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焉擊掌叫好,道:“好一個揮劍止戰,以一止萬,兄弟不才,早有維係同族三國之誌,苦於孤力無援,力不從心,今日見大哥雖為布衣,依然誌大宇宙,勇邁終古,汲汲拭劍不倦,小弟實在惶恐之至。既有大哥同行,此路雖漫漫修遠,我將上下而求索,心中再無牽掛,若是大哥不棄,小弟願意追隨麒尾,隨時甘受驅策,請受我一拜!”
卓北廬聞言,也精神一振,同時恭身拜下。
荊牧急忙將兩位兄弟扶起,重重地點了點頭,亦緊緊握住了慕容焉,人心知肚明,不言而喻。
卓北廬神姿峰潁,儀態昂揚地道:“兄弟雖為晉國人,但見兩位兄弟義薄雲天,布衣遠誌,卻也願為兩位兄弟舍身拋命,盡分寸微力。不意永嘉之中,複聞正始之音,兄弟何其幸甚,隻不知兩位兄弟可願折節下交,視小弟為兄弟?”
荊牧聞言,早一把拉住了他不放,三人手手相連,相顧而笑。
荊牧道:“今日你我三人既然同心一事,何不定下盟約,同輔三國和存燕地,必得不昧今生,方不負今日一見,兩位兄弟以為如何?”
那卓北廬早有此意,聞言首先讚成,慕容焉已無異意,但荒野竹院,實在沒有香燭丹書一般事物,當下荊牧取了三支雕翎箭為香,三卷《詩經》作為丹書,三人出了木屋,插箭於院中古鬆之下,但見一株古鬆、半弦明月,斜月空庭,三兄弟長跪於地,頓首三拜。拜畢,三人執火焚燒丹經,再拜,荊牧朗聲吟道:“大晉永嘉九年六月七日,弟子世下愚人,焚燒丹經以告天地:治世重文學之士,亂世發草澤英雄,弟子苟生於天下飄零、燕民自戮,雖行布衣之身,但素懷匹夫報國布衣之誌,今日我荊牧、慕容焉、卓北廬三人同懷瑾玉,誠以不才之身躍馬潮頭,揮劍為民,雖百死而無一憾也。今以古鬆弦月為證,他日弟子若違此言,當受萬箭穿身而死,弟子無悔。”
“弟子無悔!”慕容焉與卓北廬朗聲應道。
言罷,三人再拜,相攜而起,互報年齒各敘年紀,荊牧最長為大哥,卓北廬次之,慕容焉最小而為三弟。當下慕容焉拜過大哥二哥,卓、荊兩人也各自還禮,接著卓北廬也見過大哥,三人行禮已畢,俱是大喜,正是情投意合,相見恨晚,把臂相談,以兄弟之禮相敘,那荊牧知道慕容焉餓了,拉兩人屋裏敘談,自己卻去殺雞煮黍,慕容焉與卓北廬要去幫忙,荊牧死活不肯,二人隻好歸屋敘談。
而卓北廬逕拉了慕容焉臨窗高談,兩人古今逸事,南北劍術,三墳五典無所不談,卓北廬與他談得愈久,愈覺此人見識超凡,深不可測,他雖然雙目已盲,但較以前所見的任何高人不差,心中暗震。慕容焉此人和荊牧又自不同,荊牧雄武非凡,誌比天高,鐵血丹心,而慕容焉卻似高鴻在天,深不可測,但勿庸違言,兩人都是當世罕見的奇才。
不刻功夫,荊牧業已將飯菜備好,當下三人高談闊論邊吃邊談,四碟兩碗,無非豆腐麵筋青菜之流,外加一隻雞,飯菜雖然簡單,卻大大增加了談鋒,一頓簡簡單單的雞黍飯菜,一直吃到三更天。雖道時光易過,白駒過隙,三人卻毫無疲倦之感,連碗箸也仍下不管,竟去了西首臥室,促膝長談,移幕達晨,一直到第二天巳牌時分,方抵足而臥,一覺醒來,天光業已大亮,三人起來,不禁相攜而笑。
慕容焉問及卓北廬行止,方知他正要東行慕容,去慕容的國都棘城。而慕容焉也要迴令支城了,說到話別,三人無不黯然失色,慕容焉卻笑了一聲,道:“你我兄弟三人既已結為兄弟,自當依誓言而行,各行其誌,各為其事。今日之別,他日定有聚首之日,到時再優遊林下,攜手煙霞,豈不更佳,壯士若懷驚天誌,一雞一黍可安身,我們三兄弟何不就此定下雞黍之誓?”
荊牧聞言,拍案相應,當下三人共約傾力輔三國和存於燕,止息幹戈,他日事成,再會於此地,食一雞一黍相慶,攜手出如煙霞,作林泉中人。三人誓畢,把臂良久,最後一笑而別。有道是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天下有情聚複散,昂藏七尺各赴誌,三尺青鋒傾寰中,翼遮半天此為誓。
荊牧攬衣躑躅,揮袂霑襟,揮手送別二人。卓北廬因為與慕容焉順路,便送他入京,三兄弟初一結拜,竟又分散,江湖兒女,多半如此……
慕容焉和卓北廬出了竹廬,直奔遼西城,還沒行到城南的風儀門,迎麵行來了幾匹駿馬和一輛馬車,那輛馬車兩邊的幔簾都已挑開,其中端坐一人,滿頭大汗,神情焦急,正是魏笑笨其人。這刻他正吩咐幾個騎士分頭行走,不料正好看見慕容焉和卓北廬兩人,忙命人停車,急急行過來,拉住慕容焉大笑。
慕容焉和卓北廬都嚇了一跳,卓北廬還道他要對慕容焉不利,一腳踹將出去,頓時把魏笑笨踢得連翻了幾個跟頭,連叫幾聲媽方才停下。待到慕容焉聽出是魏笑笨時,那魏笑笨卻已飛滾到了兩丈開外,眼珠一個勁兒地翻白,任他喘了大半天也沒爬起來。這時,與他同行的幾個騎馬之人上前扶他,其中一人正是趙千裏,他看了魏笑笨的模樣,愣了半晌,有些瞠目結舌地懷疑道:“萬裏兄,你……不是武功很高麽,怎麽……”
魏笑笨齜牙咧嘴,聞言陡地暴跳如雷,雙目火赤地頓腳直罵道:“你知道什麽,這人一腳少說有一千好幾白斤的力道,若不是他搞偷襲而且我又故意讓他踢中,就算他是四條腿的螃蟹,也修想近得了我身前四尺!”
慕容焉急忙向卓北廬解釋雙方誤會,當下兩人急忙過來,卓北廬向魏笑笨道歉了一迴,魏笑笨冷笑一聲沒有理他,卻轉向慕容焉道:“這個人剛來到令支,難免有眼不識老泰山,不知道我魏笑笨乃是此地新進的最有前途的地皮,我就不和他計較了……”他鼻青臉腫,哼哼地瞪了卓北廬一眼,轉想慕容焉道:“焉兄,我可找了你半天了,我還以為你……你被那個死女人整死了呢。”說話間便拉慕容焉迴去。卓北廬見慕容焉已然安全,當下遂抱拳告辭,約他在慕容的京師大棘城再會。
慕容焉知留他不住,與他執手為別。卓北廬深深地點了點頭,振衣而去。這一幕倒是看得魏笑笨一愣,當下他拉著慕容焉上了馬車說話,迴頭又知會眾人一起迴去。他先問了慕容焉這幾日的經曆,幾乎驚得目瞪口呆,直至迴到了住舍,仍拉著他不放,一直聽完了慕容焉兩日來的經曆。
待到慕容焉問及琥珀郡主如何整他,魏笑笨臉上一紅,支支吾吾囁嚅了半晌。原來,當日他被綁到那個幾丈高的翹蹺板上,吃力上下猛壓,一直晃當到了第二天的午牌時分,結果繩子一斷,他自然落了一身狼狽。弄了一身馬糞不說,這一跤更是摔得七葷八素,頭昏腦黑,加之又累又餓,大休息了半晌便急急迴城。誰知到了城外,猛然想起自己這副模樣實在醜得不堪入目,不宜公然上街現世,所以一直在一片林子裏貓到天黑,直到入夜關閉城門時,方縮頭縮腦地溜迴了公子府。
其實這件事,右賢王段末杯也略有耳聞,但慕容焉與魏笑笨並非是府中的一流劍客,對此事並未太在意。畢竟,怎麽說琥珀郡住乃是自己的堂侄女,後來當魏笑笨要他尋找慕容焉時,他也隻是隨便給了他三個下人,魏笑笨嫌人手太少,就運用自己的‘鼎鼎大名’,將趙萬裏幾人也動員起來,但他卻從來沒騎過馬,又怕在眾人麵前丟人,結果就要了輛馬車,隻說慕容焉可能受了傷,結果趙萬裏幾人竟然信了。好在他運氣夠好,否則還真難找到慕容焉呢。
當然,魏笑笨自己跌了一身馬糞這件見不得人的事,他一點口風也沒漏。至此,琥珀郡主的詭計大見功效,方告一段落,但幾日來卻害慘了慕容焉和魏笑笨二人,這次能再次相見,頓有隔世重逢之感,魏笑笨這次被琥珀郡主整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如今一提到她,便被氣得嘴歪眼斜,最裏不停地哼哼冷笑,提副頂級陰險的模樣道:“這迴她這個鬼女人算得罪了個瘟神,惹毛我了。想跟我這個極品鬥人王過不去,我看她這次是大笸籮扣王八——跑不了,哼哼!”他下定了決心下次見到她定要一腳踢到樹杈上吊起,看來這趟真是王八瞪綠豆——和她對上了。
慕容焉見勸他不過,提心吊膽地搖了育頭,歎了兩聲。到是卓北廬此人,魏笑笨在嘴上一直嘟囔了大半天,看來他對那莫名其妙的一腳很不服氣,兩人話畢,天光業已不早,兩下當下散了各自休息。
卻說時光易過,展眼又過了兩日。近日來,公子府越發地熱鬧起來,府中的劍客們個個磨拳擦掌,象是發情的野鹿一般,象是要發生什麽事。魏笑笨很是好奇,一打聽方知,左賢王段匹磾三日後將在他的怡格西苑設宴,宴請右賢王段末杯、北山公涉複辰及其幕下的劍客赴會遊宴集聚,賞花品劍。名字雖然雅致不凡,說到底,不外是遼、山、蘭三府稱此機會互展實力,所有人的眼光都盯著將至的天演閣扶搖台的劍決。其實這還在其次,更令人矚目的是,這次賞花品劍還請到了名震天下的絕色佳人——薛涵煙席間鳴箏,這點才是令這些劍客瘋狂的原因。
“絕色佳人,那一定是個美女了?”魏笑笨一聽有美女看,頓時精神大振。當下象打探軍情一般對這個叫薛涵煙的少女打聽個不停,被問者實在煩死了,他一直問個不停,就差沒查她的祖上八代了。不過,說起薛涵煙此女,確是名副其實的傾國佳人、上苑名花。古人說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看來誠不為虛。薛涵煙本是晉國薊州人,家中本是曆代簪纓相傳的鍾鳴鼎食之家,但若大的一份家業傳到他父親這輩兒,家道中落。有道是亂世紅顏,自然命運多舛,因為她生得太美,十四歲時父親便不準她出門。但日月又豈能被烏雲掩其光華。一日,她憋得生厭,趁著月夜偷偷與兩個丫鬟出城一遊,結果被途人看到,驚為天人,晉人都說薊州有蕊宮仙子下凡,此說不久就傳遍了薊州,人稱‘芙蓉眷主’。
直到她十六歲方被時人所知,頓時芳名傳遍薊州,方圓百裏之內的女子都以模仿她為榮,而她常梳的髻式竟傳於天下,時人稱之為‘涵煙髻’。但奇怪的是,以她的天人之貌,一直竟沒有人前來提親。她的父親後來多方打聽才知,這背後竟是晉國的薊州刺使在暗中阻撓。原來,晉國對於女子出嫁列有法令,晉武帝於泰始九年冬十月曾詔令天下:“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而薊州刺使暗中令人不敢前去提親,就是等她十七歲那日,將她納如繳中。
