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熱鬧、車水馬龍的京城之中,有一座宏偉壯麗的府邸——公主府。今日,這座府邸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因為今天本應是泰安公主的壽誕之喜。
泰安公主,那可是當今聖上燕禎一母同胞的親姐姐啊!時光如白駒過隙,匆匆流逝間,如今的她已然年逾花甲,步入耳順之年。可即便如此,歲月似乎並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跡,依舊精神抖擻、容光煥發,往昔的風采絲毫未減。
值此具有非凡意義的六十大壽之際,整個公主府張燈結彩,喜氣洋洋,處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府上眾人皆忙前忙後,精心籌備著這場盛大的慶典。
此次大壽,公主府特地大擺筵席,廣邀賓客,以慶華誕。而負責操持這場盛宴的重任,則落在了泰安公主的嫡孫——郡王世子秦世勳的肩上。說起這位秦世勳世子,在京城那可是聲名遠揚。誠然,有人將其視作紈絝子弟,但他卻有別於那些肆意妄為、作惡多端的惡少們。至多不過是喜好逗弄蛐蛐,偶爾聽聽小曲兒而已,至今尚未曾有過什麽驚世駭俗、太過分之舉。
想當年,秦世勳也曾跟隨燕南迴一起玩耍,甚至可以說是燕南迴的小跟班。然而,那燕南迴實際上是佯裝成紈絝模樣,其真實目的和心思鮮為人知;可這秦世勳呢,則是貨真價實的紈絝,對鬥雞走狗之類的玩樂之事甚是癡迷。但即便如此,他生性還算善良,並未仗著自己的身份地位去欺壓百姓或者惹出大禍端。
然而此次借由為其祖母操辦六十歲大壽慶典之際,這位秦世子可謂是廣撒請帖。由於所散發的請帖數量眾多,以至於葉瀾依不惜花費重金並通過各種關係門路,方才成功獲取到一張珍貴的請帖得以受邀參加這場盛宴。
事實上,在那繁榮昌盛、車水馬龍的京城之中,形形色色、規模不一的宴會此起彼伏,猶如夜空中璀璨的繁星,數不勝數。然而,這些看似風光無限的宴會背後,其舉辦的目的卻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中之一,無非就是借助這一社交場合,廣結人脈,攀附權貴,以此來拓展自己家族或個人的關係網,為日後的發展鋪平道路;而另一個目的,則是那些家中有適婚子女的夫人們所精心策劃的,她們希望能趁著這個機會,給自己的兒女挑選到稱心如意的佳偶良配。
可是,就在這座表麵上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處處充斥著勾心鬥角和群芳爭豔場景的京城裏麵,在那場由各府名門閨秀們紛紛登台亮相,爭相展現自身傾國傾城之貌以及多才多藝之才的奢華盛宴之上,居然出人意料地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匪夷所思且讓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原來,那位身份尊貴無比、備受世人敬仰的泰安公主的嫡長孫——秦世子,竟然和葉貴妃在宮中悉心撫養長大,並且一直視如己出、寵溺至極的葉瀾依,趁著前院眾多賓客都沉浸在美味佳肴帶來的享受之中時,神不知鬼不覺地悄悄溜到了花園旁邊一處位置偏僻、環境清幽的小屋子裏麵,幹起了那見不得人的苟合之事!
話說這被抓到的緣由啊,簡直令人啼笑皆非!原來呀,那個葉瀾依身邊的貼身小丫鬟,慌慌張張地跑到前院,扯開嗓子就大喊大叫起來:“不好啦!我家小姐在花園裏不見啦!”這一喊可不得了,正巧被路過的泰安公主聽到了。
泰安公主一聽,有人竟然在自己的府邸走失了,那怎麽能行呢?於是乎,她趕忙吩咐手下的人立刻前去尋找。這不,消息一經傳出,府裏那些個愛湊熱鬧、又心懷鬼胎的公子小姐們紛紛聞風而動,一個個爭先恐後地表示要去幫忙找人。
要說這些人呐,表麵上看似乎真是熱心腸,想要幫著找到失蹤的葉瀾依,但實際上呢,他們心裏各自打著小算盤。有的是真心想幫幫忙,好賣個人情;但更多的則是盤算著趁此機會,能跟自己瞧得上眼的人搭上幾句話兒,套套近乎。
就這樣,一大群人浩浩蕩蕩地跟著那驚慌失措的小丫鬟,在偌大的花園中東奔西走。沒過多久,眾人便在花園西北角一處頗為僻靜的小院裏,發現了葉瀾依的身影。然而,更讓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與葉瀾依一同出現在這裏的,居然還有公主的孫子秦世子!
