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光歪頭看了看大家,點了點頭,迴應道,“大爺您說得對,我也想過這個問題。要想把上林村發展成一個旅遊景點,隻桃林是遠遠不夠的,單純為了看桃花來的人,不會有多少,又不是網紅打卡地。我看咱們村有那麽多閑置的老房子,咱們也可以把它們改造成特色民宿,讓遊客來了有地方住。再搞一些家常菜小館,讓遊客能品嚐到咱們地道的農家菜,想賺錢的就得好好想想法子,看怎麽讓自家更有競爭力,靠本事賺。”
這時,一個燙著羊毛卷的中年婦女也忍不住說,“我覺得還可以搞一些親子活動,網上這種活動不是很紅嗎,我看有的地方還不如咱村,人氣還很旺哩。”
聽到她的話,人群中響起了一陣低聲的討論。一位頭發花白的婆婆微微眯起眼睛,清了清嗓子說道,“這主意聽起來倒是不錯,可具體要怎麽搞,咱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這親子活動,得有適合孩子玩耍的地方,還得保證安全,小娃娃都金貴的嘞,要是磕著碰著,咱可打折不了。”
看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氣氛也熱烈了起來。
搖光認真地聽著,偶爾還會在手中的本子上寫寫畫畫。
“我覺得可以劃出一塊地,修得平坦寬敞一點,弄些簡單的遊樂設施,像秋千、滑梯啥的,邊緣種上漂亮的花花草草圍起來。”大高個的男人大聲說道。
“那不行,光有這些太普通了,和廣場有啥區別,城裏這種東西可多,不行不行,得有點咱村的特色,城裏沒有的,才能吸引人。”另一個人反駁道。
搖光抬起頭,看著爭吵的兩人說,“咱們可以結合村裏的風景規劃,比如不是有條清澈的小溪嗎,可以在溪邊弄個露營地,帳篷、燒烤、篝火,又能玩又能吃,晚上還可以看到美麗的星空。或者利用小青山的天然優勢,春天吸引遊客爬山挖野菜,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吃到代表春天的野菜。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想法。”
大家紛紛點頭,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還有啊,”搖光接著說道,“咱們可以在周末節假日舉辦一些民俗文化體驗活動,比如教孩子們做傳統工藝,比如春婆婆會磨豆腐,三嬸剪紙超厲害,白大爺會編織各種小玩意。這些咱們司空見慣的東西,在城裏人眼裏還是很新奇的,我想是有人願意來體驗的。隻要讓他們感受咱們村的獨特魅力,就不愁沒人來了。”
“這倒是個新鮮事兒,城裏孩子估計沒見過,別說城裏孩子了,就是我看白大爺編竹籃蜻蜓什麽的,也會停下來看一會,這技術沒多少人會嘍。”有人附和道。
“但是宣傳也很重要啊,不然誰知道咱們村有這些活動。”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姑娘有些擔憂地說。
搖光好奇的看了她一眼,挺麵生的,以前沒見過。
搖光笑了笑:“這個不難,現在網絡這麽發達,咱們可以拍些好看的照片和視頻,發到各種社交平台上。誰的賬號粉絲多可以多發發,幫咱們村多宣傳宣傳,也可以拍現在流行的小短劇,就以咱村為背景拍。”
“不過,這一切都得靠咱們齊心協力,把每個環節都做好,才能吸引更多的遊客。”村長的聲音在人群中迴蕩。
村長看大家積極配合,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清了清嗓子,“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但是要想把這些都實現,還得靠咱們齊心協力。咱們先把村裏的環境衛生搞好,道路兩邊多種些花草樹木,讓人一進村就有個好心情。”
頓了頓又說,“我這些日子也看了好些專門拍農村生活的視頻,我看大家都很向往田園生活,想體驗這種生活,所以咱們一定要把環境弄好,開春了,趕緊把路邊田埂能種花的就種花,一定要打扮的清新又漂亮,還要拍照好看,年輕人去哪玩都愛拍照,還會發到網上,要是拍的咱這裏風景難看,別人看了就不想來了。”
村長也是下了功夫,特意跟搖光討論過,搖光給他推薦了好幾個千萬粉絲的三農博主。
現在信心暴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上林村一定能成為一個備受歡迎的旅遊勝地,村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對,對,村長說的是,我看視頻裏那些小姑娘幹啥都愛拍張照,吃個飯都會拍,飯不止要做的好吃還要做的好看,才能讓她們滿意!”村民們紛紛附和。
“還有,村長咱們是不是得雇人專門打掃衛生啊,人一多,垃圾肯定也會多,不能讓遊客來了看到的都是垃圾,這不是磕磣麽。”一個大媽補充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會議的氣氛越來越熱烈。最後,村長總結道,“趁著現在不忙,那咱們就開始行動,先把自家收拾齊整,怎麽裝扮就看你們自己的了。我可知道你們好幾個都愛直播,以後啊直播的時候可要提一提咱村,現在有的就是老扶家的桃林,你們記得提一提明年來看桃花,挖野菜啊,咱村春天的野菜很多,今年春還有城裏的人來挖過苦菜的。相信隻要咱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咱們上林村一定能建設成旅遊新村的,大家的日子也一定會越過越好!”
