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真是這樣說的?”
是夜。
襄陽城。
王府。
王凱難掩驚疑,看向張允說道:“曹昂遲遲不肯進城,是為治荊而思慮,想請荊州有識之士協助?”
“是這樣的。”
張允點頭道:“我觀曹昂講這些時,不似作假,且他還提及山陽劉氏常居荊州,亦算是半個荊人。”
“這就難怪了,這就難怪了。”
王凱雙眸微張道:“如此也就解釋通了。”
“這對我等而言,或許將是次機會啊。”
張允正色道:“今下荊州大局難改,不管荊南亂局怎樣,但荊北之地被曹軍實控,這已是難改之事。”
“是啊。”
王凱感慨道:“嶽丈在世時,尚無法抗衡如此亂象,嶽丈病逝,僅靠我等想抗衡就更是難如登天,如何在荊保全,才是我等要考慮的事情。”
自劉表入主荊州以來,以山陽劉氏為首的山陽一係,在荊也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固然跟蔡、蒯等族無法相比,但憑借著劉表這層關係,山陽一係在荊也謀取不少利益,以在荊站穩腳跟。
山陽一係的代表,正是以劉磐、劉虎、張允、王凱為首的群體,他們有人掌軍,有人涉政,以此確保劉表的核心基本盤。
隻是山陽一係並不團結,至少在繼承者之爭上,有人是支持劉琦的,有人是支持劉琮的,這也導致山陽一係除了劉表能壓製住,其他根本就無法壓製住。
就如今下,劉琦被監視起來,這與劉磐、劉虎領兵在外,是有密不可分的聯係,再一個蔡瑁他們不喜劉琦,所以才有了劉琮暫領荊州事。
“若真是這樣的話,我等以琦公子之名,對劉磐、劉虎他們寫一封書信,勸說他們歸順曹昂,那必然能叫曹昂對我等青睞啊。”
張允沉默片刻,看向王凱道:“今下對於我等而言,除了待在荊州,根本就沒有其他選擇啊。”
“此事可做。”
王凱不加猶豫道:“隻要此事能夠做成,那琮公子就能保全,我等也能繼續待在荊州之地。”
劉表入主荊州之際,正值天下最混亂的時候,來荊州投效劉表的山陽一係,都是想避開紛爭,以在荊州保全宗族,所以才分批前來的,隻是吧,荊州太過特殊了,盡管有劉表的支持,但山陽一係能獲取的利益,還是相當有限的。
可即便是這樣,也足以叫他們在荊站穩腳跟。
今下劉表死了,他們若想保全利益,就必然要做些事情才行,至於離開荊州,返迴山陽去,這根本就不在多數人考慮之內。
因為誰都知道,袁紹、曹操勢有一戰,不管誰勝誰負,但山陽所處的位置,實在是太特殊了。
再一個這些年下來,山陽一係在荊多已然紮根,又是購置土地,又是涉足產業,又是展開聯姻的,如果就這樣叫他們舍棄在荊利益,這對他們而言將是巨大損失,這不是誰都能承受的起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劉表的敗亡是注定的,即便是最核心的山陽一係,都無法完全掌控在手,叫每個人都聽從他的調遣,作為外來戶,如何能跟本土派去進行抗衡。
甚至對山陽一係,都無法做到悉數唯才而用,這如何能夠增強對荊州的掌控?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同為山陽人士的伊籍,這樣的人都冷落,可想劉表在先前是怎樣做的。
但話又說迴來。
劉表治荊,控荊所走的路,不管對錯,對於曹昂而言都是寶貴的經驗,這叫曹昂對接下來治荊,控荊有了清晰思路。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如何妥善處理麾下所聚各派群體,叫他們彼此製衡,彼此牽製,以達到維穩荊州的前提下,逐步增強對荊州的掌控,繼而治理與發展荊州。
今下聚集在曹昂麾下的派係,除了嫡係二代,屬曹新晉一派外,尚有南陽一派,江淮一派,荊北一派等等,甚至還有些零星存在。
派係這在勢力發展中,是必然會出現的存在。
想要徹底扼殺這種現象,是斷然不可能的事情。
對於上位者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製衡,隻有把派係之爭控製在合理範圍,那就不會影響到勢力發展。
拿下荊州北部諸郡後,曹昂就必須考慮一件事,如何整合麾下勢力,約束好麾下各個群體,此外又該怎樣與曹操麾下勢力融合好,確保一北一南這兩股勢力不會產生割裂感,不會叫有些人鑽空子。
節製四郡之地,與增多一個荊北之地,這所帶來的改變與影響是不一樣的,如果曹昂處理不好這些的話,那非但不能增強曹氏底蘊,甚至會嚴重削減曹氏底蘊,鬧不好還會起內訌的,這斷是曹昂所不能接受的。
“既如此,那就做吧!”