再仔細一看,隻見葉瀾依的外衣不知何時已被脫下,此刻正鬆垮垮地掛在腰間,身上僅剩下一件單薄的罩衣。而那位秦世子呢,則是腰帶已然解開,原本整齊的外衣也大大咧咧地敞開著。
此情此景,就連見多識廣、經驗老到的嬤嬤們都不禁驚呆了。她們麵麵相覷,心中暗自思忖道:若說是這二人在此偷偷幽會吧,可雙方的衣物都尚未完全脫去;可要說是普通的私下會麵,可為何當大家發現他們時,兩個人竟都是昏迷不醒的狀態呢?這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和內情呢?一時間,整個場麵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之中……
過了好一會兒,還是秦世子的母親——郡王妃,吩咐下人將昏迷不醒的兩人給弄醒過來。
當葉瀾依悠悠轉醒之後,她迷迷糊糊地睜開雙眼,待看清眼前的狀況後,頓時花容失色。隻見她滿臉驚恐之色,嬌軀顫抖著,堅稱自己是被人強行擄到這裏來的,至於後續發生的事情,她則表示一無所知。說完這些,葉瀾依便掩麵痛哭起來,淚水如決堤之水般源源不斷地湧出眼眶。
與此同時,一旁的秦世勳也終於清醒了過來。他茫然地看著周圍的一切,臉上滿是困惑與驚愕,顯然還沒有從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中迴過神來。麵對如此混亂的局麵,他張了張嘴,卻半天都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一時間,房間裏充斥著葉瀾依嚶嚶嚶的哭聲和秦世勳不知所措的沉默,氣氛顯得異常尷尬。
最終,還是經驗豐富、處事果斷的郡王夫人站出來打破了僵局。她先是下令讓眾人先前往前院繼續享用膳食,接著又屏退了那些與此事無關的家奴和丫鬟,隻留下幾個親信在場。隨後,她讓人將秦世勳暫且帶至旁邊的房間等候處理。
等到現場隻剩下郡王妃和葉瀾依二人時,郡王妃緩緩開口道:“葉姑娘啊,今日之事,依本妃看來,或許隻是一場誤會罷了。要知道,方才我們闖進來的時候,我兒的衣裳可是完好無損地穿在身上呢。再者,之前聽聞你的丫鬟說你在我郡王府內遭人擄走,可若姑娘你執意認為此事並非誤會,那麽咱們不妨直接將此事呈報給京兆尹,請他們前來徹查一番如何?”
葉瀾依靜靜地站在那裏,低垂著頭顱,仿佛一尊沉默的雕塑。然而,如果此時有旁人能夠瞥見她的麵容,定會發現那張嬌美的臉龐早已被不甘和憤怒所占據。
今日之事,原本一切皆在葉瀾依的精心算計之中。她巧妙地安排好了一場陰謀,計劃給燕凜豐下藥,並成功地讓某人將中了藥的燕凜豐引至此處。本以為事情會按照她預設的軌道發展,可誰能料到最終出現在這裏的竟然不是燕凜豐,而是郡王的世子——那個令人厭惡的紈絝子弟秦世勳!
想當年,在葉瀾依的眼中,秦世勳不過是個不入流的角色,甚至連給她提鞋的資格都沒有。而如今,更糟糕的是,關於她抄襲的流言蜚語已經在京城迅速傳播開來。當她看到來人竟是秦世勳時,心中除了震驚之外,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的認命之感。
於是,當眾人紛紛踏入這院子之後,葉瀾依便開始哭泣起來。她抽噎著訴說自己如何被人擊昏,全然不知為何會置身於這座院落之中。起初,她的哭聲還頗為響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許是哭得太久,又或許是意識到再多的哭訴也無濟於事,葉瀾依漸漸停止了大聲啼哭,轉而改為低聲抽泣,那微微顫抖的雙肩透露出她內心深處無法言說的痛苦與委屈。
然而,郡王妃可絕非等閑之輩。要知道,她的夫君秦郡王秦誌遠乃是當今陛下的嫡親外甥!雖說名義上是外甥,但實際上年齡與燕禎相差無幾。正因如此,燕禎同秦誌遠之間的關係反倒比跟泰安公主更為親密無間。