但天不隨人願,這薊州刺使如意算盤打得倒好,但薛涵煙的父親也不尋常,竟將她許給了晉國大司馬、幽州牧王浚,如此一來,薊州刺使即使膽子再大,也不敢與王浚爭風。誰知正在此時,薛涵煙在代國寄居的兄長薛柯又將她許給了代國國君拓拔猗盧。薛涵煙傷心欲絕、心恢意冷了,僅有的兩個親人都將她作為禮物許人,一氣之下,暗中出逃,結果王浚大怒,以為代王暗中將她搶去,用代王違抗晉國皇帝的借口,與代國傾國大軍戰於晉陽,死傷無數。
而薛涵煙也稱此機會逃到了段國,投靠他的表兄——段國的殿前常侍張房華。這個在段國為官的表兄張房華,官拜常侍兼奉車都尉,深得段王疾陸眷的寵愛,此人不但通曉博弈蹋鞠,而且擅於察言觀色,每每在王駕左右,出入隨從。
薛涵煙這個女子外柔內剛,自她被父兄出賣,整日麵罩素綃,三年不與任何男人說話,即使她的四個侍女也相貌秀美。她們的芳名就是她們玉首上所挽的髻式,分別叫望仙、百合、欣愁、芙蓉。聽說望仙是一個梳著望仙髻著淡紅裝的少女,百合梳百合髻著淡蘭裝,欣愁頭挽欣愁髻著淡紫裝、芙蓉是個挽芙蓉髻的淡青女子。薛涵煙一路到此,雖已盡量掩飾行藏,卻還是被人看到,那人還寫了首詩:“燕代何千裏,荏苒數十年。玉趾越薊北,所途落鴻雁。”結果,這個消息不脛而走,一路上自然惹了不少的麻煩,若非如此,右賢王段末杯也不會為伊尋花了。
魏笑笨聽到這裏,幾乎當場噴血,這種即能看人打架又有美女看的事,他自然十分樂意參加,孰知那人最後一言,一棒將他打入了無底深淵、一腳踹到了大冰窖中——原來要參加這次賞花品劍的盛會,隻有公子府中的幾個上乘劍客才能隨行。但他的劍術莫說是上乘,就連下乘的劍客,輪一百迴也輪不到他,難怪他氣色如此之差,生象是剛被人海扁一頓一樣難看呢。
究竟這幾個劍客如何選法,恐怕隻有段末杯自己心裏有數,但每個幕客都希望自己在入選之列,魏笑笨為了這件事,上躥下跳在王府中跑關係,有拿僅有的那點銀字去賄賂右賢王的貼身健仆般洛,結果被般洛一口唾沫噴了一臉地罵了迴來,還讓他先撒泡尿好好照照自己的尊容。這件事對魏笑笨造成了不小的打擊,他迴到慕容焉精舍中不高興了很久,慕容焉一問,他隻說自己發願要學劍術,結果還真是說學便學,馬上就拉著慕容焉教他,他的樣子倒是嚇了慕容焉一跳,但真到學時,又嫌‘太微劍法’過於繁複,瞎鬧了一會兒,便沒了半分火氣,連道不學了。然後就開始靜了下來,比慕容焉還靜,直待慕容焉問清個中底裏,方心中暗笑作罷。如此過了一日,第二日,魏笑笨愈加窮極無聊,直到第三日,方真正徹底失望,不再妄想。
話說這日金烏西墜,圓月東升,正值十五月圓之夜,斜雲空庭,露下花鮮,待到花燈初上之際,段末杯早命人在府外備下車馬,選了十五位門下隨行,他們分別是仆從般洛,常侍胡芸,三名捧花的侍女和十名劍客,這十名劍客都是府中的高手,他們分別是沈越、莫北平、段北螯、劉瞿中、房銳、段伸、公孫別、馬其遠、何運之、李衛十人。待一切備足,眾人簇擁著段末杯出門登車上馬,直驅左賢王段匹磾的怡格西苑。
馬行無止,不足碗盞之功,車駕便西行到了一座府邸,此府南臨禦道,坐北向南,非常寬大。遠遠觀去但見高庭大院,玉牆朱門,門首兩旁早掛滿了九龍七鳳碧華燈,門額翹懸一匾,上書‘怡格西苑’幾個大字,氣派不凡。
這刻,那朱漆大門已然敞開,門首早有兩列十名樣貌端正的男女恭候兩旁,眾人見到右賢王段末杯駕到,幾個男仆上前伺候車馬,女侍襝衽恭迎。段末杯下了馬車,吩咐三名侍女小心奉花,自己逕自率著諸人振衣直入,直驅步雲閣。一行諸人穿過疊門重院,終至一院,十丈外便聞到歌樂之聲,抬頭一看,但見院中一座三層大閣麵對一座高軒拔空而起,燈火輝煌,閣中早已人影綽綽。
段末杯剛剛行到,左賢王段匹磾早長笑著迎了下來,一幹幕中劍客紛紛上前見禮,段匹磾擺了擺手,大笑攜了段末杯的手直上步雲閣,方登三閣,但見此閣中出人意料的寬闊,四周俱有齊腰高的雕欄玉砌,刻下閣內早於東、西、北三麵設了三排宴席,前麵各設一席,乃為兩位王爺和涉複辰所備,北麵正中之位當然為兩位王爺的王叔涉複辰所備,而三排定是為三府幕下的劍客準備的,其間早置下美酒佳肴。隻留下中間一片寬敞的空地,不用說定是預留比劍用的。
兩人一旦入閣,突然聽到一聲豪氣幹雲的長笑,迎麵正見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鼎勝之人,但見此人五官精悍,雙目熠熠,頜下長著三寸來長的胡須,身上幹淨利索,今日竟是梁冠長衫,一身晉裝打扮。此人一起,他身後十來個劍客俱隨而起,兩位王爺見了此人,俱行禮口稱“世叔”,不用問,此人必是段國仰視青雲白日的涉複辰無疑。
涉複辰笑著擺手道:“兩位賢侄不用多禮,今日名為賞花品劍,為何那薛涵煙還未到?”
段匹磾看拉段末杯一眼,一笑謂涉複辰道:“世叔不必擔心,你我且先入座,稍待片刻自有下文。”言畢延請段末杯及其門客西廂入座簟,當下一幹人紛紛入座,旗幟分明各居一方,涉複辰輩份最高,居於正中,三府門客見主上落座,紛紛法隨依次坐下,這時正是明月臨閣,流光徘徊,左賢王段匹磾舉手擊掌三聲,二閣頓時歌樂聲起,隨著樂聲,下麵湧上來十個衣著款款、秀美不凡的少女上來,但見她們個個環佩翩翩,香風襲襲,踏樂姍姍而行,若穿花的彩蝶,棚棚而飛,舞態徘徊,一段稚子舞跳的煞是好看。
三府門下的幕客大多乃是習劍之人,平素為求術業精進,難免於斯一途有所缺憾,如今閣內香風嫋嫋,花貌盈盈,多數五色目盲看花了眼,右賢王段末杯看了段匹磾一眼,兩人目光齊齊投向了涉複辰,但見他眼光留戀於群美之間猶顯不足,這副神態倒是讓兩位王爺相視一笑,縱目四覽,發現場中的劍客大多目光留戀,隻有十個三府的幕客淵停嶽峙、安然不動。其中有右賢王段末杯幕下的沈越、莫北平和段北螯三人,段匹磾幕下的薛冷心與顧無名二人,而另外五人,俱在涉複辰身後,這五人俱是中年人,相貌各異。其中一個淨麵無須,手搖折扇,卻是中原晉國士人打扮,想來定然是個文人。這些人目無旁視,雖然注目場中,但目光卻並未隨著那些女子的舞步移動分毫,顯見並未真正放心其間。段國早有傳聞,說輔武王涉複辰手下有‘兩張羊皮’,厲害無比,兩張是張決天、張決日,羊指的是羊翼,皮是皮日堅。他們死人乃是輔武王手下最厲害的劍客,今日都在場下。
一番歌舞已畢,這些少女盡皆退下,涉複辰歎道:“我段國人俱說賢侄門下客多如過江之鯽,但依我,世子府中的愛姬何止百媚?”
段匹磾置可否地嗯了一聲,笑道:“叫王叔與王弟見笑了。小侄平日最喜結交義士,顧賞名花,有道是生死有定,不可預定,與其苦心綢繆,不如及時行樂的好,今日天氣清朗,花好月圓,正當開筵坐花,飛觴醉月,而且……”段匹磾意氣自若地微微一笑,一頓複道:“我們今日既是為拈花品劍,自當先讓諸位,還有薛姑娘鑒賞一下我與末杯賢弟的名花。”
“涵煙薛姑娘?”他話猶未畢,三府的劍客早交頭接耳,甚至連涉複辰也未能例外。涉複辰四下掃了一眼,大為驚訝地問段匹磾道:“王侄,你說要薛姑娘品鑒,可她如今不在此地,就算有名花,又怎麽賞?”
段匹磾撫掌一笑,當下吩咐侍女奉請兩株名花,逕自振衣而起,踱到南麵空欄望月之處,揚聲向南麵高軒恭聲道:“薛姑娘,敢問姑娘是否玉趾已到,可否長燈?”
他一言方畢,對軒倏然間燈火剔亮,華光溢彩,頓時看到對麵軒中設有一幅紅綃合圍一帳,中間四名貌美如花的侍女,但見他們個個粉臉桃腮,烏雲玉麵,卻不著綺裳,其中一個梳著望仙髻,身著淡紅色的佳衣,一個梳百合髻著淡蘭裝,一個挽欣愁髻著淡紫裝、一個挽芙蓉髻的淡青女子,聚於一處,如一束鮮花散作四朵,嬌嫣不群。不用問,他們就分別是望仙、百合、欣愁、芙蓉四美了。
四個侍女侍著中間一個渾身素衣、白綃罩麵的女子端然正坐於一香案之前,案上早設有一箏,一壇晉南的天澤香,眾人雖然隻能看到她秀發如雲,高挽涵煙髻,那翩翩的雲髻益顯得她玉姿柔媚,身材窈窕美極。這且不說,光是這副陳設就使人覺得意境高致,格格不俗,頓然有令人仰止、高遠無極之感——對麵立刻變成了香國樓台了。
這刻,四女中的青衣少女,向這邊閣上段匹磾襝衽一禮,鶯聲嚦囀地清聲道:“請恕無禮,讓左賢王及眾位佳客久候了,我家小姐已到,還請諸位恕小姐不言之罪,王爺既言今晚為賞花品劍,小姐之意,王爺盡管實行,不用多作理會我們幾個看客,左賢王請!”其聲音盈若鶯啼,字字扣人心扉。
段匹磾聞言,半晌方連道豈敢,三府的幕客聽說名聞天下的薛姑娘已到,紛紛起身觀望,但又礙於三位主公在場,是以不敢造次圍到南廂觀看,隻得點足而立,但好在他們修為各自不弱,眼睛特別好使,這刻正好可以發揮特長。此閣與彼軒相隔不遠,但對麵燈火敞亮,所以都能看得清楚。但唯覺遺憾之事,乃是熠熠清輝之中,玉人掩麵,撩人神思。但人就是這麽奇怪,愈是看不到的,人愈是想探個究竟,看清那白綃麵巾後麵的美靨。
此女一現,頓時吸引了所有的目光,自從她的玉名不脛而走,就比尋常的絕色佳麗憑空多了一曾神秘的吸引。莫說是兩位王爺,即便是涉複辰,無不注目而不能稍離,但礙於眾門客在,不好太過失態才強抑著未起身觀望。縱是如此,卻早先自沉醉,心裏卻早將目光睜到最大,恨不得親自撩去她頰上麵綃,一睹芳容。
左賢王段匹磾輕咳一聲,道:“在下何幸能請到薛姑娘,這就請姑娘法目一賞名花。”
對軒五女聞言,紛紛襝衽謝過。段匹磾踱迴東首座上,遙空拍了拍手,頓時有兩個男仆取了一張高案過來,置於南廂,此案比那雲紋雕欄稍高尺餘,剛好可被對軒的薛姑娘看到,不問可知乃是放置株花之用。段匹磾正要吩咐下人取花,正在此刻,有一健仆突然喘氣地跑上來,跪地急急向段匹磾道:“王爺,不好了,不好了……”
眾人聞言俱是一驚,段匹磾麵上一沉,心中沒好氣,隱忍嗔道:“不懂規矩的東西,嚷些什麽,有話說清楚。”
那健仆聞言,方知道自己失態,心中一驚,一時嚇得反倒說不出來。半晌方道:“王爺的那株丁香死了……”
“什麽?!”段匹磾聞言果然大怒,棱棱頰間,透出一種威煞之氣,拍案而起。右賢王段末杯也是一驚,按捺不住心中急躁,急急問道:“本王的那株豆寇可曾死了,快說是怎麽迴事?”
