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又雙叒叕賣脫銷了。


    135萬份的成績,刷新新高。


    然而爆賣的成績仍然不是這篇采訪的極限,方星河看似簡簡單單的一頓噴射,終於還是驚動了大人物。


    第二天,人日全文轉載,時任社長的華澤附上重磅評論——


    “方星河對文明秩序的理解直指核心,發人深省,具備一種不屬於年輕人的深刻洞見和高度認識。


    一代又一代的叛逆青年,幾乎都經曆過反傳統、反中年、反父權的三反青春敘事,從古至今,概莫例外。


    所以寬厚長者總是笑看他們胡鬧,實在鬧過了才批評一句,因為我們也是從這個階段一路走來,在三反敘事中逐漸成長成熟的。


    然而方星河完全打破了這一慣例,他的叛逆,本質上並不反父權、反中年、反傳統。


    他對中年人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同情,他將‘圓滑而不世故、和光而不合流’形容為做人的至高境界,他對中華傳統文化有著強烈的尊崇和敬畏。


    那他到底在反什麽?


    反不公、反壓迫、反霸淩、反抗一切讓他感到不爽的具體人或物。


    他不是為叛逆而叛逆,他有一套清晰的標準,嚴密的邏輯,宏觀且高度自洽的框架,所以這還能夠形容為叛逆嗎?


    我認為應該不算了。


    他是華夏社會從未出現過的樣本,太鮮明太獨特太富有衝擊力,和我知道的所有叛逆小孩都有本質不同。


    他應該是孤寂的,我不覺得有人能夠完全理解他,也不認為現在的社會能夠完全接納他,我甚至懷疑,‘人到中年’和‘社會毒打’兩大影響因素到底能不能把他的棱角磨平?


    或許,當有一天我能看到一個‘圓滑而不世故、和光而不合流’的方星河時,並不是時光和外力改變了他,而是他玩膩了,選擇主動收斂棱角,和我們這些蠢人嘻嘻哈哈的混到一起。


    這極有可能,卻讓我無法想象。


    但至少現在,我能想象他的模樣——左手刀,右手筆,醉後抽刀擲筆,指著某些人的鼻子痛罵:講道理你不服是吧?來,叫我戳兩刀,死了就不用服了!


    我聽說他在武當山習過武,很顯然,這是一個文學水平弱化,但是脾氣與武力加強了的新狂人。


    我們的時代還需要一個狂人嗎?


    我沒有答案。


    我隻是衷心的希望,這種條理清晰邏輯清楚的方氏叛逆在年輕人當中出現得越多越好。


    但同時我也希望,方氏狂人,這一個就好。


    來多了心髒真受不了。”


    堂堂社長,在點評方星河個人的時候,沒有使用更嚴肅的官方語言,像拉家常一樣簡單聊了聊,最後又小小幽了一默,這意味著什麽?


    至少意味著罵他的情況不再是一邊倒了。


    “方少,越來越牛逼了哈!”


    劉大山讓開辦公椅,屁顛屁顛兒請方星河坐過去,臉上掛著近期難得一見的燦爛笑容。


    “來來來,今天的報紙都全了,想看哪份?”


    每天上午的課間操,方星河都不去做操,溜溜達達到劉大山辦公室,查看一下當天的輿論走勢。


    大山是個妙人,時憨時傻時皮,絕不端著,把方星河當朋友處。


    方星河也不蹬鼻子上臉,對他的工作從不置評,看看報紙扯兩句閑嗑就撤。


    師慈徒孝啊……


    “你恢複一下,今兒有點惡心了。”


    “哈哈!”劉大山放聲大笑,“那可是邵總噯!我心裏一下子就敞亮多了!要不說還得是你呢,幹得真漂亮!”


    大山哥渾身上下都透著一種揚眉吐氣的暢快,但方星河自家知道自家事,沒敢嘚瑟。


    “人家也未必是全衝著我。”


    “怎麽講?”