依仗著自身與皇帝舅舅的特殊親緣,秦誌遠可謂是肆意妄為,小妾一房接著一房地迎娶進門,其所謂的紅顏知己更是多得令人難以計數。想當初,他甚至還曾與皇商葉家的家主爭搶過女子,鬧出了不小的風波。而最終呢?皇帝不僅未對他加以懲處,反倒是將那葉家家主狠狠責罰了一番。最後還是葉貴妃出麵求情,燕禎才寬恕了葉子健。
再說說這位秦郡王的正妃,對於後宅之中那些見不得光的齷齪之事,她心裏可是跟明鏡兒似的。
今日這葉瀾依的丫鬟行事著實怪異,居然毫不顧忌場合,徑直跑到前院扯開嗓門嚷嚷著自家小姐失蹤了,並且聲稱是在花園裏不見的人影。
此事本身便充滿蹊蹺,按常理而言,遇到這種情況理應首先找尋自家主子稟報才對。倘若葉瀾依的姑姑當時並不在場,那麽悄悄向她這個掌管內宅事務之人,說明情況也是合情合理的。
除非這丫鬟與葉瀾依有著深仇大恨,否則便隻能解釋為,這一切皆是她們自導自演的一出鬧劇罷了。
再者,那丫鬟尋到葉瀾依的方式著實怪異得緊。原來呀,竟是因著葉瀾依今日身著一件極為惹眼的披風所致。且不說這披風的材質如何名貴,單就其上塗抹的大量金粉而言,便已足夠引人注目了。試問哪家的閨閣女子會如此行事?竟將這般多的金粉肆意塗抹於披風之上!抹金粉到衣服上的事兒,要不就是做表演之用,要不就是青樓或者宮裏的妃子爭寵閨房之用。今天這個葉貴妃侄女也是讓郡王妃長了見識。
而最為令人詫異之事,則要數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了。待眾人趕到時,隻見葉瀾依的衣裳已然褪去,但反觀她身旁自家少爺的衣物,卻幾乎都完好地穿戴在身。除卻那腰帶不知何故被丟棄在了一旁之外,就連外衣也是絲毫未動。更為離奇的是,據秦世勳所言,他本是因飲酒過量,欲出門到園中透透氣兒。孰料,當他行至花園處,剛奔至一棵大樹下正欲小解之際,突然遭人從背後襲擊,瞬間便暈厥過去。待到再度蘇醒之時,入目所見便是眼前這一群圍聚之人,以及在旁哭得梨花帶雨、楚楚可憐的葉瀾依。
就在此時,葉瀾依已然將手中的絲帕攥得緊緊的,抽泣聲也逐漸停歇下來。畢竟這一番假哭著實耗費了不少精力,她隻覺得渾身發軟、氣喘籲籲。聽到郡王妃所言之後,心中暗叫不好,深知今日之事怕是難以善了。然而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於是她索性閉口不言,緩緩站起身來。身旁的婢女趕忙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扶住自家主子的手臂,生怕她一個不穩摔倒在地。
隻見葉瀾依微微屈膝,向著郡王妃盈盈施了一禮,輕聲說道:“郡王妃息怒,此事妾身實難自作主張,唯有先返迴宮中向姑母稟報,請她為我定奪。”言罷,她不再多作停留,轉身便朝著門口走去,腳步匆匆,甚至連頭都未曾迴一下,仿佛身後有什麽洪水猛獸一般。
而留在原地的郡王妃,則是一臉狐疑之色。對於眼前發生的這一切,她心中亦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應當先去找找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問個清楚,弄明白事情的原委之後,再從長計議也不遲。反正不管怎樣,最糟糕的情況無非就是讓兒子迎娶這位葉家小姐。至於世子妃之位嘛,那是想都別想了,頂多也就是看在葉貴妃的薄麵上,給她安排一個側妃的名分罷了。想到此處,郡王妃不禁輕輕歎了口氣,搖著頭吩咐下人備車,準備前往兒子的住處探聽虛實。
就在郡王妃快要走到秦世勳房間的時候,突然被一個侍女匆匆忙忙地攔住了去路,並告知她泰安公主有請。郡王妃心中雖有些疑惑,但也不敢怠慢,隻得轉身跟著侍女前往正廳。
待到郡王妃來到正廳時,還未來得及向泰安公主行禮問安,隻見泰安公主一臉焦急地開口說道:“行了,趕緊別弄那些繁文縟節了!快跟我講講,世勳那邊究竟是怎麽一迴事?我可聽人說了,他竟然和宮裏那個養女滾到一塊兒去了!”