沉默許久的張允,眼神堅毅道:“此事隻要能做成,那我等就能得曹昂青睞,再一個,頗受曹昂重視的滿寵,那也是山陽人。”
“隻要我等能得曹昂青睞,今後除了在荊北之地外,在南陽我等也能置辦些家產,這樣我等就能站穩腳跟了。”
“好。”
王凱點點頭道。
劉表沒死之前,或許他們無需考慮這些,但是現在劉表死了,有些事他們就必須要考慮好才行。
畢竟在這亂世紛爭下,不提前進行謀劃的話,那就難擺脫衰敗命運。
對於張允、王凱他們來講,他們可不會拿著自身利益,去供養在江北之地,還在與曹軍對峙的劉磐、劉虎等部兵馬。
他們可供養不起。
至於山陽劉氏,劉表活著的時候,還能拿荊州賦稅來做這些,可現在劉表死了,靠劉琮去幹這些事,誰會真的聽啊。
大局變了,很多事都會跟著悄然而變。
而這恰恰是曹昂想要的。
今下的荊州之地,曹昂不一定非要做些什麽,他隻需講一些話,就可以叫一些人猜想下去動,這樣才能占據更多的優勢。
一連多日,襄陽內外無戰事。
可圍繞荊北之地,不少格局卻跟著悄然而變。
襄陽城外。
曹軍大營。
“到底還是大兄啊,僅是講一些話,說一些事,居然就讓在江北之地的劉磐、劉虎、鄧濟等人都願歸順我軍了。”
在某處,夏侯楙難掩激動道:“如此以來,南郡這邊的戰事基本停下,除了肆虐各地的宗賊外,像樣的反抗隊伍就沒多少了啊。”
“這樣一來的話,繼收複南陽郡全境,章陵郡全境,江夏郡全境後,南郡算是被我軍實控起來了。”
“今下南郡之地,隻能算是表麵安穩了。”
一旁的張通聽後,開口道:“想要真正實控起來,我軍尚需派駐各部,在南郡各地屯駐才行。”
“這隻是時間問題。”
夏侯楙滿不在乎道:“待到各郡各部被大兄整合好,你覺得南郡會不被我軍實控起來?”
對於這點,張通、陳化沒有任何懷疑,別看他們年歲尚未及冠,但對於局勢還是看的很透徹的。
再一個他們待在曹昂身邊,曹昂有多忙碌,有多謹慎,他們都是看在眼裏的,荊北之地今下的局勢是日益趨穩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走吧,別耽擱公子的大事。”
而在此時,一直沉默的陳化,當即開口道:“今日公子要在軍中,宴請文聘、呂介、婁發、沈彌、韓曦、鄧濟、黃忠等將,還有劉磐、劉虎他們,這要是我等的酒水還沒搬到,是會叫公子生氣的。”
陳化的話,叫張通幾人紛紛彎腰搬起酒壇。
“哼,一群敗軍之將,為何大兄要如此重視啊。”反觀夏侯楙卻有些不高興,“一個個那模樣,真是叫人生氣。”
盡管夏侯楙這樣說,但他依舊彎腰去搬酒壇。
夏侯楙之所以不高興,是因為一些人太冷漠了,甚至是帶著抗拒與敵意的,他們心裏是怎樣想的,夏侯楙是能看出來的。
如果不是大局所困,那他們肯定是不會輕易歸順的。
這其中的代表,就是劉磐、劉虎二人。
隨著荊北各地的日益趨穩,還有襄陽城內各方群體的抉擇,使得這片土地上的衝突與矛盾銳減,而迫於種種因素影響下,一批統兵將校開始歸襄陽,沒了荊州州牧劉表這杆大旗,在各方勢力開始向曹昂低頭下,一些反抗得到的支持隻會越來越少,直到沒有。
最典型的例子,非劉磐、劉虎莫屬了。
哪怕他們麾下仍有不少部曲,可沒有充沛的錢糧支持,可願意跟他們抗衡的人,卻在不斷減少。
而迫使他們北上的一大因素,那就是困在襄陽的劉琦。
如果他們不北歸,劉琦的下場隻怕會很慘。
一路無言。
夏侯楙一行搬著酒壇趕來中軍帥帳,在與帳外親兵點頭示意後,一行便搬著酒壇走進帥帳內。
進來的那刹,一行就感受到不尋常。
這氛圍太壓抑了。
坐於帳內的眾將,無不是冷著臉。
而當夏侯楙一行進來時,劉磐、劉虎冷眼看去,反觀文聘、韓曦等將卻露出複雜之色,先前在樊城一戰被俘,他們是知曉些情況的,這個夏侯楙,跟曹昂的關係很近,乃是曹操極信賴的夏侯惇之子。
雖說荊州在過去遠離中原紛爭,可對一些對手的情況,了解還是有些的,特別是曹操麾下的。
在道道注視下,夏侯楙一行沒有講什麽,自顧自的忙碌起來,根本就沒有理會帳內坐著的劉磐一行。
“公子至!!”