    方星河搖搖頭,沒吹牛逼也沒透底。


    按他的猜測,這事兒要麽是軼大姐出手,要麽是王檬老師在後麵使勁,不太可能是社長主動下場的。


    他特意問了王亞麗,什麽都沒問出來,這姐也懵著。


    “可能是你的文章寫對路子了吧?社長雖然不經常發點評,但是一年總有兩三迴,別多想,受著就是了。”


    亞麗姐是如此說的,陳阿姨也一樣。


    “小方,最近幾天的輿論環境基本能保證55開了,你別因為誰幫了忙這種小事分神,全力以赴準備節目,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確實,且不提人日的影響力,單單看銷量本身——兩天兩份報紙總共450萬銷量,一下子就給方星河帶來了難以想象的空間。


    北上廣深全覆蓋,內陸省會半覆蓋,三線城市強滲透,甚至鄉鎮中的零星三五份報紙都能激發熱烈討論。


    太多人開始把這件事作為日常八卦的資糧。


    他們不見得明確知道方星河是何許人也,但是能夠感受到這封約戰信的悍勇,不由對此津津樂道。


    那個什麽聊天節目,他們不想浪費時間去看,結果如何,他們卻特別想知道。


    方星河的影響力仍然沒能下沉到鄉鎮裏,但是他的個人形象卻悄然間在更廣闊的範圍中紮下了一點點根。


    而在更上一級的市場中,比如城市裏的中學和高校,方哥的野性更加具象化了。


    “靠!方哥真屌!”


    “媽的,為什麽報紙上的每個字我都識得,合起來就完全看不懂了?方哥的腦子到底怎麽長的?”


    “沒事沒事,我他媽也看不懂,但是一點都不妨礙我感覺方哥牛逼!”


    聽著周圍的哥們兒議論紛紛,胡鴿憂鬱的趴在桌麵上翻看著借來的盜版新概念作文集,感覺心裏矛盾極了。


    他可能是小夥伴裏最理解方星河有多牛逼的那個人,因為他真看懂了方星河的闡發。


    擁有的東西越多,越是渴望穩定,多麽精辟?


    迴過頭再前些天的自己,剛好就處於一個最渴望歲月靜好、渴望環境穩定的階段。


    仔細剖析,自己之所以討厭方星河,不正是因為方星河對自己固有生活的破壞嗎?


    女孩們不再圍繞於身周,不再將自己視為同齡人裏最好的男生,安穩且愉快的環境變化了,於是我不得不支起棱角,展現更多的強硬,試圖證明些什麽……


    真踏馬可笑。


    胡鴿越想越是絕望,一部廣告片+一次采訪,便將他那旺盛到頑固的自信心徹底打崩,他甚至忍不住去想:如果這個屌人在市二中念書,我會不會也是跟在他屁股後麵搖旗呐喊的一員?


    十三鷹裏的鴿子精?


    草,真踏馬難聽!


    胡鴿漫無邊際的想法並沒有把自己逗笑,反而愈發煩躁,但他仍然決定——等到節目開播,一定要仔細看完全程。


    不為別的,就為了看看這個屌人還能狂出什麽新花樣來!


    ……


    同樣是魔都,另一個二中,韓涵卻主動閉麥了。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改聖賢書。


    方星河是聖,他是賢,為了和方聖battle的賢者新書,怎麽不可以叫聖賢書呢?


    新同學們根本聊不來,所以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努力追尋著那一抹快要爆發出來的憤懣痛苦和不安。


    《三重門》的核心已經確定了——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


    “三重”指的是“禮儀”,“製度”和“考文”。


    內容是以一個中學生的視角反映當前有關學校教育的若幹側麵,如班級、同學、師生、家長與子女、學校與社會……


    全書並沒有曲折的情節,他也並不想寫什麽曲折的情節,隻是通過一段真實的學校生活,對應試教育的核心教學機製、教學觀念、教育教學方式、考試形式與製度以及與此有關的社會現象進行種種挖苦與嘲諷。


    原本他以為自己的批判已經足夠犀利了,但是,在經受了那個變態的正麵刺激之後,他發現還不夠。


    於是,他又設計了一個新的人物,一個像是大魔王一樣,高高在上、不可反抗、叫人絕望的校園頂點生物。


    新人物沒有名字,隻有外號——叫做逼王。


    韓涵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麽靈光一閃想出這個外號的,但是當他拉滿了逼王的壓迫感之後,平淡的故事頓時有了一條隱藏核心。