要知道,這些年來,在京城的貴人們所組成的圈子當中,有不少人都將葉瀾依稱作“宮裏那個養女”或者“葉家那個養女”,仿佛已經忘卻了葉瀾依的生父生母其實都仍然在世。
麵對泰安公主的質問,郡王妃不禁麵露難色,猶豫了片刻之後才緩緩答道:“迴婆母的話,事情是這樣的……有人發現他們倆被堵在了房間裏麵。不過,咱們家世勳的衣裳還是完好無損地穿在身上的,反而是那個葉姑娘的衣物……就隻剩下一件罩衣披在身上了。”說到這裏,郡王妃實在覺得難以繼續描述下去,因為這種事情對於一個尚未出嫁的姑娘來說,著實有些不堪入耳。但既然泰安公主追問,她又不好不迴答,所以隻能盡量用委婉含蓄的方式來講述這件事。
泰安公主聽完這番話後,臉上並未流露出過多的情緒波動,隻是淡淡地迴應道:“如此看來,倒真不愧是葉家之女啊,想必是得了那葉妃的真傳。不過呢,咱們家世勳論起輩分來,可是她實打實的侄子。所以啊,你日後可得想法子將這層關係給疏遠開來。另外,務必要徹查清楚究竟有哪些個吃裏扒外之人!”
聽到這裏,郡王妃不禁脫口而出:“婆母您的意思是……咱們府上竟然有人吃裏扒外不成?”然而話音剛落,她便立刻懊悔不已。要知道,如果葉瀾依當真沒有內應相助,單憑她一人之力以及隨身帶來的那個小丫鬟,又怎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將自己的寶貝兒子弄到那個房間去呢?更何況,根據下麵人的稟報,那個小丫鬟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前廳的,即便中途出去過一小會兒,但從時間上來推斷也是完全對不上號的呀!
於是郡王妃神色慌張地趕忙說道:“婆母大人,請您恕罪,是兒媳一時糊塗想岔了,兒媳這就立刻著手去調查此事。”話音剛落,郡王妃趁著泰安公主尚未發難之前,匆匆忙忙地向其行了個禮,然後迅速轉身告退。她一邊急匆匆地走著,一邊嘴裏不停地小聲嘀咕著抱怨起來。都要怪自家那個郡王啊!他總是念叨說婆母年事已高,身邊又沒有人悉心照料,因此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二十多天讓自己前來公主府伺候婆母。無奈之下,自己也隻好聽從安排住到了公主府上。
且說那泰安公主,對郡王妃可謂信任有加,竟毫不猶豫地將公主府內諸如掌管家務之類的眾多繁雜事務,統統交由郡王妃全權處置。初時,郡王妃尚覺遊刃有餘,自信滿滿地應下這一重托。
然時光流轉,日子漸久,郡王妃卻漸漸感到力不從心起來。原來,她自家的郡王府亦是諸事紛擾,亟待有人悉心料理。如此一來,郡王妃便陷入兩難之境,分身乏術。
每日清晨,天剛破曉,郡王妃便匆匆起身,趕往郡王府,忙碌地處理著各種大小事務。待到日頭高懸,她又需馬不停蹄地折返公主府,繼續操持這邊的一應瑣事。往往是這邊尚未忙完,那邊又有急事傳來,令她疲於奔命,苦不堪言。
有時,就連郡王妃本人也忍不住暗自嗟歎:“我如今這般模樣,整日來迴奔波,可不就與那些日日辛勤勞作之人一般無二?甚至比起他們,我怕是要更累上幾分哩!”
偏巧今日,自己那不省心的兒子,不知怎地竟又惹出一樁桃色風波。這消息猶如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郡王妃本已疲憊不堪的心上。隻一瞬間,郡王妃頓感心力憔悴,幾近崩潰。
正當她心煩意亂之際,忽地憶起方才那位武夫人曾向自己提及一種所謂的理療按摩,說是能夠有效舒緩身心壓力。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郡王妃趕忙喚來身旁侍從,吩咐道:“快去瞧瞧武夫人是否已經離去。若是還未走遠,速速請她到我院裏來小坐片刻。”
實際上,郡王妃找上薑秀芝的原因並不止表麵那麽簡單,其中還隱藏著更深層次的考慮。如今自家兒子攤上了這樣的事情,實在令人憂心忡忡。那葉家的女兒若是執意要嫁給自己的兒子,該如何是好?雖說當時見她衣著整齊,但誰又能保證真就沒有發生什麽呢?倘若這姑娘腹中真有了身孕,那可真是麻煩大了!所以當務之急,必須盡快找到一個合適的正妃人選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局麵。