那健仆似是被兩位王爺嚇了一跳,冷汗洋洋,扁著嘴,上下牙床直打顫地哆嗦著道:“右賢王的豆蔻……沒事,但……但那株丁香一直由我和四個兄弟看護,置於房中,並未見有任何人踏入半步,不知怎麽迴事,方才進去一看,花竟枯蔫了,但……又不象是人為所至,所以……”
右賢王段末杯聽自己的豆蔻無礙,立刻轉急為喜,稍放下了心。左賢王段匹磾卻早不奈煩,勃然變色,兩眼一睜,怒聲截斷他道:“你們可曾為其淋水?”
那人麵如死灰想了一下,誠惶誠恐的迴應道:“今日巳時女護蘭曾淋了一迴水,但……”
段匹磾不等他說完,氣急敗壞地截斷道:“真是掃興,你去把那個賤卑拿下,斬斷手腳弄作花肥,看那花會不會開。”
健仆聞言,早嚇的戰戰兢兢,挪不動身,右賢王段末杯卻擺手謂段匹磾道:“王兄先別動氣,事情真相未明,不教而誅怕是有煞風景,以小弟看那女護蘭未必有膽冒犯兄長,不如問請再行發落。”
段匹磾鐵青著臉,強抑怒氣點了點頭,這其間,那涉複辰一直一言不發地察言觀色,緘口不語。說話間,兩個侍女將兩株花過來,段匹磾一看,前日還玉骨靈香的丁香如今果然全已枯蔫,幾個看護和那女護蘭也俱被壓到了閣下。段匹磾怒眼圓睜,正待發作,對軒那個頭挽望仙髻、身著淡紅裝的女子,紫柯而起,金蓮疊疊踱到軒緣,鶯聲傳聲道:“兩位王爺,我家小姐略知花藝,最好博物之學,花雖枯調,但世間繁花無不荏苒間輾轉如斯,飄落紅塵化作泥,我家小姐卻願一觀,不知兩位公子可肯賜否。”言畢,婷婷獨立,妙目卻注定了段匹磾,敬候迴音。
三府的所有幕客,包括三位主公在內,聞她雋逸清麗之言無不一怔。段匹磾更為意外,想不到一株枯花,竟能駁紅顏一視,但薛涵煙的見識胸懷更令他訝異驚佩,相比之下,作為左賢王的段匹磾又豈能不及一個女子的胸懷。當下他遙遙抱了抱拳,倏而突然大笑道:“晉人有句話叫‘花為悅己者容’,此花雖調,但能得薛姑娘靈眸一顧,真是它幾世的榮幸,倒是我這個左賢王,胸懷反倒不及姑娘了,讓姑娘見笑了。”
這少女名叫望仙,聞言又襝衽行禮一迴。
當下段匹磾便吩咐人將兩株花送到對軒,一麵揮手令人將閣下眾人放了。一場狂風暴雨就這麽被薛涵煙的一句話化作了繞指柔。眾人聽薛涵煙姑娘要賞花,還以為能借機看到天人之姿,紛紛向對軒觀望,哪知涵煙姑娘隻伸出纖纖玉手接過兩花,細細看了一迴,卻始終未將麵上白綃摘下,令眾人大是遺憾,但見她那雙纖纖柔荑摶雪作膚,鏤月為骨,令人心想神馳,隻此一端,眾人也能想象得到她那驚世駭俗的容姿。
薛涵煙看了那枯萎的丁香,款款在案上向那青衣女子寫了幾句,那青衣女子芙蓉點了點頭踱到北軒,清聲道:“此花之死是因為花莖上誤被一截桂枝插傷,想來是種養此花之人,不小心將一截桂枝掛入花莖,才至其死。花草樹木無不遇桂而死,難怪!”
方道此時,眾人才知個中底裏,無不大感訝異,心中不由暗暗一震,深敬這薛涵煙廣見博聞,這刻所有的人都揣著一個同樣的念頭,那就是一睹這個才藝不凡的女子究竟是個什麽樣的女子。一直淺言默笑的涉複辰聞言,站起身來連道“佩服”,輕拍了兩掌,道:“薛姑娘果然見識不凡,本王實在佩服得五體投地。方才姑娘說最好博物之學,正好本府幕下正有一清客名叫風遲山,雅性好博知古事,頗善此道,聽說末杯賢侄也有位常侍胡芸先生,人稱此人胸中有柴棘三鬥,今日兩人都在場下,何不讓他們兩人即席一論,以博薛姑娘一聞?”
右賢王道:“世叔有請,豈敢不從,且小侄常恐微言將絕,世無清談,今日正好複聞斯言,何樂而不為?”
薛涵煙點了點頭,那青衣的芙蓉姑娘襝衽一禮,向涉複辰道了謝。這刻涉複辰身後那個淨麵無須,手搖折扇的士人振衣而起,向三府主人先抱拳一禮,轉首注目右賢王段末杯背後的胡芸先生,道:“清客風遲山,不揣冒昧,不知胡芸先生可否賜教?”
那胡芸先生本也是中原人,一年前拜為右賢王段末杯幕下的清客,此人也是一個身著青色長衫的中年人,他聞言詢問地看了段末杯一眼,見他點了頭默許,方起身向風遲山迴禮,笑道:“豈敢,還要風先生不吝賜教。”
今日這場夜宴本為三府賞花品劍,卻半路先來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比試,倒是令眾人耳目一新。其實場下的劍刻大多來自晉國,所以或多或少都稍通漢學,至於三位主人,那更不用說了,段國的皇族貴胄、達官貴人都自幼佩有漢師,雖不說是精通四書五經,但也廣有涉獵,這場比試也就不足為怪了。
風遲山道:“哪風某就有僭了,既然薛姑娘愛花,我們不妨從花開始,其實關於此途,我一直有個問題甚為不解,想請教先生。”
胡芸道:“請講!”
風遲山灑然一笑,輕搖折扇道:“區區不才,少年時曾遠遊西域,有一天見到一個老人捧了一株花,這株花我在中原從來沒有見過,它有花葉,但卻沒有根,可以不在泥土中生長,但開出的花卻普通得很,請問胡先生可知這是什麽花?”
胡芸聞言,不禁暗自一愕,忍不住心中訝異地想了半晌,竟無論如何也想不出此是何花,但對軒的薛涵煙卻暗中一笑。右賢王段末杯看自己的門客第一個問題便被問住,很是不滿。胡芸苦思苦想了半晌,但曆代古書中似乎並未記載這樣的花,囁嚅著道:“莫非是菊花?”
風遲山笑著搖了搖頭,胡芸一愣,接著又猜曇花,但風遲山俱笑著搖頭,最後他看眾人等得太久,遂道:“在下實在孤陋寡聞,恕不能迴答風先生的問題,請先生教我。”
風遲山掃了眾人一眼,見眾人都似未曾想到,遂笑看了胡芸一眼,信手一指,轉謂眾人道:“此花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眾人初時不解,但繼而突然紛紛大笑不止,風遲山所說的花不用泥土,豈不是一個‘芸’字,因為花生雲上,自然用不著泥土,又生長在西域胡地,所以乃是‘胡芸’,豈不正是指的是胡芸本人,倒是他最後一句,‘開出的花卻普通得很’分明指他相貌不美,說穿了,豈不令人當場笑倒。
那胡芸臉上猛地一紅,頓時被氣得半死,大怒道:“風遲山,你……你敢汙辱我?”
風遲山長笑一聲,急忙故作抱歉地行了一禮,道:“豈敢豈敢。既是博物之論,胡芸先生乃是天地一物,如何竟不能拿來一論?”
胡芸聞言益加氣憤,段末杯也跟著臉上無光,當下嘴唇緊閉,一言不發。誰知那風遲山還不罷休,接著道:“在下還有一事不明,正要請教:世上有一種東西象狗那麽大,樣子長得卻很象黃牛。請問,這是什麽東西?”
胡芸聞言,又一下被懵住了。這個風遲山可真難纏,所出的問題越來越怪,胡芸這次不敢再隨便出口,生怕再惹出笑話來。但這個問題實在令人好奇,所有的劍客包括三位主人,都不禁一怔,擰眉細想,但終於想不出個子醜寅卯來。有的人猜是獐子,有人猜是鹿,風遲山隻是搖頭,最後胡芸實在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眾人紛紛讓風遲山說出。
風遲山望了精神頹廢的胡芸一眼,安慰地道:“胡先生不用擔心,這次說的東西與你無關。它不是別的,乃是牛犢子!”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擊案大笑,連連稱妙。
胡芸氣得臉色大變,轉臉望了段末杯一眼,見他轉首不語,頗不高興。旁邊的涉複辰急忙笑著朝段末杯道:“末杯賢侄何必如此在意,他們幾個小娃兒即席談笑,有何可虞,我們且來飲酒,看他們繼續!”
段末杯臉上勉強一笑,恭聲應命,敬了涉複辰與左賢王一迴。
但聞席間風遲山緊接著道:“再請問胡先生天有姓氏麽,地有姓氏麽,海有姓氏麽,若有姓氏,它們又姓什麽?”
胡芸聞言,又是一愣,不用問,這幾個問題他更摸不著門徑,臉上頓時益加憋得通紅,半晌也未迴答上來。風遲山狂旦之氣益加表露無疑,得寸進尺地咄咄逼問道:“再請問胡先生,天有足腳麽,地有父母麽,海有頭顱麽?”
胡芸被他一連串的問題搞得暈頭轉向,愈加氣結答不上來。這些問題確實奇怪,也難怪他答不上來,就是對軒的幾個少女也聽得又趣,但差在這胡芸涵養與學問都不甚濟事,眾人更是摸不著門徑,顯然成了一麵倒之勢,結果那胡芸結結巴巴,臉上難堪至極,他突然大怒而起,竟和右賢王段末杯連個招唿也不打,甩了衣袖憤憤不已地離席而起,離開了步雲閣。
這一著倒是令人一驚,右賢王段末杯臉上益加無光,左賢王段匹磾忙為他圓場,道:“不知胡先生去了哪裏,賢弟不要管他,且和為兄飲酒。”
風遲山卻笑了一聲,向眾人道:“我知道他去了那裏。”
段末杯不屑地“哦!”了一聲,看了風遲山一眼,道:“願聞其詳!”