搖光一迴家就跟爺爺說,“爺爺,咱家的魚塘可以開釣嗎?”
三年前爺爺打了一道壩,就在小青山右側,小樓後三百來米的地方,那裏本來有一道深渠,渠這邊是小青山,那邊的是臥狼溝山是白湖村地界,爺爺當初也是不想那道渠出來的水流到地裏,才打的壩,跟白湖村村尾扯了很久的皮,才簽好協議的。
打了壩,這幾年活水和雨水都聚起來,也形成了一個有五六畝水域的大壩了。
爺爺聽了搖光的話,眯著眼睛想了想,然後點了點頭,“可以啊,壩打成的頭一年爺爺就放了一批魚苗進去,第二年壩裏水多又放進去一些,壩裏頭現在的魚多咧,還都是自然生長的,一點飼料也沒有喂過,咱上次吃的草魚就是壩裏釣的,肉質鮮美不腥氣。開釣的話,肯定能吸引一些釣魚愛好者來咱們村,夏天的時候還有人來問我想在咱們壩裏釣魚,我都沒讓,沒人手照看。”
老爺子沒讓人釣,一來嫌不好管理,二來也是想讓魚再長大一些,下網打撈,賣了給孫子攢著娶媳婦。
現在這樣雖然和初衷不一樣,但也是花在孫子身上了,老爺子樂嗬嗬的看著搖光笑了。
搖光興奮地抓著爺爺,“真的嗎,原來還是有人知道咱們這有魚塘啊。爺爺,那我們可以在壩沿上搭個簡易的涼亭嗎,放幾張座椅,讓人有個地方乘涼遮雨,釣魚的人可能也會帶家人或者朋友陪著,他們能在釣台上安穩地待上一整天,陪釣的人也能在涼亭裏頭歇息。”
爺爺笑著拍了拍搖光的肩膀,“你這小子,想法倒是不少。那咱們就好好規劃一下,壩和魚是現成的,但沒修釣台,開釣的話,要修上幾個釣台才行。”
“嘿嘿既然爺爺同意了,那我們明天就修釣台,釣台修好就能讓人來釣魚了,涼亭不著急,和釣魚這兩可以同時進行。不過爺爺咱這喜歡釣魚的人多嗎?”
他迴來這麽長時間,也沒見誰去釣過魚。
“哎喲我的傻孩子,你不知道,咱這喜歡的釣魚的人,多著嘞,為了釣魚專門跑到隔壁縣的都有,隻要有壩的地方,就會有人來釣魚,這些人消息很靈通,要不是我沒讓釣,你天天能見著釣魚佬。”
這時,一個燙著羊毛卷的中年婦女也忍不住說,“我覺得還可以搞一些親子活動,網上這種活動不是很紅嗎,我看有的地方還不如咱村,人氣還很旺哩。”
聽到她的話,人群中響起了一陣低聲的討論。一位頭發花白的婆婆微微眯起眼睛,清了清嗓子說道,“這主意聽起來倒是不錯,可具體要怎麽搞,咱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這親子活動,得有適合孩子玩耍的地方,還得保證安全,小娃娃都金貴的嘞,要是磕著碰著,咱可打折不了。”
看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氣氛也熱烈了起來。
搖光認真地聽著,偶爾還會在手中的本子上寫寫畫畫。
“我覺得可以劃出一塊地,修得平坦寬敞一點,弄些簡單的遊樂設施,像秋千、滑梯啥的,邊緣種上漂亮的花花草草圍起來。”大高個的男人大聲說道。
“那不行,光有這些太普通了,和廣場有啥區別,城裏這種東西可多,不行不行,得有點咱村的特色,城裏沒有的,才能吸引人。”另一個人反駁道。
搖光抬起頭,看著爭吵的兩人說,“咱們可以結合村裏的風景規劃,比如不是有條清澈的小溪嗎,可以在溪邊弄個露營地,帳篷、燒烤、篝火,又能玩又能吃,晚上還可以看到美麗的星空。或者利用小青山的天然優勢,春天吸引遊客爬山挖野菜,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吃到代表春天的野菜。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想法。”
大家紛紛點頭,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還有啊,”搖光接著說道,“咱們可以在周末節假日舉辦一些民俗文化體驗活動,比如教孩子們做傳統工藝,比如春婆婆會磨豆腐,三嬸剪紙超厲害,白大爺會編織各種小玩意。這些咱們司空見慣的東西,在城裏人眼裏還是很新奇的,我想是有人願意來體驗的。隻要讓他們感受咱們村的獨特魅力,就不愁沒人來了。”
“這倒是個新鮮事兒,城裏孩子估計沒見過,別說城裏孩子了,就是我看白大爺編竹籃蜻蜓什麽的,也會停下來看一會,這技術沒多少人會嘍。”有人附和道。
“但是宣傳也很重要啊,不然誰知道咱們村有這些活動。”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姑娘有些擔憂地說。
搖光好奇的看了她一眼,挺麵生的,以前沒見過。
