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三叔一家
七零軍婚,悍匪竟是首長小嬌妻 作者:慕楠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家也開始忙碌起來,收拾完碗筷,沈老太立馬指揮著沈單染打掃房間。
房子是新蓋的,看上去就明亮幹淨,不用費什麽勁就能打掃得幹幹淨淨。
方雅則拿著新買的棉花準備給女兒套幾床新婚用的被褥。
這些東西親家那邊肯定不方便準備,她打算多做幾床被子。
眼看大兒子也到了結婚的年紀,以前家裏條件不好,出不起彩禮,才把大兒子的婚事給耽誤了。
現在家裏的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也該給老大說媳婦了。
“娘,二嫂,什麽時候分的家,咋沒跟我們說一聲呢。”
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驀地從院子裏傳來。
沈單染抬頭看去,就見一對中年夫妻騎著自行車從外麵走來,車後麵還跟著兩個十幾歲的小男孩。
“終於舍得從老丈人家迴來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給人家當上門女婿去了。”
看到小兒子,沈老太隻是抬眼瞥了眼,便低頭忙活起來,這明顯是生氣了。
“嗬嗬,看娘說的那叫啥話,這不是我老丈人身體不好,幹不動重活,在那邊給幫襯著春種去了嗎,忙完就趕緊迴來了。”
沈建軍自知理虧,臉上帶著討好的笑,不敢再埋怨。
“了解情況的知道是你老丈人身體不好,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幾個舅子身體也不好呢,人家好幾個兒子不用,非得用你這個女婿。”
沈老太根本不想搭理小兒子兩口子。
要是去個一兩天或者幾天,她還沒什麽意見。
可他倒是好,一去就待了一個多月。
老頭子和繼子兩口子什麽德行老三不是不知道,他這麽一走,所有的活計全都落在了老二身上。
還有分家時那段最艱難的日子,都是老二上山下地,想方設法弄吃的。
自己放丟的那些羊也都是染丫頭靠去縣城賣藥賺的錢還上的。
現在分了家,日子好過起來了,新房子也蓋起來了,老三一家就迴來了。
這不是擎著摘桃嗎。
沈老太不是心裏沒數的人,誰付出了多少心裏門兒清,對老三的做法頗有微詞。
“娘,看您說的什麽話,我幾個哥哥身體好著呢。”
沈建軍的婆娘李秀蘭不願意了,婆婆這話是什麽意思,詛咒她哥哥們身體不好咋地。
“既然知道你幾個哥哥身體好著,讓建軍去給你娘家當牛做馬,其心可誅。”
李秀蘭不說還好,一說沈老太氣得更狠了。
“什麽豬不豬的,娘該早點說家裏蓋了新房子,不然我們不早就迴來了。”
李秀蘭沒上過學,連方雅都比不上,壓根沒聽懂‘其心可誅’四個字的意思。
“怎麽,還埋怨上我來了,你要這麽說,當初我把公社那群羊放丟的時候就該通知你們,免得讓建國一個人背負這麽多債務。”
沈老太自認為不是偏心的長輩,對兩個兒子一個閨女打小就一視同仁,從來都是不偏不倚的。
可等孩子們長大,她這心就忍不住長偏了。
以前怎麽沒發現老三家的這麽多心眼兒。
“嗬嗬,這哪能啊,娘您別跟秀蘭一般見識,家裏啥時候蓋的青磚大瓦房?家裏蓋房子這麽大的事總得跟我說一聲吧。”
看到眼前這座占了半畝地的青磚大瓦房,沈建軍兩眼冒金光。
沒想到剛迴家就有這麽大的驚喜等著他,早知道就早點迴來了,家裏日子什麽時候過得這麽好了。
他們去老丈人家不過才一個多月,不光把家分了,還蓋了新房子,讓他怎能不激動。
“不是咱,這是你哥的房子,你的在老宅那邊呢。”
沈老太眼神一撇就知道這兩口子打的什麽主意。
他們是不是以為房子蓋起來了,就能直接搬進來享受了。
真是做夢。
“娘,這不是我跟二哥的房子嗎?”