風遲山掃了眾人一眼,想右賢晚抱拳,笑道:“自然是去了西域了。”他一言已畢,四下的劍客又頓時大笑,四位少女也不禁抿嘴淺笑,狀態美極。段匹磾一口酒沒咽下,差點一口噴出,但礙於右賢王段末杯臉色紅漲難看,好不容易忍了下來。這風遲山實在可惡,四個問題就損走了一個大活人,還要在他走後踹上一腳,還真是文人無良。
右賢王段末杯重重地哼了一聲,今日還未進入主題——品劍飛斛,便先受了趟惡氣。涉複辰見狀,忙笑著叉道:“末杯賢侄何必認真,他們比試完全是為了添加酒興,做不得數。來,我們暫且滿飲一杯。”說著邊舉樽請酒,段匹磾也隨聲附和,段末杯臉色鐵青,卻突然一擺手,道:“慢著,人常說天下自有利齒兒,卻不料風先生才語議如懸河泄水,注而不竭,竟是清談名客。既然是比試,若是隻有風先生一個人獨領風騷,未免難助酒興,我突然想到府上最近請到一位少年,來自慕容,名叫慕容焉,也略懂些天下之物,不妨待我命人將他請來,看他們一邊比試,一邊飲酒豈不更好。”
涉複辰見他愈加認真起來,自是不好攔阻,段匹磾也似乎被那風遲山挑起了興趣,也樂得一觀。當下末杯賢一麵向薛涵煙姑娘請延,一麵命般洛迴府去請慕容焉。不一刻功夫,閣下響起了蹇蹇的足音,漸漸行上,眾人抬頭一看,閣下走上來兩個少年,其中一個相貌尚算英俊,而另一個除了一雙靈秀逼人的雙眼外,象個小老頭似的,而他那雙秀目卻還是瞎的,不問可知,這兩人正是慕容焉與魏笑笨。
原來,當晚魏笑笨抱怨了一會兒,實在無聊得很,出來正看到圓中未能赴宴的門客,正聚下一燈下玩投壺之戲,看了一會兒,突然打起盹來,這時般洛卻突然迴來請慕容焉赴宴,那群門客無不羨慕得發瘋,魏笑笨也借扶慕容焉的理由,與他同來了。一路上,那般洛早告訴了兩人風遲山之事。
兩人行到閣上,魏笑笨看有這麽多人在,頓時嚇了一跳,但饒是如此,他還忙裏偷閑,拿眼四下亂瞥,尋找那個絕色女子,突然看到對軒的白綃女子,但遺憾的是看不到她的麵貌,遂將目光轉向那四名女子,頓時看傻了眼。慕容焉聽他不動,忙拉了拉他,兩人四下抱拳為禮,見過三位主公。
眾人見了慕容焉那副模樣,無不心中大疑,誰都不會相信這個少年有何能奈竟如此得段末杯的器重。倒是對軒那個青衣與紫衣的少女見了慕容焉,無不大吃一驚,急急向那紅綃帳中的薛涵煙說了幾句,薛涵煙聞言似是渾身一震,也不禁透過白綃麵巾,一雙妙目悄悄向慕容焉望來。
涉複辰看過慕容焉,大是懷疑地望向段末杯,風遲山卻首先不屑地掃了慕容焉一眼,轉謂眾人道:“諸位,在下想求侰一個問題,不知今日席上諸位所飲的酒如何?”
三位主人正自不解,底下的三府劍客早已紛紛喝彩道:“當然是美酒了。”
“黍米如何?”
“好啊!”
風遲山得意地輕搖折扇,道:“兩者相比較呢?”
眾人紛紛笑道:“黍米雖好,但怎能與左賢王珍藏的美酒相提並論!”
風遲山唰地一聲合了折扇,目光引著眾人轉向了慕容焉,搖了搖頭,道:“但如今黎米卻與米酒同列一席,豈不掃興!”
直到這時,眾人才知他的本意,原來他是見慕容焉其貌不揚,故出言侮辱。將自己比作美酒,慕容焉比作黍米。那意思是說,右賢王找來了一個與自己不能相提並論的人來,自己大失身份,而右賢王也有意大廢周章地折辱他,實在損得很。
右賢王段末杯聞言,重重望住風遲山,道:“風先生雖然為世叔府中的清客,但文不及‘竹林七賢’,武不及‘北月刀尊’宇文形勝,‘南泉劍聖’上官靜悟兩位前輩中的任何一人,我為什麽要折辱你呢,難道我還嫉妒你比我的地位高麽?”
風遲山被他一言說的冷汗頓出,連到“不敢”,段末杯卻笑了笑轉向慕容焉,淡淡地道:“慕容焉,你既然為本府末席幕客,但若是無才我要你何用。現在你可與風遲山先生一論,若有不及,我留你何用!此地無座供你置身,你們可以開始了。”
涉複辰看他如此堅持,不好再說。
魏笑笨聞言卻下了個半死,色膽頓時消失無蹤,右賢王段末杯言外之意很明顯,若是慕容焉稍有失誤,恐怕自己也難逃一死了。那白綃麵巾後麵的那雙妙目,也不禁緊張地望向這邊。風遲山聞言卻下了決心讓慕容焉出醜,還未開口,慕容焉卻抱了抱拳,首先道:“天姓也,地姓她,海姓何。”
眾人無不一怔,風遲山驚異地道:“願聞其詳。”
慕容焉道:“《孝經·聖治章第九》中說‘父子之道,天性(姓)也’,所以天之姓氏為‘也’。又天陽地陰,天為父而地為母,而母為女,所以地的姓氏為‘女也’,這豈不正是個‘她’字。至於海姓何,此話出自你口,你說海姓什麽,那不說‘海姓何’麽?”
眾人聞言,先是一怔,繼而無不拍手稱妙,連連道絕。
風遲山也麵色微變地心頭一震,想不到這個不起眼的少年竟這麽敏捷,心中一凜。兩位王爺與涉複辰也想不到他答得如此巧妙,段末杯頓時大喜,忙令人為慕容焉奉上美酒一杯。幾個少女聞言無不拍手,魏笑笨卻使勁擦了把汗,暗暗叫了一聲媽。
慕容焉飲過那樽酒,接著道:“至於先生的第四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天有腳,地無手,海有頭。”
風遲山又是一怔,道:“請賜教。”
慕容焉道:“古人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既然能行走,當然有腳……”話一出口,四下頓時又響起了一片喝彩聲。對軒的那四個女子也不禁連拍玉掌,慕容焉靜得如一泓淨水,接著道:“老子先師曾經說‘地得一以寧’,既然地能夠歸寧,就象是出嫁後歸寧的女兒一樣,又怎麽能沒有父母呢?”一言甫畢,有是一片喝彩之聲。
慕容焉稍頓了頓,道:“世人皆說‘海角天涯’,可見海生有角,位置在天涯。但角都生長在頭上,所以海有頭。”
他一言方畢,兩位王爺早叫了一聲“好”,段末杯一掌拍案,又叫賜酒。風遲山見眾人不停地為慕容焉喝彩,心中大怒,也顧不得有以長淩幼之嫌,問道:“這位小兄弟果然不凡,既然閣下抱大才懷大誌,不知能否將天上的明月取下來,為兩位公子和我家主公下酒助興?”
眾人聞言,暗怨風遲山欠缺風度,出這麽刻薄的問題。
慕容焉卻笑了笑,道:“有何不可。”當下令煮酒的女侍斟了四樽美酒,分別送與了三位主人和風遲山,道:“三位王爺,還有風先生,你們請邀杯一看。”
四人俱是一疑,不知他是何意,但想來定有深意,當下舉樽向酒杯中看,慕容焉道:“四位看到酒杯中有些什麽?”
段末杯細看一迴,除了搖曳的月影之外什麽也沒有,道:“除了影子,什麽也沒有。”
慕容焉卻道:“既然諸位要拿月來下酒,如今月已在幾位杯中,何不一口吞下。”
左賢王段匹磾聞言,拍案叫妙,道:“好一個樓頭明月,淺斟低酌,答得妙啊!”這次連涉複辰也不禁叫好了,段末杯更是命人為每人都斟一杯,邀月而飲。飲畢,又命風遲山繼續。
風遲山想不到連這樣的問題,他都能應付俗如,一時還真想不起什麽可以難倒這個少年的問題,有些不安地想了一迴,道:“小兄弟果然不凡,你既然能讓我等飲月,不知能不能讓天上日月停輪,一齊出現於天際,以照永夜?”
眾人這次聞言反而沒有吃驚,因為前幾次慕容焉的妙對,開始令他們相信這個少年定有妙答,這次反而期待著他開口。魏笑笨卻吃了一驚,眼睛狠狠地瞪著風遲山,恨不得將他海扁成個豬頭才解恨,心道這家夥的問題愈演愈奇,說不定冒出個問題慕容焉答不上來,自己命不久矣。當下早在心裏將那風遲山扭住不放,毆打了一百迴,慕容焉卻淡淡一笑,命人將一盞長明燈置於風遲山案前,問道:“風遲山先生,此燈明否?”
風遲山不解他是何意,道:“當然。”
慕容焉道:“日月同行,豈不是一個‘明’字,此燈既明,光照四閣,豈不是日月停輪,共照永夜。而且此燈是長明燈,風先生若是要日月永遠同行,不妨將此燈拿迴家中,懸於高閣,永享日月之光。”
他話猶未畢,眾人又是叫好。
風遲山想不到他如此迴答,頓時氣結。兩位王爺連連撫掌,涉複辰哼了一聲。風遲山想不到當著眾人的麵,竟難不到這個年輕人,頓時心中大氣,以扇擊掌,上上下下打量了慕容焉幾趟,道:“小兄弟既然名叫慕容焉,卻不見頭發有多麽秀茂繁榮,不知是何緣故?”
這話一聽便知是存心折辱慕容焉,段末杯冷哼了一聲,慕容焉毫無氣憤之色,淡淡接道:“古人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因為我的頭發就如樹木,早預料到今日迴遇到風先生,所以才不秀茂。”他重重地加重了風先生的那個‘風’字。眾人聞言,無不暗歎此子實在機敏,那四個少女又是輕鼓玉掌。
風遲山益加不服,緊接著道:“小兄弟頭發不秀,倒怨起我這個局外人來人,我若是你,定會用拔苗助長之計,但我常聽人說聰明的人頭發都是如此枯萎,世人叫作‘聰明絕頂’,這樁事又豈能願我?”
慕容焉聞言,竟不再迴答,向三位主人抱了抱拳,向段末杯告退,眾人都不解何意,魏笑笨拉著他的手,正要下步雲閣,風遲山氣憤地道:“又是一個不辭而別,莫不是被我說中了?”
