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年,陳留,袁紹大營。


    “今去河北,我怕董卓來追,諸位可有良策?”袁紹環視眾人詢問道。他心中充滿了不安。


    袁熙動了動嘴唇,他剛想說什麽。這時許攸出言道,“主公,不妨派人前往河東,那裏的黃巾賊,或許。”


    聞言,袁紹眼前一亮,“哦?可行否?”


    這時,袁熙也出言道,“孩兒讚同此議。”


    “附議。”逢紀看了眼袁熙,也出列說道。


    “好,誰可擔此任?”袁紹撫掌大笑。


    “屬下願往。”許攸上前一步。


    “好,此行若成,當記子遠首功。”


    袁紹不由起身,拍了拍許攸肩膀。


    “父親,可讓王匡將軍,協助許世叔,定可成全功。”有了許攸獻策在前,袁熙也趁機進言道。


    “顯奕言之有理,我立刻修書一封,子遠可往河內一趟。”袁紹欣慰說道,他暗暗舒了口氣。


    “諾,多謝主公,多謝二公子。”


    許攸向袁紹和袁熙,拱了拱手謝道。


    ~~~


    袁紹出逃洛陽,正在陳留修整,準備經濮陽,轉道河北,至渤海。


    因為,他接到了,董卓的任命,渤海太守,亢鄉侯,剛好名正言順。


    。。。。。


    番外,江陵。


    “將軍,我們被包圍了。”


    “父親,當如何處置?”


    關羽環視眾人,決絕道,“我關某人,縱橫華夏,二十餘載,焉可降袁?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改其節,今日,城若破,有死而已。”


    ~~~


    袁、孫、劉,決戰江陵。


    關羽:爾等,速降袁去吧。


    周倉:周倉誓死追隨將軍。


    關平:關平誓死追隨將軍。


    廖化:廖化誓死追隨將軍。


    。。。。。


    董卓:袁紹?世家匹夫也。


    袁紹:董卓?西涼莽夫也。


    袁紹的背後,是關東世家。


    董卓的背後,是關西豪強。


    。。。。。


    191年,長安方向,劉表的彈劾,也已經送到了,董卓的手上,他正頭疼中。


    “氣煞我也,該死的劉焉,竟然想稱帝?豈有此理。”得到了劉表奏章後,董卓差點給氣炸了。


    賈詡小心問道,“這彈劾誰送來的?”


    “哼,還能有誰,荊州牧劉表。”董卓看了眼賈詡,冷哼一聲。這劉表也是他董卓,一手拖起來的。


    “劉表?彈劾劉焉?他們都是漢室宗親吧?”賈詡不由一愣,隨即疑惑道。這明顯的不合常理。


    “誰說不是呢?我也納悶不已。”


    說到這裏,董卓也開始,懷疑起來。


    “不管,劉表出於什麽考量,這對主公以及朝廷,都是百利而無害的,我們可做些文章。”賈詡徐徐分析道。


    “哦?文和有何良策?”董卓求教道。


    ~~~


    劉表和劉焉,互相捅刀子,董卓還是很,樂見其成的,真天助也。


    隻要,劉表和劉焉不和,那麽,董卓南邊的威脅,基本上就解決了,他就可以騰出手來,對付袁術了。


    人人都罵袁術,可是,真到了對壘之時,還是不得不,小心對付他,畢竟,袁家的資源,可不容小覷。


    再說了,那江東猛虎孫堅,可是正在袁術麾下效力,誰敢小看?


    袁術:氣煞我也,天下人皆小看我,唯獨孫文台,忠實厚道,哎。


    。。。。。


    191年,長安方向。


    “詡以為,劉表之彈劾,主公當公之於眾,可讓劉焉大起疑心,其次。”賈詡說到這裏,突然地頓了一下。


    董卓眉頭一皺,“文和但說無妨。”


    “主公可令,牛輔將軍,兵出陳倉,威懾漢中,其次,再派使者入蜀。”


    賈詡起身指了指,董卓身後的地圖。


    董卓順著目光,也思量起來,“威懾漢中,甚好,不過誰去蜀中談判?”


    賈詡拱手說道,“主公,詡保舉一人,可擔此任,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哦?是何人?竟入得文和法眼?”


    董卓先是一愣,隨即,他又笑問道。


    “郎中令,李儒。”賈詡沉聲說道。


    “什麽?李儒?”董卓大驚失色。


    賈詡淡淡說道,“此行,非李儒不可。”


    “嗯,容我三思。”董卓眉頭深皺。


    董卓心緒複雜,李儒太過妖孽,然而,成就他董卓的,也正是李儒?如果,再次啟用李儒,他不放心。


    倘若董卓能,再多活十年,他會給李儒,更大的機會,但是,他已經六十多了,現在,又正值權力交接。


    其實,李儒遠離權力中心,反而是對他的,一種變相的保護,如果沉浮於此,董卓怕忍不住,殺了李儒。


    。。。。。


    191年,冀州,鄴城。


    “主公,這是渤海那邊,加急送來的。”逢紀將文書,呈給了袁紹。


    袁紹接過文書,打開一看,“嗯?張頜撤至清河?公孫瓚軍動態不詳?”


    許攸分析說道,“不好,這張頜一退,那公孫瓚恐怕,要對渤海動手了。”


    “嗯,為之奈何?”袁紹吸了口氣。


    “主公可休書一封,表奏公孫瓚之弟,公孫範為渤海太守,或許可拖延時日。”這時,郭圖出列進言道。


    “能成嗎?”袁紹有些不太自信。


    “主公,評或有一策,可解此危難,不知當講與否?”辛評第一次進言。


    “哦?仲治但說無妨。”袁紹擺了擺手。


    ~~~


    許攸看出來,也已經晚了,救援來不及了,除非,借助外部力量。


    而辛評的目光,看向了青州,他覺得,那裏的黃巾,或許可以。


    。。。。。


    辛評看了眼袁紹,徐徐說道,“迴主公,如今青州那邊,正值黃巾肆虐,若引之北向,或可阻擋公孫一時。”


    聞言,袁紹眉頭一皺,“嗯,好是好,不過如此一來,渤海徹底失守了。”


    “主公,我讚同仲治所言,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無論公孫瓚輸贏與否,都會重創其實力。”郭圖出列進言道。


    袁紹掃了眼逢紀,“元圖以為如何?”


    逢紀組織了一下措辭,“或可一試。”


    “嗯,那就如此吧,誰去青州?”


    袁紹接納了此策,隨即詢問道。


    “屬下歸附以來,尚未建立寸功,青州之行,評願親往。”辛評主動請纓。


    “好,那就拜托仲治了。”袁紹大笑道。


    ~~~


    辛評,字,仲治,善權謀,多心計,後支持袁譚,與袁熙為敵。


    不過,宣武帝掌權後,辛家為了生存,辛評之弟辛毗,將女兒許給了,袁熙之弟袁買,作為求和的籌碼。


    世家豪門聯姻,多是利益捆綁,至於,子女的意願,不太重要了。


    亂世之中,才女辛憲英,遇到了袁買,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辛憲英:一入侯門,深似如海,得遇公子,妾之幸也,此生無悔。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熙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0曆史的天空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0曆史的天空0並收藏三國袁熙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