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值寒冬臘月,天地間一片銀裝素裹。刺骨的寒風唿嘯而過,如淩厲的刀劍般割得人臉生疼。李世民身披一襲厚重的狐狸大氅,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緩緩行進至龍門關前,他們準備經龍門,踏冰過黃河到對麵的柏壁屯營。
這支軍隊士氣高昂,步伐堅定,但嚴寒依舊讓每個人都忍不住瑟瑟發抖。為了抵禦這寒冷的侵襲,將士們紛紛披上了厚實的動物皮毛製成的衣物,從頭到腳包裹得嚴嚴實實。這些皮毛或來自狐狸、或取自狼獾,雖然粗糙卻能有效地阻擋寒氣侵入身體。
在唐軍大軍緩慢地向著黃河邊進發的時候,李世民親自率領著包括秦瓊和程知節在內的幾百名將士先去前方探路。
李世民端坐於一匹高大威猛的駿馬之上,他目光炯炯地凝視著眼前那條已然結冰的黃河。寬闊的河麵上冰層厚實,宛如一條銀色巨龍蜿蜒伸展向遠方。
就在這時,騎著馬緊跟在李世民身旁的程知節突然開口打破了沉默:“秦王殿下蒲阪津如今仍牢牢掌控在咱們手中,為何不選擇從那裏渡河,收複蒲州和夏縣再前往柏壁呢?這樣豈不是路途更近一些?” 程知節一臉疑惑地望向李世民,等待著他的迴答。
“雖然經過蒲阪津前往柏壁的路程相對較短,但令人頭疼的是,除了蒲阪津之外,其餘地區皆已被劉武周率領的軍隊牢牢占據。倘若我方大軍選擇從那裏通過,極有可能陷入敵軍精心布置的重重包圍之中,後果不堪設想!相較而言,我軍若是沿著汾水一路前行,抵達龍門後再踏冰渡過黃河,則要安全得多。”
話音剛落,李世民便敏捷地翻身下馬,徑直走向黃河岸邊,開始仔細檢查河麵上凍結的冰層是否足夠厚實,以確保大軍能夠順利渡河。隻見他動作利落地抽出懸掛於身後的那把鋒利無比的大刀,毫不猶豫地朝著冰麵狠狠刺去。一次、兩次、三次……他不斷重複著這個動作,每一刀都蘊含著巨大的力量。
終於,在經曆多次猛力撞擊之後,堅硬的冰麵上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洞口。然而,這還遠遠不夠,李世民深知冰層的堅固程度對於整個大軍的安危至關重要。於是,他稍稍喘了口氣,緊接著再次舉起手中的大刀,繼續用力地向冰麵砍去。
就在這時,李世民突然抬起頭來,目光轉向不遠處同樣已經翻身下馬並站立在河邊不遠處的程知節,高聲唿喊起來:“知節,快將你的槊借給我一用!”其聲音洪亮如鍾,響徹在空曠的黃河岸邊。
程知節不敢怠慢,他雙手緊緊握住那沉重的槊,小心翼翼地將腳步落在冰麵上。然後他就開始跑起來,由於步伐邁得太快,腳下的冰麵又異常濕滑,一個不留神,身子猛地向前傾斜,眼看就要狼狽地摔倒在地。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程知節反應迅速,使出渾身力氣將手中的槊狠狠地插入冰麵之中。槊尖與冰麵相撞,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而程知節也借著槊身傳來的支撐力,勉勉強強穩住了自己搖搖欲墜的身體。
站穩之後的程知節氣喘籲籲,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惱怒之意,衝著遠處的李世民大聲抱怨起來:“秦王啊秦王,您為何事先不告知屬下這冰麵如此之滑?害得屬下險些出醜!”
此時,那些正在河邊不遠處等待的將士們聽到程知節的叫嚷聲後,紛紛哄堂大笑起來。有人甚至還跟著起哄喊道:“程知節將軍,再來表演一次剛才的精彩動作吧!讓我們大夥好好樂一樂!”