慕容焉停下了身,卻並未轉身,道:“席間清談本為助酒,但輪為互相攻訐,不如不談。既然你一定要我說……”他頓了一頓道:“閣下既然說‘聰明的人頭發都是如此枯萎’,但我聽說尊駕的頭發既然秀茂非常,定然是一點也不聰明,甚至是愚蠢之人了。”言畢,再不停留,扶著魏笑笨下閣去了,但閣上卻又是一陣彩聲,這次段末杯麵上大為增光不少,左賢王段匹磾亦連連稱道,隻剩下那風遲山愣在當地。這場清談一直是他發問,饒是如此,卻已被慕容焉對得啞口無言,若是慕容焉來問,自己又能有應對自如麽?他不知道,場中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薛涵煙卻看清楚了這個少年,眼中竟有了光彩,她靜靜地想著,這個少年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卓北廬聞言,也精神一振,同時恭身拜下。
荊牧急忙將兩位兄弟扶起,重重地點了點頭,亦緊緊握住了慕容焉,人心知肚明,不言而喻。
卓北廬神姿峰潁,儀態昂揚地道:“兄弟雖為晉國人,但見兩位兄弟義薄雲天,布衣遠誌,卻也願為兩位兄弟舍身拋命,盡分寸微力。不意永嘉之中,複聞正始之音,兄弟何其幸甚,隻不知兩位兄弟可願折節下交,視小弟為兄弟?”
荊牧聞言,早一把拉住了他不放,三人手手相連,相顧而笑。
荊牧道:“今日你我三人既然同心一事,何不定下盟約,同輔三國和存燕地,必得不昧今生,方不負今日一見,兩位兄弟以為如何?”
那卓北廬早有此意,聞言首先讚成,慕容焉已無異意,但荒野竹院,實在沒有香燭丹書一般事物,當下荊牧取了三支雕翎箭為香,三卷《詩經》作為丹書,三人出了木屋,插箭於院中古鬆之下,但見一株古鬆、半弦明月,斜月空庭,三兄弟長跪於地,頓首三拜。拜畢,三人執火焚燒丹經,再拜,荊牧朗聲吟道:“大晉永嘉九年六月七日,弟子世下愚人,焚燒丹經以告天地:治世重文學之士,亂世發草澤英雄,弟子苟生於天下飄零、燕民自戮,雖行布衣之身,但素懷匹夫報國布衣之誌,今日我荊牧、慕容焉、卓北廬三人同懷瑾玉,誠以不才之身躍馬潮頭,揮劍為民,雖百死而無一憾也。今以古鬆弦月為證,他日弟子若違此言,當受萬箭穿身而死,弟子無悔。”
“弟子無悔!”慕容焉與卓北廬朗聲應道。
言罷,三人再拜,相攜而起,互報年齒各敘年紀,荊牧最長為大哥,卓北廬次之,慕容焉最小而為三弟。當下慕容焉拜過大哥二哥,卓、荊兩人也各自還禮,接著卓北廬也見過大哥,三人行禮已畢,俱是大喜,正是情投意合,相見恨晚,把臂相談,以兄弟之禮相敘,那荊牧知道慕容焉餓了,拉兩人屋裏敘談,自己卻去殺雞煮黍,慕容焉與卓北廬要去幫忙,荊牧死活不肯,二人隻好歸屋敘談。
而卓北廬逕拉了慕容焉臨窗高談,兩人古今逸事,南北劍術,三墳五典無所不談,卓北廬與他談得愈久,愈覺此人見識超凡,深不可測,他雖然雙目已盲,但較以前所見的任何高人不差,心中暗震。慕容焉此人和荊牧又自不同,荊牧雄武非凡,誌比天高,鐵血丹心,而慕容焉卻似高鴻在天,深不可測,但勿庸違言,兩人都是當世罕見的奇才。
不刻功夫,荊牧業已將飯菜備好,當下三人高談闊論邊吃邊談,四碟兩碗,無非豆腐麵筋青菜之流,外加一隻雞,飯菜雖然簡單,卻大大增加了談鋒,一頓簡簡單單的雞黍飯菜,一直吃到三更天。雖道時光易過,白駒過隙,三人卻毫無疲倦之感,連碗箸也仍下不管,竟去了西首臥室,促膝長談,移幕達晨,一直到第二天巳牌時分,方抵足而臥,一覺醒來,天光業已大亮,三人起來,不禁相攜而笑。
慕容焉問及卓北廬行止,方知他正要東行慕容,去慕容的國都棘城。而慕容焉也要迴令支城了,說到話別,三人無不黯然失色,慕容焉卻笑了一聲,道:“你我兄弟三人既已結為兄弟,自當依誓言而行,各行其誌,各為其事。今日之別,他日定有聚首之日,到時再優遊林下,攜手煙霞,豈不更佳,壯士若懷驚天誌,一雞一黍可安身,我們三兄弟何不就此定下雞黍之誓?”
荊牧聞言,拍案相應,當下三人共約傾力輔三國和存於燕,止息幹戈,他日事成,再會於此地,食一雞一黍相慶,攜手出如煙霞,作林泉中人。三人誓畢,把臂良久,最後一笑而別。有道是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天下有情聚複散,昂藏七尺各赴誌,三尺青鋒傾寰中,翼遮半天此為誓。
荊牧攬衣躑躅,揮袂霑襟,揮手送別二人。卓北廬因為與慕容焉順路,便送他入京,三兄弟初一結拜,竟又分散,江湖兒女,多半如此……
慕容焉和卓北廬出了竹廬,直奔遼西城,還沒行到城南的風儀門,迎麵行來了幾匹駿馬和一輛馬車,那輛馬車兩邊的幔簾都已挑開,其中端坐一人,滿頭大汗,神情焦急,正是魏笑笨其人。這刻他正吩咐幾個騎士分頭行走,不料正好看見慕容焉和卓北廬兩人,忙命人停車,急急行過來,拉住慕容焉大笑。
慕容焉和卓北廬都嚇了一跳,卓北廬還道他要對慕容焉不利,一腳踹將出去,頓時把魏笑笨踢得連翻了幾個跟頭,連叫幾聲媽方才停下。待到慕容焉聽出是魏笑笨時,那魏笑笨卻已飛滾到了兩丈開外,眼珠一個勁兒地翻白,任他喘了大半天也沒爬起來。這時,與他同行的幾個騎馬之人上前扶他,其中一人正是趙千裏,他看了魏笑笨的模樣,愣了半晌,有些瞠目結舌地懷疑道:“萬裏兄,你……不是武功很高麽,怎麽……”
魏笑笨齜牙咧嘴,聞言陡地暴跳如雷,雙目火赤地頓腳直罵道:“你知道什麽,這人一腳少說有一千好幾白斤的力道,若不是他搞偷襲而且我又故意讓他踢中,就算他是四條腿的螃蟹,也修想近得了我身前四尺!”
慕容焉急忙向卓北廬解釋雙方誤會,當下兩人急忙過來,卓北廬向魏笑笨道歉了一迴,魏笑笨冷笑一聲沒有理他,卻轉向慕容焉道:“這個人剛來到令支,難免有眼不識老泰山,不知道我魏笑笨乃是此地新進的最有前途的地皮,我就不和他計較了……”他鼻青臉腫,哼哼地瞪了卓北廬一眼,轉想慕容焉道:“焉兄,我可找了你半天了,我還以為你……你被那個死女人整死了呢。”說話間便拉慕容焉迴去。卓北廬見慕容焉已然安全,當下遂抱拳告辭,約他在慕容的京師大棘城再會。
慕容焉知留他不住,與他執手為別。卓北廬深深地點了點頭,振衣而去。這一幕倒是看得魏笑笨一愣,當下他拉著慕容焉上了馬車說話,迴頭又知會眾人一起迴去。他先問了慕容焉這幾日的經曆,幾乎驚得目瞪口呆,直至迴到了住舍,仍拉著他不放,一直聽完了慕容焉兩日來的經曆。
待到慕容焉問及琥珀郡主如何整他,魏笑笨臉上一紅,支支吾吾囁嚅了半晌。原來,當日他被綁到那個幾丈高的翹蹺板上,吃力上下猛壓,一直晃當到了第二天的午牌時分,結果繩子一斷,他自然落了一身狼狽。弄了一身馬糞不說,這一跤更是摔得七葷八素,頭昏腦黑,加之又累又餓,大休息了半晌便急急迴城。誰知到了城外,猛然想起自己這副模樣實在醜得不堪入目,不宜公然上街現世,所以一直在一片林子裏貓到天黑,直到入夜關閉城門時,方縮頭縮腦地溜迴了公子府。
其實這件事,右賢王段末杯也略有耳聞,但慕容焉與魏笑笨並非是府中的一流劍客,對此事並未太在意。畢竟,怎麽說琥珀郡住乃是自己的堂侄女,後來當魏笑笨要他尋找慕容焉時,他也隻是隨便給了他三個下人,魏笑笨嫌人手太少,就運用自己的‘鼎鼎大名’,將趙萬裏幾人也動員起來,但他卻從來沒騎過馬,又怕在眾人麵前丟人,結果就要了輛馬車,隻說慕容焉可能受了傷,結果趙萬裏幾人竟然信了。好在他運氣夠好,否則還真難找到慕容焉呢。
當然,魏笑笨自己跌了一身馬糞這件見不得人的事,他一點口風也沒漏。至此,琥珀郡主的詭計大見功效,方告一段落,但幾日來卻害慘了慕容焉和魏笑笨二人,這次能再次相見,頓有隔世重逢之感,魏笑笨這次被琥珀郡主整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如今一提到她,便被氣得嘴歪眼斜,最裏不停地哼哼冷笑,提副頂級陰險的模樣道:“這迴她這個鬼女人算得罪了個瘟神,惹毛我了。想跟我這個極品鬥人王過不去,我看她這次是大笸籮扣王八——跑不了,哼哼!”他下定了決心下次見到她定要一腳踢到樹杈上吊起,看來這趟真是王八瞪綠豆——和她對上了。
慕容焉見勸他不過,提心吊膽地搖了育頭,歎了兩聲。到是卓北廬此人,魏笑笨在嘴上一直嘟囔了大半天,看來他對那莫名其妙的一腳很不服氣,兩人話畢,天光業已不早,兩下當下散了各自休息。
卻說時光易過,展眼又過了兩日。近日來,公子府越發地熱鬧起來,府中的劍客們個個磨拳擦掌,象是發情的野鹿一般,象是要發生什麽事。魏笑笨很是好奇,一打聽方知,左賢王段匹磾三日後將在他的怡格西苑設宴,宴請右賢王段末杯、北山公涉複辰及其幕下的劍客赴會遊宴集聚,賞花品劍。名字雖然雅致不凡,說到底,不外是遼、山、蘭三府稱此機會互展實力,所有人的眼光都盯著將至的天演閣扶搖台的劍決。其實這還在其次,更令人矚目的是,這次賞花品劍還請到了名震天下的絕色佳人——薛涵煙席間鳴箏,這點才是令這些劍客瘋狂的原因。
“絕色佳人,那一定是個美女了?”魏笑笨一聽有美女看,頓時精神大振。當下象打探軍情一般對這個叫薛涵煙的少女打聽個不停,被問者實在煩死了,他一直問個不停,就差沒查她的祖上八代了。不過,說起薛涵煙此女,確是名副其實的傾國佳人、上苑名花。古人說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看來誠不為虛。薛涵煙本是晉國薊州人,家中本是曆代簪纓相傳的鍾鳴鼎食之家,但若大的一份家業傳到他父親這輩兒,家道中落。有道是亂世紅顏,自然命運多舛,因為她生得太美,十四歲時父親便不準她出門。但日月又豈能被烏雲掩其光華。一日,她憋得生厭,趁著月夜偷偷與兩個丫鬟出城一遊,結果被途人看到,驚為天人,晉人都說薊州有蕊宮仙子下凡,此說不久就傳遍了薊州,人稱‘芙蓉眷主’。
直到她十六歲方被時人所知,頓時芳名傳遍薊州,方圓百裏之內的女子都以模仿她為榮,而她常梳的髻式竟傳於天下,時人稱之為‘涵煙髻’。但奇怪的是,以她的天人之貌,一直竟沒有人前來提親。她的父親後來多方打聽才知,這背後竟是晉國的薊州刺使在暗中阻撓。原來,晉國對於女子出嫁列有法令,晉武帝於泰始九年冬十月曾詔令天下:“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而薊州刺使暗中令人不敢前去提親,就是等她十七歲那日,將她納如繳中。
