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從長孫無豔那裏得知李世民仍願出戰這一好消息之後,內心不禁湧起一陣狂喜。然而,喜悅之情僅僅稍縱即逝,因為此刻的大唐正深陷於四麵楚歌的艱難困境之中。
在南方,江南的蕭銑如狼似虎般猛烈攻擊著峽州,其野心昭然若揭——企圖占據富饒的蜀地,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而在中原地區,王世充亦是不甘示弱,頻繁派遣軍隊侵犯三門峽一帶,妄圖長驅直入關中,給大唐的心髒地帶造成致命威脅。
與此同時,北方的竇建德更是來勢洶洶,屢次發兵猛攻唐地,大有將大唐的影響力徹底逐出河北之勢。更令人頭疼的是,梁師都竟然在強大的東突厥支持之下,肆無忌憚地屢屢進犯靈州,使得邊境局勢愈發緊張。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李淵深知時間緊迫、刻不容緩。他心急如焚,腳下生風,步履匆匆地趕迴了禦書房。剛一踏入房門,他甚至來不及喘口氣,便徑直朝著書桌飛奔而去。緊接著,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落座,毫不猶豫地抓起桌上的毛筆,飽蘸墨汁後開始奮筆疾書起來。隨著筆尖在紙上飛速遊走,一行行蒼勁有力的字跡逐漸顯現出來,那便是一份至關重要的手敕。
在手敕中,李淵寫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大河以東謹守關西而已。”寫完之後,他放下手中的毛筆,凝視著眼前這份手敕,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李淵心中暗自思忖著,如果他直截了當地頒布命令讓李世民出兵迎敵,那麽依照李世民那剛正不阿且重情重義的性子,很有可能會借機提出懲處裴寂,以此來為冤死的劉文靜報仇。然而,若是自己佯裝有意放棄河東地區,那無疑是要放棄統一中原的唯一希望。依他對李世民的了解,他定然不會輕易坐視不管,必定會主動請纓出征。如此一來,到時候就算李世民想要追究裴寂的責任,也難以再有合適的理由和時機了。想到此處,李淵又想到了一個難題,隻見他不禁眉頭微皺,開始苦思冥想究竟該派遣何人前去送達這份至關重要的手敕方才最為穩妥可靠。
思來想去,李淵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人的身影——中書侍郎唐檢。此人不僅與二郎相識已久,而且能言善辯、口才極佳,由他前去傳達旨意,定然能夠把話說明白,讓二郎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想到這裏,李淵抬起頭來,高聲喊道:“來人啊!”
聲音剛落,一名侍衛便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單膝跪地說道:“報告陛下!”然而,這名侍衛接下來所說的話卻並非李淵所期待的那樣。隻聽侍衛稟報道:“李世績從竇建德那裏逃了迴來,正在宮外求見。”原來,這名侍衛進來並不是因為李淵的召喚,而是要向他稟報另外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李淵聞言先是一愣,隨即便麵露喜色,激動地說道:“真的太好了!快快宣他進來。另外,再派人去請唐檢進宮。”此時此刻,李淵心情大好,暗自感歎道:“看來老天爺終究還是站在我李淵這一邊啊!”
長孫無豔離開皇宮,迴到了秦王府。春喜如自從皇宮迴來之後,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興奮之色。隻見春喜迫不及待地湊近長孫無豔,壓低聲音說道:“王妃啊,我可得告訴您一個天大的秘密!秋菊她們剛剛偷偷地跟我說呀,她們那幾個侍奉尹德妃的奴婢,可從來都沒像今天這般開心過呢!”
長孫無豔微微挑起眉毛,眼眸中閃爍著一絲好奇與興致,嘴角輕揚,靜靜地凝視著眼前的春喜,似乎在用眼神鼓勵她繼續講述下去。
春喜見狀,先是緊張地咽了一口唾沫,然後深吸一口氣,開始繪聲繪色地描述起來:“王妃您可知道呀,那個尹德妃平日裏仗著自己位高權重,脾氣簡直壞到了極點!對待我們這些做下人的,不是動不動就打罵相加,就是惡言相向,弄得大家整天都提心吊膽的,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惹惱了這位煞星。然而今天,嘿嘿嘿,她被整治得叫苦連天,卻半句責罵的話都不敢從嘴裏吐出來,聽得人心裏頭別提有多痛快啦!”
