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轉戰荊江
穿越從遇到劉天仙開始 作者:番茄不一定是蔬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那遙遠的黑瞎子島慰問演出結束後,時光匆匆,近一個月的光陰已從指縫間溜走,焦子程他們這一路,就像是穿梭在風雨中的使者,先後在西江、南湖、北湖、龍江四省的二十多個縣市留下了慰問演出的足跡。
此次洪災來勢洶洶,波及範圍之廣令人心驚。而他們所涉足的地方,無一不是災情最為慘重的區域。在這段艱辛的旅程中,製約他們行程的最大難題並非人員的精力,而是那變幻莫測的交通工具。
這些日子,慰問演出團隊幾乎跑遍了大半個龍國。由於惡劣天氣的影響,許多地方飛機無法抵達。於是,高鐵和客車成為了他們主要的依靠。不得不感歎,2002 年的龍國確實展現出了超越同時期其他國家的強大,至少那先進的高鐵技術提早出現了許多年。倘若沒有這陸地最快的交通工具助力,想要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跑完如此多的地方,簡直是天方夜譚。
今天,慰問演出團即將奔赴的是北湖省的荊江大堤。就在前幾天,這裏上演了一段可歌可泣、驚心動魄的抗洪傳奇。
讓我們把時間迴溯到 7 月 28 日,那一天對於荊江大堤而言,無疑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時刻。當時,水位已然超越了曆史最高的 34 米,龍國國務院下達了相關文件決定。一旦水位超過 45 米,便要開閘往泄洪區進行分洪。而一旦分洪命令下達,就意味著泄洪區那 60 萬百姓將失去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然而,這樣做卻能夠保住整個漢武市以及背後數千萬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可事情的發展,往往總是朝著最令人揪心的方向前行。
清晨 6 點,沙市水位達到了 44.75 米;上午 9 點,水位上漲至 44.87 米;到了上午 11 點,已經漲到了 44.98 米。
時間在緊張與煎熬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次水位的上升,都像是在人們的心尖上重重地敲了一記。
就在這即將決定是否分洪的令人膽戰心驚的關鍵時刻,中午 12 點半,西江防汛前線傳來了震撼全國的噩耗:江九大堤決堤,洪水如猛獸般衝進江九城,200 萬人被迫緊急疏散。
在這驚天動地的消息傳來之時,荊江的水位也已經攀升到了 45 米。此時此刻,倘若再不開啟閘口泄洪,漢武市是否會重蹈江九的覆轍?
然而,漢武市賭不起啊!這座城市的人口是九江的十八倍,其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各個領域的重要地位,絕非江九所能比擬。
倘若不啟用泄洪區而導致荊江大堤決口,短短幾天內,2000 平方公裏的江漢平原將會水深兩米以上,8000 公裏的土地將被積水淹沒,80 至 150 萬人或許會葬身魚腹,貫通南北的幾條交通動脈也將被無情地淹沒。
一邊是 60 萬人可能失去溫馨的家園,另一邊是上百萬人可能葬身滔滔洪水,甚至是幾千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這絕非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兩邊都是鮮活的生命,是千千萬萬個溫暖的家庭。如何抉擇?誰又能輕易地做出取舍?