但天不隨人願,這薊州刺使如意算盤打得倒好,但薛涵煙的父親也不尋常,竟將她許給了晉國大司馬、幽州牧王浚,如此一來,薊州刺使即使膽子再大,也不敢與王浚爭風。誰知正在此時,薛涵煙在代國寄居的兄長薛柯又將她許給了代國國君拓拔猗盧。薛涵煙傷心欲絕、心恢意冷了,僅有的兩個親人都將她作為禮物許人,一氣之下,暗中出逃,結果王浚大怒,以為代王暗中將她搶去,用代王違抗晉國皇帝的借口,與代國傾國大軍戰於晉陽,死傷無數。
而薛涵煙也稱此機會逃到了段國,投靠他的表兄——段國的殿前常侍張房華。這個在段國為官的表兄張房華,官拜常侍兼奉車都尉,深得段王疾陸眷的寵愛,此人不但通曉博弈蹋鞠,而且擅於察言觀色,每每在王駕左右,出入隨從。
薛涵煙這個女子外柔內剛,自她被父兄出賣,整日麵罩素綃,三年不與任何男人說話,即使她的四個侍女也相貌秀美。她們的芳名就是她們玉首上所挽的髻式,分別叫望仙、百合、欣愁、芙蓉。聽說望仙是一個梳著望仙髻著淡紅裝的少女,百合梳百合髻著淡蘭裝,欣愁頭挽欣愁髻著淡紫裝、芙蓉是個挽芙蓉髻的淡青女子。薛涵煙一路到此,雖已盡量掩飾行藏,卻還是被人看到,那人還寫了首詩:“燕代何千裏,荏苒數十年。玉趾越薊北,所途落鴻雁。”結果,這個消息不脛而走,一路上自然惹了不少的麻煩,若非如此,右賢王段末杯也不會為伊尋花了。
魏笑笨聽到這裏,幾乎當場噴血,這種即能看人打架又有美女看的事,他自然十分樂意參加,孰知那人最後一言,一棒將他打入了無底深淵、一腳踹到了大冰窖中——原來要參加這次賞花品劍的盛會,隻有公子府中的幾個上乘劍客才能隨行。但他的劍術莫說是上乘,就連下乘的劍客,輪一百迴也輪不到他,難怪他氣色如此之差,生象是剛被人海扁一頓一樣難看呢。
究竟這幾個劍客如何選法,恐怕隻有段末杯自己心裏有數,但每個幕客都希望自己在入選之列,魏笑笨為了這件事,上躥下跳在王府中跑關係,有拿僅有的那點銀字去賄賂右賢王的貼身健仆般洛,結果被般洛一口唾沫噴了一臉地罵了迴來,還讓他先撒泡尿好好照照自己的尊容。這件事對魏笑笨造成了不小的打擊,他迴到慕容焉精舍中不高興了很久,慕容焉一問,他隻說自己發願要學劍術,結果還真是說學便學,馬上就拉著慕容焉教他,他的樣子倒是嚇了慕容焉一跳,但真到學時,又嫌‘太微劍法’過於繁複,瞎鬧了一會兒,便沒了半分火氣,連道不學了。然後就開始靜了下來,比慕容焉還靜,直待慕容焉問清個中底裏,方心中暗笑作罷。如此過了一日,第二日,魏笑笨愈加窮極無聊,直到第三日,方真正徹底失望,不再妄想。
話說這日金烏西墜,圓月東升,正值十五月圓之夜,斜雲空庭,露下花鮮,待到花燈初上之際,段末杯早命人在府外備下車馬,選了十五位門下隨行,他們分別是仆從般洛,常侍胡芸,三名捧花的侍女和十名劍客,這十名劍客都是府中的高手,他們分別是沈越、莫北平、段北螯、劉瞿中、房銳、段伸、公孫別、馬其遠、何運之、李衛十人。待一切備足,眾人簇擁著段末杯出門登車上馬,直驅左賢王段匹磾的怡格西苑。
馬行無止,不足碗盞之功,車駕便西行到了一座府邸,此府南臨禦道,坐北向南,非常寬大。遠遠觀去但見高庭大院,玉牆朱門,門首兩旁早掛滿了九龍七鳳碧華燈,門額翹懸一匾,上書‘怡格西苑’幾個大字,氣派不凡。
這刻,那朱漆大門已然敞開,門首早有兩列十名樣貌端正的男女恭候兩旁,眾人見到右賢王段末杯駕到,幾個男仆上前伺候車馬,女侍襝衽恭迎。段末杯下了馬車,吩咐三名侍女小心奉花,自己逕自率著諸人振衣直入,直驅步雲閣。一行諸人穿過疊門重院,終至一院,十丈外便聞到歌樂之聲,抬頭一看,但見院中一座三層大閣麵對一座高軒拔空而起,燈火輝煌,閣中早已人影綽綽。
段末杯剛剛行到,左賢王段匹磾早長笑著迎了下來,一幹幕中劍客紛紛上前見禮,段匹磾擺了擺手,大笑攜了段末杯的手直上步雲閣,方登三閣,但見此閣中出人意料的寬闊,四周俱有齊腰高的雕欄玉砌,刻下閣內早於東、西、北三麵設了三排宴席,前麵各設一席,乃為兩位王爺和涉複辰所備,北麵正中之位當然為兩位王爺的王叔涉複辰所備,而三排定是為三府幕下的劍客準備的,其間早置下美酒佳肴。隻留下中間一片寬敞的空地,不用說定是預留比劍用的。
兩人一旦入閣,突然聽到一聲豪氣幹雲的長笑,迎麵正見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鼎勝之人,但見此人五官精悍,雙目熠熠,頜下長著三寸來長的胡須,身上幹淨利索,今日竟是梁冠長衫,一身晉裝打扮。此人一起,他身後十來個劍客俱隨而起,兩位王爺見了此人,俱行禮口稱“世叔”,不用問,此人必是段國仰視青雲白日的涉複辰無疑。
涉複辰笑著擺手道:“兩位賢侄不用多禮,今日名為賞花品劍,為何那薛涵煙還未到?”
段匹磾看拉段末杯一眼,一笑謂涉複辰道:“世叔不必擔心,你我且先入座,稍待片刻自有下文。”言畢延請段末杯及其門客西廂入座簟,當下一幹人紛紛入座,旗幟分明各居一方,涉複辰輩份最高,居於正中,三府門客見主上落座,紛紛法隨依次坐下,這時正是明月臨閣,流光徘徊,左賢王段匹磾舉手擊掌三聲,二閣頓時歌樂聲起,隨著樂聲,下麵湧上來十個衣著款款、秀美不凡的少女上來,但見她們個個環佩翩翩,香風襲襲,踏樂姍姍而行,若穿花的彩蝶,棚棚而飛,舞態徘徊,一段稚子舞跳的煞是好看。
三府門下的幕客大多乃是習劍之人,平素為求術業精進,難免於斯一途有所缺憾,如今閣內香風嫋嫋,花貌盈盈,多數五色目盲看花了眼,右賢王段末杯看了段匹磾一眼,兩人目光齊齊投向了涉複辰,但見他眼光留戀於群美之間猶顯不足,這副神態倒是讓兩位王爺相視一笑,縱目四覽,發現場中的劍客大多目光留戀,隻有十個三府的幕客淵停嶽峙、安然不動。其中有右賢王段末杯幕下的沈越、莫北平和段北螯三人,段匹磾幕下的薛冷心與顧無名二人,而另外五人,俱在涉複辰身後,這五人俱是中年人,相貌各異。其中一個淨麵無須,手搖折扇,卻是中原晉國士人打扮,想來定然是個文人。這些人目無旁視,雖然注目場中,但目光卻並未隨著那些女子的舞步移動分毫,顯見並未真正放心其間。段國早有傳聞,說輔武王涉複辰手下有‘兩張羊皮’,厲害無比,兩張是張決天、張決日,羊指的是羊翼,皮是皮日堅。他們死人乃是輔武王手下最厲害的劍客,今日都在場下。
一番歌舞已畢,這些少女盡皆退下,涉複辰歎道:“我段國人俱說賢侄門下客多如過江之鯽,但依我,世子府中的愛姬何止百媚?”
段匹磾置可否地嗯了一聲,笑道:“叫王叔與王弟見笑了。小侄平日最喜結交義士,顧賞名花,有道是生死有定,不可預定,與其苦心綢繆,不如及時行樂的好,今日天氣清朗,花好月圓,正當開筵坐花,飛觴醉月,而且……”段匹磾意氣自若地微微一笑,一頓複道:“我們今日既是為拈花品劍,自當先讓諸位,還有薛姑娘鑒賞一下我與末杯賢弟的名花。”
“涵煙薛姑娘?”他話猶未畢,三府的劍客早交頭接耳,甚至連涉複辰也未能例外。涉複辰四下掃了一眼,大為驚訝地問段匹磾道:“王侄,你說要薛姑娘品鑒,可她如今不在此地,就算有名花,又怎麽賞?”
段匹磾撫掌一笑,當下吩咐侍女奉請兩株名花,逕自振衣而起,踱到南麵空欄望月之處,揚聲向南麵高軒恭聲道:“薛姑娘,敢問姑娘是否玉趾已到,可否長燈?”
他一言方畢,對軒倏然間燈火剔亮,華光溢彩,頓時看到對麵軒中設有一幅紅綃合圍一帳,中間四名貌美如花的侍女,但見他們個個粉臉桃腮,烏雲玉麵,卻不著綺裳,其中一個梳著望仙髻,身著淡紅色的佳衣,一個梳百合髻著淡蘭裝,一個挽欣愁髻著淡紫裝、一個挽芙蓉髻的淡青女子,聚於一處,如一束鮮花散作四朵,嬌嫣不群。不用問,他們就分別是望仙、百合、欣愁、芙蓉四美了。
四個侍女侍著中間一個渾身素衣、白綃罩麵的女子端然正坐於一香案之前,案上早設有一箏,一壇晉南的天澤香,眾人雖然隻能看到她秀發如雲,高挽涵煙髻,那翩翩的雲髻益顯得她玉姿柔媚,身材窈窕美極。這且不說,光是這副陳設就使人覺得意境高致,格格不俗,頓然有令人仰止、高遠無極之感——對麵立刻變成了香國樓台了。
這刻,四女中的青衣少女,向這邊閣上段匹磾襝衽一禮,鶯聲嚦囀地清聲道:“請恕無禮,讓左賢王及眾位佳客久候了,我家小姐已到,還請諸位恕小姐不言之罪,王爺既言今晚為賞花品劍,小姐之意,王爺盡管實行,不用多作理會我們幾個看客,左賢王請!”其聲音盈若鶯啼,字字扣人心扉。
段匹磾聞言,半晌方連道豈敢,三府的幕客聽說名聞天下的薛姑娘已到,紛紛起身觀望,但又礙於三位主公在場,是以不敢造次圍到南廂觀看,隻得點足而立,但好在他們修為各自不弱,眼睛特別好使,這刻正好可以發揮特長。此閣與彼軒相隔不遠,但對麵燈火敞亮,所以都能看得清楚。但唯覺遺憾之事,乃是熠熠清輝之中,玉人掩麵,撩人神思。但人就是這麽奇怪,愈是看不到的,人愈是想探個究竟,看清那白綃麵巾後麵的美靨。
此女一現,頓時吸引了所有的目光,自從她的玉名不脛而走,就比尋常的絕色佳麗憑空多了一曾神秘的吸引。莫說是兩位王爺,即便是涉複辰,無不注目而不能稍離,但礙於眾門客在,不好太過失態才強抑著未起身觀望。縱是如此,卻早先自沉醉,心裏卻早將目光睜到最大,恨不得親自撩去她頰上麵綃,一睹芳容。
左賢王段匹磾輕咳一聲,道:“在下何幸能請到薛姑娘,這就請姑娘法目一賞名花。”
對軒五女聞言,紛紛襝衽謝過。段匹磾踱迴東首座上,遙空拍了拍手,頓時有兩個男仆取了一張高案過來,置於南廂,此案比那雲紋雕欄稍高尺餘,剛好可被對軒的薛姑娘看到,不問可知乃是放置株花之用。段匹磾正要吩咐下人取花,正在此刻,有一健仆突然喘氣地跑上來,跪地急急向段匹磾道:“王爺,不好了,不好了……”
眾人聞言俱是一驚,段匹磾麵上一沉,心中沒好氣,隱忍嗔道:“不懂規矩的東西,嚷些什麽,有話說清楚。”
那健仆聞言,方知道自己失態,心中一驚,一時嚇得反倒說不出來。半晌方道:“王爺的那株丁香死了……”
“什麽?!”段匹磾聞言果然大怒,棱棱頰間,透出一種威煞之氣,拍案而起。右賢王段末杯也是一驚,按捺不住心中急躁,急急問道:“本王的那株豆寇可曾死了,快說是怎麽迴事?”
