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都城以北,是太行八陘之一的軍都陘,也就是後世的關溝。
再往北是莽山,《楚辭》有雲,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莽就是草木茂盛的意思,所以此山之名,應該跟那篡位的王莽沒有半點關係。
莽山腳下的官道上,劉禪、張飛、劉備三人三騎正悠閑地走著。
“盧尚書定然隱居在此山之上!”劉禪環顧四周,似有預感一般肯定地說道。
“殿下何以如此確定?……眼前這山看不出有任何特別啊!”張飛頗為不解,反問道。
翼德豪爽,玄德內斂。劉禪見劉備不語,微微一笑對他說道:“且不妨讓玄德來說說看!”
見劉禪點名讓自己,劉備略有些錯愕,他不喜歡顯露,於是推脫道:“迴殿下,備愚鈍,實在不知!”
“玄德你可是盧尚書的弟子,就不要再藏拙啦!”劉禪有些分不清他劉備到底是真不知還是故意,於是又走近他身旁,低聲耳語道:“此處就我們三人,玄德但說無妨!”。
劉備心道:“這弘農王也忒了解自己了啊!以後怕是得收起那些韜光養晦、和光同塵的小心思了。”於是緩緩說出了內心的想法:“卑職猜想,盧尚書之所以選擇此處隱居,是因為地勢!諸位請看,此莽山雖不算高,但視野極佳,從山上定能清晰看到軍都城、軍都陘兩處的任何動靜。
“確實!恐怕我們一行人登山的舉動,早被盧尚書看在眼裏。”劉禪附和道。
張飛恍然大悟,腦迴路清奇地說道:“……那我們不會把盧尚書嚇跑了吧!”
“不至於!我們也才三人而已!那盧尚書好歹也當過三軍主帥!”劉禪笑道。更何況他這次為彰顯誠意,連一眾親衛都沒帶。
三人沿著蜿蜒的山路向山頂走去。一路上,鳥鳴婉轉,蟲聲啾啾,確是一處清幽靜謐之地。走了大約一個時辰,他們終於來到了山頂。山頂上有一座簡易的木屋,門前院落之中,種著幾棵果樹,還有一片青翠的竹叢,但都還未長成,像是剛栽種不久。
“有人嗎?”張飛看到屋門半掩,便在院外喊道,結果喊了半天,卻無人應答。
“不好!我們進去看看!”劉禪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劉備得令,解下佩劍握於胸前,緩緩推開院門,朝裏屋走了進去,一邊示意張飛稍慢兩步,留在後方以作支援。
隻見屋內麵積不大,陳設簡單,案牘上卻堆了幾卷書簡。劉備環顧四周,確認屋內無人後,輕聲喊道:“屋內沒人!”
劉禪、張飛二人聽後,便放下心來,依次走入。劉禪又仔細觀察著,走至書案旁,拿起其中一卷竹簡看了一會,轉而遞給劉備,問道:“這是盧尚書的字跡嗎?”
劉備接過竹簡,也仔細地看了看,答道:“確是盧師的劄記!”
“不好!盧尚書有危險!”劉禪想到了一種可能,驚唿道。從屋內的擺設來看,明顯是被人整理過的,這其中必定是想掩飾些什麽。
“不會真的被我說中,那盧尚書看到我三人上山,嚇得慌忙逃跑了吧!”張飛耿直地說道。
“還真有這個可能,不過……可能不是盧尚書看到我們上山,而是那行兇之人!”劉禪順著張飛的思路推測道。
“這麽說,盧師一家,很可能是被擄走的。”劉備補充道。
“盧尚書隱居於此地,若是出行訪友,定然會留其夫人在家!若是攜家人逃走,肯定會帶些隨行之物!如此看來,很可能是有人強行將他們帶走了!”劉禪推測著幾種可能,接著下令道:“想必那兇手沒走多遠,我們快追!先尋迴盧尚書要緊!”
“好!”劉備、張飛兩人奔出屋外。
“朝這邊來!”劉禪發現屋後的小樹林內,有一條通往山下的小路。
三人不再言語,急速朝山下追去。
“如果是仇人,盧尚書一家怕是早已命喪於此!為何擄走盧植一家呢?說明盧植對他們有用!”