不知過了多久,隨著一道洪亮聲響起,帳內氣氛陡然而變。
本坐著的眾將,有些站了起來,有些則依舊坐著,有些卻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這一幕全被走進帳的曹昂瞧見。
曹昂臉上沒有變化,但心裏卻生出些許感慨。
這就是荊州的複雜所在啊。
“大兄!!”
反觀夏侯楙,此刻卻有些激動,因為隨曹昂進帳的居然是曹鑠、曹休、曹真、夏侯充、夏侯衡、夏侯霸、夏侯稱、夏侯尚、曹泰、曹演等一行人,這是夏侯楙沒有想到的,可當見到自家兄長夏侯充朝自己微微搖頭示意,夏侯楙立時就閉上了嘴。
沒錯。
在過去這些時日,被曹昂派去各地的核心二代都趕到襄陽了,這些二代子弟的變化是不小的。
“諸君無需多禮。”
在眾人簇擁下,曹昂站於主位前,也不管眾人是站是坐,露出淡淡笑意道:“今日在此設宴,就是為招待諸君,是探討荊州今後該何去何從,所以無需拘謹,嗬嗬,都坐吧。”
曹昂的這番話,叫帳內眾人露出各異神情。
而當曹昂撩袍坐下時,曹鑠、曹休、曹真這幫人則一個個冷著臉,站於曹昂兩側,與典滿一道負責宿衛。
今日的這場宴席,曹昂沒叫於禁他們來,也沒叫閻象他們來,無他,其麾下這幫文武有太多事要做。
“諸君能來,我還是很高興的。”
掃視著帳內眾人表情,曹昂保持笑意,端起眼前酒觴道:“諸君或許還不知吧,此前想趁亂殺進荊州的江東兵,已被我軍在柴桑擊敗,統江東兵的孫策領兵迴撤,此事我思前想後覺得還是該叫諸君知曉。”
一言激起千層浪。
劉磐、劉虎、文聘、韓曦等一眾將校,無不驚詫的看向曹昂,顯然他們都沒有想到孫策居然就這樣敗了。
“這不可能吧。”
而在此等態勢下,劉虎卻皺眉道。
“有什麽不可能的?”
雙手環於胸前的曹休,冷冷盯著劉虎道:“區區江東鼠輩,隻會做那偷襲之事,我軍有文謙將軍率部鎮守柴桑,尚有文長等悍將領兵協守,他孫伯符拿什麽與我軍抗衡!!”
“你!”