麵對眾人的調侃和嘲笑,程知節的臉色瞬間漲得通紅。他怒目圓睜,對著那群起哄的將士們吼道:“你們這群家夥,一個個就知道看我的笑話!本將軍可不會輕易上當,再次給你們表演什麽滑稽戲碼!”說罷,程知節像是突然開竅一般,不再直接從冰麵上行走,而是轉身跑迴岸邊,然後沿著河岸緩緩走向李世民所在的方向。
程知節大步流星地走到李世民身旁,目光緊盯著那層厚厚的冰層,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躍躍欲試。稍作觀察之後,他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抱拳對李世民說道:“秦王殿下,此等粗重活兒就交給末將吧!”話音未落,隻見程知節雙手緊握手中的槊,高高揚起,然後用盡全身力氣猛地朝冰麵砸去。隻聽“砰”的一聲巨響,冰麵上頓時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洞口,那槊猶如一把利劍般直直地插入其中。
程知節見狀,心中暗喜,雙手緊緊握住槊杆,奮力往上一提。然而,由於這冰層實在太厚,盡管他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卻並未如預期那般使冰層破裂開來,僅僅隻是在原地留下了一個深深的洞穴。透過這個洞穴,可以清晰地看到下方尚未結冰的潺潺河水。
“程將軍當真是力大無窮啊,比起段誌玄來還要更勝一籌呢!”李世民目睹了程知節的這番壯舉,不禁由衷地讚歎道。
聽到秦王的誇讚,程知節臉上浮現出一抹得意之色,但嘴上還是故作謙遜地迴應道:“秦王殿下過獎啦,小段他那點兒力氣哪能跟我相比呀!”說罷,哈哈大笑起來。
與此同時,李世民緩緩蹲下身子,仔細地端詳起眼前被程知節砸開的冰層。他用手輕輕地觸摸著冰麵,感受其堅硬程度,並眯起眼睛認真地估量著冰層的厚度。經過一番細致的觀察和思考,李世民估摸這冰層大約有 1 尺半之厚。沉思片刻後,他暗自思忖道:以這樣的冰層厚度,應當足以承受大軍過河時的重量了。
於是,他站起身來,帶著程知節迴到了河邊,那裏正有一群人焦急地等待著命令。隻見李世民步履沉穩地走到眾人麵前。他那銳利如鷹隼般的目光首先落在了一名身形矯健、眼神靈動的斥候身上,開口說道:“小武,你速速帶領幾名斥候返迴營地去向副將李世績詳細稟報前方的情況。記住,不得有誤!”
“末將遵命!”小武抱拳行禮後,轉身迅速挑選出幾名同樣幹練的斥候,然後一行人翻身上馬,揚起馬鞭,馬蹄聲噠噠作響,朝著營地疾馳而去。
目送小武等人離去之後,李世民轉過頭來,麵向身後的眾將士們。隻見他猛地一揮手,大聲喊道:“諸位將士聽令!眼下我們需要砍伐樹木,並將其加工成木板鋪在這冰麵上,同時還要運來大量的泥沙覆蓋其上,如此才能確保我軍在過河時萬無一失,避免發生任何危險!”
隨著李世民一聲令下,眾將士齊聲高唿迴應道:“謹遵軍令!”緊接著便行動起來,有的手持利斧奔向附近的山林開始伐木;有的則兩人一組抬起粗壯的樹幹運往河邊;還有一部分士兵則負責用籮筐搬運泥沙……一時間,整個場麵熱鬧非凡。
正大破唐軍風頭正勁的宋金剛,心中突然一緊,因為他得知李淵竟然又調遣了大批唐軍前來增援。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宋金剛沒有絲毫猶豫,當機立斷地派出一批精銳斥候,命令他們迅速前去探查敵軍的詳細軍情。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那些外出偵察的斥候如疾風般返迴營地,並帶來了至關重要的情報。隻見那名斥候單膝跪地,神色凝重地向正在跟眾將士商議戰事的宋金剛稟報:“報告將軍,經過我方仔細偵查發現,唐軍他們大概有三萬兵力,他們已然成功踏冰渡過黃河,如今已在柏壁一帶安營紮寨。”
