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並州,上黨。視線轉到張揚這邊。


    “先生,袁紹那邊如何說的?”


    見董昭出使迴來,張揚急忙問道。


    “幸不辱使命,袁紹同意將軍,接下董卓的任命。”董昭施了一禮說道。


    “太好了,那接下來,我還如何做?”短暫喜悅過後,張揚恢複了理智。


    “將軍可兵入河內,人數不可過多,不然恐會引起,董卓那邊的猜忌。”


    董昭想了一下,徐徐分析道。


    “嗯,先生言之有理,那之後呢?”張揚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隨即問道。


    “之後,將軍可著王緒,為河內司馬,再著司馬朗,為河內長史,如此,將軍可穩如泰山。”


    董昭繼續謀劃著,這算是投名狀了。


    “好,甚好,那就依先生之見。”


    張揚舒了口氣,接納了董昭的建議。


    ~~~


    就這樣,張揚通過安排,王緒和司馬朗,來向袁紹表態,不易也。


    夾在兩大霸主,袁紹和董卓之間,不謹慎點,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袁紹暫時可能,不會對張揚動手了,可是以後呢?那就說不準了。


    畢竟,沮授給袁紹的,爭霸藍圖之中,並州就是,必取之地,至於什麽時候,那就要看,局勢的發展了。


    。。。。。


    雖然,袁紹對於張揚,接受了董卓任命一事,他也知道,這是離間計。


    但是,心裏始終不舒服,雖然張揚派人,向他陳述理由,袁紹心裏終究是,種下了一顆釘子,不拔不快。


    。。。。。


    191年,此時,袁熙一行人,到達了巨鹿。


    “公子,探子來報,張頜退守至清河。”趙雲策馬上前,向袁熙稟報。


    袁熙眉頭一皺,“清河?有何異動?”


    “並無異動?”趙雲想了下,迴答道。


    “對了子龍,公明將軍那裏,要到達清河,需要多少時辰?”袁熙接著問道。


    趙雲篤定迴道,“公子,尚須一個半時辰。”


    “好,子龍你隨我,先行一步,去張頜大營瞧瞧。”袁熙眼神,變得犀利起來。


    “公子,這是否太過冒險?”


    他自己的話,趙雲不在乎,可是有袁熙在。


    “無妨,我想那張頜,應該是個聰明人。”袁熙看了眼趙雲,笑著解釋道。


    趙雲還想說什麽,不過,被袁熙揮手打斷了,“我意已決,勿要再勸。”


    ~~~


    宣武帝用兵,喜大膽出奇。


    袁熙也不是,那莽撞之人,他已經將種種的因素,都思慮過了。


    畢竟,袁熙可是惜命之人,沒有一點把握,他也不會去浪。


    當然,這有個前提,那就是,張頜也是聰明人,按照常理出牌。


    若是碰到呂布,袁熙可不敢,這樣胡來,誰知道呂布那貨,有沒有保險拴,豈不壞菜了,他可不敢賭。


    。。。。。


    “天下紛亂,群雄並起,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借時勢,這華夏九州之天下,究竟,落得誰人之手,尚未可知也。”袁熙策馬奔向了北方。


    191年,冀州,巨鹿。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袁熙:蒼天在上,厚土在下,若我能平安返迴,成就帝王之業,小子袁熙,定當,澤被天下,撫育萬民。


    。。。。。


    191年,長安,西城。


    董卓終究是,做出了決斷,他派李儒前往益州,勸說劉焉放棄稱帝。


    不過,通知李儒的人,卻是大夫賈詡,這也是為了避免,董卓見麵的尷尬。


    畢竟之前,安排繼承人的事,董卓一度將李儒,給雪藏了起來,讓他去找李儒,他的老臉拉不下來。


    “文優,這是主公的任命,你意下如何?”賈詡將文書,遞給了李儒。


    李儒沉思片刻,歎了一口氣,“士為知己者死,相國與我有大恩,我去。”


    賈詡心下微定,“文優真乃國士也。”


    “不過,我需要文和,替我辦一件事?”李儒頓了頓,看向賈詡。


    賈詡拱手言道,“何事?但說無妨。”


    ~~~


    李儒有種預感,這將是他為董卓,做的最後一件事,所以他答應了。


    董卓:文優,是我負了你。


    。。。。。


    李儒直視賈詡說道,“我要一些死士。”


    “這,恐怕有些難辦呢。”賈詡為難說道。


    “這個,你想辦法。”李儒吃定了賈詡。


    賈詡搖頭苦笑道。“額,文和試試看吧。”


    又聊了一會兒,賈詡便和李儒,告辭離開了。


    看著賈詡的背影,李儒有些感慨,他想到了之前的自己,真是不勝唏噓。


    ~~~


    李儒要死士,他想幹一票大的,給劉焉留下一個,終生難忘的記憶。


    這次,李儒的出手,差點要了,劉焉的老命,他不得不,臣服董卓。


    後來,劉焉遣子入朝,表示歸順之意,當然有他的考量,不過,李儒技高一籌,差點給劉焉絕了戶。


    。。。。。


    191年,豫州,穎北。


    豫州戰場。孫策和曹操,也都到達了,既定戰場,進行第一次接觸。


    “探清敵軍了嗎?”孫策詢問道。


    “迴少將軍,敵軍統帥是曹操。”


    剛迴來的斥候,如實稟報著軍情。


    “程將軍,你意下如何?”


    孫策沒著急表態,而是看向了程普,詢問道。


    “那曹操不是易與之輩,咱們當謹慎待之。”程普打算持重,與曹操交戰。


    “不然,曹操所帶皆為新兵,而我軍皆是百戰精銳,優勢在我,當戰!”


    對此,孫策不以為然,相當自負說道。


    ~~~


    孫策:都說那曹操,乃世之梟雄,我不信,我要試試,他的斤兩。


    曹操:前有袁熙,後有孫策,至於我兒,誠不如也,吾甚不平。


    孫策:袁熙?手下敗將爾。


    袁熙:孫策?腦袋不好使。


    。。。。。


    而曹操這邊,他也沒閑著,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他也探得了,第一手情報,他沒有小看孫策年少。


    “孫策到哪裏了?”曹操眼神一眯。


    “迴父親,距離我軍,半個時辰距離。”


    見曹操發問,曹昂出列拱手說道。


    “很好,元讓吩咐下去,安營紮寨,生火做飯。”曹操看了眼夏侯惇。


    “嗯?孟德,咱們不主動出擊嗎?”


    夏侯惇對於孫策,有些不服氣道。


    “孫堅的軍隊,皆是百戰精兵,不可小視,而我等之兵,皆為未戰新卒,何以應戰?”曹操冷靜地,分析道。


    “父親,那咱們如何應對?”


    曹昂有些不解,於是再次問道。


    “避其銳氣,暫避鋒芒,元讓你去安排吧。”曹操看向夏侯惇,徐徐說道。


    “諾。”雖然不是很滿意,但是,夏侯惇還是去,執行了曹操的決斷。


    ~~~


    夏侯惇,字,元讓,義氣,打仗沒贏過,升官沒停過,一員福將。


    曹操行軍打仗,從來不小看,任何的對手,除非,自己浪起來。


    曹昂:一個袁熙就夠了,又多了一個孫策,真是,吾輩之不幸也。


    。。。。。


    而咱們的二公子袁熙,也已經進入了,清河地界,即將抵達戰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熙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0曆史的天空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0曆史的天空0並收藏三國袁熙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