曹休的話,刺激到了劉虎,叫其瞪眼看去,正要說些什麽時,卻被一旁的劉磐伸手拉住。
在此前南郡動蕩下,曹休、曹真、夏侯尚所在豹騎,在南郡多地殺出的兇威,可是叫不少人知曉的。
過去偽裝成宗賊,但自魯肅、甘寧、李典他們率部奪占江陵,豹騎就卸下偽裝,以虎豹騎之名開始橫掃各處。
這些戰事之下,曹休、曹真、夏侯尚之名在南郡多地傳開了。
“嗬嗬,不聊這些了。”
曹昂笑著說道:“除了孫策以外,想領兵北上的張羨,今下正發愁如何與進犯荊南的交州兵抗衡,何況在荊南之地,有諸蠻趁亂肆虐各地。”
講到這裏時,曹昂卻收斂笑意,看向帳內眾將。
“某本想趁勢介入荊南亂象,但今下諸蠻卻敢襲擾我漢家疆域,某作為天子所封鎮南將軍,斷不能做這等事。”
曹昂的話叫一些人眼神變了。
誰都沒有想到過去強橫的張羨所部,今下竟落得如此處境,這讓不少人生出複雜之色,特別是劉磐。
而曹昂之所以講這些話,就是想叫他們知道,截止到今下的荊州大局已穩,最動蕩的時期已經度過!!
不是誰都能對抗大局的。
至少他們不夠這個資格!
這絕非是曹昂狂妄,而是在這一時期下,劉表死了,荊州沒有能挑起大梁的,這就叫內部複雜的荊州,今下就如同一盤散沙,即便其中有些仍有敵意與抗拒,可他們根本就沒有太大號召力。
除了被動接受別無他法。
殘酷吧?
但這就是現實。
“對於諸君,某已叫人關照好各自家眷。”看著眾人的變化,曹昂開口道:“過去諸君與某交戰對抗,不過是各自選擇罷了,今下荊州戰事已定,禍不及家人的道義,某還是會遵循的。”
聽到這話,一些人的表情變了。
“對了。”
在此等態勢下,曹昂看向一人,麵露關切道:“漢升將軍,您家獨子的病情,似乎有些嚴重。”
“!!”
一直沉默的黃忠,此刻坐不住了。
“不過漢升將軍別擔心。”
看著黃忠,曹昂繼續道:“某已派人去請仲景公來襄陽,看仲景公能否治愈,如若不行的話,某會派人去尋華佗。”
“將軍~”
這一刹,黃忠表情複雜的盯著曹昂。
說起來,黃忠亦是南陽人,但他比誰都要清楚,想請張仲景是何其難的事,他先前不是沒有做過,但卻一直沒有遂願。
可現在呢。
曹昂一句話,就請到他請不來的人。
這就是漢末的殘酷。
門第之見,門戶之別是很嚴重的。
盡管曹昂知曉黃忠之厲害,可黃忠的出身,卻不得一些大族正視,而這些,卻不曾在史料中記載,但卻真實存在。
“來,喝酒。”
反觀曹昂,卻舉觴對黃忠道,隨即看向眼前眾人道:“今日不聊別的,就喝酒,哈哈,諸君此前可給某帶來不少苦惱啊。”
氣氛在這一刹,出現微妙變化。
站於兩側的曹鑠、曹休、曹真等一行人,很明顯能察覺到這種變化,這也讓他們心底生出感慨。
自家大兄\/公子為何設宴款待這些人,他們是清楚的,就是為了招攬他們,或許劉磐、劉虎這些人想招攬很難,但是別的呢?
人都不是活在真空下的,何況劉表在世時,他們已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了,可現在劉表死了,總不能什麽都不顧及,連親人家眷也不顧及,就死認劉表一人吧?
這不現實,也不可能。
而這恰是曹昂設宴的真實目的。
像黃忠、文聘、韓曦這些猛將悍將,曹昂肯定是要招攬到麾下的,但如何招攬,怎樣收服,就極其考驗曹昂的智慧了。
不能上來就叫他們去選。
畢竟這一時代下,對待名聲是看的極重的,想要叫他們今後發揮出作用與才能,就必須把這些顧慮全給打消才行。
真誠加上任何一項,那都是最大的必殺技。
但獨靠真誠是不可取的。
一場酒宴下來,一些人的變化,皆在曹昂的觀察下,曹昂就知一點,有些事穩了,而能將這些人招攬到麾下,那麽有些人也就能順勢招攬了,如今下仍在襄陽城內的王威,這也是為不可多得的大將啊!
隨著麾下地盤的擴張,擺在曹昂麵前的問題愈發突顯,別的不說,單單是各地駐防體係的構建,以確保荊宛汝淮等地整體安穩,必要時要能馳援徐州,甚至是北部邊陲,是曹昂都必須考慮到的!
……
求五星好評,求打賞,求催更!