當得知唐軍屯營於柏壁的消息時,宋金剛原本鎮定自若的麵容瞬間起了變化,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色在他臉上一閃而過。隻見他迅速伸出右手,一把抓起放置在桌上那幅已經攤開的地圖,眼神中透露出急切與焦慮,仿佛要在這張地圖上尋找到什麽至關重要的線索一般。
沒過多久,憑借著多年行軍打仗積累下來的經驗以及對地形的熟悉程度,宋金剛很快就找到了敵我雙方當前所處的具體位置。然而,就在他看清雙方態勢的那一刻,心中不禁猛地一沉,不由自主地倒抽了一口冷氣。
原來,唐軍此番選址在柏壁屯營可謂是老謀深算。此地恰好位於宋金剛所率軍隊從河東地區通向關中地帶的一處關鍵渡口附近,通過在此安營紮寨,唐軍成功地將這條對於宋金剛來說極為重要的通道死死封鎖住。
如此布局,不但能夠有力保障長安城這座大唐都城的萬無一失,使其處於絕對安全的境地;同時又十分巧妙地避開了宋金剛一方大軍的銳利鋒芒,轉而將攻擊目標對準了宋金剛軍隊大本營與其前方兵力相對薄弱的銜接部位,從而構成了一個極具威懾力的戰略威脅。
這種形勢下,唐軍猶如一柄高懸在宋金剛頭頂之上的利劍,隨時都有可能直插其要害之處。他們不僅可以輕易切斷宋金剛軍隊的後勤補給線;而且還能夠密切監視宋金剛全軍上下的一舉一動,洞悉其每一步軍事部署及戰術意圖。
想到這裏,宋金剛緊緊皺起了眉頭,額頭上也因為過度憂慮而浮現出幾道深深的皺紋。他心急如焚地轉頭看向身邊的斥候連忙追問起來:“此次統領唐軍前來屯營柏壁的究竟是何人?竟然有著如此高深莫測的謀略手段!”
“迴將軍,據我們所探知,此番率領唐軍出征的乃是大唐的秦王李世民!”斥候不敢怠慢,趕忙如實迴答道。
聞聽此言,宋金剛雙眼微微眯起,一邊輕撫著下巴處濃密的胡須,一邊喃喃自語起來:“秦王李世民……難道就是那位曾經大破西秦薛仁杲的李世民不成?”
“正是此人,將軍!”斥候肯定地點頭應道。
宋金剛雙手撐著桌子,身體前傾,眼睛緊緊地盯著眼前攤開的地圖,眉頭微皺,目光如炬。突然間,他像是發現了什麽重大秘密一般,眼神一亮,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喊道:“快看!如今黃河已然結冰,這對於唐軍來說可是個致命的問題啊。他們的糧道必定會因此受到阻礙,如此一來,他們斷然支撐不了多久。咱們隻需按兵不動,耐心等待他們糧食耗盡之時,便可一舉將其擊潰。”
站在一旁的副將聽後,正欲開口附和,卻見迴來稟報的斥候搖頭否定道:“將軍,情況並非您所想那樣。唐軍在剛剛屯營於柏壁之後,便迅速發布了秦王的教令征集糧草。當地百姓聽聞此事,竟然紛紛響應,積極為他們提供所需糧草。”
宋金剛聞言,先是一愣,隨即臉色一沉,心中暗自思忖:“這李世民果然名不虛傳,絕非等閑之輩。竟能如此快速且有效地解決糧草供應問題,實在是不容小覷。看來此次與唐軍交戰,我方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嚴陣以待才行了。”想到此處,他原本輕鬆的表情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肅穆和凝重。
就在這時,營帳之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隻見一名神色匆忙的士兵如疾風般飛奔而來,他氣喘籲籲地停在了宋金剛麵前,並恭恭敬敬地遞上了一封書信。
宋金剛見狀,心中不禁一緊,連忙伸手接過信件。他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展開信紙仔細閱讀起來。隨著目光在紙上移動,他的臉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原來這封信竟是來自夏縣的呂崇茂所發,信中的內容赫然是一封求援信!經過一番了解,宋金剛得知原來是李淵派遣了李孝基、獨孤懷恩、唐儉以及劉世讓等一眾猛將率領大軍前去攻打夏縣。