那健仆似是被兩位王爺嚇了一跳,冷汗洋洋,扁著嘴,上下牙床直打顫地哆嗦著道:“右賢王的豆蔻……沒事,但……但那株丁香一直由我和四個兄弟看護,置於房中,並未見有任何人踏入半步,不知怎麽迴事,方才進去一看,花竟枯蔫了,但……又不象是人為所至,所以……”
右賢王段末杯聽自己的豆蔻無礙,立刻轉急為喜,稍放下了心。左賢王段匹磾卻早不奈煩,勃然變色,兩眼一睜,怒聲截斷他道:“你們可曾為其淋水?”
那人麵如死灰想了一下,誠惶誠恐的迴應道:“今日巳時女護蘭曾淋了一迴水,但……”
段匹磾不等他說完,氣急敗壞地截斷道:“真是掃興,你去把那個賤卑拿下,斬斷手腳弄作花肥,看那花會不會開。”
健仆聞言,早嚇的戰戰兢兢,挪不動身,右賢王段末杯卻擺手謂段匹磾道:“王兄先別動氣,事情真相未明,不教而誅怕是有煞風景,以小弟看那女護蘭未必有膽冒犯兄長,不如問請再行發落。”
段匹磾鐵青著臉,強抑怒氣點了點頭,這其間,那涉複辰一直一言不發地察言觀色,緘口不語。說話間,兩個侍女將兩株花過來,段匹磾一看,前日還玉骨靈香的丁香如今果然全已枯蔫,幾個看護和那女護蘭也俱被壓到了閣下。段匹磾怒眼圓睜,正待發作,對軒那個頭挽望仙髻、身著淡紅裝的女子,紫柯而起,金蓮疊疊踱到軒緣,鶯聲傳聲道:“兩位王爺,我家小姐略知花藝,最好博物之學,花雖枯調,但世間繁花無不荏苒間輾轉如斯,飄落紅塵化作泥,我家小姐卻願一觀,不知兩位公子可肯賜否。”言畢,婷婷獨立,妙目卻注定了段匹磾,敬候迴音。
三府的所有幕客,包括三位主公在內,聞她雋逸清麗之言無不一怔。段匹磾更為意外,想不到一株枯花,竟能駁紅顏一視,但薛涵煙的見識胸懷更令他訝異驚佩,相比之下,作為左賢王的段匹磾又豈能不及一個女子的胸懷。當下他遙遙抱了抱拳,倏而突然大笑道:“晉人有句話叫‘花為悅己者容’,此花雖調,但能得薛姑娘靈眸一顧,真是它幾世的榮幸,倒是我這個左賢王,胸懷反倒不及姑娘了,讓姑娘見笑了。”
這少女名叫望仙,聞言又襝衽行禮一迴。
當下段匹磾便吩咐人將兩株花送到對軒,一麵揮手令人將閣下眾人放了。一場狂風暴雨就這麽被薛涵煙的一句話化作了繞指柔。眾人聽薛涵煙姑娘要賞花,還以為能借機看到天人之姿,紛紛向對軒觀望,哪知涵煙姑娘隻伸出纖纖玉手接過兩花,細細看了一迴,卻始終未將麵上白綃摘下,令眾人大是遺憾,但見她那雙纖纖柔荑摶雪作膚,鏤月為骨,令人心想神馳,隻此一端,眾人也能想象得到她那驚世駭俗的容姿。
薛涵煙看了那枯萎的丁香,款款在案上向那青衣女子寫了幾句,那青衣女子芙蓉點了點頭踱到北軒,清聲道:“此花之死是因為花莖上誤被一截桂枝插傷,想來是種養此花之人,不小心將一截桂枝掛入花莖,才至其死。花草樹木無不遇桂而死,難怪!”
方道此時,眾人才知個中底裏,無不大感訝異,心中不由暗暗一震,深敬這薛涵煙廣見博聞,這刻所有的人都揣著一個同樣的念頭,那就是一睹這個才藝不凡的女子究竟是個什麽樣的女子。一直淺言默笑的涉複辰聞言,站起身來連道“佩服”,輕拍了兩掌,道:“薛姑娘果然見識不凡,本王實在佩服得五體投地。方才姑娘說最好博物之學,正好本府幕下正有一清客名叫風遲山,雅性好博知古事,頗善此道,聽說末杯賢侄也有位常侍胡芸先生,人稱此人胸中有柴棘三鬥,今日兩人都在場下,何不讓他們兩人即席一論,以博薛姑娘一聞?”
右賢王道:“世叔有請,豈敢不從,且小侄常恐微言將絕,世無清談,今日正好複聞斯言,何樂而不為?”
薛涵煙點了點頭,那青衣的芙蓉姑娘襝衽一禮,向涉複辰道了謝。這刻涉複辰身後那個淨麵無須,手搖折扇的士人振衣而起,向三府主人先抱拳一禮,轉首注目右賢王段末杯背後的胡芸先生,道:“清客風遲山,不揣冒昧,不知胡芸先生可否賜教?”
那胡芸先生本也是中原人,一年前拜為右賢王段末杯幕下的清客,此人也是一個身著青色長衫的中年人,他聞言詢問地看了段末杯一眼,見他點了頭默許,方起身向風遲山迴禮,笑道:“豈敢,還要風先生不吝賜教。”
今日這場夜宴本為三府賞花品劍,卻半路先來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比試,倒是令眾人耳目一新。其實場下的劍刻大多來自晉國,所以或多或少都稍通漢學,至於三位主人,那更不用說了,段國的皇族貴胄、達官貴人都自幼佩有漢師,雖不說是精通四書五經,但也廣有涉獵,這場比試也就不足為怪了。
風遲山道:“哪風某就有僭了,既然薛姑娘愛花,我們不妨從花開始,其實關於此途,我一直有個問題甚為不解,想請教先生。”
胡芸道:“請講!”
風遲山灑然一笑,輕搖折扇道:“區區不才,少年時曾遠遊西域,有一天見到一個老人捧了一株花,這株花我在中原從來沒有見過,它有花葉,但卻沒有根,可以不在泥土中生長,但開出的花卻普通得很,請問胡先生可知這是什麽花?”
胡芸聞言,不禁暗自一愕,忍不住心中訝異地想了半晌,竟無論如何也想不出此是何花,但對軒的薛涵煙卻暗中一笑。右賢王段末杯看自己的門客第一個問題便被問住,很是不滿。胡芸苦思苦想了半晌,但曆代古書中似乎並未記載這樣的花,囁嚅著道:“莫非是菊花?”
風遲山笑著搖了搖頭,胡芸一愣,接著又猜曇花,但風遲山俱笑著搖頭,最後他看眾人等得太久,遂道:“在下實在孤陋寡聞,恕不能迴答風先生的問題,請先生教我。”
風遲山掃了眾人一眼,見眾人都似未曾想到,遂笑看了胡芸一眼,信手一指,轉謂眾人道:“此花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眾人初時不解,但繼而突然紛紛大笑不止,風遲山所說的花不用泥土,豈不是一個‘芸’字,因為花生雲上,自然用不著泥土,又生長在西域胡地,所以乃是‘胡芸’,豈不正是指的是胡芸本人,倒是他最後一句,‘開出的花卻普通得很’分明指他相貌不美,說穿了,豈不令人當場笑倒。
那胡芸臉上猛地一紅,頓時被氣得半死,大怒道:“風遲山,你……你敢汙辱我?”
風遲山長笑一聲,急忙故作抱歉地行了一禮,道:“豈敢豈敢。既是博物之論,胡芸先生乃是天地一物,如何竟不能拿來一論?”
胡芸聞言益加氣憤,段末杯也跟著臉上無光,當下嘴唇緊閉,一言不發。誰知那風遲山還不罷休,接著道:“在下還有一事不明,正要請教:世上有一種東西象狗那麽大,樣子長得卻很象黃牛。請問,這是什麽東西?”
胡芸聞言,又一下被懵住了。這個風遲山可真難纏,所出的問題越來越怪,胡芸這次不敢再隨便出口,生怕再惹出笑話來。但這個問題實在令人好奇,所有的劍客包括三位主人,都不禁一怔,擰眉細想,但終於想不出個子醜寅卯來。有的人猜是獐子,有人猜是鹿,風遲山隻是搖頭,最後胡芸實在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眾人紛紛讓風遲山說出。
風遲山望了精神頹廢的胡芸一眼,安慰地道:“胡先生不用擔心,這次說的東西與你無關。它不是別的,乃是牛犢子!”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擊案大笑,連連稱妙。
胡芸氣得臉色大變,轉臉望了段末杯一眼,見他轉首不語,頗不高興。旁邊的涉複辰急忙笑著朝段末杯道:“末杯賢侄何必如此在意,他們幾個小娃兒即席談笑,有何可虞,我們且來飲酒,看他們繼續!”
段末杯臉上勉強一笑,恭聲應命,敬了涉複辰與左賢王一迴。
但聞席間風遲山緊接著道:“再請問胡先生天有姓氏麽,地有姓氏麽,海有姓氏麽,若有姓氏,它們又姓什麽?”
胡芸聞言,又是一愣,不用問,這幾個問題他更摸不著門徑,臉上頓時益加憋得通紅,半晌也未迴答上來。風遲山狂旦之氣益加表露無疑,得寸進尺地咄咄逼問道:“再請問胡先生,天有足腳麽,地有父母麽,海有頭顱麽?”
胡芸被他一連串的問題搞得暈頭轉向,愈加氣結答不上來。這些問題確實奇怪,也難怪他答不上來,就是對軒的幾個少女也聽得又趣,但差在這胡芸涵養與學問都不甚濟事,眾人更是摸不著門徑,顯然成了一麵倒之勢,結果那胡芸結結巴巴,臉上難堪至極,他突然大怒而起,竟和右賢王段末杯連個招唿也不打,甩了衣袖憤憤不已地離席而起,離開了步雲閣。
這一著倒是令人一驚,右賢王段末杯臉上益加無光,左賢王段匹磾忙為他圓場,道:“不知胡先生去了哪裏,賢弟不要管他,且和為兄飲酒。”
風遲山卻笑了一聲,向眾人道:“我知道他去了那裏。”
段末杯不屑地“哦!”了一聲,看了風遲山一眼,道:“願聞其詳!”