最終,上級領導果斷下令:一方麵緊急疏散泄洪區的群眾,做好最壞的打算;另一方麵命令駐守大堤的空 15 軍嚴防死守,在疏散完成之前,誓與大堤共存亡。
幸運的是,水位在漲到 45.35 米之後,終於停止了上漲的腳步。最終,不僅整個分洪區得以保全,漢武市安然無恙,北湖省也幸免於難。
在堤上的幾萬解放軍戰士,十幾萬民兵和預備役人員,在堤下的幾千萬普通群眾,他們沒有祈求老天的憐憫,沒有依賴大地的仁慈,完全憑借自己勤勞的雙手,依靠自己舍生忘死的拚搏和堅韌不屈的意誌,成功保住了自己的家園,讓江河迴歸正道,令洪水望而卻步。
這正是龍的傳人敬“神”而不信“神”的緣由。他們心中的“神”,並非那些泥塑石雕的神像。所以,他們不會盲目地信奉。
龍的傳人們尊敬和信任的是自己身邊的“神”。這些“神”就是他們自己,是他們身邊千千萬萬擁有共同信仰的同族兄弟姐妹。
他們是龍的傳人,他們人人如龍。
盡管荊江大堤保衛戰已經過去了好幾天,最大的危險已然過去,但後續的救災工作依然繁重而艱巨。
經過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戰,許多人都已身心俱疲,精神狀態也因為長時間的高度緊繃而大不如前。
所以,慰問演出團的使命就是通過他們的精彩演出,告訴這些英勇無畏的英雄們,後方千千萬萬的同胞看到了他們的無私付出,祖國和人民永遠是他們最堅實的後盾。
在前往北湖省荊江大堤的途中,焦子程和慰問演出團的隊員們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原本還算平靜的道路瞬間被洶湧的水流淹沒,洪水咆哮著衝向他們所乘坐的車輛。
情況危急,焦子程當機立斷,組織隊員們展開自救和救援行動。他們迅速從車上拿下一些可以利用的繩索和簡易救生工具。
焦子程憑借兩次強化的\"非人\"一般的身體素質,首先將繩索的一端固定在一棵較為粗壯的大樹上,另一端緊緊地係在自己的腰間。然後,他毫不猶豫地踏入湍急的洪水中,艱難地向被困在不遠處一輛熄火汽車上的群眾靠近。
水流的衝擊力極大,焦子程幾次險些被衝走,但他緊緊地抓住繩索,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動。終於靠近了那輛車,他發現裏麵有幾位老人和孩子,正驚恐地望著窗外的洪水。
焦子程安撫著他們的情緒,告訴他們不要害怕,一定會帶他們安全離開。他小心地將繩索係在汽車上,為被困人員套上簡易救生圈,然後引導他們一個一個地沿著繩索慢慢迴到安全地帶。
其他隊員們也紛紛效仿焦子程的做法,或用繩索搭建起臨時的“生命通道”,或幫助被救群眾穩定情緒、提供必要的援助。
在救援過程中,一位隊員不小心被水中的雜物絆倒,被洪水衝出去了一段距離。焦子程見狀,心急如焚,他迅速沿著繩索追了上去。在靠近那位隊員時,他奮力伸出手,緊緊地抓住了對方的手臂。
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所有被困群眾都被成功救出。而焦子程和隊員們也早已渾身濕透,疲憊不堪,但他們的臉上卻洋溢著成功救援後的喜悅和滿足。
經過短暫的休整,他們繼續踏上前往荊江大堤的路程,因為那裏還有更多的人需要他們的慰問和鼓舞。這次特殊的經曆,讓他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抗洪一線人員的艱辛和不易,也讓他們的慰問演出充滿了更真摯的情感。
他們抵達荊江大堤的時候,已是下午 15 點鍾。簡單地用過餐之後,一行人便來到了大堤上臨時搭建的舞台,準備開始演出。
經過近一個月的二十多場演出,他們早已無需提前排練。在與戰士們的相處中,他們也學到了一些“召之能戰,戰之能勝”的精髓。
無比幸運的是,今天的天氣格外宜人,大家既不用淋雨,也無需擔憂會有突發狀況。他們能夠盡情地施展才華,英雄們也可以安心地享受這難得的片刻輕鬆。
隨著一個個精彩的節目輪番上演,英雄們起初冷峻甚至有些麻木的麵容,逐漸變得輕鬆活潑起來,他們那一直忐忑不安的心情,也隨之慢慢放鬆。
老話說得好,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精神高度集中的時刻,但又不能長久地處於這種緊繃狀態。
否則,一旦那緊繃的弦斷裂,人也會隨之崩潰。而慰問演出團的任務,就是讓英雄們適當放鬆那或許已經緊繃到極限的精神之弦。
此刻看來,慰問演出團的到來,確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當焦子程和劉菲菲深情演唱《為了誰》的時候,台下眾多英雄忍不住潸然淚下。因為,沒有人比他們更能深刻地體會這首歌所蘊含的深情。
焦子程滿懷真摯地凝望著台下的戰士們,那充滿情感的聲音緩緩響起:“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劉菲菲清脆動人的歌聲,與焦子程的嗓音完美融合,仿佛在輕聲訴說著戰士們的英勇無畏與無私奉獻。
演唱結束,一位年輕的戰士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站起身來,他的眼中淚光閃爍,聲音顫抖卻無比堅定地說道:“這首歌讓我迴憶起那些日夜,我們扛著沉重的沙袋,拚命守護著大堤,哪怕累得幾近倒下,也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退縮!”