搖光笑了笑:“這個不難,現在網絡這麽發達,咱們可以拍些好看的照片和視頻,發到各種社交平台上。誰的賬號粉絲多可以多發發,幫咱們村多宣傳宣傳,也可以拍現在流行的小短劇,就以咱村為背景拍。”
“不過,這一切都得靠咱們齊心協力,把每個環節都做好,才能吸引更多的遊客。”村長的聲音在人群中迴蕩。
村長看大家積極配合,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清了清嗓子,“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但是要想把這些都實現,還得靠咱們齊心協力。咱們先把村裏的環境衛生搞好,道路兩邊多種些花草樹木,讓人一進村就有個好心情。”
頓了頓又說,“我這些日子也看了好些專門拍農村生活的視頻,我看大家都很向往田園生活,想體驗這種生活,所以咱們一定要把環境弄好,開春了,趕緊把路邊田埂能種花的就種花,一定要打扮的清新又漂亮,還要拍照好看,年輕人去哪玩都愛拍照,還會發到網上,要是拍的咱這裏風景難看,別人看了就不想來了。”
村長也是下了功夫,特意跟搖光討論過,搖光給他推薦了好幾個千萬粉絲的三農博主。
現在信心暴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上林村一定能成為一個備受歡迎的旅遊勝地,村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對,對,村長說的是,我看視頻裏那些小姑娘幹啥都愛拍張照,吃個飯都會拍,飯不止要做的好吃還要做的好看,才能讓她們滿意!”村民們紛紛附和。
“還有,村長咱們是不是得雇人專門打掃衛生啊,人一多,垃圾肯定也會多,不能讓遊客來了看到的都是垃圾,這不是磕磣麽。”一個大媽補充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會議的氣氛越來越熱烈。最後,村長總結道,“趁著現在不忙,那咱們就開始行動,先把自家收拾齊整,怎麽裝扮就看你們自己的了。我可知道你們好幾個都愛直播,以後啊直播的時候可要提一提咱村,現在有的就是老扶家的桃林,你們記得提一提明年來看桃花,挖野菜啊,咱村春天的野菜很多,今年春還有城裏的人來挖過苦菜的。相信隻要咱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咱們上林村一定能建設成旅遊新村的,大家的日子也一定會越過越好!”
搖光一迴家就跟爺爺說,“爺爺,咱家的魚塘可以開釣嗎?”
三年前爺爺打了一道壩,就在小青山右側,小樓後三百來米的地方,那裏本來有一道深渠,渠這邊是小青山,那邊的是臥狼溝山是白湖村地界,爺爺當初也是不想那道渠出來的水流到地裏,才打的壩,跟白湖村村尾扯了很久的皮,才簽好協議的。
打了壩,這幾年活水和雨水都聚起來,也形成了一個有五六畝水域的大壩了。
爺爺聽了搖光的話,眯著眼睛想了想,然後點了點頭,“可以啊,壩打成的頭一年爺爺就放了一批魚苗進去,第二年壩裏水多又放進去一些,壩裏頭現在的魚多咧,還都是自然生長的,一點飼料也沒有喂過,咱上次吃的草魚就是壩裏釣的,肉質鮮美不腥氣。開釣的話,肯定能吸引一些釣魚愛好者來咱們村,夏天的時候還有人來問我想在咱們壩裏釣魚,我都沒讓,沒人手照看。”
老爺子沒讓人釣,一來嫌不好管理,二來也是想讓魚再長大一些,下網打撈,賣了給孫子攢著娶媳婦。
現在這樣雖然和初衷不一樣,但也是花在孫子身上了,老爺子樂嗬嗬的看著搖光笑了。
搖光興奮地抓著爺爺,“真的嗎,原來還是有人知道咱們這有魚塘啊。爺爺,那我們可以在壩沿上搭個簡易的涼亭嗎,放幾張座椅,讓人有個地方乘涼遮雨,釣魚的人可能也會帶家人或者朋友陪著,他們能在釣台上安穩地待上一整天,陪釣的人也能在涼亭裏頭歇息。”
爺爺笑著拍了拍搖光的肩膀,“你這小子,想法倒是不少。那咱們就好好規劃一下,壩和魚是現成的,但沒修釣台,開釣的話,要修上幾個釣台才行。”
“嘿嘿既然爺爺同意了,那我們明天就修釣台,釣台修好就能讓人來釣魚了,涼亭不著急,和釣魚這兩可以同時進行。不過爺爺咱這喜歡釣魚的人多嗎?”
他迴來這麽長時間,也沒見誰去釣過魚。
“哎喲我的傻孩子,你不知道,咱這喜歡的釣魚的人,多著嘞,為了釣魚專門跑到隔壁縣的都有,隻要有壩的地方,就會有人來釣魚,這些人消息很靈通,要不是我沒讓釣,你天天能見著釣魚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