“那麽究竟是何人所為?如今盧植早已棄官,沒有了權勢,加上年紀也大了,唯一能讓人覬覦的,不外乎名聲而已!”
“難道是袁紹?袁氏一族先前找過劉禪,想將身為弘農王的自己重新推上帝位,以此與洛陽朝廷對抗!”下山的過程中,劉禪的心裏同樣在快速思考著。
“慢~~!”劉禪突然喊停,似乎發現了些什麽。三人此時正好奔至莽山半山腰一處空曠之地,而邊緣土坡上黃土微露,像是被人為翻動過。劉禪拔出寶劍,從樹上砍下一段樹枝,又用樹枝把那蓬鬆的黃土翻開,發現那土竟是濕的,與周邊的明顯不同。
“盧師膝下是不是還有一位子嗣?”劉禪問道。
“正是,盧師幼子名為盧毓!”劉備迴答道。
“這就對了!”原來劉禪在那黃土下,疑似發現了一泡童子尿。他駐足四下張望,發現不遠處的有一處草叢中,似有些許異樣,強烈的感知告訴他,定然有人躲在那草叢背後。
但劉禪卻並未聲張,對劉備、張飛兩人說道:“他們沒走多遠,追!”
三人繼續往山下追去,沒走多遠,行至一拐角山坡處,劉禪直接拉著劉備、張飛兩人在拐角處的草叢中躲了起來。接著又解釋道:“噓!!那些人就躲在剛才那裏!我們不能走遠了,就守在此處伏擊他們!”
兩人頷首,靜靜地在土坡上的草叢中等待。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就在劉禪快要懷疑自己判斷是否正確的時候,對麵的草叢中,終於有了些許動靜。
“大哥!出來吧,那三人已經走遠了!”在相距不遠的對麵,草叢突然一陣晃動,一個矮小的身影緩緩從中走了出來。他身上穿著一件破舊的灰色布衣,手上緊握著一把短刀,刀刃處還閃爍著寒光。
緊接著又有兩名身材高大的布衣男子,分別押著一名青年和一名老者,從草叢中走了出來。
“別磨磨蹭蹭,快走!”那草叢中還鑽出來一名中年婦女和一名稚童,矮個男子見她們停滯不前,嚴厲催促道。
“快走!”三名男子押著身前四人緩步朝山下走去。
“殿下,那正是盧師一家,我們當想辦法搭救!”劉備看清那老者容貌後,低聲對身旁的劉禪說道,言語之中帶著一絲焦慮。
劉禪點頭,心中盤算著搭救之法。“要是有弓箭在手就好了!遠距離冷箭偷襲放倒那三名男子,就可以救下盧植一家。”
“翼德,你且繞到他們背後,引開他們的注意!切記一定要等到他們靠近我們這裏之時!”劉禪想到個辦法,對張飛說道。
“諾!”張飛低聲迴應,轉而從土坡另外一邊,包抄過去。
十丈!……五丈!就在距離劉禪等人藏身之處不足五丈的時候,那矮個男子突然停步,對同伴們說道:“大哥!你可聽到有腳步聲?”
張飛在樹林下的草叢中穿行,即便再小心,也免不了腳踏枯葉,發出滋滋的聲音。
“好像是有什麽聲音,正朝這邊靠近!”為首的高個男子靜靜聽了一會說道。
“不會是頭猛虎吧!”另一名高個男子頗有些膽小,說道。
“別亂說!”為首的高個男子故作鎮定,然而其心中卻早已多信了幾分。
三人押著盧植一家四口,緩步向前走著,而其大部分注意力,都被後方腳踏落葉的聲音緊緊吸引住了。
“你向前去看看!”為首的高個男子對矮個男子說道,考慮到隻有他看管的是婦孺,也是為了穩妥起見。
矮個男子雖有不情願,但卻不得不服從命令,轉身緩步朝後方的聲源方向靠近。
三丈、二丈、一丈……!就在那幾人退至土堆拐角處,後麵突然草叢一陣晃動,同時傳來一聲老虎般的吼聲。
兩道血光濺起,兩名高個男子應聲而倒,他們沒有料到身側躍出兩人,徑直取了他們性命,而先前注意後方吼聲,已讓他們與身前人質脫節,根本沒來得及拉住人質來抵擋迎麵而來的刀劍。
吼聲過後,卻無猛虎撲出,那矮個男子轉頭,卻發現身後同伴已經身亡,這時哪裏不知自己是著道了。
就在那一刹那,張飛從草叢中飛奔而出,殺向那矮個男子。劉禪見此,連忙說道:“且留活口!”
