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主公 李建期求見。”親衛長馬成信上前稟報。


    “嗖!”


    一箭飛射,正中遠處的靶子。


    李從嘉經過兩個多月苦練,箭術刀法已有小成。


    “請進!”


    李建期風風火火疾步走了過來。


    “啟稟郡公,已有確切消息,王達、周行逢起兵攻沅江,沅江水寨更小,估計一日便能破城,請六皇子修書一封,啟稟聖上,然後速速離去吧。”


    “你呢?”


    “末將在此守城,必與此城共存亡,哪能聞風而逃。”李建期果斷的說著。


    “那我就應該聞風而逃嗎?”李從嘉轉身過去,正視著他。


    “哎!局勢危急,有破城身死的性命之憂,此地守軍兩千,反賊預計八千人,益陽小城恐怕守不住了,臣當以死報皇恩,為國捐軀。”


    李建期隻覺這小皇子鬧小孩子脾氣,無奈的說著。


    小皇子不知兵,如今形勢危急,已有破城之災。


    “赤壁之戰,孫劉聯手力挫曹操!”


    “淝水之戰,謝安十萬之兵,破苻堅百萬之眾。”


    “我等而今守益陽之城,兵糧充足,弓弩齊備,且看劉言反賊,如何破城。”李從嘉轉過身來。


    目光堅毅,一雙明亮眼睛看著李建期,閃爍著自信光芒。


    李建期又勸道:“我自會守城死戰, 可皇子您身份尊貴,尚且年幼,沒必要以身犯險。”


    李雄和眾位都頭目光各異,有些人認同李建期想法,看著李從嘉。


    李從嘉道:“我去潭州,益陽兩千守軍必喪命,他們的命難道就是低賤嗎?李將軍就當白白送命嗎?”


    李建期瞠目結舌看著他,不再做聲。


    鍾蒨上前一步諫言道:“殿下尚且年少,兵勢兇險,下官之見,應當返迴潭州,讓邊大人早做準備,用以應援!”


    “霍去病十七歲歲北出擊匈奴,八百騎兵,殺敵千裏,封冠軍侯!小霸王孫策十七歲起南征北戰,統一東吳!太宗李世民十六歲,精銳騎兵突圍在萬眾敵營之中救出高祖李淵!”


    “這……”


    眾人一時無言。


    “曆史上年少將軍亦有之,我今年方十五,斷不是膽小鼠輩!


    傳告士卒。


    “我當立於城頭,持弓射箭!”


    “我當上馬持刀,衝殺陣前!”


    “我當與子同袍,誓不拋棄!”


    “有違此言,必如此箭!”


    李從嘉手握箭矢,一折兩段。


    李雄、李建期等人看著斷箭,心中激揚,知道李從嘉態度堅決,無法再勸。


    “再召兩班都頭武將緊急軍議,我等同去益陽縣衙。”


    李從嘉率領眾人一同奔著縣衙而去。


    臨近中午,緊急召集了主要營長和都頭,李從嘉因身份最高居中而坐。


    且有兵一千二百人,更加有底氣坐在堂中。


    結合前世看的古裝劇和小說,結合自己沒有實踐的軍事經驗建議道。


    “李將軍益陽此地熟悉,先做安排,要堅壁清野,讓敵軍難以立定。”


    “堅壁清野?多在北地堵塞水井”


    李建期詫異道:“砍伐樹木,益陽水路彎曲,處處活水,且說兩日間敵軍便會衝到城下,堅壁清野不太合適。理應在城下收攏流民,挖溝渠,夯城牆,多備滾木礌石。”


    李從嘉尷尬一笑,又道:“那明天趁劉賊立軍未穩之際,衝殺一陣讓他們難以安營紮寨,殺敵措手不及。”


    以前聽小說總是這樣寫的!