    他筆下的主角林雨翔,從始至終都沒有贏過逼王,對方寥寥幾次出場,每一次都能帶來更深沉的絕望,可是林雨翔沒有服過輸,仍然在徒勞無功的反抗著。


    直視自己的弱小,反抗著天命一樣的重壓,繼續對一切都不屑一顧。


    “韓涵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反對現在教育製度的小混混。”


    他審視著後記裏的初版總結,最終慎重添上了後半句——


    “韓涵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反對現在教育製度的失敗小混混,他真切地意識到自己沒有方星河那樣的全麵天賦,但他還在憤怒。”


    ……


    毛小彤忽然發現,學校裏關於方星河的戰鬥變得更激烈了。


    喜歡hot的白飯已經發展到一聽到方星河的名字就會情緒激烈的程度,她不明白這是為什麽。


    另外,鋒迷異軍突起,正在肆意嘲笑方粉。


    這個原因她知道,謝庭鋒在9月22號發行了他的第一張普通話專輯,《謝謝你的愛1999》,裏麵的同名主打歌發行即爆火,從港台一路橫掃到內陸。


    在港媒不遺餘力的宣傳下,謝庭鋒因此從“新生代偶像”一躍成為“新天王”,《特警新人類》和《中華英雄》加在一起都沒能做到的事情,《謝謝你的愛》做到了。


    好多方粉因此倒戈,轉頭去粉謝庭鋒,並且成為了“黑方”的主力。


    浮粉是這樣子的,尤其是低齡浮粉。


    她們感覺被方星河的文章“侮辱”了,市麵上也有“半點不差”的偶像,那我幹嘛還要追你呢?


    與此同時,方粉的死忠程度也在快速提升。


    在不能為偶像花錢之前,為偶像吵架,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投入。


    哪怕毛小彤如此內向孤僻,也不得不被經常卷入爭吵中。


    “醒醒吧,方星河根本不在乎你們!”


    “我樂意!我在乎他就行了。”


    “那你就吃屁!”


    “總比你們吃屎強!”


    “小芳肯定會被那些教授批評得體無完膚,到時候看你還怎麽狂!”


    “哈!方星河幹架根本沒輸過,那些磚家叫獸們寫文章贏過一次嗎?走著瞧好了,看看到底是誰幹誰!”


    小女孩吵架挺幼稚的,可這基本能夠反映現實情況,即:雖然外部壓力愈發沉重,但是方粉也正在變得越來越遊刃有餘。


    當抗壓成為常態,她們一個又一個的被迫轉化為戰鬥形態,受不了的脫粉,熬過去的變強,星光值的產量越來越高,代表粉絲等級的顏色也越來越深……


    日新月異,萬象更新。


    ……


    北大校園。


    新聞與傳媒學院的學生會副主席,來到中文係,找上一年級新生陳家勇。


    “家勇,我們院的焦教授已經決定參加吉省衛視的那個節目,吉視那邊給了10個觀眾名額,歡迎咱們北大學子去現場與方星河討論,院裏學生會經過慎重考慮,決定給你們中文係3個名額,你願不願意參加?”


    陳家勇愣住了片刻,隨後表情複雜的反問:“我隻是大一新生,為什麽把名額給我?”


    其實答案很清晰,但他需要確定,此行到底隻是觀戰,還是需要他做什麽。


    副主席理所當然的迴道:“你不是和方星河見過嗎?到時候有可能需要你出力,但也未必,我們新聞係辯論隊的想駁倒他應該不難……”


    “不好意思,我不去。”


    陳家勇一聽這話,立即做出了決定。


    “啊?”副主席一愣,隨後表情不悅的拂袖而去,“那算了,給你機會不知道把握,真當我們缺人嗎?”


    陳家勇看著對方的背影,心裏冷笑不已:辯論?那狗東西會跟著你們的邏輯搞辯論?


    真尼瑪的幼稚!