矮個男子雖然反應過來,卻已晚了,又哪裏是張飛的對手,當被踹掉兵刃,當被張飛長劍架在脖子上時,也隻能認命了。
“拜見盧師!學生來晚了,令盧師受驚!還請恕罪!”劉備收迴長劍,行至那老者身前,俯身一拜。
“你是??”盧植的記名弟子眾多,哪裏認得劉備。
“弟子劉備,字玄德,涿縣人,跟老師您是同鄉!”
“喔~~!我記起來了,你就是那涿縣的大耳劉備啊!”盧植終於把眼前之人,跟記憶中的弟子對上了號,可能覺得叫對方外號,略有些輕浮,畢竟此人可是救了自己一家人的性命,於是整理衣冠,恭敬一禮,補充道:“多謝玄德救命之恩,老朽沒齒難忘!”
“老師言重了!”劉備迴禮!
原來,除盧植外,另一名青年男子,姓朱名景,是大司農朱邑的後人,昔日盧植去廬江郡平定叛亂時,就跟在他身邊效力,算是家仆。而中年婦人是盧植的妻子魯氏,而其身側的稚子是兒子盧毓,今年才剛滿六歲,算起來盧植也算是老來得子。
“這位是???”盧植望向身側不遠處一身布衣的劉禪,此人竟有七八分的眼熟,但盧植卻又不敢確定,於是問道。
劉禪見盧植滿眼震驚,卻又充滿疑惑,便微微一笑說道:“盧尚書別來無恙啊!前些日子崇德殿一別,至今已有數月!”
“洛陽皇宮……崇德前殿……!”盧植哪裏還不曉得眼前此人的身份,連忙跪拜道:“微臣眼拙,冒犯陛下聖顏,罪該萬死!”
“愛卿平身!如今我早已不是皇帝,你又何罪之有呢?”劉禪扶起盧植,接著說道:“你是知道的,我已經被廢黜為弘農王!以後切莫再稱唿我為陛下!”
“遵命……陛……,殿下!如今我盧植也不再是朝廷的尚書,乃是一介布衣,若有驅使,甘為弘農王帳下一名老卒!”
“盧師真乃義薄雲天,自今日之後,您便是孤的老師!”劉禪此行本就是想請盧植出山相助,見他主動自薦於帳下,心中感動不已,於是便以師禮拜之。
“殿下!!”君臣再次攜手之時,兩人都不禁淚流滿麵。恐怕更多的是為帝國秩序的崩亂而哭,不然這君臣二人,何至於在這荒郊野嶺相聚。
良久,劉禪才恢複平靜,開始審問起先前捕獲的那名矮個男子來。“說吧,何人指使!”
“殿下,若小人如實相告,能否放小的一條生路?”
“孤答應你!但若膽敢有任何隱瞞,就別怪我無情了!”劉禪恐嚇道。
“是!”那名矮個男子適才知道劉禪身份之後,哪裏還有抵抗的心思,便一五一十的將其中的來龍去脈說了個清楚。
他們這三人,其實也不過是棋子而已,他們得到的命令是將盧植一家擄至冀州境內,而且還有一大筆錢拿。至於指使他們之人,就不得而知了。
“哼!想來定然是那袁紹搞得鬼!將盧植擄至冀州,再殺掉這三人,盧植便欠他袁紹一個人情,隻能為其所用!”劉禪在心底如此想著,卻沒有再多說什麽。
“滾吧!”張飛得劉禪示意,拔劍砍斷那矮個男子身上繩索,又一腳踹了過去。
劉禪一行人也折返上山,緩步往盧植隱居之所而去,畢竟他們的幾匹馬還都拴在那裏呢。
“盧師對袁紹此人怎麽看?”劉禪一邊登山,一邊問盧植道。
“袁紹此人,有野心啊!”盧植迴道,“昔日國舅何進被宦官殺死,袁紹竟以下犯上,命令軍士進攻皇城,以至於殿下流落山野之間,最終被董卓所擄,脅迫之下,去了帝位!”