沈建軍懵了。
“想屁吃呢,你一分錢沒掏一點力氣沒出,就想住人家的大房子,我怎麽生了這麽個厚臉皮的東西呢。”
沈老太一點不慣著沈建軍,雖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五根手指還有長短呢。
自從老三結婚,啥都想著老丈人家,對自己這個親娘反倒不怎麽關心。
這才讓她傷了心。
“娘,我知道錯了,以後肯定不再去老丈人家幫忙了。”
沈建軍看著老娘滿臉失望的表情,心裏一慌,娘不會真的不要他了吧。
“當家的,你今兒中午在我家吃飯時不還說了等下次有啥需要幹活的再來喊你嗎。”
李秀蘭腦子不大靈光,看沈建軍說以後不再去娘家幫忙了,趕緊提醒他上午在娘家那邊說過的話。
“閉嘴!四六不懂的婆娘,我怎麽娶了你這麽個東西。”
沈建軍惱羞成怒,這話他確實說過,可當時不是話趕話,正巧趕上了嗎。
這些年他為老丈人家付出多少。
臨迴來時,想到家裏的糧食不夠吃,可能斷糧了,就主動開口跟老丈人借點糧食拿迴來。
可老丈人硬是裝聾作啞跟聽不見他的話似的,愣是沒迴應。
沈建軍心裏本來就憋著一肚子氣沒地方發泄,迴家後發現老娘跟二哥不僅分家出來單過,還蓋了這麽好的大房子。
這中間硬是一點信都沒給他迴。
讓他臉上有些被拋棄的恐慌感。
“本來就是你自己說得,我隻是提醒你,又沒說啥,急什麽。”
李秀蘭一臉委屈。
“以後你娘家那邊再有什麽活不用來喊我了,喊了我也不去,你爹娘是什麽樣的人你自己心裏沒點數?臨來時,想著家裏可能斷糧了,跟他開口借點糧食,他是怎麽迴應的?!”
沈建軍也是心裏有苦說不出,他不是上趕子要去給老丈人家幫忙。
而是沈家條件有限,糧食不夠吃,眼下正趕上青黃不接的時候,他一個人幹活家裏四口人吃飯。
尤其是兩個兒子都是十幾歲的孩子,正是能吃的年紀。
他算過,以他一個人賺得工分分下來的糧食根本不夠他們一家四口這段時間的口糧。
為了給家裏減輕點負擔,就拖家帶口地去老丈人家幹活。
房子是新蓋的,看上去就明亮幹淨,不用費什麽勁就能打掃得幹幹淨淨。
方雅則拿著新買的棉花準備給女兒套幾床新婚用的被褥。
這些東西親家那邊肯定不方便準備,她打算多做幾床被子。
眼看大兒子也到了結婚的年紀,以前家裏條件不好,出不起彩禮,才把大兒子的婚事給耽誤了。
現在家裏的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也該給老大說媳婦了。
“娘,二嫂,什麽時候分的家,咋沒跟我們說一聲呢。”
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驀地從院子裏傳來。
沈單染抬頭看去,就見一對中年夫妻騎著自行車從外麵走來,車後麵還跟著兩個十幾歲的小男孩。
“終於舍得從老丈人家迴來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給人家當上門女婿去了。”
看到小兒子,沈老太隻是抬眼瞥了眼,便低頭忙活起來,這明顯是生氣了。
“嗬嗬,看娘說的那叫啥話,這不是我老丈人身體不好,幹不動重活,在那邊給幫襯著春種去了嗎,忙完就趕緊迴來了。”
沈建軍自知理虧,臉上帶著討好的笑,不敢再埋怨。
“了解情況的知道是你老丈人身體不好,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幾個舅子身體也不好呢,人家好幾個兒子不用,非得用你這個女婿。”
沈老太根本不想搭理小兒子兩口子。
要是去個一兩天或者幾天,她還沒什麽意見。
可他倒是好,一去就待了一個多月。
老頭子和繼子兩口子什麽德行老三不是不知道,他這麽一走,所有的活計全都落在了老二身上。
還有分家時那段最艱難的日子,都是老二上山下地,想方設法弄吃的。