是夜。
襄陽城。
王府。
王凱難掩驚疑,看向張允說道:“曹昂遲遲不肯進城,是為治荊而思慮,想請荊州有識之士協助?”
“是這樣的。”
張允點頭道:“我觀曹昂講這些時,不似作假,且他還提及山陽劉氏常居荊州,亦算是半個荊人。”
“這就難怪了,這就難怪了。”
王凱雙眸微張道:“如此也就解釋通了。”
“這對我等而言,或許將是次機會啊。”
張允正色道:“今下荊州大局難改,不管荊南亂局怎樣,但荊北之地被曹軍實控,這已是難改之事。”
“是啊。”
王凱感慨道:“嶽丈在世時,尚無法抗衡如此亂象,嶽丈病逝,僅靠我等想抗衡就更是難如登天,如何在荊保全,才是我等要考慮的事情。”
自劉表入主荊州以來,以山陽劉氏為首的山陽一係,在荊也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固然跟蔡、蒯等族無法相比,但憑借著劉表這層關係,山陽一係在荊也謀取不少利益,以在荊站穩腳跟。
山陽一係的代表,正是以劉磐、劉虎、張允、王凱為首的群體,他們有人掌軍,有人涉政,以此確保劉表的核心基本盤。
隻是山陽一係並不團結,至少在繼承者之爭上,有人是支持劉琦的,有人是支持劉琮的,這也導致山陽一係除了劉表能壓製住,其他根本就無法壓製住。
就如今下,劉琦被監視起來,這與劉磐、劉虎領兵在外,是有密不可分的聯係,再一個蔡瑁他們不喜劉琦,所以才有了劉琮暫領荊州事。
“若真是這樣的話,我等以琦公子之名,對劉磐、劉虎他們寫一封書信,勸說他們歸順曹昂,那必然能叫曹昂對我等青睞啊。”
張允沉默片刻,看向王凱道:“今下對於我等而言,除了待在荊州,根本就沒有其他選擇啊。”
“此事可做。”
王凱不加猶豫道:“隻要此事能夠做成,那琮公子就能保全,我等也能繼續待在荊州之地。”
劉表入主荊州之際,正值天下最混亂的時候,來荊州投效劉表的山陽一係,都是想避開紛爭,以在荊州保全宗族,所以才分批前來的,隻是吧,荊州太過特殊了,盡管有劉表的支持,但山陽一係能獲取的利益,還是相當有限的。
可即便是這樣,也足以叫他們在荊站穩腳跟。
今下劉表死了,他們若想保全利益,就必然要做些事情才行,至於離開荊州,返迴山陽去,這根本就不在多數人考慮之內。
因為誰都知道,袁紹、曹操勢有一戰,不管誰勝誰負,但山陽所處的位置,實在是太特殊了。
再一個這些年下來,山陽一係在荊多已然紮根,又是購置土地,又是涉足產業,又是展開聯姻的,如果就這樣叫他們舍棄在荊利益,這對他們而言將是巨大損失,這不是誰都能承受的起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劉表的敗亡是注定的,即便是最核心的山陽一係,都無法完全掌控在手,叫每個人都聽從他的調遣,作為外來戶,如何能跟本土派去進行抗衡。
甚至對山陽一係,都無法做到悉數唯才而用,這如何能夠增強對荊州的掌控?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同為山陽人士的伊籍,這樣的人都冷落,可想劉表在先前是怎樣做的。
但話又說迴來。
劉表治荊,控荊所走的路,不管對錯,對於曹昂而言都是寶貴的經驗,這叫曹昂對接下來治荊,控荊有了清晰思路。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如何妥善處理麾下所聚各派群體,叫他們彼此製衡,彼此牽製,以達到維穩荊州的前提下,逐步增強對荊州的掌控,繼而治理與發展荊州。
今下聚集在曹昂麾下的派係,除了嫡係二代,屬曹新晉一派外,尚有南陽一派,江淮一派,荊北一派等等,甚至還有些零星存在。
派係這在勢力發展中,是必然會出現的存在。
想要徹底扼殺這種現象,是斷然不可能的事情。
對於上位者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製衡,隻有把派係之爭控製在合理範圍,那就不會影響到勢力發展。
拿下荊州北部諸郡後,曹昂就必須考慮一件事,如何整合麾下勢力,約束好麾下各個群體,此外又該怎樣與曹操麾下勢力融合好,確保一北一南這兩股勢力不會產生割裂感,不會叫有些人鑽空子。
節製四郡之地,與增多一個荊北之地,這所帶來的改變與影響是不一樣的,如果曹昂處理不好這些的話,那非但不能增強曹氏底蘊,甚至會嚴重削減曹氏底蘊,鬧不好還會起內訌的,這斷是曹昂所不能接受的。
“既如此,那就做吧!”