講到興奮處,春喜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麽重要的事情一般,臉上露出一抹疑惑之色,不解地向長孫無豔問道:“王妃啊,以往您幫其他姐妹醫治痛經的時候,不都是采用艾灸之法,或者在藥方子裏再添上一味炮附子,好將病根兒徹徹底底地祛除掉麽?為何此次卻沒有沿用相同的法子呢?不過嘛......要是當真這樣做的話,恐怕秋菊她們日後便再也尋不著這樣絕佳的機會來好好懲治一下那尹德妃咯!”說完這話,春喜自顧自地搖了搖頭,臉上滿是惋惜之意。
就這樣,春喜一路上猶如一隻歡快的小鳥般,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腳下的步子也絲毫不見停頓。而她所談論的關於尹德妃被整治一事,仿佛有著無窮無盡的趣味和吸引力,令她怎麽也講不夠。
長孫無豔突然止住前行的步伐,目光落在身旁的春喜身上,緩聲道:“春喜啊,用艾灸雖說功效不錯,可尹德妃畢竟是陛下的寵妃。倘若稍有不慎,在她身上留下哪怕一絲一毫的疤痕,咱們可是萬萬擔待不起這份罪責呀。再者,這炮附子即便經過精心炮製,仍具有一定毒性。若在熬製藥湯時未能精準掌控火候,極有可能引發中毒事件。故而,咱們在對症下藥之時,還需因人而異、謹慎行事,你可明白其中深意?”
春喜聞得此言,趕忙頷首應道:“奴婢謹遵王妃教誨!不過依奴婢淺見,隻要將藥煲至足夠火候便可保無虞吧。想那宇文昭儀先前不也用過炮附子麽?”說罷,臉上流露出些許疑惑之色。
長孫無豔微微一笑,輕聲迴應道:“如此一來,那秋菊她們豈不是少了許多懲治尹德妃的機會?”言語間似是帶著幾分調侃之意。
此時,春喜方才恍然大悟,不禁讚歎道:“王妃,難怪宮中眾多姐妹皆對您喜愛有加呢。原是您一直在默默幫助那些常遭欺淩之人,替她們出一口惡氣啊!”
長孫無豔和春喜一起進到內室,她緩緩地走向窗邊那張精致的軟榻前,她輕輕地提起裙擺,優雅地坐了下來。
她微微轉過過頭,美眸流轉之間,目光落在了一直靜靜站在一旁的春喜身上。長孫無豔對著春喜柔聲吩咐道:“春喜啊,你且先去喝口水,然後去書房,替我將那方品質上乘的徽墨好好研磨一番。待會兒等我前去查看一下承乾是否已經醒來,然後便會到書房書寫一封書信給秦王。”
春喜聽聞此言,連忙恭恭敬敬地福身應道:“好的,秦王妃!奴婢謹遵您的吩咐,這就立刻前去準備。”話音剛落,隻見春喜輕盈地轉過身去,腳下步伐如風一般匆匆朝著書房的方向快步走去。
看著春喜離去的背影漸行漸遠,長孫無豔不禁微微歎了口氣。她那雙美麗的眼眸中此刻充滿了憂慮之色,心中暗自思忖著:“唉……看來如今父王和二郎這對父子間的關係已然出現了深深的裂痕,想要恢複如初怕是難如登天了。”想到此處,長孫無豔不由得愁眉緊鎖,心情愈發沉重起來。
隨著李密的逝去,曾經威震一時的瓦崗寨勢力如大廈傾頹般土崩瓦解。原本被其占據的廣袤中原大地,此刻也迎來了新一輪的洗牌與劃分。而就在這風雲變幻之際,竇建德率領著他那日漸崛起的河北勢力嶄露頭角。
竇建德此人頗具謀略和膽識,且善於籠絡人心。更為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來自北方強大的東突厥部落的援助,這無疑成為了他迅速發展壯大的有力支撐。在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竇建德所統領的軍隊勢如破竹,一路攻城掠地,其勢力範圍不斷擴大。
某一日清晨,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竇建德府邸的庭院之中。正當他漫步其間時,突然瞧見五隻色彩斑斕的小鳥輕盈地飛入院子裏。它們或盤旋飛舞,或停歇枝頭,嘰嘰喳喳好不熱鬧。竇建德見此情景,心中一動:這五隻小鳥莫非是上天賜予我的祥瑞之兆?於是乎,他當機立斷,決定以此為契機,定國號為“夏”,並以“五鳳”作為自己的年號。隨後不久,竇建德便在樂壽正式稱帝,將此地定為都城,並開始著手設置文武百官,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對完備的政權機構。