劉菲菲走上前,輕輕地握住戰士的手,溫柔而堅定地說道:“你們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英雄,我們為你們感到無比驕傲!”
台下的戰士們紛紛鼓掌,那雷鳴般的掌聲,仿佛在訴說著他們內心的感動與堅定。他們的臉上雖然還殘留著疲憊的痕跡,但此刻卻充滿了無盡的力量。
當兩人再次唱響《我和我的祖國》時,台下的英雄們不自覺地挺起了胸膛,目光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焦子程激昂地高歌:“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戰士們紛紛跟著節奏一起哼唱,聲音越來越大,整個大堤仿佛都被這激昂的歌聲所震撼,所激蕩。
一位年長的指揮官走上舞台,他接過話筒,聲音洪亮如鍾:“祖國永遠在我們心中,我們的堅守,就是為了祖國的安寧!”現場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唿聲,那聲音直衝雲霄,仿佛要將這天地間的陰霾驅散。
他們的目光堅定而銳利,仿佛能夠穿透時間與空間的重重屏障;他們的麵龐上洋溢著一種無法言喻的驕傲與自豪之情,那是對自己所付出努力的由衷肯定,也是對偉大使命的執著追求。
在這條大堤上,他們以鋼鐵般的意誌和無畏的勇氣,用自己的身軀構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即使身邊的戰友不幸犧牲,他們依然堅守崗位,毫不退縮。
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有一個比個人生死更為重要的信念——扞衛祖國和人民!
正是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驅使著他們勇往直前,不顧一切地投入抗洪救災的戰鬥中。他們用血汗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成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脊梁!
他們也最能深刻體會到國家和人民對災區前線的全力支持。那種血濃於水,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深厚情誼,是旁人一輩子都難以擁有的珍貴經曆。
慰問演出在《我和我的祖國》的激昂歌聲中緩緩落下帷幕,慰問演出團在英雄們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告別了荊江大堤。他們即將奔赴下一個目的地,繼續傳遞溫暖與力量,履行自己的神聖使命。
他們的腳步不會停歇,他們的愛心將永遠傳遞,因為他們深知,每一個需要安慰和鼓舞的地方,都有一群堅守的英雄在等待著他們。
此次洪災來勢洶洶,波及範圍之廣令人心驚。而他們所涉足的地方,無一不是災情最為慘重的區域。在這段艱辛的旅程中,製約他們行程的最大難題並非人員的精力,而是那變幻莫測的交通工具。
這些日子,慰問演出團隊幾乎跑遍了大半個龍國。由於惡劣天氣的影響,許多地方飛機無法抵達。於是,高鐵和客車成為了他們主要的依靠。不得不感歎,2002 年的龍國確實展現出了超越同時期其他國家的強大,至少那先進的高鐵技術提早出現了許多年。倘若沒有這陸地最快的交通工具助力,想要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跑完如此多的地方,簡直是天方夜譚。
今天,慰問演出團即將奔赴的是北湖省的荊江大堤。就在前幾天,這裏上演了一段可歌可泣、驚心動魄的抗洪傳奇。
讓我們把時間迴溯到 7 月 28 日,那一天對於荊江大堤而言,無疑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時刻。當時,水位已然超越了曆史最高的 34 米,龍國國務院下達了相關文件決定。一旦水位超過 45 米,便要開閘往泄洪區進行分洪。而一旦分洪命令下達,就意味著泄洪區那 60 萬百姓將失去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然而,這樣做卻能夠保住整個漢武市以及背後數千萬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可事情的發展,往往總是朝著最令人揪心的方向前行。
清晨 6 點,沙市水位達到了 44.75 米;上午 9 點,水位上漲至 44.87 米;到了上午 11 點,已經漲到了 44.98 米。
時間在緊張與煎熬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次水位的上升,都像是在人們的心尖上重重地敲了一記。
就在這即將決定是否分洪的令人膽戰心驚的關鍵時刻,中午 12 點半,西江防汛前線傳來了震撼全國的噩耗:江九大堤決堤,洪水如猛獸般衝進江九城,200 萬人被迫緊急疏散。
在這驚天動地的消息傳來之時,荊江的水位也已經攀升到了 45 米。此時此刻,倘若再不開啟閘口泄洪,漢武市是否會重蹈江九的覆轍?
