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的時間,外界沸沸揚揚。


    在90年代,文學仍然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所以當王碩以那種通俗易懂的調侃和諷刺性文字橫空出世,便迅速成為一代人的導師和另一代人口中的文化流氓。


    但哪怕是王碩,他也沒有指著讀者鼻子罵過,他隻批評公眾人物。


    相比之下,方星河簡直是個瘋子,他的風格不但是青少年文學裏從未有過的粗野,開了先河,甚至在立場上直接對自己的基本盤動刀,自然激起了更大的風波。


    事先誰能想象得到?


    在充滿青春幻想和少女浪漫的新概念作文集裏,忽然躥出來一輛大卡車,橫衝直撞的碾過去,那種猝不及防的酸爽和震撼……嘖嘖。


    這正是方星河最初的目標之所在,雖然放到眼下的大好局勢裏略顯癲狂,可是換個角度想,在這個破破爛爛的反一切時代裏,癲狂或許不是最優解,但一定是最爽的解。


    極致的黑紅,於風暴中蔑視一切,不比循規蹈矩的被老家夥們指指點點痛快多了?


    以後誰再敢倚老賣老,直接大嘴巴子抽過去,對不起,我癲的嘛!


    ……


    下午,當他剛一進門,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


    新同學們小心翼翼看著他,大氣都不敢喘一下,便如同看到了洪水猛獸。


    好吧,他也確實像猛獸。


    那種一人獨行,且將餘子皆視為非我同類的野性,真的很難不叫人畏懼。


    不僅班裏的好學生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感覺,哪怕是那些玩心重脾氣爆的學渣,麵對他的時候也顯得畏畏縮縮。


    在極致的安靜中,迎來了下午的第1堂課。


    語文老師正是班主任小老太太。


    她一進門,第一時間看向後排角落,看到方星河之後,眼底浮起一抹笑意。


    “今天這堂課,咱們進行作文賞析。”


    方星河愕然抬頭,隻見小老太太掏出一本新概念作文集,悠然問:“還有誰沒看過咱們班方星河同學的那篇《青春》?”


    教室裏沒有一個人舉手。


    “很好,都看過了是吧?那咱們今天就聊聊它,剛好作者也在,咱們班的條件得天獨厚,待會兒也讓他講一講寫作思路,嗬嗬!”


    媽耶!


    這是什麽新型刑罰?


    方哥心裏瘋狂吐槽,就感覺尬得一逼,腳趾頭瞬間摳緊。


    心理承受能力強大,並不意味著不會產生情緒上的波動,隻是更能忍,也更能演罷了。


    可是沒轍啊,他也隻能繃住表情,期待這幫小朋友別玩太尬的。


    小老太太翻開書,開始朗讀。


    方哥渾身汗毛全豎,頭皮一陣陣發麻,煎熬極了。


    真的,這篇文章,你要是單看文字,那很好,很爽,很霸氣,很釋放。


    可若是聽著一個小老太太聲情並茂的讀出來……我的天呐!


    比如那句:“唉,你們這群被狗日了之後隻會哭哭啼啼卻不敢日迴去的軟蛋啊,真的,你們可太他媽需要我了。”


    用女聲去讀這種句子,聽起來到底是什麽感覺?


    反正方星河一點都不想嚐試。


    他急忙舉手:“王老師,一定得朗讀嗎?”


    “對啊!”小老太太笑眯眯的,“不然怎麽賞析?”


    “那算了。”


    方星河狠狠一咬牙,霍然起身:“您歇著,我自己讀。”


    “喲!真有幹勁。”小老太太笑開了花,一邊往旁邊走一邊招手,“那你來吧,作者親自朗讀,肯定更能體現出感情。”


    方星河默默翻了個白眼,大步走向講台。


    從邁出第一步開始,他就在主動調整自身狀態。


    表演藝術中的核心概念:動作與規定情境。


    斯氏體係要求演員在規定情境中真看、真聽、真思索、真感覺、真行動。


    而所有一切都指向一個根本素質:演員的信念感。


    現在就是一個特殊的規定情境,而方星河作為演員,要進行規定的行動。


    我相信現在的行動是正當的、有必要的,一點都不可笑……


    影帝苗子以秒級的速度調整好心態,上台後,大大方方舒展體態,然後全力發動現有台詞功底,真摯的信念在格氏發聲方法的驅動下,整了一出澎湃的質樸戲劇。


    當演員嘛,哪怕台詞是“可她失去的是愛情啊”,該上也得上。


    方星河沒有任何刻意誇張,該是什麽情緒,就是什麽情緒——他自己深知文字裏蘊含著怎樣的情感,完全理解人物內心。


    結果,原本念起來有點難以形容的文字,居然特別鏗鏘,又有韻律。


    等到他朗讀結束,王老師第一個鼓掌,帶動全班同學一起鼓掌。


    嘩啦啦的掌聲伴隨著叫好聲把他從表演狀態拽迴來,方星河細細琢磨著文學語言在台詞中的構成形態和表演當中的台詞-情緒展現,感到大有收獲。


    打開藝術麵板一看,果然,台詞和表演都有成長,各漲了2點。


    掌聲漸止,小老太太剛要開口,教室門卻被推開了,劉大山矮胖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王老師,我耽誤您一會兒。”


    胖臉上喜氣洋洋,衝著方星河招手:“小方,來一下,省台有重要事情要和你商量。”


    ……


    來者是吉省衛視的副台長,縣宣傳口的領導和實驗大校長陪同著,規格很高。


    但事情本身卻很簡單。


    “小方啊,台裏想圍繞你做一期新節目,你願不願意幫個忙?”