稱帝之後的竇建德並未滿足於現有的成就,而是繼續積極向外擴張領土。他指揮著麾下大軍南征北戰,先後攻克了河北、山東等大片地區。所到之處,百姓們紛紛響應歸附,使得竇建德的聲名遠揚,其統治區域內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啟稟夏王,那李世績竟然趁您全心全意照顧皇後生產之際,率領其親信逃迴大唐去了!此等行徑實在可惡至極!”一群將領滿臉怒容,氣勢洶洶地押解著李世績的父親徐蓋來到竇建德麵前。
竇建德聽聞此言,臉上滿是驚愕之色,心中更是掀起了驚濤駭浪。他萬萬沒有想到,一直以來對自己忠心耿耿的李世績會突然做出這樣的舉動。然而,當他看到徐蓋被手下打得臉青嘴腫,頭發淩亂的狼狽模樣後,僅僅過了片刻功夫,竇建德便緩緩搖了搖頭,沉聲道:“諸位將軍稍安勿躁,且聽本王一言。李世績他身為大唐的臣子,衷心效忠於他的天子,這本無可厚非。當初他之所以願意為我效力,也不過是因本王將他的父親扣押在此作為要挾罷了。如今他既然選擇迴歸大唐,想必也是迫於無奈之舉。”
“陛下,您怎能如此心慈手軟?那李世績可是大唐的猛將啊!若就這樣輕易放他迴去,這無異於縱虎歸山呐!日後必成大患!”眾將士們顯然無法接受竇建德這般寬容大度的說辭,紛紛出言勸諫道。
“唉!既然李世績他身在曹營心在漢,即便咱們強行將其留下來,怕也是無濟於事呀!更何況此人著實為咱大夏國建立了諸多戰功呢!不僅如此,他還向咱們進獻了眾多的俘虜。倘若此時此刻,咱們就這般狠心地將他的父親給斬殺了,恐怕這天下之人都會嘲笑咱們不夠仁義道德啊!”竇建德一邊重重地歎息著,一邊無奈地搖著頭說道。
“大王,依臣之見,如今可是李世績他率先選擇了叛逃啊!既然他已然做出了這不仁不義之事在前頭,那麽咱們誅殺他的父親又有何不可呢?這樣做也算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罷了。”站在一旁的軍師淩敬趕忙拱手作揖,言辭懇切地對竇建德說道。隻見他眉頭緊皺,一臉嚴肅,顯然對於竇建德放走李世績這件事情持有不同的看法。
“我竇建德雖不過區區一介草民,自幼未曾飽讀詩書,但忠義二字如何書寫,心中卻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此次將他父親扣為人質,以此脅迫其歸降於我等,實乃卑鄙小人才會做出之事。既然本王已然承諾將他父親釋放,那便說到做到,絕不食言!本王不願強逼他人,行那不義之舉。”竇建德大手一揮,滿臉正氣地說道,顯然已不想再聽到任何抱怨之聲。
稍作停頓後,竇建德似乎又想起什麽,接著補充道:“此外,對於被捉的大唐李神通以及同安公主等人,務必以禮相待。咱們要以理服人,不要強人所難。本王向來光明磊落,不屑於做強人所難之事!”說罷,竇建德目光如炬,掃視著在場的眾人。
聽聞竇建德這番言辭,眾人麵麵相覷,雖心有不甘,但見竇建德態度堅決,最終也隻能無奈地點頭應承下來。隨後,大家紛紛行禮告退,房間內很快便隻剩下竇建德一人,而他則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南方,江南的蕭銑如狼似虎般猛烈攻擊著峽州,其野心昭然若揭——企圖占據富饒的蜀地,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而在中原地區,王世充亦是不甘示弱,頻繁派遣軍隊侵犯三門峽一帶,妄圖長驅直入關中,給大唐的心髒地帶造成致命威脅。