偶然間聽聞武夫人家中有一女,年方十五,眼看著即將到了及笄之年。更為重要的是,據說此女乃是由蘭公子親自舉薦前往鹿鳴書院求學的。如此一來,可以想見這位小姐必定才情出眾、學識過人。況且,她的表姐已然被指婚給了當今聖上的第五子燕南迴,而燕南迴恰好又是自己兒子年少時的親密玩伴。有了這層關係,日後相處想必會十分融洽和睦。若能將這位武小姐娶進家門作為正妃,不僅可以解決眼前的棘手問題,或許還能為家族帶來更多的榮耀和機遇。想到此處,郡王妃心中對於此事愈發堅定起來。
泰安公主,那可是當今聖上燕禎一母同胞的親姐姐啊!時光如白駒過隙,匆匆流逝間,如今的她已然年逾花甲,步入耳順之年。可即便如此,歲月似乎並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跡,依舊精神抖擻、容光煥發,往昔的風采絲毫未減。
值此具有非凡意義的六十大壽之際,整個公主府張燈結彩,喜氣洋洋,處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府上眾人皆忙前忙後,精心籌備著這場盛大的慶典。
此次大壽,公主府特地大擺筵席,廣邀賓客,以慶華誕。而負責操持這場盛宴的重任,則落在了泰安公主的嫡孫——郡王世子秦世勳的肩上。說起這位秦世勳世子,在京城那可是聲名遠揚。誠然,有人將其視作紈絝子弟,但他卻有別於那些肆意妄為、作惡多端的惡少們。至多不過是喜好逗弄蛐蛐,偶爾聽聽小曲兒而已,至今尚未曾有過什麽驚世駭俗、太過分之舉。
想當年,秦世勳也曾跟隨燕南迴一起玩耍,甚至可以說是燕南迴的小跟班。然而,那燕南迴實際上是佯裝成紈絝模樣,其真實目的和心思鮮為人知;可這秦世勳呢,則是貨真價實的紈絝,對鬥雞走狗之類的玩樂之事甚是癡迷。但即便如此,他生性還算善良,並未仗著自己的身份地位去欺壓百姓或者惹出大禍端。
然而此次借由為其祖母操辦六十歲大壽慶典之際,這位秦世子可謂是廣撒請帖。由於所散發的請帖數量眾多,以至於葉瀾依不惜花費重金並通過各種關係門路,方才成功獲取到一張珍貴的請帖得以受邀參加這場盛宴。
事實上,在那繁榮昌盛、車水馬龍的京城之中,形形色色、規模不一的宴會此起彼伏,猶如夜空中璀璨的繁星,數不勝數。然而,這些看似風光無限的宴會背後,其舉辦的目的卻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中之一,無非就是借助這一社交場合,廣結人脈,攀附權貴,以此來拓展自己家族或個人的關係網,為日後的發展鋪平道路;而另一個目的,則是那些家中有適婚子女的夫人們所精心策劃的,她們希望能趁著這個機會,給自己的兒女挑選到稱心如意的佳偶良配。
可是,就在這座表麵上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處處充斥著勾心鬥角和群芳爭豔場景的京城裏麵,在那場由各府名門閨秀們紛紛登台亮相,爭相展現自身傾國傾城之貌以及多才多藝之才的奢華盛宴之上,居然出人意料地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匪夷所思且讓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原來,那位身份尊貴無比、備受世人敬仰的泰安公主的嫡長孫——秦世子,竟然和葉貴妃在宮中悉心撫養長大,並且一直視如己出、寵溺至極的葉瀾依,趁著前院眾多賓客都沉浸在美味佳肴帶來的享受之中時,神不知鬼不覺地悄悄溜到了花園旁邊一處位置偏僻、環境清幽的小屋子裏麵,幹起了那見不得人的苟合之事!
話說這被抓到的緣由啊,簡直令人啼笑皆非!原來呀,那個葉瀾依身邊的貼身小丫鬟,慌慌張張地跑到前院,扯開嗓子就大喊大叫起來:“不好啦!我家小姐在花園裏不見啦!”這一喊可不得了,正巧被路過的泰安公主聽到了。
泰安公主一聽,有人竟然在自己的府邸走失了,那怎麽能行呢?於是乎,她趕忙吩咐手下的人立刻前去尋找。這不,消息一經傳出,府裏那些個愛湊熱鬧、又心懷鬼胎的公子小姐們紛紛聞風而動,一個個爭先恐後地表示要去幫忙找人。
要說這些人呐,表麵上看似乎真是熱心腸,想要幫著找到失蹤的葉瀾依,但實際上呢,他們心裏各自打著小算盤。有的是真心想幫幫忙,好賣個人情;但更多的則是盤算著趁此機會,能跟自己瞧得上眼的人搭上幾句話兒,套套近乎。
就這樣,一大群人浩浩蕩蕩地跟著那驚慌失措的小丫鬟,在偌大的花園中東奔西走。沒過多久,眾人便在花園西北角一處頗為僻靜的小院裏,發現了葉瀾依的身影。然而,更讓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與葉瀾依一同出現在這裏的,居然還有公主的孫子秦世子!