沉默許久的張允,眼神堅毅道:“此事隻要能做成,那我等就能得曹昂青睞,再一個,頗受曹昂重視的滿寵,那也是山陽人。”
“隻要我等能得曹昂青睞,今後除了在荊北之地外,在南陽我等也能置辦些家產,這樣我等就能站穩腳跟了。”
“好。”
王凱點點頭道。
劉表沒死之前,或許他們無需考慮這些,但是現在劉表死了,有些事他們就必須要考慮好才行。
畢竟在這亂世紛爭下,不提前進行謀劃的話,那就難擺脫衰敗命運。
對於張允、王凱他們來講,他們可不會拿著自身利益,去供養在江北之地,還在與曹軍對峙的劉磐、劉虎等部兵馬。
他們可供養不起。
至於山陽劉氏,劉表活著的時候,還能拿荊州賦稅來做這些,可現在劉表死了,靠劉琮去幹這些事,誰會真的聽啊。
大局變了,很多事都會跟著悄然而變。
而這恰恰是曹昂想要的。
今下的荊州之地,曹昂不一定非要做些什麽,他隻需講一些話,就可以叫一些人猜想下去動,這樣才能占據更多的優勢。
一連多日,襄陽內外無戰事。
可圍繞荊北之地,不少格局卻跟著悄然而變。
襄陽城外。
曹軍大營。
“到底還是大兄啊,僅是講一些話,說一些事,居然就讓在江北之地的劉磐、劉虎、鄧濟等人都願歸順我軍了。”
在某處,夏侯楙難掩激動道:“如此以來,南郡這邊的戰事基本停下,除了肆虐各地的宗賊外,像樣的反抗隊伍就沒多少了啊。”
“這樣一來的話,繼收複南陽郡全境,章陵郡全境,江夏郡全境後,南郡算是被我軍實控起來了。”
“今下南郡之地,隻能算是表麵安穩了。”
一旁的張通聽後,開口道:“想要真正實控起來,我軍尚需派駐各部,在南郡各地屯駐才行。”
“這隻是時間問題。”
夏侯楙滿不在乎道:“待到各郡各部被大兄整合好,你覺得南郡會不被我軍實控起來?”
對於這點,張通、陳化沒有任何懷疑,別看他們年歲尚未及冠,但對於局勢還是看的很透徹的。
再一個他們待在曹昂身邊,曹昂有多忙碌,有多謹慎,他們都是看在眼裏的,荊北之地今下的局勢是日益趨穩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走吧,別耽擱公子的大事。”
而在此時,一直沉默的陳化,當即開口道:“今日公子要在軍中,宴請文聘、呂介、婁發、沈彌、韓曦、鄧濟、黃忠等將,還有劉磐、劉虎他們,這要是我等的酒水還沒搬到,是會叫公子生氣的。”
陳化的話,叫張通幾人紛紛彎腰搬起酒壇。
“哼,一群敗軍之將,為何大兄要如此重視啊。”反觀夏侯楙卻有些不高興,“一個個那模樣,真是叫人生氣。”
盡管夏侯楙這樣說,但他依舊彎腰去搬酒壇。
夏侯楙之所以不高興,是因為一些人太冷漠了,甚至是帶著抗拒與敵意的,他們心裏是怎樣想的,夏侯楙是能看出來的。
如果不是大局所困,那他們肯定是不會輕易歸順的。
這其中的代表,就是劉磐、劉虎二人。
隨著荊北各地的日益趨穩,還有襄陽城內各方群體的抉擇,使得這片土地上的衝突與矛盾銳減,而迫於種種因素影響下,一批統兵將校開始歸襄陽,沒了荊州州牧劉表這杆大旗,在各方勢力開始向曹昂低頭下,一些反抗得到的支持隻會越來越少,直到沒有。
最典型的例子,非劉磐、劉虎莫屬了。
哪怕他們麾下仍有不少部曲,可沒有充沛的錢糧支持,可願意跟他們抗衡的人,卻在不斷減少。
而迫使他們北上的一大因素,那就是困在襄陽的劉琦。
如果他們不北歸,劉琦的下場隻怕會很慘。
一路無言。
夏侯楙一行搬著酒壇趕來中軍帥帳,在與帳外親兵點頭示意後,一行便搬著酒壇走進帥帳內。
進來的那刹,一行就感受到不尋常。
這氛圍太壓抑了。
坐於帳內的眾將,無不是冷著臉。
而當夏侯楙一行進來時,劉磐、劉虎冷眼看去,反觀文聘、韓曦等將卻露出複雜之色,先前在樊城一戰被俘,他們是知曉些情況的,這個夏侯楙,跟曹昂的關係很近,乃是曹操極信賴的夏侯惇之子。
雖說荊州在過去遠離中原紛爭,可對一些對手的情況,了解還是有些的,特別是曹操麾下的。
在道道注視下,夏侯楙一行沒有講什麽,自顧自的忙碌起來,根本就沒有理會帳內坐著的劉磐一行。
“公子至!!”