與此同時,北方的竇建德更是來勢洶洶,屢次發兵猛攻唐地,大有將大唐的影響力徹底逐出河北之勢。更令人頭疼的是,梁師都竟然在強大的東突厥支持之下,肆無忌憚地屢屢進犯靈州,使得邊境局勢愈發緊張。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李淵深知時間緊迫、刻不容緩。他心急如焚,腳下生風,步履匆匆地趕迴了禦書房。剛一踏入房門,他甚至來不及喘口氣,便徑直朝著書桌飛奔而去。緊接著,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落座,毫不猶豫地抓起桌上的毛筆,飽蘸墨汁後開始奮筆疾書起來。隨著筆尖在紙上飛速遊走,一行行蒼勁有力的字跡逐漸顯現出來,那便是一份至關重要的手敕。
在手敕中,李淵寫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大河以東謹守關西而已。”寫完之後,他放下手中的毛筆,凝視著眼前這份手敕,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李淵心中暗自思忖著,如果他直截了當地頒布命令讓李世民出兵迎敵,那麽依照李世民那剛正不阿且重情重義的性子,很有可能會借機提出懲處裴寂,以此來為冤死的劉文靜報仇。然而,若是自己佯裝有意放棄河東地區,那無疑是要放棄統一中原的唯一希望。依他對李世民的了解,他定然不會輕易坐視不管,必定會主動請纓出征。如此一來,到時候就算李世民想要追究裴寂的責任,也難以再有合適的理由和時機了。想到此處,李淵又想到了一個難題,隻見他不禁眉頭微皺,開始苦思冥想究竟該派遣何人前去送達這份至關重要的手敕方才最為穩妥可靠。
思來想去,李淵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人的身影——中書侍郎唐檢。此人不僅與二郎相識已久,而且能言善辯、口才極佳,由他前去傳達旨意,定然能夠把話說明白,讓二郎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想到這裏,李淵抬起頭來,高聲喊道:“來人啊!”
聲音剛落,一名侍衛便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單膝跪地說道:“報告陛下!”然而,這名侍衛接下來所說的話卻並非李淵所期待的那樣。隻聽侍衛稟報道:“李世績從竇建德那裏逃了迴來,正在宮外求見。”原來,這名侍衛進來並不是因為李淵的召喚,而是要向他稟報另外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李淵聞言先是一愣,隨即便麵露喜色,激動地說道:“真的太好了!快快宣他進來。另外,再派人去請唐檢進宮。”此時此刻,李淵心情大好,暗自感歎道:“看來老天爺終究還是站在我李淵這一邊啊!”
長孫無豔離開皇宮,迴到了秦王府。春喜如自從皇宮迴來之後,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興奮之色。隻見春喜迫不及待地湊近長孫無豔,壓低聲音說道:“王妃啊,我可得告訴您一個天大的秘密!秋菊她們剛剛偷偷地跟我說呀,她們那幾個侍奉尹德妃的奴婢,可從來都沒像今天這般開心過呢!”
長孫無豔微微挑起眉毛,眼眸中閃爍著一絲好奇與興致,嘴角輕揚,靜靜地凝視著眼前的春喜,似乎在用眼神鼓勵她繼續講述下去。
春喜見狀,先是緊張地咽了一口唾沫,然後深吸一口氣,開始繪聲繪色地描述起來:“王妃您可知道呀,那個尹德妃平日裏仗著自己位高權重,脾氣簡直壞到了極點!對待我們這些做下人的,不是動不動就打罵相加,就是惡言相向,弄得大家整天都提心吊膽的,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惹惱了這位煞星。然而今天,嘿嘿嘿,她被整治得叫苦連天,卻半句責罵的話都不敢從嘴裏吐出來,聽得人心裏頭別提有多痛快啦!”
