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冀州,白馬地界。
韓馥和袁紹告辭後,他帶著一家老幼,踏上了前往陳留的路程。
快行到白馬渡口時,韓馥突然聽到,一陣陣壓抑的馬蹄聲,他心中一驚,有了不好的預感,“我命休矣。”
韓馥的直覺告訴他,這可能是袁紹,派來的追兵,“快,夫人快走。”
“啊?”韓夫人已經,大腦一片空白,隻是任由韓馥,拉著換乘了馬匹。
為了加快速度,韓馥要求眾人,扔掉一切金銀細軟,全部換上了馬匹。
這一次多備馬匹,還是那個神秘人,給韓馥留下的提示,以及應對辦法,他心中充滿了,感激和疑惑。
又疾行了一段,韓馥聽到身後,馬蹄聲越來越急促,“天亡我韓馥乎?”
而這時他們一行人,也來到了一處分叉口,一邊是前往延津,一邊是前往白馬,這讓韓馥陷入了淩亂中。
就在這危機時刻,韓馥的幼子韓鴻,急忙勸說道,“父親你帶母親,走延津方向,孩兒當往白馬,引開他們。”
“哈?”韓馥錯愕不已,“我兒不可。”
~~~
辭別袁紹的韓馥,這一行並不太平,他遇到了變故,黑山軍流寇。
但至於是否,真的是黑山軍,這有待推敲,就算黑山流寇進入白馬,那也得先過黎陽,但那裏有鞠義駐軍。
要麽,鞠義本人太菜了,要麽,這其中還有隱情,這讓人細思極恐。
韓馥心中已經,有了懷疑對象,雖然他不想承認,但那個人的動機,是最直接最明顯的,這讓韓馥心驚膽顫。
。。。。。
“來不及了。”韓鴻焦急喊道,“快,大家快下馬,走延津方向,快點。”
“為何要下馬?”韓夫人疑惑不已。
“母親大人,如今地質鬆軟,馬蹄痕跡明顯,我欲帶著馬匹,往白馬方向,留下一些痕跡,才能引開追兵。”
“我兒,怎可如此?”淚水打濕了,韓夫人的眼眸,“這不是讓你送死嗎?”
“父親大人,快帶母親他們走,再不走的話,我們誰也活不了。”說罷,韓鴻不再理會他們,開始驅趕馬匹。
“我兒,保重。”韓夫人癡癡感道。
韓馥方寸大亂,他不得不帶著夫人,還有其他的家眷,紛紛下馬徒步,朝著延津方向撤離,“鴻兒,你保重。”
韓鴻重重的點了點頭,翻身上馬帶著,身後的一眾馬匹,朝著白馬方向,疾馳而去營造逃跑假象。
而韓馥一行人,則是趕緊躲入了,分叉口不遠的一處,溪流水草之中。
~~~
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
即便,韓馥這種封疆大吏,生死也由不得己,隻能沉浮於他人之手。
所以,隻有梟雄才能,平定這紛亂之世,好好先生,壓不住局麵的。
我們換個角度,倘若你身處河北,你聽從袁紹的,還是韓馥的?
你的心中其實,已經有了答案,除非你實力夠強,不然隻能屈服了。
。。。。。
以霸道取天下,以王道治天下,單純的王道,定不了亂世,單純的霸道,得不到民心,左手王道、右手霸道,治民以王道,平亂以霸道,不亦可乎?
劉備行以王道,曹操行以霸道,袁熙介於兩者之間,王霸雜而用之。
袁紹也行王道,但做的不夠純粹,董卓也行霸道,但他用力過猛了。
新生代的袁熙,吸取了第一代梟雄,父輩們的教訓,該王道的時候,他做的足夠純粹,該霸道的時候,他也做的足夠狠辣,隨時變化、因勢製宜。
孫策本質上來講,他和袁熙是同類,然而,孫策用力過猛,反而失了本真,這也讓袁熙,抓住了其弱點。
。。。。。
191年,長安,朱雀大街。
“姑娘行行好吧,給俺一口吃的吧,給口吃的吧,俺求求你了。”一個乞丐攔住了,一位絕世容顏的少女。
原來這少女正是,從白馬寺迴去的貂蟬,她剛在那裏求了個平安。
見到乞丐討飯,貂蟬心有同感,她曾經也是流民出身,於是,她將手中的食盒,推給了那乞丐,“拿著吧。”
一時間那乞丐愣住了,他沒想到貂蟬,竟然給了他,這麽好的吃食。
“姑娘,你真是菩薩心腸,佛祖一定會保佑你的。”乞丐不斷的磕著頭。
“杏兒,咱們迴家。”貂蟬搖了搖頭,她便帶著侍女,轉身向王允府走去。
而剛才的事情,都被路口的呂布,一一看到眼裏,他被貂蟬的善良,觸動到了心中,久違柔軟的地方。
貂蟬經過路口時,朝著呂布那裏,微微瞥了一眼,淡淡笑了一下。
然而,就是那一迴眸,那一絲笑靨,讓呂布淪陷了,仿佛成了永恆。
~~~
那一眼迴眸,仿佛萬年之久。
呂布不禁癡了,好美的女子,好善良的姑娘,這就是,他的白月光。
看著那略顯柔弱,而又堅強的背影,呂布的心髒,都不禁輕顫著。
美人在骨不在皮,美是基礎項,在這之上的靈動,以及人性之美,那才是真的美人,足以迷倒眾生的美。
。。。。。
185年,袁家,議事廳。
“今叛軍勢大,寇略三輔之地,朝廷之議崔烈進言,放棄西涼退守關中。”袁隗頓了頓後,看向袁紹等人。
袁紹勃然變色,“荒唐之論,世祖開拓土宇,勞之十數年而後定,而今遭遇小厄,便舉而棄之,是何道理?”