再仔細一看,隻見葉瀾依的外衣不知何時已被脫下,此刻正鬆垮垮地掛在腰間,身上僅剩下一件單薄的罩衣。而那位秦世子呢,則是腰帶已然解開,原本整齊的外衣也大大咧咧地敞開著。
此情此景,就連見多識廣、經驗老到的嬤嬤們都不禁驚呆了。她們麵麵相覷,心中暗自思忖道:若說是這二人在此偷偷幽會吧,可雙方的衣物都尚未完全脫去;可要說是普通的私下會麵,可為何當大家發現他們時,兩個人竟都是昏迷不醒的狀態呢?這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和內情呢?一時間,整個場麵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之中……
過了好一會兒,還是秦世子的母親——郡王妃,吩咐下人將昏迷不醒的兩人給弄醒過來。
當葉瀾依悠悠轉醒之後,她迷迷糊糊地睜開雙眼,待看清眼前的狀況後,頓時花容失色。隻見她滿臉驚恐之色,嬌軀顫抖著,堅稱自己是被人強行擄到這裏來的,至於後續發生的事情,她則表示一無所知。說完這些,葉瀾依便掩麵痛哭起來,淚水如決堤之水般源源不斷地湧出眼眶。
與此同時,一旁的秦世勳也終於清醒了過來。他茫然地看著周圍的一切,臉上滿是困惑與驚愕,顯然還沒有從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中迴過神來。麵對如此混亂的局麵,他張了張嘴,卻半天都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一時間,房間裏充斥著葉瀾依嚶嚶嚶的哭聲和秦世勳不知所措的沉默,氣氛顯得異常尷尬。
最終,還是經驗豐富、處事果斷的郡王夫人站出來打破了僵局。她先是下令讓眾人先前往前院繼續享用膳食,接著又屏退了那些與此事無關的家奴和丫鬟,隻留下幾個親信在場。隨後,她讓人將秦世勳暫且帶至旁邊的房間等候處理。
等到現場隻剩下郡王妃和葉瀾依二人時,郡王妃緩緩開口道:“葉姑娘啊,今日之事,依本妃看來,或許隻是一場誤會罷了。要知道,方才我們闖進來的時候,我兒的衣裳可是完好無損地穿在身上呢。再者,之前聽聞你的丫鬟說你在我郡王府內遭人擄走,可若姑娘你執意認為此事並非誤會,那麽咱們不妨直接將此事呈報給京兆尹,請他們前來徹查一番如何?”
葉瀾依靜靜地站在那裏,低垂著頭顱,仿佛一尊沉默的雕塑。然而,如果此時有旁人能夠瞥見她的麵容,定會發現那張嬌美的臉龐早已被不甘和憤怒所占據。
今日之事,原本一切皆在葉瀾依的精心算計之中。她巧妙地安排好了一場陰謀,計劃給燕凜豐下藥,並成功地讓某人將中了藥的燕凜豐引至此處。本以為事情會按照她預設的軌道發展,可誰能料到最終出現在這裏的竟然不是燕凜豐,而是郡王的世子——那個令人厭惡的紈絝子弟秦世勳!
想當年,在葉瀾依的眼中,秦世勳不過是個不入流的角色,甚至連給她提鞋的資格都沒有。而如今,更糟糕的是,關於她抄襲的流言蜚語已經在京城迅速傳播開來。當她看到來人竟是秦世勳時,心中除了震驚之外,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的認命之感。
於是,當眾人紛紛踏入這院子之後,葉瀾依便開始哭泣起來。她抽噎著訴說自己如何被人擊昏,全然不知為何會置身於這座院落之中。起初,她的哭聲還頗為響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許是哭得太久,又或許是意識到再多的哭訴也無濟於事,葉瀾依漸漸停止了大聲啼哭,轉而改為低聲抽泣,那微微顫抖的雙肩透露出她內心深處無法言說的痛苦與委屈。
然而,郡王妃可絕非等閑之輩。要知道,她的夫君秦郡王秦誌遠乃是當今陛下的嫡親外甥!雖說名義上是外甥,但實際上年齡與燕禎相差無幾。正因如此,燕禎同秦誌遠之間的關係反倒比跟泰安公主更為親密無間。