    同寢哥們震驚又遺憾的問他:“真不去啊勇子?多好的機會……”


    “你不了解方星河那屌人。”


    陳家勇搖搖頭,不再多言。


    其實他也隻是見過方星河寥寥兩三麵,話都沒有聊過一句,按理也不算多了解那家夥。


    但是他深知一個道理——敢砸出100萬給同科出書、為宣傳就搞出如此大陣仗的人,要麽是瘋子,要麽在更高的層級。


    如果方星河是瘋子,那麽用正常的手段就贏不了他。


    如果方星河在更高的層級,那麽用正常的手段還是贏不了他。


    左右都贏不了,何苦去到現場,崩一身血呢?


    ……


    陳家勇不想去,馮遠征卻坐不住了。


    剛好今天表演隊沒有排練,大家在辦公室裏聊了一會兒天,宋單單忽然扒拉他:“征子你想什麽呢?魂不守舍的。”


    人老成精的顧威瞧都沒瞧他一眼,端著茶杯冷不丁一句:“八成是惦記著去吉視現場呢……”


    劉恆編劇眼睛一亮,比馮遠征還興奮:“征子,要兩張票,爺們陪你去!”


    馮遠征這才醒過神來:“不是,你去幹嘛?”


    “我就不興好奇了?”劉恆憤憤不平,“多好的料子啊!我到現場感受一下,備不住迴頭就寫到戲裏了呢?”


    “哈哈哈,我看行!”


    大家都笑,紛紛讚揚這事兒可行。


    “去吧去吧,多少年都沒有這種熱鬧了,也不知道到時候誰去跟小方對戲……”


    “征子不就愁這個嘛?”


    “甭擔心,擔什麽心啊?那孩子廝混得跟個人精一樣,他怎麽沒來首都做節目?心裏有譜著呢。”


    “可不嘛,野精野精的。”


    這差不多是人藝對方星河的公論,一群積年表演藝術家,多看幾次新聞就摸清楚方星河是怎麽迴事了。


    不是說多了解方星河,而是從“人物邏輯”出發,相信他吃不著大虧。


    林導也難得有興致,加了句點評:“也就是時間不湊巧,不然我也想去聽聽。方星河的思維異於常人,單單是從他那些狂言妄語裏泄露出來的思考路徑就比好些著作更有價值,真想和他好好聊聊啊……”


    馮遠征哢吧哢吧眼睛,有點懵了。


    此時的他,還沒到那種境界,不具備從隻言片語裏提煉思想價值的能力,因此聽得迷迷糊糊。


    而那些年輕人,更是隻想看熱鬧罷了。


    世界一直是這樣的,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眼中有著天差地別的價值,倒也不必強求。


    至少他們願意看,不是嗎?


    就在這樣的趨勢下,吉視的未命名節目忽然就成為了城市中學界裏萬眾矚目的一件大事。


    好奇,想看,迫不及待。


    吉省衛視從來沒有受到過如此關注,市場占有率莫名其妙地開始提升,樂得全台上下笑開了花。


    當然,肯定不隻是中學生關注,文化界、知識界隻會更關注。


    如果說之前的《青春》隻是一點嘲諷,那麽這封砸到臉上的戰書,就是最直接的羞辱。


    一時間,大半個媒體界都被激怒了。


    所有寫過文章批評方星河的人,都被罵得火冒三丈。


    龜、狗、蛆?


    “狂妄!!!”


    閻烈山砰砰拍著桌子,氣得臉色鐵青,馬上就要提筆寫文。


    但是當筆尖落到紙麵上,他卻隻起了一個頭,便寫不下去了。


    怎麽寫?


    寫什麽?


    現在發文章還有意義嗎?


    問題一個接一個的湧上腦海,叫人躑躅,也叫人膽怯。


    最終,他放下筆,拿起了電話聽筒。


    “喂,老程,你那邊怎麽說?”


    “還能怎麽說,他們都挺焦頭爛額的……”


    程一中的聲音和平時截然不同,陰鬱又沮喪。


    “小雜種公開挑釁,現在寫什麽都跟笑話似的,寫得多好,讀者也不會認啊……”


    “那就鼓動他們都去參加!”


    閻烈山的嗓音猛的一冷,從牙縫裏擠出決斷。


    “隻要現場都是咱們的人,我看他有幾張嘴來支應!”