袁隗撫著胡須,他點了點頭,又看向了曹操,“孟德,你有何意見?”
見袁隗問話,曹操拱了拱手,“司徒大人,我亦讚同本初之見,若棄涼州,則三輔為邊塞,將有腹心之患。”
“孟德之言是也。”袁隗笑了笑。
這時,袁紹好友許攸,站了出來說道,“烈士武臣多出涼州,士風壯猛便習兵事,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據三輔為害者,以涼州在後故也。”
“若棄涼州之地,則叛軍與羌胡合勢,將不可複製也,誠為不智之論。”
“好。”袁隗終於下了決心,“明日廷議,我當力主朝廷,收複西涼。”
~~~
涼州之地,進入東漢末,連年征戰不休,成為漢庭之頑疾,然而,涼州民風彪悍,誠為大漢之右臂。
守涼州,財力,物力,人力,消耗也十分巨大,棄涼州,於法,於情,於理,這也說不過去,如雞肋梗骨在喉。
但從戰略角度看,涼州地處邊塞,是河西走廊的,一處關鍵節點。
如果涼州丟了,那麽,北方的鮮卑,將對大漢形成,兩翼包夾態勢。
袁隗這次主戰,也許有些私心,但這對大漢,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
韓馥和袁紹告辭後,他帶著一家老幼,踏上了前往陳留的路程。
快行到白馬渡口時,韓馥突然聽到,一陣陣壓抑的馬蹄聲,他心中一驚,有了不好的預感,“我命休矣。”
韓馥的直覺告訴他,這可能是袁紹,派來的追兵,“快,夫人快走。”
“啊?”韓夫人已經,大腦一片空白,隻是任由韓馥,拉著換乘了馬匹。
為了加快速度,韓馥要求眾人,扔掉一切金銀細軟,全部換上了馬匹。
這一次多備馬匹,還是那個神秘人,給韓馥留下的提示,以及應對辦法,他心中充滿了,感激和疑惑。
又疾行了一段,韓馥聽到身後,馬蹄聲越來越急促,“天亡我韓馥乎?”
而這時他們一行人,也來到了一處分叉口,一邊是前往延津,一邊是前往白馬,這讓韓馥陷入了淩亂中。
就在這危機時刻,韓馥的幼子韓鴻,急忙勸說道,“父親你帶母親,走延津方向,孩兒當往白馬,引開他們。”
“哈?”韓馥錯愕不已,“我兒不可。”
~~~
辭別袁紹的韓馥,這一行並不太平,他遇到了變故,黑山軍流寇。
但至於是否,真的是黑山軍,這有待推敲,就算黑山流寇進入白馬,那也得先過黎陽,但那裏有鞠義駐軍。
要麽,鞠義本人太菜了,要麽,這其中還有隱情,這讓人細思極恐。
韓馥心中已經,有了懷疑對象,雖然他不想承認,但那個人的動機,是最直接最明顯的,這讓韓馥心驚膽顫。
。。。。。
“來不及了。”韓鴻焦急喊道,“快,大家快下馬,走延津方向,快點。”
“為何要下馬?”韓夫人疑惑不已。
“母親大人,如今地質鬆軟,馬蹄痕跡明顯,我欲帶著馬匹,往白馬方向,留下一些痕跡,才能引開追兵。”
“我兒,怎可如此?”淚水打濕了,韓夫人的眼眸,“這不是讓你送死嗎?”
