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太太推開柵欄,


    她快一步,徑直繞過王老漢,來到妮妮跟前,


    王老太從兜裏掏出一顆麥芽糖,直接就塞進妮妮口袋裏了,


    後來聞到了又香又軟的妮妮,覺得一塊糖,配不上妮妮,


    就又迅速的從口袋裏,把給孫子的幾塊糖全掏出來,一股惱兒的全塞給了妮妮,皮小子們吃不上糖,也沒啥,野菜多的是,管飽。


    到時候,小媳婦懷孕,沾沾妮妮光,也生一個這麽好看的娃娃,得多好。


    一想就美得慌。


    “你叫妮妮?”王老太那天好像聽到有人喊了一聲。


    吳妮妮點點頭:


    “是,王奶奶。”


    這個老太太很不錯,熱情又不古板,估計也不太重男輕女。


    肯定是因自己長得好看,所以王奶奶才這麽熱情。


    想了想,吳妮妮扭頭,伸手指了指楊家:


    “奶奶,壯壯他們去哪兒了?”


    王老太一聽,在衣角上又擦了擦手,彎身,就把妮妮抱了起來,


    騰出一隻手,指了指楊家道:


    “那倆小子,最近,跟村尾的一個老尼姑混得不錯。”


    尼姑?


    妮妮不明白了。


    倆孩子跟尼姑在一起?


    這個組合有些奇葩。


    此時,


    趕板車的王老漢感覺自己現在就是一個透明人,


    不,還是吉祥物。


    總被這個對妮妮熱情的老太太忽略掉……


    吳妮妮想了想,奶氣十足的問:


    “壯壯和牛牛,他們過得好嗎?”


    “還行吧,反正,沒有聽到老尼姑劈裏啪啦的打人。”


    “而且倆小子比以前更勤快了。”


    “早上,看,這不早早的收拾好家,倆人然後就去了庵堂,打水,做飯什麽的……”


    吳妮妮:“……”


    她怎麽有一種壯壯和牛牛去當童工的節奏?


    滋扭下小身子,吳妮妮撐開王老太的手,然後跳下王老太的懷抱,稚氣的問:


    “王奶奶,是村尾,是那個方向嗎?”


    她嫩嫩的小手還比劃了一下。


    “走,奶奶,帶你們去。”


    說罷,王老太就把柵欄門關上,又擦擦手,才把妮妮抱起來,


    她伸手輕戳下妮妮的小臉蛋,又滑又嫩,


    比奶豆腐還嫩,


    比剝了殼的嫩雞蛋還滑,


    比白麵饅頭還軟和:


    “你呀,兩條小腿走得太慢,來,王奶奶抱你過去。”


    吳妮妮點頭:


    “謝謝王奶奶。”


    愣了一下,


    王老漢迅速跟上,臉皺著,比蔫了的桔子皮還皺巴,五官都快擠一堆兒去了。


    來到楊家門前,看了眼牛板車,王老漢上前一步,自動的挺直了腰杆,


    這老太太敢忽略自己,最後還得不得坐自己的牛板車,


    哼哼~~~


    吳月趕緊把周濟山扶到板車上,也沒問原因。


    周濟山倒是問了一句:


    “是去找壯壯和牛牛?”


    吳妮妮晃著小揪揪,迴答道:


    “是啊,他們就在村尾。”


    待妮妮說完話,王奶奶則抱著妮妮麻溜的也上了板車,坐好後,又重新抱上了妮妮。


    王老漢撇了撇嘴,這老太太搶了自己抱妮妮的工作,真是礙眼兒啊。


    噠噠噠,


    老黃牛拉著一行人,向著村尾走去,


    周濟山開始打探壯壯和牛牛的情況,


    王老太就趕緊介紹開了:


    “這個時候,壯壯和牛牛一般不在家,早早起來,就去幹活了。”


    “現在他們兩個,應該在村尾的庵堂。”


    周濟山不明白的問道:“庵堂?”


    王老太太又說起了庵堂的事情:


    “以前,俺們村尾,有一處舊時的尼姑庵。”


    “解放後,這些尼姑,就散了,該嫁人的嫁人,該投奔親朋的就投奔了。”


    “所以,這些年庵堂也荒涼 了。”


    “不過,隻剩下一個歲數大的老太太,沒有走。”


    “後來,庵堂改了。”


    “老太太也脫下青衣素帽,換了咱們普通的粗布衣裳,但依舊住在庵堂一間房子裏。”


    “政府感謝她當初殺過敵,所以給了她一間庵堂,還讓她住到老。”


    “這老尼姑人呢,特別怪,不愛說話,”


    “倒是自給自足,生活還算過得去。”


    吳妮妮一聽這個,就感覺心頭怪怪的,


    原書中,好像沒有提過這個人,


    書中就是連放水村都沒有提到過。


    這尼姑究竟是誰?


    書中更沒有提到過了。


    不過,不關她的事情,隻要壯壯和牛牛好好的就成,也別影響她姐的幸福就行。


    周濟山聽著聽著,不由皺起了眉頭,


    以他當兵的警覺程度來看,這人很怪。


    不過,解放前的事情,怪人怪事很多,他理解。


    他想,這些人隻要一心向往新社會,有底線,就是好人。


    何必去計較人家以前的身份,


    那樣思想就狹隘了。


    有一句古話說得好,英雄凡夫皆不問出處。


    噠噠噠,


    牛板車很快到達了村尾,


    吳妮妮抬眼就看到一處古色古香的建築佇立在一片荒野之中,


    房頂青磚紅瓦,


    還有飛簷,也有翹角,漢風十足,


    露出牆的雕梁畫柱已經被風雨侵蝕,原本的顏色已經暴露出來,還有些隱隱泛白,


    再看院牆,


    青色的瓦作頂,


    灰色的牆作體,


    牆頂曲曲彎彎,


    牆麵斑駁著,有許多歲月縫縫補補的痕跡。


    青磚缺了一塊,有灰磚,或者是一塊石頭補上,


    有的地方,沒有補上,


    就那樣依舊任憑歲月的風吹雨打。


    黑色的小鐵門,對開扇的,


    有的地方已經生了鏽,還泛起了黑色的漆皮。


    門上麵有青瓦的門頭,


    門頭上有著幾個字的模糊痕跡,仔細看,是靜心庵三個字。


    不過,一看就是人為的擦試過了,所以這三個字才變模糊了。


    門環是圓形的,


    “到了。”王老太太說了一聲,


    王老漢籲的一聲,把板車停下,拴好牛板車,


    一行人開始下車,


    吳月便扶著周濟山下了車,


    拄好拐棍兒,周濟山站在門前,看了眼三級台階,他想上前,


    吳妮妮直滋扭,想跳下王老太懷抱,去敲門,


    結果王老太太好像是懂了她的意思,連忙抱著她,越過周濟山,直接上了台階,


    吳月也按住了躍躍欲試的周濟山,


    吳妮妮小身子在王老太的懷中蛄蛹著,略微掙出一些,然後伸出小胳膊,扯著門環,就扣響了庵門,


    當當當的,


    金屬的撞擊聲很是清脆。


    很快,


    院裏響起了腳步聲,有些小嘈雜,還有些小急,


    接著,


    有一道腳步聲匆匆朝著門的方向跑來,


    然後就在吳妮妮一行人的注視下,


    有人刷的一下子拉開了庵堂的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姐隨軍後,炮灰小姨子熬出了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京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京盞並收藏姐隨軍後,炮灰小姨子熬出了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