講到興奮處,春喜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麽重要的事情一般,臉上露出一抹疑惑之色,不解地向長孫無豔問道:“王妃啊,以往您幫其他姐妹醫治痛經的時候,不都是采用艾灸之法,或者在藥方子裏再添上一味炮附子,好將病根兒徹徹底底地祛除掉麽?為何此次卻沒有沿用相同的法子呢?不過嘛......要是當真這樣做的話,恐怕秋菊她們日後便再也尋不著這樣絕佳的機會來好好懲治一下那尹德妃咯!”說完這話,春喜自顧自地搖了搖頭,臉上滿是惋惜之意。
就這樣,春喜一路上猶如一隻歡快的小鳥般,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腳下的步子也絲毫不見停頓。而她所談論的關於尹德妃被整治一事,仿佛有著無窮無盡的趣味和吸引力,令她怎麽也講不夠。
長孫無豔突然止住前行的步伐,目光落在身旁的春喜身上,緩聲道:“春喜啊,用艾灸雖說功效不錯,可尹德妃畢竟是陛下的寵妃。倘若稍有不慎,在她身上留下哪怕一絲一毫的疤痕,咱們可是萬萬擔待不起這份罪責呀。再者,這炮附子即便經過精心炮製,仍具有一定毒性。若在熬製藥湯時未能精準掌控火候,極有可能引發中毒事件。故而,咱們在對症下藥之時,還需因人而異、謹慎行事,你可明白其中深意?”
春喜聞得此言,趕忙頷首應道:“奴婢謹遵王妃教誨!不過依奴婢淺見,隻要將藥煲至足夠火候便可保無虞吧。想那宇文昭儀先前不也用過炮附子麽?”說罷,臉上流露出些許疑惑之色。
長孫無豔微微一笑,輕聲迴應道:“如此一來,那秋菊她們豈不是少了許多懲治尹德妃的機會?”言語間似是帶著幾分調侃之意。
此時,春喜方才恍然大悟,不禁讚歎道:“王妃,難怪宮中眾多姐妹皆對您喜愛有加呢。原是您一直在默默幫助那些常遭欺淩之人,替她們出一口惡氣啊!”
長孫無豔和春喜一起進到內室,她緩緩地走向窗邊那張精致的軟榻前,她輕輕地提起裙擺,優雅地坐了下來。
她微微轉過過頭,美眸流轉之間,目光落在了一直靜靜站在一旁的春喜身上。長孫無豔對著春喜柔聲吩咐道:“春喜啊,你且先去喝口水,然後去書房,替我將那方品質上乘的徽墨好好研磨一番。待會兒等我前去查看一下承乾是否已經醒來,然後便會到書房書寫一封書信給秦王。”
春喜聽聞此言,連忙恭恭敬敬地福身應道:“好的,秦王妃!奴婢謹遵您的吩咐,這就立刻前去準備。”話音剛落,隻見春喜輕盈地轉過身去,腳下步伐如風一般匆匆朝著書房的方向快步走去。
看著春喜離去的背影漸行漸遠,長孫無豔不禁微微歎了口氣。她那雙美麗的眼眸中此刻充滿了憂慮之色,心中暗自思忖著:“唉……看來如今父王和二郎這對父子間的關係已然出現了深深的裂痕,想要恢複如初怕是難如登天了。”想到此處,長孫無豔不由得愁眉緊鎖,心情愈發沉重起來。
隨著李密的逝去,曾經威震一時的瓦崗寨勢力如大廈傾頹般土崩瓦解。原本被其占據的廣袤中原大地,此刻也迎來了新一輪的洗牌與劃分。而就在這風雲變幻之際,竇建德率領著他那日漸崛起的河北勢力嶄露頭角。
竇建德此人頗具謀略和膽識,且善於籠絡人心。更為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來自北方強大的東突厥部落的援助,這無疑成為了他迅速發展壯大的有力支撐。在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竇建德所統領的軍隊勢如破竹,一路攻城掠地,其勢力範圍不斷擴大。
