“都是兒子們不孝,無能,讓老太太費心了。”


    老太太歎了口氣,緩緩說道,“好了,你們都起來,今兒也算是大好多日子,咱們賈家又有了興旺的苗頭。隻望著你們以後同心同德,一齊寧榮二公的榮耀傳承下去。”


    這時賈瑛也得起身和他們一道跪著,給老太太磕頭應答遵命了。


    老太太一番感慨,既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也點醒賈赦賈珍等人,如今兩府形勢大好,在皇帝急需的時候,帶著幾份大禮來投,如今也算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一家了。


    畢竟賈家帶來的東西太多了,利益才是最穩固的紐帶,直接為他綁上一大批人,把皇位坐穩,還能和太上皇正麵掰腕子。


    而且賈瑛後麵還有更多利益捆綁,短期內也不怕他卸磨殺驢,至少十年後那場抄家的危機是沒了的。


    眾人跪完起身安坐,老太太看向賈赦賈珍,“這次入賬三十萬兩,拿十萬兩送進宮裏,交給修儀,寧榮兩府公庫各入八萬,另外你們今年也都辛苦,各分五千兩入私賬,還有五千兩,除夕分給京中各家旁支,讓他們也過個好年。”


    賈赦賈珍兩人起身領命,老太太又看向賈政,問道,“政兒,你那邊河堤還需要多久修好。”


    賈政起身迴道,“老太太,已經修完了,隻待明年春後淩汛過去,重新檢查河堤情況,就可以交差了。此次修堤,兒子全程都看著施工,檢查河堤質量,當不會有問題。”


    “沒問題就好,寶玉,接下來你有什麽計劃?”


    老太太話音未落,眾人都把目光投向賈瑛,目光中皆是期待。


    賈瑛沉思片刻,清了清嗓子,道,“首先,是這幾個月過去,父親和珍大哥帶出去的那些人,有多少能用的?”


    賈政想了想,道,“賈芸,賈菱可堪一用。”


    賈珍跟著也說道,“賈芹,賈菖可以。”


    賈瑛點了頭,“那正好把他們四人用上,第一個,是寶雕車的事,要在金陵也成立一個工坊,專供南方的那些海商鹽商,但需要區別開來,另取一個名字,車輛價格也要低一個檔次,就算做的再華麗,也不可以超過京中的寶雕車。”


    “第二,城外的莊園已經建成,伯父和珍大哥抽空去看一看,主要是瓷磚瓷瓦,這一項明年也可以做起來。”


    “第三,海貿這邊明年要提前布局,水師要有人,還有,咱們賈府以前在揚州監造海舫,現在也要重新進入造船行業,海貿,船才是關鍵。”


    “第四,鴨子養殖,不隻是京中,金陵也是可以的,再讓金陵幾房的人,挑幾個人過來京中學習,咱們能用的人還是少了,要把親近點的都團結起來。”


    “造船,海貿,將來大規模養珍珠,還有未來南直隸水泥銷售,接下來金陵都是關鍵,伯父需要在京中,隻有珍大哥去金陵掌總。”


    “上月來府裏續了譜的賈雨村,我想,把他推到金陵,出任應天知府,把薛大哥的案子快速了結,免得再出意外,以後便配合珍大哥完成金陵的計劃。”


    “現在咱們家隻有父親在朝堂,大哥哥接下來,就專心讀書,準備三年後的會試,其他的事都放在一邊。”


    “璉二哥明年珍珠養殖技術完善上交,必定要去南方負責大規模養殖的事,現在的同知,應當可以入實職,到時看皇上選哪裏。”


    “可惜蓉哥兒,薔哥兒都讀不下去書,珍大哥,明年先給蓉哥兒捐個職,若是文職,就低一些,不然不容易落成實職,若是武官,至少要五品,在推進水師,等造船的事弄成,再打造一批好船。”


    “剛才說的這些,瓷磚瓷瓦,建房子需要的,規模需要很大,也需要用到大量人工。四輪車轉向裝置,減震裝置,四輪車組裝,未來水泥路多了,四輪馬車的貨運和客運功能都會發揮出來。”


    “這些技術的使用範圍很廣,需求量極大,伯父,珍大哥,你們多找點人,價格可以低一些,但是唯一的要求,就是他們製作的標準一定要一致,最好是合作成立馬車協會。”


    “我說的大致計劃就是這些,具體細節則需要你們自己商議,然後落實了。”


    賈瑛一口氣說了許多,賈珠那邊毛筆都拉冒煙了,記了十幾張紙。


    賈珠記錄完,稍作了整理,老太太說道,“寶玉說的這些很清晰了,接下來除夕前幾天,你們好好商議細節,年後,就各自負責落實。”


    “寶玉說的很對,咱們兩人統共就這幾個人,接下來多培養幾個旁支,將來也許能出一兩個人物出來,等你們下去見了祖宗,也能抬的起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穿越大臉寶的悠閑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星瓢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星瓢蟲並收藏紅樓:穿越大臉寶的悠閑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