    李建期臉色一黑。


    心道:“小主果然是沒啥實戰經驗……”


    又補充道:“稟告郡公,我軍多步兵,無馬匹,不知敵軍是否有小股騎兵,怕是衝殺一陣後陷入敵軍中難以脫出,反而損兵折將。”


    李從嘉心道:“小說中常見的兩個開場怎麽都不適用呢,沒有實戰過還是有些欠考慮。不再多言,先聽著眾人軍議。自己人在這裏,鼓舞士氣,看來是最重要的。”


    無論怎麽樣,李建期內心中自然希望有個皇子在這裏。


    這樣遠在潭州城的邊鎬需要救援。


    京都那些大人們知道這個事情後也將快速調兵援助。


    軍議過後仍然是以守城為主,同時向京中和潭州城發急報求援。


    一日後,有探馬來報,說沅江水寨有潰兵逃到益陽城外。


    李建期得知消息後急忙通知李從嘉,向城頭集合。


    隻見天色將黑,城外冷清蕭瑟,遠遠能看見民房已被點燃。


    城頭下臨時挖掘的溝壑土丘,顯得頗為肅殺蕭索。


    益陽城外,有幾名將領騎馬而來,更多人是跟著大隊跑來。


    一名壯碩漢子喊道:“我乃沅江守軍都頭張雲,沅江一日城破,我等戰敗逃了出來,快請開城。”


    李建期望著城下,盔甲歪斜,一路逃竄的潰兵,迴頭問道:“可識得此人!”


    李建期旁側一名披甲隊長周順道。


    “李將軍,前一陣去潭州,我見過他,是沅江的一名守衛長。”


    李建期遙遙問道:“張都頭,你且說一說發生什麽事情?”


    張雲解釋道:“我等駐守沅江,兩日前突然有戰船順江而下!


    “哪曾想戰船中朗州劉言的賊兵,他命令王達、周行逢領八千兵,一日攻克了沅江,我等守水寨力戰,城破後,沿路逃來。這一日又累又餓,才跑到益陽城下。”


    城下有近百士兵也是跟在後麵道:“快救救我等,叛賊馬上就來了。”


    李建期聽他講明前因後果,且潰兵中也有熟人,轉身吩咐道:“周順,快去打開城門,救濟沅江潰兵。”


    李從嘉看著下方潰兵雖然盔歪甲斜,顯得頗為慘烈。


    但是細看下卻沒有受傷之人,且各個手持兵器。


    心中納悶道:“且問張將軍,潰兵在水寨中力戰,怎沒有傷員。”


    張雲看著城上,見一名少年立於城頭,眼睛一轉。


    有些慚愧答道:“我等本願為國死戰,奈何水寨矮小,賊軍勢大,抵不住大軍衝擊,我等想留著有用之身,見情勢不好就已撤走了。”


    李從嘉心中冷笑,你這演技,可不夠看,比之後世小鮮肉演員都差一些。


    “周都頭且慢,無需開城門。”李從嘉在一旁說著。


    “他們可能想要借潰兵騙開城門。”


    周順抬頭向李建期,李建期也是看向了六皇子。


    曆史上很多借著潰兵之名,進入城中為內應的事情。


    此時天色將黑,王達等人馬大部隊估計正在趕來。


    夜間也不可能攻城,先派小股人馬偽裝成潰兵入城這是很好用的方法。


    “宛城之戰,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假裝投降曹操。赤壁之戰,黃蓋向曹操詐降,火攻曹軍。想要速取益陽,王達、周行逢就要騙開城門。”


    李從嘉點破關鍵的說著。


    張雲都頭罵道:“乳臭未幹的小兒,我等百餘戰士忠心耿耿,大好男兒的性命,難道要喪命於你的口中。”


    李從嘉思考道:“有折中辦法,爾等可先脫盔甲,放下兵器於吊籃中,自會打開城門,讓諸君進城。”


    張雲急惱道:“賊兵就在身後,緊追而至,我等哪有時間卸甲。若是諸位不信我等,我等自行散去。” 張雲來的時候想好了退路。


    他本是楚國降將,與王達等人認識,沅江城破時,張雲就已經主動歸順。


    此時領著士兵偽裝成潰兵就是有心算無心,看能否騙開城門,即便騙不開城門,也要說自行散去。


    “且慢,你若自行散去我等立即射弩,必須解除甲胄,以證明身份,未曾投敵。”李從嘉不給他機會。


    “嗖!”


    一支冷箭射來!直奔李從嘉麵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空蒼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空蒼鷹並收藏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