某一日清晨,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竇建德府邸的庭院之中。正當他漫步其間時,突然瞧見五隻色彩斑斕的小鳥輕盈地飛入院子裏。它們或盤旋飛舞,或停歇枝頭,嘰嘰喳喳好不熱鬧。竇建德見此情景,心中一動:這五隻小鳥莫非是上天賜予我的祥瑞之兆?於是乎,他當機立斷,決定以此為契機,定國號為“夏”,並以“五鳳”作為自己的年號。隨後不久,竇建德便在樂壽正式稱帝,將此地定為都城,並開始著手設置文武百官,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對完備的政權機構。
稱帝之後的竇建德並未滿足於現有的成就,而是繼續積極向外擴張領土。他指揮著麾下大軍南征北戰,先後攻克了河北、山東等大片地區。所到之處,百姓們紛紛響應歸附,使得竇建德的聲名遠揚,其統治區域內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啟稟夏王,那李世績竟然趁您全心全意照顧皇後生產之際,率領其親信逃迴大唐去了!此等行徑實在可惡至極!”一群將領滿臉怒容,氣勢洶洶地押解著李世績的父親徐蓋來到竇建德麵前。
竇建德聽聞此言,臉上滿是驚愕之色,心中更是掀起了驚濤駭浪。他萬萬沒有想到,一直以來對自己忠心耿耿的李世績會突然做出這樣的舉動。然而,當他看到徐蓋被手下打得臉青嘴腫,頭發淩亂的狼狽模樣後,僅僅過了片刻功夫,竇建德便緩緩搖了搖頭,沉聲道:“諸位將軍稍安勿躁,且聽本王一言。李世績他身為大唐的臣子,衷心效忠於他的天子,這本無可厚非。當初他之所以願意為我效力,也不過是因本王將他的父親扣押在此作為要挾罷了。如今他既然選擇迴歸大唐,想必也是迫於無奈之舉。”
“陛下,您怎能如此心慈手軟?那李世績可是大唐的猛將啊!若就這樣輕易放他迴去,這無異於縱虎歸山呐!日後必成大患!”眾將士們顯然無法接受竇建德這般寬容大度的說辭,紛紛出言勸諫道。
“唉!既然李世績他身在曹營心在漢,即便咱們強行將其留下來,怕也是無濟於事呀!更何況此人著實為咱大夏國建立了諸多戰功呢!不僅如此,他還向咱們進獻了眾多的俘虜。倘若此時此刻,咱們就這般狠心地將他的父親給斬殺了,恐怕這天下之人都會嘲笑咱們不夠仁義道德啊!”竇建德一邊重重地歎息著,一邊無奈地搖著頭說道。
“大王,依臣之見,如今可是李世績他率先選擇了叛逃啊!既然他已然做出了這不仁不義之事在前頭,那麽咱們誅殺他的父親又有何不可呢?這樣做也算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罷了。”站在一旁的軍師淩敬趕忙拱手作揖,言辭懇切地對竇建德說道。隻見他眉頭緊皺,一臉嚴肅,顯然對於竇建德放走李世績這件事情持有不同的看法。
“我竇建德雖不過區區一介草民,自幼未曾飽讀詩書,但忠義二字如何書寫,心中卻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此次將他父親扣為人質,以此脅迫其歸降於我等,實乃卑鄙小人才會做出之事。既然本王已然承諾將他父親釋放,那便說到做到,絕不食言!本王不願強逼他人,行那不義之舉。”竇建德大手一揮,滿臉正氣地說道,顯然已不想再聽到任何抱怨之聲。
稍作停頓後,竇建德似乎又想起什麽,接著補充道:“此外,對於被捉的大唐李神通以及同安公主等人,務必以禮相待。咱們要以理服人,不要強人所難。本王向來光明磊落,不屑於做強人所難之事!”說罷,竇建德目光如炬,掃視著在場的眾人。
聽聞竇建德這番言辭,眾人麵麵相覷,雖心有不甘,但見竇建德態度堅決,最終也隻能無奈地點頭應承下來。隨後,大家紛紛行禮告退,房間內很快便隻剩下竇建德一人,而他則陷入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