然而,漢武市賭不起啊!這座城市的人口是九江的十八倍,其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各個領域的重要地位,絕非江九所能比擬。
倘若不啟用泄洪區而導致荊江大堤決口,短短幾天內,2000 平方公裏的江漢平原將會水深兩米以上,8000 公裏的土地將被積水淹沒,80 至 150 萬人或許會葬身魚腹,貫通南北的幾條交通動脈也將被無情地淹沒。
一邊是 60 萬人可能失去溫馨的家園,另一邊是上百萬人可能葬身滔滔洪水,甚至是幾千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這絕非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兩邊都是鮮活的生命,是千千萬萬個溫暖的家庭。如何抉擇?誰又能輕易地做出取舍?
最終,上級領導果斷下令:一方麵緊急疏散泄洪區的群眾,做好最壞的打算;另一方麵命令駐守大堤的空 15 軍嚴防死守,在疏散完成之前,誓與大堤共存亡。
幸運的是,水位在漲到 45.35 米之後,終於停止了上漲的腳步。最終,不僅整個分洪區得以保全,漢武市安然無恙,北湖省也幸免於難。
在堤上的幾萬解放軍戰士,十幾萬民兵和預備役人員,在堤下的幾千萬普通群眾,他們沒有祈求老天的憐憫,沒有依賴大地的仁慈,完全憑借自己勤勞的雙手,依靠自己舍生忘死的拚搏和堅韌不屈的意誌,成功保住了自己的家園,讓江河迴歸正道,令洪水望而卻步。
這正是龍的傳人敬“神”而不信“神”的緣由。他們心中的“神”,並非那些泥塑石雕的神像。所以,他們不會盲目地信奉。
龍的傳人們尊敬和信任的是自己身邊的“神”。這些“神”就是他們自己,是他們身邊千千萬萬擁有共同信仰的同族兄弟姐妹。
他們是龍的傳人,他們人人如龍。
盡管荊江大堤保衛戰已經過去了好幾天,最大的危險已然過去,但後續的救災工作依然繁重而艱巨。
經過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戰,許多人都已身心俱疲,精神狀態也因為長時間的高度緊繃而大不如前。
所以,慰問演出團的使命就是通過他們的精彩演出,告訴這些英勇無畏的英雄們,後方千千萬萬的同胞看到了他們的無私付出,祖國和人民永遠是他們最堅實的後盾。
在前往北湖省荊江大堤的途中,焦子程和慰問演出團的隊員們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原本還算平靜的道路瞬間被洶湧的水流淹沒,洪水咆哮著衝向他們所乘坐的車輛。
情況危急,焦子程當機立斷,組織隊員們展開自救和救援行動。他們迅速從車上拿下一些可以利用的繩索和簡易救生工具。
焦子程憑借兩次強化的\"非人\"一般的身體素質,首先將繩索的一端固定在一棵較為粗壯的大樹上,另一端緊緊地係在自己的腰間。然後,他毫不猶豫地踏入湍急的洪水中,艱難地向被困在不遠處一輛熄火汽車上的群眾靠近。
水流的衝擊力極大,焦子程幾次險些被衝走,但他緊緊地抓住繩索,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動。終於靠近了那輛車,他發現裏麵有幾位老人和孩子,正驚恐地望著窗外的洪水。
焦子程安撫著他們的情緒,告訴他們不要害怕,一定會帶他們安全離開。他小心地將繩索係在汽車上,為被困人員套上簡易救生圈,然後引導他們一個一個地沿著繩索慢慢迴到安全地帶。
其他隊員們也紛紛效仿焦子程的做法,或用繩索搭建起臨時的“生命通道”,或幫助被救群眾穩定情緒、提供必要的援助。
在救援過程中,一位隊員不小心被水中的雜物絆倒,被洪水衝出去了一段距離。焦子程見狀,心急如焚,他迅速沿著繩索追了上去。在靠近那位隊員時,他奮力伸出手,緊緊地抓住了對方的手臂。
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所有被困群眾都被成功救出。而焦子程和隊員們也早已渾身濕透,疲憊不堪,但他們的臉上卻洋溢著成功救援後的喜悅和滿足。
經過短暫的休整,他們繼續踏上前往荊江大堤的路程,因為那裏還有更多的人需要他們的慰問和鼓舞。這次特殊的經曆,讓他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抗洪一線人員的艱辛和不易,也讓他們的慰問演出充滿了更真摯的情感。
他們抵達荊江大堤的時候,已是下午 15 點鍾。簡單地用過餐之後,一行人便來到了大堤上臨時搭建的舞台,準備開始演出。
經過近一個月的二十多場演出,他們早已無需提前排練。在與戰士們的相處中,他們也學到了一些“召之能戰,戰之能勝”的精髓。
