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河內,溫縣,司馬家。
“仲達,如今洛陽之戰,你覺得誰會贏?”司馬朗看向了弟弟司馬懿。
“從戰術上來看,二公子袁熙會贏。”司馬懿略微一想後,得出了一個結論。
“哦?何以見得?”司馬朗遲疑問道。
“西涼軍雖戰力強大,然牛輔與李榷不和,有一善戰徐榮,尚且不能用,不敗何待?”司馬懿淡淡分析說道。
司馬朗信服的點了點頭,接著又問道,“言之有理,那戰略上呢?”
“戰略上來說,袁公與董卓五五開。”這一次,司馬懿的答案完全不同。
“哦?這是為何?”司馬朗訝然道。
“就如同我們河內,這是一處緩衝一帶,而司隸地區的洛陽,也是一處緩衝地帶。”司馬懿十分篤定說道。
“難道說,就不能有人占領洛陽?”司馬朗有些不信,他再次問道司馬懿。
司馬懿頓了頓,“除非有一人退場。”
~~~
司馬懿小小年紀,眼光已經如此毒辣,若再給他幾年時間,定是新一代鬼才,甚至堪比郭嘉、賈詡。
同屬世家陣營,司馬家對袁家,有著天生親和感,這不是曹操能比的。
曹操也屬世家之人,但他的雄心、立場、抱負,卻站在了世家對立麵。
即便沒有袁家,司馬家也會支持,下一個王家,或者是楊家,反正都是一家人,萬不得已,自家也不是不行。
。。。。。
191年,一番混戰之後,袁熙和朱俊聯合,終於將徐榮的西涼軍,給擊退了。
“老將軍,為何不乘勝追擊?”
袁熙打馬來到了,朱俊的麵前問道。
朱俊欣慰地看著袁熙,“公子有所不知,此乃牛輔先鋒而已,其大軍馬上就到,再戰下去恐怕多有不利。”
聞言,袁熙默默點了點頭,他沒有托大,“老將軍,接下來如何對敵?”
“嗯。”朱俊應了一聲,“我已派我兒前去,偷襲牛輔大軍輜重,若是成功的話,西涼軍當困於金庸城下。”
袁熙覺得有理,隨即問道,“老將軍,那我麾下將士,可有什麽安排?”
朱俊撫了撫胡須,“公子可帶本部,與我在金庸城堅守,再派一支騎兵,伺機於外趁機襲擾,方可萬無一失。”
袁熙又看向了趙雲,“子龍,按照老將軍的意思,你帶領我麾下騎兵,在牛輔困頓城下後,可再伺機殺出。”
“諾,雲領命。”趙雲幹脆利落答道。
接著,袁熙便隨著朱俊,一起進入了金庸城,而趙雲帶領騎兵外出。
~~~
袁熙沒有因為,自己是救援的,便客大欺主,而是給足了朱俊麵子。
何況朱俊的部署,也是可圈可點,袁熙挑不出毛病,也就隨他去了。
再往深層次想,以後奪嫡之爭中,袁熙或許還能,爭取到朱家支持。
人不能太短視,隻看到短期利益,要將視野放長遠,才能收益最大。
。。。。。
191年,兗州,陳留,曹操府邸。
“兩位先生,我欲經略中原,當以何為先?”曹操看向了戲忠和程昱。
“主公欲經略中原,當以陳留為根本,此地四通八達,實乃天下中樞。”戲忠想了一下,開始為曹操分析道。
曹操點了點頭,“先生之言是也,可這兗州也是四戰之地,易攻難守吧。”
這次程昱言道,“誠如主公所言,陳留之地雖危機四伏,但也機會眾多。”
曹操不由自嘲道,“這倒也是,若是兗州太平,也無我曹操用武之地了。”
“且陳留地接司隸、豫州、冀州,人口稠密,乃王業之基,可比光武之河內。”戲忠再次點出其戰略意義。
曹操有些為難道,“可這陳留太守,乃是孟卓老兄,我怕在此難展拳腳。”
程昱頓了頓說道,“無妨,張太守並無大誌,且有袁紹壓製,無能為也。”
~~~
曹操在兗州的發育,就像一隻寄居蟹,不斷餐食著,張邈的本土勢力。
不過張邈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他沒什麽野心,隨他去吧。
隻要讓他繼續,做陳留太守即可,至於其他的什麽,張邈不甚在乎。
後來,曹操拒有兗州後,倒也沒虧待他,繼續讓張邈兄弟,做他的陳留太守。
。。。。。
191年,平原這邊。
關羽得知劉備遇刺,趕緊放下手頭工作,騎上快馬便來到了平原府。
“大哥,那刺客沒傷到你吧?”關羽便把住劉備的手,很是關心地問道。
劉備輕輕搖了搖頭,“無礙,幸虧當時三弟攔下了,為兄才得以無事。”
關羽對張飛點了點頭,隨即又疑惑問道,“大哥可知道,刺客是誰派的?”
