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否稟告邊鎬大人。”


    李從嘉急忙問道。


    “末將前幾日聽聞此事事,已上書至邊大人!”


    “但是遲遲未得到迴信,在下區區一裨將隻能告知主官,而且江邊漁夫傳言,畢竟邊鎬也未曾真的起兵造反,若因我等誤傳謠言,更怕激發兵變。”


    李建期如實說著。


    “你可曾聽說,陛下下詔,讓劉言入京之事。”李從嘉詳細問著。


    “末將聽說過,九月劉言收到詔書,已稱病不去,但是否密謀反叛卻還沒有做實。”


    “末將守城有責,日日安排哨騎打朗州動向,暫未見有出兵。”


    “邊鎬不理事務,怕是要貽誤軍機。上書他還不一定看著呢!”李從嘉憤憤的說著。


    李建期聽他罵自己的主官,卻不敢再多言。


    他在邊鎬手下做事,對這個上官自然了解。


    平日裏隻知道舉辦佛事,軍事、政事不管不顧,賞罰不明,統禦下屬沒有方法。


    自己對他也有些怨言,此時有皇子到來,自然而然跟他說了這些情況。


    “你還有多少兵馬?多少兵器。”


    李建期合計道:“啟稟六皇子,益陽守軍兩千人,著甲率約有七成,長刀,硬弓人手均有,府庫內還有些庫藏。”


    “行, 我現在有一千二百人,有弓無甲。李將軍近日好生操練士卒,我在這還需賑濟災民,待上幾日。”


    李建期看小皇子問的詳細,還有股子磨刀霍霍向戰場的感覺。


    可是一看他十五歲的小皇子,年紀尚小,才剛剛出宮開府。


    也沒經曆過戰場,雖然身份高貴,帶的都是民夫,又有什麽用?


    和他說這些,也是希望借著他的身份將消息盡快傳遞到邊鎬大人,甚至傳遞到京城去。


    讓皇帝知道此處流民遍地,危機四伏的狀態。


    李從嘉兩世為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也能看出他眼底的對自己的輕視。


    若是和李建期索要兵權,名不正言不順,也不可能統率他的兩千兵馬。


    隻是寬慰道:“我親自再了解一下,修書一封送至邊鎬處,同時也向京中上書,說明情況。”


    李建期頓時點頭應道:“皇子英明,確需如此啊!”


    他的本意就是借著小皇子的身份向上麵傳話,自己也不能直接通知六皇子這麽幹。


    看他明白自己意思後,李建期心中暢快。


    李從嘉嘿嘿一笑道:“近日怕有兵災,以防萬一,我遣人去府庫中找些鎧甲弓箭,以備不時之需。”


    “這……末將家底薄,六皇子您……何須兵甲。”


    李建期心中一疼說著,現在府庫兵甲都是他這個鎮守裨將抄了益陽縣攢下的家底。


    感覺被這個小皇子算計了一下。


    李從嘉不客氣道:“借我之名,告軍情,若是劉言,激起變故,責任可是由我承擔了,李將軍還不舍得點家底嗎?”


    李建期看他直接說破事情關鍵處,隻得應承道:“下官不敢,皇子殿下自然可以取兵甲。”


    其實如果劉言不反,而李建期卻提前說他必反叛。


    朝廷一旦派兵,激化雙方矛盾,容易引發連鎖反應,像是點燃火藥桶一樣爆炸。


    這個責任不論是他還是李從嘉都承擔不起的。


    隻不過李從嘉知道曆史上朗州劉言近期必定反叛。


    三日後流言四起。


    有販夫走卒說!


    已經禁止商旅,進入戒嚴狀態。


    五日後。


    潭州邊鎬迴信說道:“今年秋收欠佳,朗州劉言手中亦無糧草,斷不可能出兵反叛。”


    七日後。


    已有江上漁夫說,見到朗州城內聚集兵馬,江邊排滿戰船,具體兵數不詳。


    李從嘉搖頭恨道:“一將無能,累死千軍。”


    “我若此刻逃走曆史走向不變,益陽丟失,潭州丟失。”


    “楚地全境南唐守軍皆不敢戰潰逃而去,南唐從此損兵折將,一蹶不振。”


    “書信一封告知嶽州刺史宋德權,以防劉言出兵偷襲。”


    做為穿越者李從嘉心中矛盾的,知道馬上兵危四起,一方麵想著,乘船逃跑,躲起來暗暗謀劃?


    一方麵一路下來,眼看著天下大亂。


    諸侯割據,黎明百姓受苦,自己此時機緣巧合被推到了曆史拐點。


    不借此機會扭正命運走向,楚地若是歸順了後周,南唐可再難翻盤。


    那麽大概率還是會國破家亡,被人奸辱妻子。”


    一次逃兵,次次逃兵。


    危險與機遇並存,尚且可控,我要留下來。


    “抓住機遇,我要與天爭命!”


    想到這兒李從嘉堅定信心,看向朗州方向。


    此時劉言端坐堂中,眾位將領定頂盔戴甲,齊聚一堂,看著眾位將領鬥誌昂揚的狀態,頗為滿意。


    朗州節度使劉言動員道。


    “李璟滅楚國馬氏,我等本願迎明主,可是他昏聵無能,用人不明,壓榨楚國民脂民膏,供奉南唐軍民,潭州邊鎬不顧饑民百姓,不理事物,嶽州宋德權,狼狽為奸,隻知剝削,我等楚地男兒安能看他們魚肉百姓!”


    “不可,我等勢必滅之!”指揮使王逵出言說道。


    孫朗亦道:“民心在我,兵卒在我,必定滅邊鎬小兒。”


    劉言又道:“我軍在朗州整兵五萬,今年秋收糧草略有不濟,且挑選精兵為先鋒,給予爾等,發兵攻打益陽。”


    “周行逢、王達聽令!”


    “末將在!”


    “你二人領兵八千,為水路先鋒,即刻出發,先攻沅江,四日後抵達益陽,七日內攻克益陽!在益陽籌備準備糧草,待我大軍親至。”劉言甩出一支令箭。


    “遵命!”


    “王逵、曹進聽令!”


    “末將在!”


    “你二人率軍大軍二萬,跟隨王達等人,待他們攻下益陽,再從朗州出發。”


    “蒲公紀、孫朗聽令!”


    “末將在!”


    “你二人率兵一萬五千,陸路攻打嶽州。”


    “我親自率領剩餘兵馬,在朗州隨時支援,諸位可明白。兵貴神速,一定要以雷霆之勢,打的邊鎬措手不及。”


    劉言三支令箭發出後,見眾人領命離去,滿意點頭。


    今年大旱,九月收糧不足,益陽守軍不過兩千且城寨矮小,自然先派先鋒軍打下益陽當做據點。


    再派遣大軍跟上,四倍兵力攻打小縣城,已是綽綽有餘,且民心在我而不在唐。


    曆史上他的一係列決定很正確,一個月時間就拿下了潭州城,但此時李從嘉確是一個被忽視的變量,或者說劉言根本沒有把他放在眼裏。


    十月,劉言遣王達和周行逢攻潭州。


    “快逃啊!”


    “劉言反了,叛賊八千,攻克沅江了,沅江五百守軍戰死,馬上就到益陽了……”


    不兩日,消息已經傳到了李從嘉耳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空蒼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空蒼鷹並收藏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