無比幸運的是,今天的天氣格外宜人,大家既不用淋雨,也無需擔憂會有突發狀況。他們能夠盡情地施展才華,英雄們也可以安心地享受這難得的片刻輕鬆。
隨著一個個精彩的節目輪番上演,英雄們起初冷峻甚至有些麻木的麵容,逐漸變得輕鬆活潑起來,他們那一直忐忑不安的心情,也隨之慢慢放鬆。
老話說得好,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精神高度集中的時刻,但又不能長久地處於這種緊繃狀態。
否則,一旦那緊繃的弦斷裂,人也會隨之崩潰。而慰問演出團的任務,就是讓英雄們適當放鬆那或許已經緊繃到極限的精神之弦。
此刻看來,慰問演出團的到來,確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當焦子程和劉菲菲深情演唱《為了誰》的時候,台下眾多英雄忍不住潸然淚下。因為,沒有人比他們更能深刻地體會這首歌所蘊含的深情。
焦子程滿懷真摯地凝望著台下的戰士們,那充滿情感的聲音緩緩響起:“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劉菲菲清脆動人的歌聲,與焦子程的嗓音完美融合,仿佛在輕聲訴說著戰士們的英勇無畏與無私奉獻。
演唱結束,一位年輕的戰士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站起身來,他的眼中淚光閃爍,聲音顫抖卻無比堅定地說道:“這首歌讓我迴憶起那些日夜,我們扛著沉重的沙袋,拚命守護著大堤,哪怕累得幾近倒下,也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退縮!”
劉菲菲走上前,輕輕地握住戰士的手,溫柔而堅定地說道:“你們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英雄,我們為你們感到無比驕傲!”
台下的戰士們紛紛鼓掌,那雷鳴般的掌聲,仿佛在訴說著他們內心的感動與堅定。他們的臉上雖然還殘留著疲憊的痕跡,但此刻卻充滿了無盡的力量。
當兩人再次唱響《我和我的祖國》時,台下的英雄們不自覺地挺起了胸膛,目光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焦子程激昂地高歌:“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戰士們紛紛跟著節奏一起哼唱,聲音越來越大,整個大堤仿佛都被這激昂的歌聲所震撼,所激蕩。
一位年長的指揮官走上舞台,他接過話筒,聲音洪亮如鍾:“祖國永遠在我們心中,我們的堅守,就是為了祖國的安寧!”現場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唿聲,那聲音直衝雲霄,仿佛要將這天地間的陰霾驅散。
他們的目光堅定而銳利,仿佛能夠穿透時間與空間的重重屏障;他們的麵龐上洋溢著一種無法言喻的驕傲與自豪之情,那是對自己所付出努力的由衷肯定,也是對偉大使命的執著追求。
在這條大堤上,他們以鋼鐵般的意誌和無畏的勇氣,用自己的身軀構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即使身邊的戰友不幸犧牲,他們依然堅守崗位,毫不退縮。
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有一個比個人生死更為重要的信念——扞衛祖國和人民!
正是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驅使著他們勇往直前,不顧一切地投入抗洪救災的戰鬥中。他們用血汗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成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脊梁!
他們也最能深刻體會到國家和人民對災區前線的全力支持。那種血濃於水,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深厚情誼,是旁人一輩子都難以擁有的珍貴經曆。
慰問演出在《我和我的祖國》的激昂歌聲中緩緩落下帷幕,慰問演出團在英雄們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告別了荊江大堤。他們即將奔赴下一個目的地,繼續傳遞溫暖與力量,履行自己的神聖使命。
他們的腳步不會停歇,他們的愛心將永遠傳遞,因為他們深知,每一個需要安慰和鼓舞的地方,都有一群堅守的英雄在等待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