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好消息傳來,他們的申請得到了交通、土地、水利、林業、環保管理部門批準,政府同意出資修繕這條路。


    搖光和村長都非常激動,村長奇怪的喃喃,“我們運氣真好,竟然這麽快就審批過了,還以為最快也要明年才能修。”


    “不管怎麽樣,路越早修越好。”搖光心裏有個猜想,但他不準備說出口。


    政府派的施工隊很快就進駐了上林村,村長給找了住宿的人家,就在馬路邊。


    主家是一對老人,兒女外出打工了,家裏就剩年邁的老兩口了,日子過的緊巴巴的,人都是勤快人,家裏收拾的幹幹淨淨的。


    村長跟包工頭商量好一天給六十塊錢,租兩間房子,一間當廚房,施工隊裏有一個女大廚,負責給他們燒飯,一間是給工人住的,住到工程結束。


    開工那天,搖光早早地起了床,喝了杯熱水就去路口了,看著那熱火朝天的修路場景,他心裏是非常開心的。


    施工隊的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有的在開車鏟車鏟除路麵的障礙物,不夠寬敞的地段挖掘機在往寬挖,有的拿著鐵鍬往平整墊,還有的在測量和標記施工路線。


    沒一會幾輛三輪拉著磚來了,磚窯在榕城南邊的一個小鎮上。


    拉磚的師傅說,“磚是剛出窯的,還是熱的。”


    他邊說著,邊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珠,那汗水在他被陽光曬得黝黑的臉上劃出一道道痕跡。


    “這剛出窯的熱磚,可不好搬呐。”他皺了皺眉頭,眼神中透著一絲無奈,“但咱這活兒也不能停,工地那邊還等著用呢,緊趕慢趕還是耽誤到這會了。”


    說完,他深吸一口氣,操縱著三輪直接把磚都倒在路邊。


    站在一旁,能感受到那撲麵而來的熱氣。


    “這熱磚雖說燙手,可質量好啊。”師傅跳下駕駛座,緩了口氣說道,“剛出窯的磚結實,鋪出來的路也牢固。”


    “咱幹這拉磚的活兒,就得保證磚及時送到工地。”他一邊把倒磚時飛遠的磚撿迴來一邊念叨著,“不管天有多熱,磚有多燙,都不能耽誤了工期。”


    搖光聽說包工頭跟拉磚的師傅說好的,按一塊磚一毛八算,這個價格在這算是便宜的,也就是這種常幹工程的,才能商量成這個價的。


    “等用這些磚匝出來的路,肯定是又平坦又結實。”師傅笑著跟來看施工隊開工的村民說,“之後走在磚路上就知道舒坦了,再也不怕下雨了。”


    伴隨著施工隊伍浩浩蕩蕩地入駐,上林村原本寧靜祥和的氛圍瞬間被打破,村民們猶如平靜湖麵投入石子般,逐漸變得熱鬧而活躍起來。


    尤其是如今正值農閑時節,大夥兒更是閑不住,紛紛湊上前去,好奇地圍觀那些辛勤勞作、忙得不可開交的身影。


    他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興致勃勃地談論著這條即將修好的道路將會如何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


    每當這個時候,村長便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他時不時就會被心急如焚的村民們團團圍住,追問個不停。


    “這路啥時候能修好啊?”


    “等路通了,咱們村是不是就能像隔壁那樣迎來大批遊客啦?”


    麵對鄉親們熱切期盼的目光和連珠炮似的問題,村長總是耐心解答,並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定會讓大家過上更好的日子。


    與此同時,村裏的男女老少都對那些擁有眾多遊客光顧的村莊充滿了豔羨之情。


    看著人家輕輕鬆鬆就能賺到大把鈔票,過上富足舒適的生活,自己卻隻能守著這片土地辛苦耕耘,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心中難免有些不是滋味兒。


    於是乎,修路這件事不僅成為了全村人關注的焦點,更承載了他們對於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與向往。


    而作為一村之長,肩負重任的他自然不敢有絲毫懈怠。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時,村長便早早起床,邁著堅定的步伐前往工地現場。


    他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每一個施工環節,嚴格把控工程質量和進度,確保這項關乎全體村民福祉的大事能夠順利推進。


    在他的以身作則下,整個上林村仿佛都被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動力,人們齊心協力,共同期待著那條通往幸福彼岸的康莊大道早日竣工。


    他希望,這條路不僅僅是一條連接外界的通道,更是上林村走向繁榮的希望之路,因此也花了更多精力在其中。


    時間就在這熱火朝天中匆匆流逝,人們在繁忙之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日夜。


    與此同時,施工隊伍始終堅守崗位,有條不紊地推進著工程進度。


    起初,他們齊心協力地清除掉橫亙在路麵上的各類障礙物,該墊的墊,該挖的挖,為後續工作掃清障礙。


    緊接著,工人們精心鋪設起堅固的基礎層,這就如同建築的根基一般至關重要。


    隨後,匝立磚被整齊有序地排列起來,仿佛是在繪製一幅精美的畫卷。


    而最後的關鍵步驟,立磚鋪設路麵,則展現出了施工團隊嚴謹的作風。


    這種鋪設方式不僅使得路麵具備出色的耐久性,更能有效地促進雨水排放,避免積水問題給行人和車輛帶來不便。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嚴格遵循著既定的施工標準,沒有半點馬虎。


    從材料的選擇到工藝的把控,再到質量的檢驗,無一不體現出專業精神。


    畢竟工程驗收不合格,他們是要返工的,這是政府的工程,可不像私人的,可以糊弄。


    竣工第一時間,村民們聚集在新路上,舉行了一個簡單的通車儀式。


    家裏有車的,紛紛開車前來,排成一列,車頭上係著紅綢帶,像是在慶祝一場盛大的節日。


    這條路,是大家希望的發財路,所以相當重視。


    過去,那坑坑窪窪的泥巴路,讓出行都異常難。每逢下雨天,道路泥濘不堪,尤其是要送孩子上學的,總是弄得一身泥水,埋汰的很。


    如今,新路寬敞平坦,堅實的紅磚路麵在陽光下都像泛著微光。


    通車儀式上,村長激動地站在路中央,聲音顫抖著說道,“這條新路,是咱們村走向富裕的希望!”


    村民們熱烈鼓掌,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對在家掙錢的盼望。


    老張開著他那輛小電車,迴憶起曾經因為路不好,不能開車隻能走路的日子,不禁紅了眼眶。


    他說,“以後路方便了,孩子們也能常迴家看看了。”


    周波開著搖光買的二手皮卡,他笑著說,“之前送菜的時候可怕下雨了,睡夢中都擔心第二天下雨車走不成,耽誤了給食堂送菜!”


    這條路的開通,不僅方便了出行,也為村裏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路修好了,也通車了,村長召集村民開會,探討著怎麽把上林村建設成受遊客喜歡的村子。


    搖光看大家都不開口,便說起了自己的打算,“大家夥也看見了我在小青山種了一片桃樹,來年春天桃花開了,可以招唿人來看桃花,我已經拍了一些視頻,也開了一個小視頻賬號,專門用來發咱們這的風景,公眾號也會開始宣傳咱們村。”


    搖光話音剛落,村民們紛紛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起來。


    過了一會兒,一位老人緩緩站起身來說,“搖光啊,光看桃花,能留住人嗎?而且啊桃花不都是你家的麽,咱們村還得有點別的特色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星的男友是農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裏裏愛吃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裏裏愛吃梨並收藏大明星的男友是農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