“現在唐軍攻打夏縣,夏縣絕不能落在唐軍之手,我們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設法派人前往支援才行!”宋金剛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自言自語道。說完,他緩緩放下手中的信件,轉身朝著懸掛在營帳中央的地圖走去。
眾多將領們見此情形,也紛紛圍攏過來,大家一同凝視著那張詳細描繪著敵我雙方局勢的地圖,開始緊張地商討起應對策略來。一時間,整個營帳內彌漫著一股嚴肅而緊張的氣氛。
這支軍隊士氣高昂,步伐堅定,但嚴寒依舊讓每個人都忍不住瑟瑟發抖。為了抵禦這寒冷的侵襲,將士們紛紛披上了厚實的動物皮毛製成的衣物,從頭到腳包裹得嚴嚴實實。這些皮毛或來自狐狸、或取自狼獾,雖然粗糙卻能有效地阻擋寒氣侵入身體。
在唐軍大軍緩慢地向著黃河邊進發的時候,李世民親自率領著包括秦瓊和程知節在內的幾百名將士先去前方探路。
李世民端坐於一匹高大威猛的駿馬之上,他目光炯炯地凝視著眼前那條已然結冰的黃河。寬闊的河麵上冰層厚實,宛如一條銀色巨龍蜿蜒伸展向遠方。
就在這時,騎著馬緊跟在李世民身旁的程知節突然開口打破了沉默:“秦王殿下蒲阪津如今仍牢牢掌控在咱們手中,為何不選擇從那裏渡河,收複蒲州和夏縣再前往柏壁呢?這樣豈不是路途更近一些?” 程知節一臉疑惑地望向李世民,等待著他的迴答。
“雖然經過蒲阪津前往柏壁的路程相對較短,但令人頭疼的是,除了蒲阪津之外,其餘地區皆已被劉武周率領的軍隊牢牢占據。倘若我方大軍選擇從那裏通過,極有可能陷入敵軍精心布置的重重包圍之中,後果不堪設想!相較而言,我軍若是沿著汾水一路前行,抵達龍門後再踏冰渡過黃河,則要安全得多。”
話音剛落,李世民便敏捷地翻身下馬,徑直走向黃河岸邊,開始仔細檢查河麵上凍結的冰層是否足夠厚實,以確保大軍能夠順利渡河。隻見他動作利落地抽出懸掛於身後的那把鋒利無比的大刀,毫不猶豫地朝著冰麵狠狠刺去。一次、兩次、三次……他不斷重複著這個動作,每一刀都蘊含著巨大的力量。
終於,在經曆多次猛力撞擊之後,堅硬的冰麵上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洞口。然而,這還遠遠不夠,李世民深知冰層的堅固程度對於整個大軍的安危至關重要。於是,他稍稍喘了口氣,緊接著再次舉起手中的大刀,繼續用力地向冰麵砍去。
就在這時,李世民突然抬起頭來,目光轉向不遠處同樣已經翻身下馬並站立在河邊不遠處的程知節,高聲唿喊起來:“知節,快將你的槊借給我一用!”其聲音洪亮如鍾,響徹在空曠的黃河岸邊。
程知節不敢怠慢,他雙手緊緊握住那沉重的槊,小心翼翼地將腳步落在冰麵上。然後他就開始跑起來,由於步伐邁得太快,腳下的冰麵又異常濕滑,一個不留神,身子猛地向前傾斜,眼看就要狼狽地摔倒在地。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程知節反應迅速,使出渾身力氣將手中的槊狠狠地插入冰麵之中。槊尖與冰麵相撞,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而程知節也借著槊身傳來的支撐力,勉勉強強穩住了自己搖搖欲墜的身體。
站穩之後的程知節氣喘籲籲,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惱怒之意,衝著遠處的李世民大聲抱怨起來:“秦王啊秦王,您為何事先不告知屬下這冰麵如此之滑?害得屬下險些出醜!”
此時,那些正在河邊不遠處等待的將士們聽到程知節的叫嚷聲後,紛紛哄堂大笑起來。有人甚至還跟著起哄喊道:“程知節將軍,再來表演一次剛才的精彩動作吧!讓我們大夥好好樂一樂!”