不知過了多久,隨著一道洪亮聲響起,帳內氣氛陡然而變。
本坐著的眾將,有些站了起來,有些則依舊坐著,有些卻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這一幕全被走進帳的曹昂瞧見。
曹昂臉上沒有變化,但心裏卻生出些許感慨。
這就是荊州的複雜所在啊。
“大兄!!”
反觀夏侯楙,此刻卻有些激動,因為隨曹昂進帳的居然是曹鑠、曹休、曹真、夏侯充、夏侯衡、夏侯霸、夏侯稱、夏侯尚、曹泰、曹演等一行人,這是夏侯楙沒有想到的,可當見到自家兄長夏侯充朝自己微微搖頭示意,夏侯楙立時就閉上了嘴。
沒錯。
在過去這些時日,被曹昂派去各地的核心二代都趕到襄陽了,這些二代子弟的變化是不小的。
“諸君無需多禮。”
在眾人簇擁下,曹昂站於主位前,也不管眾人是站是坐,露出淡淡笑意道:“今日在此設宴,就是為招待諸君,是探討荊州今後該何去何從,所以無需拘謹,嗬嗬,都坐吧。”
曹昂的這番話,叫帳內眾人露出各異神情。
而當曹昂撩袍坐下時,曹鑠、曹休、曹真這幫人則一個個冷著臉,站於曹昂兩側,與典滿一道負責宿衛。
今日的這場宴席,曹昂沒叫於禁他們來,也沒叫閻象他們來,無他,其麾下這幫文武有太多事要做。
“諸君能來,我還是很高興的。”
掃視著帳內眾人表情,曹昂保持笑意,端起眼前酒觴道:“諸君或許還不知吧,此前想趁亂殺進荊州的江東兵,已被我軍在柴桑擊敗,統江東兵的孫策領兵迴撤,此事我思前想後覺得還是該叫諸君知曉。”
一言激起千層浪。
劉磐、劉虎、文聘、韓曦等一眾將校,無不驚詫的看向曹昂,顯然他們都沒有想到孫策居然就這樣敗了。
“這不可能吧。”
而在此等態勢下,劉虎卻皺眉道。
“有什麽不可能的?”
雙手環於胸前的曹休,冷冷盯著劉虎道:“區區江東鼠輩,隻會做那偷襲之事,我軍有文謙將軍率部鎮守柴桑,尚有文長等悍將領兵協守,他孫伯符拿什麽與我軍抗衡!!”
“你!”