“父親大人,快帶母親他們走,再不走的話,我們誰也活不了。”說罷,韓鴻不再理會他們,開始驅趕馬匹。
“我兒,保重。”韓夫人癡癡感道。
韓馥方寸大亂,他不得不帶著夫人,還有其他的家眷,紛紛下馬徒步,朝著延津方向撤離,“鴻兒,你保重。”
韓鴻重重的點了點頭,翻身上馬帶著,身後的一眾馬匹,朝著白馬方向,疾馳而去營造逃跑假象。
而韓馥一行人,則是趕緊躲入了,分叉口不遠的一處,溪流水草之中。
~~~
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
即便,韓馥這種封疆大吏,生死也由不得己,隻能沉浮於他人之手。
所以,隻有梟雄才能,平定這紛亂之世,好好先生,壓不住局麵的。
我們換個角度,倘若你身處河北,你聽從袁紹的,還是韓馥的?
你的心中其實,已經有了答案,除非你實力夠強,不然隻能屈服了。
。。。。。
以霸道取天下,以王道治天下,單純的王道,定不了亂世,單純的霸道,得不到民心,左手王道、右手霸道,治民以王道,平亂以霸道,不亦可乎?
劉備行以王道,曹操行以霸道,袁熙介於兩者之間,王霸雜而用之。
袁紹也行王道,但做的不夠純粹,董卓也行霸道,但他用力過猛了。
新生代的袁熙,吸取了第一代梟雄,父輩們的教訓,該王道的時候,他做的足夠純粹,該霸道的時候,他也做的足夠狠辣,隨時變化、因勢製宜。
孫策本質上來講,他和袁熙是同類,然而,孫策用力過猛,反而失了本真,這也讓袁熙,抓住了其弱點。
。。。。。
191年,長安,朱雀大街。
“姑娘行行好吧,給俺一口吃的吧,給口吃的吧,俺求求你了。”一個乞丐攔住了,一位絕世容顏的少女。
原來這少女正是,從白馬寺迴去的貂蟬,她剛在那裏求了個平安。
見到乞丐討飯,貂蟬心有同感,她曾經也是流民出身,於是,她將手中的食盒,推給了那乞丐,“拿著吧。”
一時間那乞丐愣住了,他沒想到貂蟬,竟然給了他,這麽好的吃食。
“姑娘,你真是菩薩心腸,佛祖一定會保佑你的。”乞丐不斷的磕著頭。
“杏兒,咱們迴家。”貂蟬搖了搖頭,她便帶著侍女,轉身向王允府走去。
而剛才的事情,都被路口的呂布,一一看到眼裏,他被貂蟬的善良,觸動到了心中,久違柔軟的地方。
貂蟬經過路口時,朝著呂布那裏,微微瞥了一眼,淡淡笑了一下。
然而,就是那一迴眸,那一絲笑靨,讓呂布淪陷了,仿佛成了永恆。
~~~
那一眼迴眸,仿佛萬年之久。
呂布不禁癡了,好美的女子,好善良的姑娘,這就是,他的白月光。
看著那略顯柔弱,而又堅強的背影,呂布的心髒,都不禁輕顫著。
美人在骨不在皮,美是基礎項,在這之上的靈動,以及人性之美,那才是真的美人,足以迷倒眾生的美。
。。。。。
185年,袁家,議事廳。
“今叛軍勢大,寇略三輔之地,朝廷之議崔烈進言,放棄西涼退守關中。”袁隗頓了頓後,看向袁紹等人。
袁紹勃然變色,“荒唐之論,世祖開拓土宇,勞之十數年而後定,而今遭遇小厄,便舉而棄之,是何道理?”
袁隗撫著胡須,他點了點頭,又看向了曹操,“孟德,你有何意見?”
見袁隗問話,曹操拱了拱手,“司徒大人,我亦讚同本初之見,若棄涼州,則三輔為邊塞,將有腹心之患。”
“孟德之言是也。”袁隗笑了笑。
這時,袁紹好友許攸,站了出來說道,“烈士武臣多出涼州,士風壯猛便習兵事,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據三輔為害者,以涼州在後故也。”
“若棄涼州之地,則叛軍與羌胡合勢,將不可複製也,誠為不智之論。”
“好。”袁隗終於下了決心,“明日廷議,我當力主朝廷,收複西涼。”
~~~
涼州之地,進入東漢末,連年征戰不休,成為漢庭之頑疾,然而,涼州民風彪悍,誠為大漢之右臂。
守涼州,財力,物力,人力,消耗也十分巨大,棄涼州,於法,於情,於理,這也說不過去,如雞肋梗骨在喉。
但從戰略角度看,涼州地處邊塞,是河西走廊的,一處關鍵節點。
如果涼州丟了,那麽,北方的鮮卑,將對大漢形成,兩翼包夾態勢。
袁隗這次主戰,也許有些私心,但這對大漢,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