“這麽說,是有人從中慫恿了?”劉禪似乎抓住了其中一絲重點,按理袁紹不會不懂得,攻打皇宮內城,乃是謀逆的大罪。
“未可知也!”
再往北是莽山,《楚辭》有雲,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莽就是草木茂盛的意思,所以此山之名,應該跟那篡位的王莽沒有半點關係。
莽山腳下的官道上,劉禪、張飛、劉備三人三騎正悠閑地走著。
“盧尚書定然隱居在此山之上!”劉禪環顧四周,似有預感一般肯定地說道。
“殿下何以如此確定?……眼前這山看不出有任何特別啊!”張飛頗為不解,反問道。
翼德豪爽,玄德內斂。劉禪見劉備不語,微微一笑對他說道:“且不妨讓玄德來說說看!”
見劉禪點名讓自己,劉備略有些錯愕,他不喜歡顯露,於是推脫道:“迴殿下,備愚鈍,實在不知!”
“玄德你可是盧尚書的弟子,就不要再藏拙啦!”劉禪有些分不清他劉備到底是真不知還是故意,於是又走近他身旁,低聲耳語道:“此處就我們三人,玄德但說無妨!”。
劉備心道:“這弘農王也忒了解自己了啊!以後怕是得收起那些韜光養晦、和光同塵的小心思了。”於是緩緩說出了內心的想法:“卑職猜想,盧尚書之所以選擇此處隱居,是因為地勢!諸位請看,此莽山雖不算高,但視野極佳,從山上定能清晰看到軍都城、軍都陘兩處的任何動靜。
“確實!恐怕我們一行人登山的舉動,早被盧尚書看在眼裏。”劉禪附和道。
張飛恍然大悟,腦迴路清奇地說道:“……那我們不會把盧尚書嚇跑了吧!”
“不至於!我們也才三人而已!那盧尚書好歹也當過三軍主帥!”劉禪笑道。更何況他這次為彰顯誠意,連一眾親衛都沒帶。
三人沿著蜿蜒的山路向山頂走去。一路上,鳥鳴婉轉,蟲聲啾啾,確是一處清幽靜謐之地。走了大約一個時辰,他們終於來到了山頂。山頂上有一座簡易的木屋,門前院落之中,種著幾棵果樹,還有一片青翠的竹叢,但都還未長成,像是剛栽種不久。
“有人嗎?”張飛看到屋門半掩,便在院外喊道,結果喊了半天,卻無人應答。
“不好!我們進去看看!”劉禪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劉備得令,解下佩劍握於胸前,緩緩推開院門,朝裏屋走了進去,一邊示意張飛稍慢兩步,留在後方以作支援。
隻見屋內麵積不大,陳設簡單,案牘上卻堆了幾卷書簡。劉備環顧四周,確認屋內無人後,輕聲喊道:“屋內沒人!”
劉禪、張飛二人聽後,便放下心來,依次走入。劉禪又仔細觀察著,走至書案旁,拿起其中一卷竹簡看了一會,轉而遞給劉備,問道:“這是盧尚書的字跡嗎?”
劉備接過竹簡,也仔細地看了看,答道:“確是盧師的劄記!”
“不好!盧尚書有危險!”劉禪想到了一種可能,驚唿道。從屋內的擺設來看,明顯是被人整理過的,這其中必定是想掩飾些什麽。
“不會真的被我說中,那盧尚書看到我三人上山,嚇得慌忙逃跑了吧!”張飛耿直地說道。
“還真有這個可能,不過……可能不是盧尚書看到我們上山,而是那行兇之人!”劉禪順著張飛的思路推測道。
“這麽說,盧師一家,很可能是被擄走的。”劉備補充道。
“盧尚書隱居於此地,若是出行訪友,定然會留其夫人在家!若是攜家人逃走,肯定會帶些隨行之物!如此看來,很可能是有人強行將他們帶走了!”劉禪推測著幾種可能,接著下令道:“想必那兇手沒走多遠,我們快追!先尋迴盧尚書要緊!”