曹休的話,刺激到了劉虎,叫其瞪眼看去,正要說些什麽時,卻被一旁的劉磐伸手拉住。
在此前南郡動蕩下,曹休、曹真、夏侯尚所在豹騎,在南郡多地殺出的兇威,可是叫不少人知曉的。
過去偽裝成宗賊,但自魯肅、甘寧、李典他們率部奪占江陵,豹騎就卸下偽裝,以虎豹騎之名開始橫掃各處。
這些戰事之下,曹休、曹真、夏侯尚之名在南郡多地傳開了。
“嗬嗬,不聊這些了。”
曹昂笑著說道:“除了孫策以外,想領兵北上的張羨,今下正發愁如何與進犯荊南的交州兵抗衡,何況在荊南之地,有諸蠻趁亂肆虐各地。”
講到這裏時,曹昂卻收斂笑意,看向帳內眾將。
“某本想趁勢介入荊南亂象,但今下諸蠻卻敢襲擾我漢家疆域,某作為天子所封鎮南將軍,斷不能做這等事。”
曹昂的話叫一些人眼神變了。
誰都沒有想到過去強橫的張羨所部,今下竟落得如此處境,這讓不少人生出複雜之色,特別是劉磐。
而曹昂之所以講這些話,就是想叫他們知道,截止到今下的荊州大局已穩,最動蕩的時期已經度過!!
不是誰都能對抗大局的。
至少他們不夠這個資格!
這絕非是曹昂狂妄,而是在這一時期下,劉表死了,荊州沒有能挑起大梁的,這就叫內部複雜的荊州,今下就如同一盤散沙,即便其中有些仍有敵意與抗拒,可他們根本就沒有太大號召力。
除了被動接受別無他法。
殘酷吧?
但這就是現實。
“對於諸君,某已叫人關照好各自家眷。”看著眾人的變化,曹昂開口道:“過去諸君與某交戰對抗,不過是各自選擇罷了,今下荊州戰事已定,禍不及家人的道義,某還是會遵循的。”
聽到這話,一些人的表情變了。
“對了。”
在此等態勢下,曹昂看向一人,麵露關切道:“漢升將軍,您家獨子的病情,似乎有些嚴重。”
“!!”
一直沉默的黃忠,此刻坐不住了。
“不過漢升將軍別擔心。”
看著黃忠,曹昂繼續道:“某已派人去請仲景公來襄陽,看仲景公能否治愈,如若不行的話,某會派人去尋華佗。”
“將軍~”
這一刹,黃忠表情複雜的盯著曹昂。
說起來,黃忠亦是南陽人,但他比誰都要清楚,想請張仲景是何其難的事,他先前不是沒有做過,但卻一直沒有遂願。
可現在呢。
曹昂一句話,就請到他請不來的人。
這就是漢末的殘酷。
門第之見,門戶之別是很嚴重的。
盡管曹昂知曉黃忠之厲害,可黃忠的出身,卻不得一些大族正視,而這些,卻不曾在史料中記載,但卻真實存在。
“來,喝酒。”
反觀曹昂,卻舉觴對黃忠道,隨即看向眼前眾人道:“今日不聊別的,就喝酒,哈哈,諸君此前可給某帶來不少苦惱啊。”
氣氛在這一刹,出現微妙變化。
站於兩側的曹鑠、曹休、曹真等一行人,很明顯能察覺到這種變化,這也讓他們心底生出感慨。
自家大兄\/公子為何設宴款待這些人,他們是清楚的,就是為了招攬他們,或許劉磐、劉虎這些人想招攬很難,但是別的呢?
人都不是活在真空下的,何況劉表在世時,他們已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了,可現在劉表死了,總不能什麽都不顧及,連親人家眷也不顧及,就死認劉表一人吧?
這不現實,也不可能。
而這恰是曹昂設宴的真實目的。
像黃忠、文聘、韓曦這些猛將悍將,曹昂肯定是要招攬到麾下的,但如何招攬,怎樣收服,就極其考驗曹昂的智慧了。
不能上來就叫他們去選。
畢竟這一時代下,對待名聲是看的極重的,想要叫他們今後發揮出作用與才能,就必須把這些顧慮全給打消才行。
真誠加上任何一項,那都是最大的必殺技。
但獨靠真誠是不可取的。
一場酒宴下來,一些人的變化,皆在曹昂的觀察下,曹昂就知一點,有些事穩了,而能將這些人招攬到麾下,那麽有些人也就能順勢招攬了,如今下仍在襄陽城內的王威,這也是為不可多得的大將啊!
隨著麾下地盤的擴張,擺在曹昂麵前的問題愈發突顯,別的不說,單單是各地駐防體係的構建,以確保荊宛汝淮等地整體安穩,必要時要能馳援徐州,甚至是北部邊陲,是曹昂都必須考慮到的!
……
求五星好評,求打賞,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