    瞧瞧人家講話多客氣,但這正是因為方星河的文章——小爺賊狂,都給我乖一點。


    像這種好事,他沒有拒絕的理由,隻是仍然要問清楚細節。


    “具體是什麽樣的節目?”


    “其實我們現在並沒有完全確定。”副台長直言不諱,“反正台裏不太傾向於那種一問一答的訪談式節目,感覺很難做出吸引力來,容易浪費你的影響力。”


    喲,一點都不藏著啊,真就抱緊我硬蹭唄?


    但問題是……


    “做的太激烈,能過審嗎?”


    副台長有些愕然:“太激烈?還能怎麽激烈?隻要別胡亂爆粗口,想聊什麽聊什麽!”


    噢,對了,現在這個時代,可是能夠在電視台裏播放黃暴血腥鏡頭的,雖然沒有特別野,但是對比方星河熟悉的後世,藝術創作環境要寬鬆得多。


    那妥了,我就喜歡不受限製的暢所欲言。


    宣傳領導冷不丁問:“小方,你有沒有什麽想法?或者偏好?”


    方星河下意識想到了後來的《圓桌派》、《十三邀》、《非正式會談》等談話類節目,隨後又把它們全都驅除腦海。


    無劇本文化類聊天節目看似簡單,其實對於主持人和嘉賓的要求實在太高,不是搞個形式就能複刻出來的。


    那麽根據現在的條件簡化一下,他馬上有思路了。


    “一個控場的主持人,一個帶來主話題的訪談嘉賓,兩三個文化口的學者負責製造對立觀點,三五十個現場觀眾,既可以提問,也可以對某些觀點進行反駁。”


    “哎喲!妙啊!”


    副台長啪的一拍巴掌,興奮不已。


    “現場碰撞最容易帶上脾氣,咱們聊它兩三個鍾頭,把最激烈的部分剪出來,肯定好看!”


    宣傳口領導點評:“即可以追逐社會熱點,又可以追逐人物熱點,選題特別靈活。”


    校長主動幫忙查缺補漏:“如果主賓不是很擅長言辭,副嘉賓也可以一唱一和,各自扮演正方和反方,不影響話題推進。”


    劉大山:“高啊,真高!”


    唉……瞧瞧你這地位!


    方星河仍然覺得,想把節目真正做好沒那麽容易,可他不準備掃興,笑笑拉倒。


    “小方,第一期主嘉賓肯定是你了,你對文化學者和觀眾有什麽要求嗎?”


    “沒有。”


    “可以有的。”


    副台長忍不住講到最直白:“台裏完全可以找兩個欣賞你的學者,再把觀眾細心篩選一下,給你營造一個良好環境……”


    “沒必要。”


    方星河的拒絕,反而愈發堅決。


    “隻要有流程,有秩序,有我開口的機會,我不懼怕和任何人正麵放對。全程一團和氣,那還有什麽精彩可言?”


    房間裏的大人們集體側目,真正體會到了什麽叫做“乳虎雖幼,已有吞牛之氣”。


    “那好,我這就迴去籌備節目。”


    副台長茶也不喝了,匆匆起身。


    “主持和嘉賓都好辦,現場觀眾的篩選恐怕要費些時間,咱們長春就那麽兩所名校,太缺人才了,我們隻能努力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別看這副台長很愛蹭,但是思維特別敏捷。


    第一時間就意識到觀眾應該請一些同齡人裏的高材生,這樣才能碰撞出最有意思的場麵。


    “您盡管放開選。”方星河馬上喂他安心丸,“我不怕同齡人犀利有思想,他們越強越好,敵視我更好。”


    一旦這個節目真能辦好,那將極大滿足方星河的宣傳需要。


    所以,為什麽不往激烈了搞呢?


    很多讀者不了解1999年,以現在的思維眼光和見識去感受書裏那個時代,觀感上有偏差,這也正常。


    當時文字上最叛逆的是王朔,互聯網風格的群嘲文章尚未出現。


    韓涵正是吃到第一代互聯網的反傳統紅利,才火到那樣的。


    但是他們兩個的文字烈度顯然不如小方。


    然後,家庭教育的“最高明珠”是《哈佛女孩劉某某》。


    思想教育的潮流是極致反動。


    城市和鄉村的教育體係完全割裂,初中大分流、高中隻保尖子生、大學實行精英教育。


    2000年擴招後又出現新的妖蛾子,畢業=失業。縱觀改革開放至今,戾氣最重的時期絕不是現在的後疫情時代,恰恰是世紀交替階段,98經濟危機到08年的十年之間。


    所以哪怕就生活在那個年代,個人體感也很難準確,地區差異、經濟差異、環境差異都太大了。


    這篇文章,是我精心給小方準備的洗粉文,完全針對於那個時代的種種特征,不要用現在的環境去代入,那就不準確了。


    你非要討論這篇文章在如今的互聯網環境裏牛不牛逼,那我隻能承認,不牛嗶,不如deepseek3秒的工作量,但我沒用ds去跑,而是根據當時環境親自寫出來,達到文風統一的效果,這是建立在真實需求上的誠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Z世代藝術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起酥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起酥麵包並收藏Z世代藝術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