風遲山掃了眾人一眼,想右賢晚抱拳,笑道:“自然是去了西域了。”他一言已畢,四下的劍客又頓時大笑,四位少女也不禁抿嘴淺笑,狀態美極。段匹磾一口酒沒咽下,差點一口噴出,但礙於右賢王段末杯臉色紅漲難看,好不容易忍了下來。這風遲山實在可惡,四個問題就損走了一個大活人,還要在他走後踹上一腳,還真是文人無良。
右賢王段末杯重重地哼了一聲,今日還未進入主題——品劍飛斛,便先受了趟惡氣。涉複辰見狀,忙笑著叉道:“末杯賢侄何必認真,他們比試完全是為了添加酒興,做不得數。來,我們暫且滿飲一杯。”說著邊舉樽請酒,段匹磾也隨聲附和,段末杯臉色鐵青,卻突然一擺手,道:“慢著,人常說天下自有利齒兒,卻不料風先生才語議如懸河泄水,注而不竭,竟是清談名客。既然是比試,若是隻有風先生一個人獨領風騷,未免難助酒興,我突然想到府上最近請到一位少年,來自慕容,名叫慕容焉,也略懂些天下之物,不妨待我命人將他請來,看他們一邊比試,一邊飲酒豈不更好。”
涉複辰見他愈加認真起來,自是不好攔阻,段匹磾也似乎被那風遲山挑起了興趣,也樂得一觀。當下末杯賢一麵向薛涵煙姑娘請延,一麵命般洛迴府去請慕容焉。不一刻功夫,閣下響起了蹇蹇的足音,漸漸行上,眾人抬頭一看,閣下走上來兩個少年,其中一個相貌尚算英俊,而另一個除了一雙靈秀逼人的雙眼外,象個小老頭似的,而他那雙秀目卻還是瞎的,不問可知,這兩人正是慕容焉與魏笑笨。
原來,當晚魏笑笨抱怨了一會兒,實在無聊得很,出來正看到圓中未能赴宴的門客,正聚下一燈下玩投壺之戲,看了一會兒,突然打起盹來,這時般洛卻突然迴來請慕容焉赴宴,那群門客無不羨慕得發瘋,魏笑笨也借扶慕容焉的理由,與他同來了。一路上,那般洛早告訴了兩人風遲山之事。
兩人行到閣上,魏笑笨看有這麽多人在,頓時嚇了一跳,但饒是如此,他還忙裏偷閑,拿眼四下亂瞥,尋找那個絕色女子,突然看到對軒的白綃女子,但遺憾的是看不到她的麵貌,遂將目光轉向那四名女子,頓時看傻了眼。慕容焉聽他不動,忙拉了拉他,兩人四下抱拳為禮,見過三位主公。
眾人見了慕容焉那副模樣,無不心中大疑,誰都不會相信這個少年有何能奈竟如此得段末杯的器重。倒是對軒那個青衣與紫衣的少女見了慕容焉,無不大吃一驚,急急向那紅綃帳中的薛涵煙說了幾句,薛涵煙聞言似是渾身一震,也不禁透過白綃麵巾,一雙妙目悄悄向慕容焉望來。
涉複辰看過慕容焉,大是懷疑地望向段末杯,風遲山卻首先不屑地掃了慕容焉一眼,轉謂眾人道:“諸位,在下想求侰一個問題,不知今日席上諸位所飲的酒如何?”
三位主人正自不解,底下的三府劍客早已紛紛喝彩道:“當然是美酒了。”
“黍米如何?”
“好啊!”
風遲山得意地輕搖折扇,道:“兩者相比較呢?”
眾人紛紛笑道:“黍米雖好,但怎能與左賢王珍藏的美酒相提並論!”
風遲山唰地一聲合了折扇,目光引著眾人轉向了慕容焉,搖了搖頭,道:“但如今黎米卻與米酒同列一席,豈不掃興!”
直到這時,眾人才知他的本意,原來他是見慕容焉其貌不揚,故出言侮辱。將自己比作美酒,慕容焉比作黍米。那意思是說,右賢王找來了一個與自己不能相提並論的人來,自己大失身份,而右賢王也有意大廢周章地折辱他,實在損得很。
右賢王段末杯聞言,重重望住風遲山,道:“風先生雖然為世叔府中的清客,但文不及‘竹林七賢’,武不及‘北月刀尊’宇文形勝,‘南泉劍聖’上官靜悟兩位前輩中的任何一人,我為什麽要折辱你呢,難道我還嫉妒你比我的地位高麽?”
風遲山被他一言說的冷汗頓出,連到“不敢”,段末杯卻笑了笑轉向慕容焉,淡淡地道:“慕容焉,你既然為本府末席幕客,但若是無才我要你何用。現在你可與風遲山先生一論,若有不及,我留你何用!此地無座供你置身,你們可以開始了。”
涉複辰看他如此堅持,不好再說。
魏笑笨聞言卻下了個半死,色膽頓時消失無蹤,右賢王段末杯言外之意很明顯,若是慕容焉稍有失誤,恐怕自己也難逃一死了。那白綃麵巾後麵的那雙妙目,也不禁緊張地望向這邊。風遲山聞言卻下了決心讓慕容焉出醜,還未開口,慕容焉卻抱了抱拳,首先道:“天姓也,地姓她,海姓何。”
眾人無不一怔,風遲山驚異地道:“願聞其詳。”
慕容焉道:“《孝經·聖治章第九》中說‘父子之道,天性(姓)也’,所以天之姓氏為‘也’。又天陽地陰,天為父而地為母,而母為女,所以地的姓氏為‘女也’,這豈不正是個‘她’字。至於海姓何,此話出自你口,你說海姓什麽,那不說‘海姓何’麽?”
眾人聞言,先是一怔,繼而無不拍手稱妙,連連道絕。
風遲山也麵色微變地心頭一震,想不到這個不起眼的少年竟這麽敏捷,心中一凜。兩位王爺與涉複辰也想不到他答得如此巧妙,段末杯頓時大喜,忙令人為慕容焉奉上美酒一杯。幾個少女聞言無不拍手,魏笑笨卻使勁擦了把汗,暗暗叫了一聲媽。
慕容焉飲過那樽酒,接著道:“至於先生的第四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天有腳,地無手,海有頭。”
風遲山又是一怔,道:“請賜教。”
慕容焉道:“古人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既然能行走,當然有腳……”話一出口,四下頓時又響起了一片喝彩聲。對軒的那四個女子也不禁連拍玉掌,慕容焉靜得如一泓淨水,接著道:“老子先師曾經說‘地得一以寧’,既然地能夠歸寧,就象是出嫁後歸寧的女兒一樣,又怎麽能沒有父母呢?”一言甫畢,有是一片喝彩之聲。
慕容焉稍頓了頓,道:“世人皆說‘海角天涯’,可見海生有角,位置在天涯。但角都生長在頭上,所以海有頭。”
他一言方畢,兩位王爺早叫了一聲“好”,段末杯一掌拍案,又叫賜酒。風遲山見眾人不停地為慕容焉喝彩,心中大怒,也顧不得有以長淩幼之嫌,問道:“這位小兄弟果然不凡,既然閣下抱大才懷大誌,不知能否將天上的明月取下來,為兩位公子和我家主公下酒助興?”
眾人聞言,暗怨風遲山欠缺風度,出這麽刻薄的問題。
慕容焉卻笑了笑,道:“有何不可。”當下令煮酒的女侍斟了四樽美酒,分別送與了三位主人和風遲山,道:“三位王爺,還有風先生,你們請邀杯一看。”
四人俱是一疑,不知他是何意,但想來定有深意,當下舉樽向酒杯中看,慕容焉道:“四位看到酒杯中有些什麽?”
段末杯細看一迴,除了搖曳的月影之外什麽也沒有,道:“除了影子,什麽也沒有。”
慕容焉卻道:“既然諸位要拿月來下酒,如今月已在幾位杯中,何不一口吞下。”
左賢王段匹磾聞言,拍案叫妙,道:“好一個樓頭明月,淺斟低酌,答得妙啊!”這次連涉複辰也不禁叫好了,段末杯更是命人為每人都斟一杯,邀月而飲。飲畢,又命風遲山繼續。
風遲山想不到連這樣的問題,他都能應付俗如,一時還真想不起什麽可以難倒這個少年的問題,有些不安地想了一迴,道:“小兄弟果然不凡,你既然能讓我等飲月,不知能不能讓天上日月停輪,一齊出現於天際,以照永夜?”
眾人這次聞言反而沒有吃驚,因為前幾次慕容焉的妙對,開始令他們相信這個少年定有妙答,這次反而期待著他開口。魏笑笨卻吃了一驚,眼睛狠狠地瞪著風遲山,恨不得將他海扁成個豬頭才解恨,心道這家夥的問題愈演愈奇,說不定冒出個問題慕容焉答不上來,自己命不久矣。當下早在心裏將那風遲山扭住不放,毆打了一百迴,慕容焉卻淡淡一笑,命人將一盞長明燈置於風遲山案前,問道:“風遲山先生,此燈明否?”
風遲山不解他是何意,道:“當然。”
慕容焉道:“日月同行,豈不是一個‘明’字,此燈既明,光照四閣,豈不是日月停輪,共照永夜。而且此燈是長明燈,風先生若是要日月永遠同行,不妨將此燈拿迴家中,懸於高閣,永享日月之光。”
他話猶未畢,眾人又是叫好。
風遲山想不到他如此迴答,頓時氣結。兩位王爺連連撫掌,涉複辰哼了一聲。風遲山想不到當著眾人的麵,竟難不到這個年輕人,頓時心中大氣,以扇擊掌,上上下下打量了慕容焉幾趟,道:“小兄弟既然名叫慕容焉,卻不見頭發有多麽秀茂繁榮,不知是何緣故?”
這話一聽便知是存心折辱慕容焉,段末杯冷哼了一聲,慕容焉毫無氣憤之色,淡淡接道:“古人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因為我的頭發就如樹木,早預料到今日迴遇到風先生,所以才不秀茂。”他重重地加重了風先生的那個‘風’字。眾人聞言,無不暗歎此子實在機敏,那四個少女又是輕鼓玉掌。
風遲山益加不服,緊接著道:“小兄弟頭發不秀,倒怨起我這個局外人來人,我若是你,定會用拔苗助長之計,但我常聽人說聰明的人頭發都是如此枯萎,世人叫作‘聰明絕頂’,這樁事又豈能願我?”
慕容焉聞言,竟不再迴答,向三位主人抱了抱拳,向段末杯告退,眾人都不解何意,魏笑笨拉著他的手,正要下步雲閣,風遲山氣憤地道:“又是一個不辭而別,莫不是被我說中了?”
慕容焉停下了身,卻並未轉身,道:“席間清談本為助酒,但輪為互相攻訐,不如不談。既然你一定要我說……”他頓了一頓道:“閣下既然說‘聰明的人頭發都是如此枯萎’,但我聽說尊駕的頭發既然秀茂非常,定然是一點也不聰明,甚至是愚蠢之人了。”言畢,再不停留,扶著魏笑笨下閣去了,但閣上卻又是一陣彩聲,這次段末杯麵上大為增光不少,左賢王段匹磾亦連連稱道,隻剩下那風遲山愣在當地。這場清談一直是他發問,饒是如此,卻已被慕容焉對得啞口無言,若是慕容焉來問,自己又能有應對自如麽?他不知道,場中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薛涵煙卻看清楚了這個少年,眼中竟有了光彩,她靜靜地想著,這個少年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