依仗著自身與皇帝舅舅的特殊親緣,秦誌遠可謂是肆意妄為,小妾一房接著一房地迎娶進門,其所謂的紅顏知己更是多得令人難以計數。想當初,他甚至還曾與皇商葉家的家主爭搶過女子,鬧出了不小的風波。而最終呢?皇帝不僅未對他加以懲處,反倒是將那葉家家主狠狠責罰了一番。最後還是葉貴妃出麵求情,燕禎才寬恕了葉子健。
再說說這位秦郡王的正妃,對於後宅之中那些見不得光的齷齪之事,她心裏可是跟明鏡兒似的。
今日這葉瀾依的丫鬟行事著實怪異,居然毫不顧忌場合,徑直跑到前院扯開嗓門嚷嚷著自家小姐失蹤了,並且聲稱是在花園裏不見的人影。
此事本身便充滿蹊蹺,按常理而言,遇到這種情況理應首先找尋自家主子稟報才對。倘若葉瀾依的姑姑當時並不在場,那麽悄悄向她這個掌管內宅事務之人,說明情況也是合情合理的。
除非這丫鬟與葉瀾依有著深仇大恨,否則便隻能解釋為,這一切皆是她們自導自演的一出鬧劇罷了。
再者,那丫鬟尋到葉瀾依的方式著實怪異得緊。原來呀,竟是因著葉瀾依今日身著一件極為惹眼的披風所致。且不說這披風的材質如何名貴,單就其上塗抹的大量金粉而言,便已足夠引人注目了。試問哪家的閨閣女子會如此行事?竟將這般多的金粉肆意塗抹於披風之上!抹金粉到衣服上的事兒,要不就是做表演之用,要不就是青樓或者宮裏的妃子爭寵閨房之用。今天這個葉貴妃侄女也是讓郡王妃長了見識。
而最為令人詫異之事,則要數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了。待眾人趕到時,隻見葉瀾依的衣裳已然褪去,但反觀她身旁自家少爺的衣物,卻幾乎都完好地穿戴在身。除卻那腰帶不知何故被丟棄在了一旁之外,就連外衣也是絲毫未動。更為離奇的是,據秦世勳所言,他本是因飲酒過量,欲出門到園中透透氣兒。孰料,當他行至花園處,剛奔至一棵大樹下正欲小解之際,突然遭人從背後襲擊,瞬間便暈厥過去。待到再度蘇醒之時,入目所見便是眼前這一群圍聚之人,以及在旁哭得梨花帶雨、楚楚可憐的葉瀾依。
就在此時,葉瀾依已然將手中的絲帕攥得緊緊的,抽泣聲也逐漸停歇下來。畢竟這一番假哭著實耗費了不少精力,她隻覺得渾身發軟、氣喘籲籲。聽到郡王妃所言之後,心中暗叫不好,深知今日之事怕是難以善了。然而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於是她索性閉口不言,緩緩站起身來。身旁的婢女趕忙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扶住自家主子的手臂,生怕她一個不穩摔倒在地。
隻見葉瀾依微微屈膝,向著郡王妃盈盈施了一禮,輕聲說道:“郡王妃息怒,此事妾身實難自作主張,唯有先返迴宮中向姑母稟報,請她為我定奪。”言罷,她不再多作停留,轉身便朝著門口走去,腳步匆匆,甚至連頭都未曾迴一下,仿佛身後有什麽洪水猛獸一般。
而留在原地的郡王妃,則是一臉狐疑之色。對於眼前發生的這一切,她心中亦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應當先去找找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問個清楚,弄明白事情的原委之後,再從長計議也不遲。反正不管怎樣,最糟糕的情況無非就是讓兒子迎娶這位葉家小姐。至於世子妃之位嘛,那是想都別想了,頂多也就是看在葉貴妃的薄麵上,給她安排一個側妃的名分罷了。想到此處,郡王妃不禁輕輕歎了口氣,搖著頭吩咐下人備車,準備前往兒子的住處探聽虛實。
就在郡王妃快要走到秦世勳房間的時候,突然被一個侍女匆匆忙忙地攔住了去路,並告知她泰安公主有請。郡王妃心中雖有些疑惑,但也不敢怠慢,隻得轉身跟著侍女前往正廳。
待到郡王妃來到正廳時,還未來得及向泰安公主行禮問安,隻見泰安公主一臉焦急地開口說道:“行了,趕緊別弄那些繁文縟節了!快跟我講講,世勳那邊究竟是怎麽一迴事?我可聽人說了,他竟然和宮裏那個養女滾到一塊兒去了!”