劉備眉頭一皺,“如今和我們有衝突的,無非就是冀州的袁紹,但以他的身份,還不至於派人刺殺我吧?”
“那就奇怪了,不是袁紹那廝,還能有誰?總不能是他兒子吧?”
張飛越想越氣,沒由地罵了一句。
“不知道,先靜觀其變吧。”劉備搖了搖頭,“我想,那刺客應該還會來的。”
“哼,竟然刺殺我大哥。”關羽虎目一瞪,“翼德,你務必保大哥安全。”
“二哥你放心吧,有俺老張在,定不會讓大哥少一根汗毛的。”張飛自信的拍了拍胸脯,又指了指丈八蛇矛。
~~~
雖然張飛的渾話,劉備並沒有聽進去,但張飛這莽夫,確實蒙對了。
為了穩定平原局勢,劉備並沒有大肆搜捕,反而以靜製動,將刺殺影響降到最低,畢竟,決戰就要開始了。
作為一枚特定奇兵,現在的平原不能太早入局,不然就沒有價值了。
隻有袁紹和公孫瓚,陷入鏖戰之時,劉備的平原奇兵,才能發揮最大作用,畢竟,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
被董卓雪藏的李儒,仍舊不計前嫌,努力為董卓建言獻策。他通過賈詡的手,為董卓規劃了未來。
“今西涼已定,益州劉焉遣子入朝,真乃天賜主公也,為今之計,當休養生息,精兵簡政,不出三載,主公當有強秦之勢,與袁紹會獵中原。”
看到這道奏疏後,董卓心緒很是複雜,他又心疼,又悲傷,又無奈。
對於六十多歲的董卓來說,這份戰略規劃書,他已經無力去執行了。
“蒼天不公,何以輕我董卓?”
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一視同仁的,無論梟雄也罷,還是販夫走卒,在時間麵前,都顯得那樣渺小。
六十幾歲的董卓,梟雄心性已經被磨平了棱角,他不想在折騰了。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當你完成任務後,你的大氣運,也就消耗完了。
不管你如何努力,就是這樣,運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萬般不自由。
“仲達,如今洛陽之戰,你覺得誰會贏?”司馬朗看向了弟弟司馬懿。
“從戰術上來看,二公子袁熙會贏。”司馬懿略微一想後,得出了一個結論。
“哦?何以見得?”司馬朗遲疑問道。
“西涼軍雖戰力強大,然牛輔與李榷不和,有一善戰徐榮,尚且不能用,不敗何待?”司馬懿淡淡分析說道。
司馬朗信服的點了點頭,接著又問道,“言之有理,那戰略上呢?”
“戰略上來說,袁公與董卓五五開。”這一次,司馬懿的答案完全不同。
“哦?這是為何?”司馬朗訝然道。
“就如同我們河內,這是一處緩衝一帶,而司隸地區的洛陽,也是一處緩衝地帶。”司馬懿十分篤定說道。
“難道說,就不能有人占領洛陽?”司馬朗有些不信,他再次問道司馬懿。
司馬懿頓了頓,“除非有一人退場。”
~~~
司馬懿小小年紀,眼光已經如此毒辣,若再給他幾年時間,定是新一代鬼才,甚至堪比郭嘉、賈詡。
同屬世家陣營,司馬家對袁家,有著天生親和感,這不是曹操能比的。
曹操也屬世家之人,但他的雄心、立場、抱負,卻站在了世家對立麵。
即便沒有袁家,司馬家也會支持,下一個王家,或者是楊家,反正都是一家人,萬不得已,自家也不是不行。
。。。。。
191年,一番混戰之後,袁熙和朱俊聯合,終於將徐榮的西涼軍,給擊退了。
“老將軍,為何不乘勝追擊?”
袁熙打馬來到了,朱俊的麵前問道。
朱俊欣慰地看著袁熙,“公子有所不知,此乃牛輔先鋒而已,其大軍馬上就到,再戰下去恐怕多有不利。”
聞言,袁熙默默點了點頭,他沒有托大,“老將軍,接下來如何對敵?”
“嗯。”朱俊應了一聲,“我已派我兒前去,偷襲牛輔大軍輜重,若是成功的話,西涼軍當困於金庸城下。”
袁熙覺得有理,隨即問道,“老將軍,那我麾下將士,可有什麽安排?”
