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長安書院每年都會舉行一次論道大會。趙國、華國和夏國都會派人參加。


    論道大會一般都會先由各國進行選拔,然後各派3名代表參與論道,由各國書院院長組成10人裁決小組裁決出前三名冠生亞生季生。然後,為了公平,不是選手的人可以自由挑戰前三名,再由各國隨機抽取的共100位書生投票,決定挑戰是否成功。如果挑戰成功,就可取而代之。


    論道大會早就成了三國讀書人的節日,每年都有人在此一戰成名天下聞。各國也善待論道人,不少人因此走上仕途。其中,趙國產生的冠軍最多,趙國也因此成為三國文化中心,長安書院院長馬傳書也因此成為有三國公認的文壇領袖。


    馬傳書的成名可謂是讀書人的傳奇。當年,馬傳書被沒有成為趙國代表,但在自由挑戰階段,先後挑戰當年的前三名,結果都挑戰成功,本來可以成為當年唯一的集冠生亞生季生於一身的人,後來替補亞生季生兩名,隻成為當年的冠生。人才難得,本來趙皇想要馬傳書入朝做官,但馬傳書說誌在傳道,於是一年後就成了最年輕的長安書院院長。


    論道大會每年都會有一個主題,比如“治國之道”、“為學之道”、“修身之道”等等,今年的主題是“為聖之道”。


    由於趙國丞相的暗中操作,前來參加大會的讀書人知道寫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質王華在也會參加論道大會,這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特別引起了一些趙國人的不滿。


    當華在到達長安書院時,立刻有人圍了上來。


    “哎呦喂,這不是你們華國的都梁王嗎?怎麽有空來參加論道大會?”一名趙國書生對身邊的一名華國書生說。華國書生羞得離開了。


    華在隻當沒聽見,不動聲色繼續往前走。


    “胡說八道,什麽都梁王?現在是咱們趙國的質王!”另一名趙國書生陰陽怪氣地說。


    華在還是隻當沒聽見,依然不動聲色繼續往前走。


    “人質也能封王?你們皇上真是仁慈呀。”一名夏國的書生一副百思不解的樣子。


    “天下興亡,人質為王。厲害厲害呀!”有書生更赤裸裸地嘲笑道。


    “有人說質王患有耳疾?你們聽說了嗎?”看到華在若無其事的樣子,有人忍不住想直接攻擊了。


    這時,長安書院有人前來引路:“質王這邊請!”


    “謝謝!”華在終於開口了,“貴院的衛生條件可能不太好,蒼蠅太多!”


    一語既出,周圍立刻詭異地安靜下來。


    “這是在罵人!”有人終於反應過來,但華在已經走過去一段距離了。


    來到在第一排靠邊的位置,華在不亢不卑地端坐下來。


    論道采取抽簽的方式,分別抽取天字號、地字號和人字號。然後三國的天字號為一組,以此類推,上午按天地人的順序三人進行辯論,每組決出名次,名次不分國籍,不分國籍就成了各國爭奪的焦點;下午再進行一組比賽,由每組的第一名參加,然後決出名次:冠生、亞生、季生。顯然,下午才是重頭戲。


    但更精彩的是第二天的挑戰賽,因為結果更出人意料也就更吸引人,而且前來參加的書生有機會投票,參與感更大。


    上午的比賽還算順利,結果正好一國一人。天字號由趙國的李友羽勝出,地字號由華國的孫遜勝出,人字號由夏國的夏陽勝出。


    下午的比賽比上午要精彩。


    李友羽的主要觀點是:“聖人之道,在於心係天下,以萬民福祉為己任。”


    孫遜的主要觀點是:“聖人之道,在於治國平天下。”


    夏陽的主要觀點是:“聖人之道,不在於空談,而在於篤行。”


    最終趙國的李友羽獲得5票,為冠生,華國的孫遜獲得3票,為亞生,夏國的夏陽獲得2票,為季生。


    當然,按照規則,這不一定是最終結果。


    果然,第二天,有不少書生紛紛站出來挑戰。


    有人用夏陽的觀點反駁李友羽或孫遜的觀點,強調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有人用李友羽或孫遜的觀點反駁夏陽的觀點,強調沒用道的指引行為會迷茫。


    有人用李友羽的觀點反駁孫遜的觀點,也有人用孫遜的觀點反駁李友羽的觀點,其實就是涉及民與君孰重孰輕的問題,聖人之道究竟還是為民還是為君。


    挑戰效果不是太好,因為思路不對。三人觀點已有名次,你再用彼觀點去反駁此觀點,沒有新意,也就說不上挑戰。


    趙國長安書院馬傳書這時站起來,“諸位,在總結本次論道大會之前,我想說一件事。相信前不久諸位都聽到了一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話可謂一語中的,發聾振聾,鄙人一聽頓時熱血沸騰。能說出這話之人應該也是一位對聖人之道有自己獨特看法的人。本來鄙人期許今天他會主動站出來挑戰,現在看來他不會了。但諸位想不想聽聽他的高見?”


    “想!”華國的書生高唿,能得到趙國馬院長的青睞,與有榮焉,非常興奮。


    但趙國和夏國的書生則幾乎沒什麽反應。


    馬院長略感失望,但依然走下論道台,來到華在麵前:“有請質王!”


    該來的還是來了。


    華在立刻起身,對著馬院長鞠一躬,然後緩步走向論道台,轉過身去,對著台下的人也鞠一躬。


    “首先感謝馬院長的錯愛!孤德薄才疏,本不該在此大放厥詞,擾人耳目。然院長相邀,不敢不從。


    “孤知道有人不歡迎孤,然聖人喜歡孤。在聖人眼裏,隻有聞道先後得道多寡之別,並無年歲大小地位貴賤之分。正如友羽兄所謂心係天下,以萬民福祉為己任,萬民,就是包括所有人,如果分出貴賤,就不是萬民了。而且,隻要努力,萬民人人皆可成聖人。


    “當然,萬民要得福祉,正如孫遜兄所言,必須借助君位天授之君和治國平天下之臣。所以友羽兄、孫遜兄其實並不矛盾,兼而有之,才是成聖之道。


    “然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忽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有像空中樓閣,根基不穩。


    “無論何種遠景,隻是停留在理念階段,不付諸行動,總是一種理念。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夏陽兄的不空談,要篤行,正是此意。然,沒有明燈的指引,如同在黑夜中夜行,再膽大心細,再孜孜不倦,終是茫然。


    “孤以為聖人之道,那就是:首先,何人能成聖:萬民皆可成聖人;其次,如何成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三,成聖的要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說完,華在再鞠了一躬,然後走下論道台,直接迴家了。


    整個論道場,頓時鴉雀無聲。


    這又是一顆文化原子彈爆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質王爺統乾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盆黃雲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盆黃雲飛並收藏人質王爺統乾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