要知道,這些年來,在京城的貴人們所組成的圈子當中,有不少人都將葉瀾依稱作“宮裏那個養女”或者“葉家那個養女”,仿佛已經忘卻了葉瀾依的生父生母其實都仍然在世。
麵對泰安公主的質問,郡王妃不禁麵露難色,猶豫了片刻之後才緩緩答道:“迴婆母的話,事情是這樣的……有人發現他們倆被堵在了房間裏麵。不過,咱們家世勳的衣裳還是完好無損地穿在身上的,反而是那個葉姑娘的衣物……就隻剩下一件罩衣披在身上了。”說到這裏,郡王妃實在覺得難以繼續描述下去,因為這種事情對於一個尚未出嫁的姑娘來說,著實有些不堪入耳。但既然泰安公主追問,她又不好不迴答,所以隻能盡量用委婉含蓄的方式來講述這件事。
泰安公主聽完這番話後,臉上並未流露出過多的情緒波動,隻是淡淡地迴應道:“如此看來,倒真不愧是葉家之女啊,想必是得了那葉妃的真傳。不過呢,咱們家世勳論起輩分來,可是她實打實的侄子。所以啊,你日後可得想法子將這層關係給疏遠開來。另外,務必要徹查清楚究竟有哪些個吃裏扒外之人!”
聽到這裏,郡王妃不禁脫口而出:“婆母您的意思是……咱們府上竟然有人吃裏扒外不成?”然而話音剛落,她便立刻懊悔不已。要知道,如果葉瀾依當真沒有內應相助,單憑她一人之力以及隨身帶來的那個小丫鬟,又怎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將自己的寶貝兒子弄到那個房間去呢?更何況,根據下麵人的稟報,那個小丫鬟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前廳的,即便中途出去過一小會兒,但從時間上來推斷也是完全對不上號的呀!
於是郡王妃神色慌張地趕忙說道:“婆母大人,請您恕罪,是兒媳一時糊塗想岔了,兒媳這就立刻著手去調查此事。”話音剛落,郡王妃趁著泰安公主尚未發難之前,匆匆忙忙地向其行了個禮,然後迅速轉身告退。她一邊急匆匆地走著,一邊嘴裏不停地小聲嘀咕著抱怨起來。都要怪自家那個郡王啊!他總是念叨說婆母年事已高,身邊又沒有人悉心照料,因此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二十多天讓自己前來公主府伺候婆母。無奈之下,自己也隻好聽從安排住到了公主府上。
且說那泰安公主,對郡王妃可謂信任有加,竟毫不猶豫地將公主府內諸如掌管家務之類的眾多繁雜事務,統統交由郡王妃全權處置。初時,郡王妃尚覺遊刃有餘,自信滿滿地應下這一重托。
然時光流轉,日子漸久,郡王妃卻漸漸感到力不從心起來。原來,她自家的郡王府亦是諸事紛擾,亟待有人悉心料理。如此一來,郡王妃便陷入兩難之境,分身乏術。
每日清晨,天剛破曉,郡王妃便匆匆起身,趕往郡王府,忙碌地處理著各種大小事務。待到日頭高懸,她又需馬不停蹄地折返公主府,繼續操持這邊的一應瑣事。往往是這邊尚未忙完,那邊又有急事傳來,令她疲於奔命,苦不堪言。
有時,就連郡王妃本人也忍不住暗自嗟歎:“我如今這般模樣,整日來迴奔波,可不就與那些日日辛勤勞作之人一般無二?甚至比起他們,我怕是要更累上幾分哩!”
偏巧今日,自己那不省心的兒子,不知怎地竟又惹出一樁桃色風波。這消息猶如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郡王妃本已疲憊不堪的心上。隻一瞬間,郡王妃頓感心力憔悴,幾近崩潰。
正當她心煩意亂之際,忽地憶起方才那位武夫人曾向自己提及一種所謂的理療按摩,說是能夠有效舒緩身心壓力。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郡王妃趕忙喚來身旁侍從,吩咐道:“快去瞧瞧武夫人是否已經離去。若是還未走遠,速速請她到我院裏來小坐片刻。”
實際上,郡王妃找上薑秀芝的原因並不止表麵那麽簡單,其中還隱藏著更深層次的考慮。如今自家兒子攤上了這樣的事情,實在令人憂心忡忡。那葉家的女兒若是執意要嫁給自己的兒子,該如何是好?雖說當時見她衣著整齊,但誰又能保證真就沒有發生什麽呢?倘若這姑娘腹中真有了身孕,那可真是麻煩大了!所以當務之急,必須盡快找到一個合適的正妃人選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局麵。
偶然間聽聞武夫人家中有一女,年方十五,眼看著即將到了及笄之年。更為重要的是,據說此女乃是由蘭公子親自舉薦前往鹿鳴書院求學的。如此一來,可以想見這位小姐必定才情出眾、學識過人。況且,她的表姐已然被指婚給了當今聖上的第五子燕南迴,而燕南迴恰好又是自己兒子年少時的親密玩伴。有了這層關係,日後相處想必會十分融洽和睦。若能將這位武小姐娶進家門作為正妃,不僅可以解決眼前的棘手問題,或許還能為家族帶來更多的榮耀和機遇。想到此處,郡王妃心中對於此事愈發堅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