朱俊撫了撫胡須,“公子可帶本部,與我在金庸城堅守,再派一支騎兵,伺機於外趁機襲擾,方可萬無一失。”
袁熙又看向了趙雲,“子龍,按照老將軍的意思,你帶領我麾下騎兵,在牛輔困頓城下後,可再伺機殺出。”
“諾,雲領命。”趙雲幹脆利落答道。
接著,袁熙便隨著朱俊,一起進入了金庸城,而趙雲帶領騎兵外出。
~~~
袁熙沒有因為,自己是救援的,便客大欺主,而是給足了朱俊麵子。
何況朱俊的部署,也是可圈可點,袁熙挑不出毛病,也就隨他去了。
再往深層次想,以後奪嫡之爭中,袁熙或許還能,爭取到朱家支持。
人不能太短視,隻看到短期利益,要將視野放長遠,才能收益最大。
。。。。。
191年,兗州,陳留,曹操府邸。
“兩位先生,我欲經略中原,當以何為先?”曹操看向了戲忠和程昱。
“主公欲經略中原,當以陳留為根本,此地四通八達,實乃天下中樞。”戲忠想了一下,開始為曹操分析道。
曹操點了點頭,“先生之言是也,可這兗州也是四戰之地,易攻難守吧。”
這次程昱言道,“誠如主公所言,陳留之地雖危機四伏,但也機會眾多。”
曹操不由自嘲道,“這倒也是,若是兗州太平,也無我曹操用武之地了。”
“且陳留地接司隸、豫州、冀州,人口稠密,乃王業之基,可比光武之河內。”戲忠再次點出其戰略意義。
曹操有些為難道,“可這陳留太守,乃是孟卓老兄,我怕在此難展拳腳。”
程昱頓了頓說道,“無妨,張太守並無大誌,且有袁紹壓製,無能為也。”
~~~
曹操在兗州的發育,就像一隻寄居蟹,不斷餐食著,張邈的本土勢力。
不過張邈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他沒什麽野心,隨他去吧。
隻要讓他繼續,做陳留太守即可,至於其他的什麽,張邈不甚在乎。
後來,曹操拒有兗州後,倒也沒虧待他,繼續讓張邈兄弟,做他的陳留太守。
。。。。。
191年,平原這邊。
關羽得知劉備遇刺,趕緊放下手頭工作,騎上快馬便來到了平原府。
“大哥,那刺客沒傷到你吧?”關羽便把住劉備的手,很是關心地問道。
劉備輕輕搖了搖頭,“無礙,幸虧當時三弟攔下了,為兄才得以無事。”
關羽對張飛點了點頭,隨即又疑惑問道,“大哥可知道,刺客是誰派的?”
劉備眉頭一皺,“如今和我們有衝突的,無非就是冀州的袁紹,但以他的身份,還不至於派人刺殺我吧?”
“那就奇怪了,不是袁紹那廝,還能有誰?總不能是他兒子吧?”
張飛越想越氣,沒由地罵了一句。
“不知道,先靜觀其變吧。”劉備搖了搖頭,“我想,那刺客應該還會來的。”
“哼,竟然刺殺我大哥。”關羽虎目一瞪,“翼德,你務必保大哥安全。”
“二哥你放心吧,有俺老張在,定不會讓大哥少一根汗毛的。”張飛自信的拍了拍胸脯,又指了指丈八蛇矛。
~~~
雖然張飛的渾話,劉備並沒有聽進去,但張飛這莽夫,確實蒙對了。
為了穩定平原局勢,劉備並沒有大肆搜捕,反而以靜製動,將刺殺影響降到最低,畢竟,決戰就要開始了。
作為一枚特定奇兵,現在的平原不能太早入局,不然就沒有價值了。
隻有袁紹和公孫瓚,陷入鏖戰之時,劉備的平原奇兵,才能發揮最大作用,畢竟,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
被董卓雪藏的李儒,仍舊不計前嫌,努力為董卓建言獻策。他通過賈詡的手,為董卓規劃了未來。
“今西涼已定,益州劉焉遣子入朝,真乃天賜主公也,為今之計,當休養生息,精兵簡政,不出三載,主公當有強秦之勢,與袁紹會獵中原。”
看到這道奏疏後,董卓心緒很是複雜,他又心疼,又悲傷,又無奈。
對於六十多歲的董卓來說,這份戰略規劃書,他已經無力去執行了。
“蒼天不公,何以輕我董卓?”
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一視同仁的,無論梟雄也罷,還是販夫走卒,在時間麵前,都顯得那樣渺小。
六十幾歲的董卓,梟雄心性已經被磨平了棱角,他不想在折騰了。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當你完成任務後,你的大氣運,也就消耗完了。
不管你如何努力,就是這樣,運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萬般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