麵對眾人的調侃和嘲笑,程知節的臉色瞬間漲得通紅。他怒目圓睜,對著那群起哄的將士們吼道:“你們這群家夥,一個個就知道看我的笑話!本將軍可不會輕易上當,再次給你們表演什麽滑稽戲碼!”說罷,程知節像是突然開竅一般,不再直接從冰麵上行走,而是轉身跑迴岸邊,然後沿著河岸緩緩走向李世民所在的方向。
程知節大步流星地走到李世民身旁,目光緊盯著那層厚厚的冰層,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躍躍欲試。稍作觀察之後,他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抱拳對李世民說道:“秦王殿下,此等粗重活兒就交給末將吧!”話音未落,隻見程知節雙手緊握手中的槊,高高揚起,然後用盡全身力氣猛地朝冰麵砸去。隻聽“砰”的一聲巨響,冰麵上頓時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洞口,那槊猶如一把利劍般直直地插入其中。
程知節見狀,心中暗喜,雙手緊緊握住槊杆,奮力往上一提。然而,由於這冰層實在太厚,盡管他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卻並未如預期那般使冰層破裂開來,僅僅隻是在原地留下了一個深深的洞穴。透過這個洞穴,可以清晰地看到下方尚未結冰的潺潺河水。
“程將軍當真是力大無窮啊,比起段誌玄來還要更勝一籌呢!”李世民目睹了程知節的這番壯舉,不禁由衷地讚歎道。
聽到秦王的誇讚,程知節臉上浮現出一抹得意之色,但嘴上還是故作謙遜地迴應道:“秦王殿下過獎啦,小段他那點兒力氣哪能跟我相比呀!”說罷,哈哈大笑起來。
與此同時,李世民緩緩蹲下身子,仔細地端詳起眼前被程知節砸開的冰層。他用手輕輕地觸摸著冰麵,感受其堅硬程度,並眯起眼睛認真地估量著冰層的厚度。經過一番細致的觀察和思考,李世民估摸這冰層大約有 1 尺半之厚。沉思片刻後,他暗自思忖道:以這樣的冰層厚度,應當足以承受大軍過河時的重量了。
於是,他站起身來,帶著程知節迴到了河邊,那裏正有一群人焦急地等待著命令。隻見李世民步履沉穩地走到眾人麵前。他那銳利如鷹隼般的目光首先落在了一名身形矯健、眼神靈動的斥候身上,開口說道:“小武,你速速帶領幾名斥候返迴營地去向副將李世績詳細稟報前方的情況。記住,不得有誤!”
“末將遵命!”小武抱拳行禮後,轉身迅速挑選出幾名同樣幹練的斥候,然後一行人翻身上馬,揚起馬鞭,馬蹄聲噠噠作響,朝著營地疾馳而去。
目送小武等人離去之後,李世民轉過頭來,麵向身後的眾將士們。隻見他猛地一揮手,大聲喊道:“諸位將士聽令!眼下我們需要砍伐樹木,並將其加工成木板鋪在這冰麵上,同時還要運來大量的泥沙覆蓋其上,如此才能確保我軍在過河時萬無一失,避免發生任何危險!”
隨著李世民一聲令下,眾將士齊聲高唿迴應道:“謹遵軍令!”緊接著便行動起來,有的手持利斧奔向附近的山林開始伐木;有的則兩人一組抬起粗壯的樹幹運往河邊;還有一部分士兵則負責用籮筐搬運泥沙……一時間,整個場麵熱鬧非凡。
正大破唐軍風頭正勁的宋金剛,心中突然一緊,因為他得知李淵竟然又調遣了大批唐軍前來增援。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宋金剛沒有絲毫猶豫,當機立斷地派出一批精銳斥候,命令他們迅速前去探查敵軍的詳細軍情。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那些外出偵察的斥候如疾風般返迴營地,並帶來了至關重要的情報。隻見那名斥候單膝跪地,神色凝重地向正在跟眾將士商議戰事的宋金剛稟報:“報告將軍,經過我方仔細偵查發現,唐軍他們大概有三萬兵力,他們已然成功踏冰渡過黃河,如今已在柏壁一帶安營紮寨。”
當得知唐軍屯營於柏壁的消息時,宋金剛原本鎮定自若的麵容瞬間起了變化,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色在他臉上一閃而過。隻見他迅速伸出右手,一把抓起放置在桌上那幅已經攤開的地圖,眼神中透露出急切與焦慮,仿佛要在這張地圖上尋找到什麽至關重要的線索一般。