    動員令一發出去,效果立竿見影。


    以難防為首的資媒,原本就有著極其強烈的動力去批臭方星河,再加上高層授意,同陣營中的大部分“高級知識分子”都向吉視發出了申請。


    一個小屁孩兒而已,看我去當麵幹碎他!


    幹碎,已經悄無聲息的成為了時下的流行詞,人人都在用。


    有些謹慎的人覺得方星河不好對付,因此縮起來觀望,但是總有一些人以固有思維去判斷小年輕的綜合素質,將之視為出名的良機。


    某些人私下裏一統計,好家夥,目前活躍著的公共知識分子裏,和文學能夠沾上邊兒的,幾乎有70%都想去。


    一旦出名,那就是錢啊!


    一旦把方星河幹碎,那就是公知界的新一代旗手啊!


    一旦風風光光的在掌聲中退場,接下來就可以巡迴演講、開班授徒、簽名售書、出國報告……


    到底能得到多少經濟利益,想都不敢想!


    沒人看好方星河在大場麵中的表現,眾所周知,寫作和講演,講演和辯論,都是截然不同的事。


    而且就算方星河有兩下子,咱們哪怕贏不了,保住麵子總沒問題吧?


    類似的思想在公知群體中蔓延,導致嘉賓名額反而成為了緊俏貨,不但不用給錢,甚至他們還得討好吉省衛視……


    真雞兒玄幻。


    然後就在9月28號晚上八點多鍾,副台長致電方星河。


    “小方,嘉賓已經基本確認了,那個北大的教授焦國標將會帶一批學生過來,另外一個嘉賓是王檬老師,還有一個你肯定想不到——陳丹婭主編的哥哥陳丹輕知道了你的事情,特意為你提前迴國!


    陳丹輕你可能不了解,他原本是國內特別知名的畫家,後來去了米國搞藝術,這次也不知道怎麽的,特意找上來,想做你的嘉賓……”


    還能怎麽的,發現有機會蹭熱度就湊上來了唄!


    方星河大約知道陳丹輕是誰——後來因為愛裝逼而在互聯網上火過一陣子,好像有一幅作品拍賣了幾億人民幣,又是出書,又是寫自傳的,大體上是在文化界挺有影響力的那麽一個人。


    他也沒在乎,愛誰誰,反正到了之後都得給我做配。


    “可以,你們定,就是時間能不能再抓緊點?”


    “正好想跟你說這件事呢,明天開錄,做三天後期,然後剛好避開國慶,2號播放!”


    副台長的聲音變得極其振奮:“經過三天的充分宣傳之後,我們打算把節目放在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後麵,8點開播,有一個小時播一個小時,有兩個小時播兩個小時,咱也衝擊一下同時段收視率第一!”


    方星河對這事兒倒是沒那麽樂觀,訪談類節目,再怎麽樣也很難跟電視劇pk收視率。


    尤其現在格格一代開始重播,每天的收拾份額都在百分之二三十以上。


    “試試嘛!”副台長的野心簡直不加遮掩了,“至少非電視劇類的收視率一定是第一,咱們的節目多新鮮啊!”


    確實,暫定為《三堂會審方星河》的節目是挺新鮮的,此前國內還從未出現過讓一個小孩和一群教授當麵辯論的談話節目,那小孩還是近期最火爆的文化名人。


    新概念作文集的銷售暫時放緩,仍然沒有衝到20萬,不過加印一定是必然。


    而且作為重點,已經有不少報紙全文刊登了方星河那篇《青春》的原文,這件事的討論基礎足夠廣泛,也就意味著觀眾基礎紮實,恐怕有不少人會看。


    因此,副台長在興奮之餘,也特別緊張。


    “小方,舞台搭好了,你可千萬別大意啊,雖然我們能用剪輯為你保底,但是也需要你自身發揮出一定的水平……”


    “沒問題。”


    方星河的聲音也隱隱帶上了一股子興奮。


    在線上幹人,他早都幹膩了。


    現在終於有機會在現場發泄,簡直不要太爽,你方哥對此可是期待太久了。


    至於能不能發揮好……


    你們猜,我把格氏演員訓練法和表演大類目加到了多少?!


    *******


    很大一章了,明天繼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Z世代藝術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起酥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起酥麵包並收藏Z世代藝術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