自己放丟的那些羊也都是染丫頭靠去縣城賣藥賺的錢還上的。
現在分了家,日子好過起來了,新房子也蓋起來了,老三一家就迴來了。
這不是擎著摘桃嗎。
沈老太不是心裏沒數的人,誰付出了多少心裏門兒清,對老三的做法頗有微詞。
“娘,看您說的什麽話,我幾個哥哥身體好著呢。”
沈建軍的婆娘李秀蘭不願意了,婆婆這話是什麽意思,詛咒她哥哥們身體不好咋地。
“既然知道你幾個哥哥身體好著,讓建軍去給你娘家當牛做馬,其心可誅。”
李秀蘭不說還好,一說沈老太氣得更狠了。
“什麽豬不豬的,娘該早點說家裏蓋了新房子,不然我們不早就迴來了。”
李秀蘭沒上過學,連方雅都比不上,壓根沒聽懂‘其心可誅’四個字的意思。
“怎麽,還埋怨上我來了,你要這麽說,當初我把公社那群羊放丟的時候就該通知你們,免得讓建國一個人背負這麽多債務。”
沈老太自認為不是偏心的長輩,對兩個兒子一個閨女打小就一視同仁,從來都是不偏不倚的。
可等孩子們長大,她這心就忍不住長偏了。
以前怎麽沒發現老三家的這麽多心眼兒。
“嗬嗬,這哪能啊,娘您別跟秀蘭一般見識,家裏啥時候蓋的青磚大瓦房?家裏蓋房子這麽大的事總得跟我說一聲吧。”
看到眼前這座占了半畝地的青磚大瓦房,沈建軍兩眼冒金光。
沒想到剛迴家就有這麽大的驚喜等著他,早知道就早點迴來了,家裏日子什麽時候過得這麽好了。
他們去老丈人家不過才一個多月,不光把家分了,還蓋了新房子,讓他怎能不激動。
“不是咱,這是你哥的房子,你的在老宅那邊呢。”
沈老太眼神一撇就知道這兩口子打的什麽主意。
他們是不是以為房子蓋起來了,就能直接搬進來享受了。
真是做夢。
“娘,這不是我跟二哥的房子嗎?”
沈建軍懵了。
“想屁吃呢,你一分錢沒掏一點力氣沒出,就想住人家的大房子,我怎麽生了這麽個厚臉皮的東西呢。”
沈老太一點不慣著沈建軍,雖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五根手指還有長短呢。
自從老三結婚,啥都想著老丈人家,對自己這個親娘反倒不怎麽關心。
這才讓她傷了心。
“娘,我知道錯了,以後肯定不再去老丈人家幫忙了。”
沈建軍看著老娘滿臉失望的表情,心裏一慌,娘不會真的不要他了吧。
“當家的,你今兒中午在我家吃飯時不還說了等下次有啥需要幹活的再來喊你嗎。”
李秀蘭腦子不大靈光,看沈建軍說以後不再去娘家幫忙了,趕緊提醒他上午在娘家那邊說過的話。
“閉嘴!四六不懂的婆娘,我怎麽娶了你這麽個東西。”
沈建軍惱羞成怒,這話他確實說過,可當時不是話趕話,正巧趕上了嗎。
這些年他為老丈人家付出多少。
臨迴來時,想到家裏的糧食不夠吃,可能斷糧了,就主動開口跟老丈人借點糧食拿迴來。
可老丈人硬是裝聾作啞跟聽不見他的話似的,愣是沒迴應。
沈建軍心裏本來就憋著一肚子氣沒地方發泄,迴家後發現老娘跟二哥不僅分家出來單過,還蓋了這麽好的大房子。
這中間硬是一點信都沒給他迴。
讓他臉上有些被拋棄的恐慌感。
“本來就是你自己說得,我隻是提醒你,又沒說啥,急什麽。”
李秀蘭一臉委屈。
“以後你娘家那邊再有什麽活不用來喊我了,喊了我也不去,你爹娘是什麽樣的人你自己心裏沒點數?臨來時,想著家裏可能斷糧了,跟他開口借點糧食,他是怎麽迴應的?!”
沈建軍也是心裏有苦說不出,他不是上趕子要去給老丈人家幫忙。
而是沈家條件有限,糧食不夠吃,眼下正趕上青黃不接的時候,他一個人幹活家裏四口人吃飯。
尤其是兩個兒子都是十幾歲的孩子,正是能吃的年紀。
他算過,以他一個人賺得工分分下來的糧食根本不夠他們一家四口這段時間的口糧。
為了給家裏減輕點負擔,就拖家帶口地去老丈人家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