沒過多久,憑借著多年行軍打仗積累下來的經驗以及對地形的熟悉程度,宋金剛很快就找到了敵我雙方當前所處的具體位置。然而,就在他看清雙方態勢的那一刻,心中不禁猛地一沉,不由自主地倒抽了一口冷氣。
原來,唐軍此番選址在柏壁屯營可謂是老謀深算。此地恰好位於宋金剛所率軍隊從河東地區通向關中地帶的一處關鍵渡口附近,通過在此安營紮寨,唐軍成功地將這條對於宋金剛來說極為重要的通道死死封鎖住。
如此布局,不但能夠有力保障長安城這座大唐都城的萬無一失,使其處於絕對安全的境地;同時又十分巧妙地避開了宋金剛一方大軍的銳利鋒芒,轉而將攻擊目標對準了宋金剛軍隊大本營與其前方兵力相對薄弱的銜接部位,從而構成了一個極具威懾力的戰略威脅。
這種形勢下,唐軍猶如一柄高懸在宋金剛頭頂之上的利劍,隨時都有可能直插其要害之處。他們不僅可以輕易切斷宋金剛軍隊的後勤補給線;而且還能夠密切監視宋金剛全軍上下的一舉一動,洞悉其每一步軍事部署及戰術意圖。
想到這裏,宋金剛緊緊皺起了眉頭,額頭上也因為過度憂慮而浮現出幾道深深的皺紋。他心急如焚地轉頭看向身邊的斥候連忙追問起來:“此次統領唐軍前來屯營柏壁的究竟是何人?竟然有著如此高深莫測的謀略手段!”
“迴將軍,據我們所探知,此番率領唐軍出征的乃是大唐的秦王李世民!”斥候不敢怠慢,趕忙如實迴答道。
聞聽此言,宋金剛雙眼微微眯起,一邊輕撫著下巴處濃密的胡須,一邊喃喃自語起來:“秦王李世民……難道就是那位曾經大破西秦薛仁杲的李世民不成?”
“正是此人,將軍!”斥候肯定地點頭應道。
宋金剛雙手撐著桌子,身體前傾,眼睛緊緊地盯著眼前攤開的地圖,眉頭微皺,目光如炬。突然間,他像是發現了什麽重大秘密一般,眼神一亮,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喊道:“快看!如今黃河已然結冰,這對於唐軍來說可是個致命的問題啊。他們的糧道必定會因此受到阻礙,如此一來,他們斷然支撐不了多久。咱們隻需按兵不動,耐心等待他們糧食耗盡之時,便可一舉將其擊潰。”
站在一旁的副將聽後,正欲開口附和,卻見迴來稟報的斥候搖頭否定道:“將軍,情況並非您所想那樣。唐軍在剛剛屯營於柏壁之後,便迅速發布了秦王的教令征集糧草。當地百姓聽聞此事,竟然紛紛響應,積極為他們提供所需糧草。”
宋金剛聞言,先是一愣,隨即臉色一沉,心中暗自思忖:“這李世民果然名不虛傳,絕非等閑之輩。竟能如此快速且有效地解決糧草供應問題,實在是不容小覷。看來此次與唐軍交戰,我方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嚴陣以待才行了。”想到此處,他原本輕鬆的表情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肅穆和凝重。
就在這時,營帳之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隻見一名神色匆忙的士兵如疾風般飛奔而來,他氣喘籲籲地停在了宋金剛麵前,並恭恭敬敬地遞上了一封書信。
宋金剛見狀,心中不禁一緊,連忙伸手接過信件。他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展開信紙仔細閱讀起來。隨著目光在紙上移動,他的臉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原來這封信竟是來自夏縣的呂崇茂所發,信中的內容赫然是一封求援信!經過一番了解,宋金剛得知原來是李淵派遣了李孝基、獨孤懷恩、唐儉以及劉世讓等一眾猛將率領大軍前去攻打夏縣。
“現在唐軍攻打夏縣,夏縣絕不能落在唐軍之手,我們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設法派人前往支援才行!”宋金剛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自言自語道。說完,他緩緩放下手中的信件,轉身朝著懸掛在營帳中央的地圖走去。
眾多將領們見此情形,也紛紛圍攏過來,大家一同凝視著那張詳細描繪著敵我雙方局勢的地圖,開始緊張地商討起應對策略來。一時間,整個營帳內彌漫著一股嚴肅而緊張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