“好!”劉備、張飛兩人奔出屋外。
“朝這邊來!”劉禪發現屋後的小樹林內,有一條通往山下的小路。
三人不再言語,急速朝山下追去。
“如果是仇人,盧尚書一家怕是早已命喪於此!為何擄走盧植一家呢?說明盧植對他們有用!”
“那麽究竟是何人所為?如今盧植早已棄官,沒有了權勢,加上年紀也大了,唯一能讓人覬覦的,不外乎名聲而已!”
“難道是袁紹?袁氏一族先前找過劉禪,想將身為弘農王的自己重新推上帝位,以此與洛陽朝廷對抗!”下山的過程中,劉禪的心裏同樣在快速思考著。
“慢~~!”劉禪突然喊停,似乎發現了些什麽。三人此時正好奔至莽山半山腰一處空曠之地,而邊緣土坡上黃土微露,像是被人為翻動過。劉禪拔出寶劍,從樹上砍下一段樹枝,又用樹枝把那蓬鬆的黃土翻開,發現那土竟是濕的,與周邊的明顯不同。
“盧師膝下是不是還有一位子嗣?”劉禪問道。
“正是,盧師幼子名為盧毓!”劉備迴答道。
“這就對了!”原來劉禪在那黃土下,疑似發現了一泡童子尿。他駐足四下張望,發現不遠處的有一處草叢中,似有些許異樣,強烈的感知告訴他,定然有人躲在那草叢背後。
但劉禪卻並未聲張,對劉備、張飛兩人說道:“他們沒走多遠,追!”
三人繼續往山下追去,沒走多遠,行至一拐角山坡處,劉禪直接拉著劉備、張飛兩人在拐角處的草叢中躲了起來。接著又解釋道:“噓!!那些人就躲在剛才那裏!我們不能走遠了,就守在此處伏擊他們!”
兩人頷首,靜靜地在土坡上的草叢中等待。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就在劉禪快要懷疑自己判斷是否正確的時候,對麵的草叢中,終於有了些許動靜。
“大哥!出來吧,那三人已經走遠了!”在相距不遠的對麵,草叢突然一陣晃動,一個矮小的身影緩緩從中走了出來。他身上穿著一件破舊的灰色布衣,手上緊握著一把短刀,刀刃處還閃爍著寒光。
緊接著又有兩名身材高大的布衣男子,分別押著一名青年和一名老者,從草叢中走了出來。
“別磨磨蹭蹭,快走!”那草叢中還鑽出來一名中年婦女和一名稚童,矮個男子見她們停滯不前,嚴厲催促道。
“快走!”三名男子押著身前四人緩步朝山下走去。
“殿下,那正是盧師一家,我們當想辦法搭救!”劉備看清那老者容貌後,低聲對身旁的劉禪說道,言語之中帶著一絲焦慮。
劉禪點頭,心中盤算著搭救之法。“要是有弓箭在手就好了!遠距離冷箭偷襲放倒那三名男子,就可以救下盧植一家。”
“翼德,你且繞到他們背後,引開他們的注意!切記一定要等到他們靠近我們這裏之時!”劉禪想到個辦法,對張飛說道。
“諾!”張飛低聲迴應,轉而從土坡另外一邊,包抄過去。
十丈!……五丈!就在距離劉禪等人藏身之處不足五丈的時候,那矮個男子突然停步,對同伴們說道:“大哥!你可聽到有腳步聲?”
張飛在樹林下的草叢中穿行,即便再小心,也免不了腳踏枯葉,發出滋滋的聲音。
“好像是有什麽聲音,正朝這邊靠近!”為首的高個男子靜靜聽了一會說道。
“不會是頭猛虎吧!”另一名高個男子頗有些膽小,說道。
“別亂說!”為首的高個男子故作鎮定,然而其心中卻早已多信了幾分。
三人押著盧植一家四口,緩步向前走著,而其大部分注意力,都被後方腳踏落葉的聲音緊緊吸引住了。
“你向前去看看!”為首的高個男子對矮個男子說道,考慮到隻有他看管的是婦孺,也是為了穩妥起見。
矮個男子雖有不情願,但卻不得不服從命令,轉身緩步朝後方的聲源方向靠近。
三丈、二丈、一丈……!就在那幾人退至土堆拐角處,後麵突然草叢一陣晃動,同時傳來一聲老虎般的吼聲。
兩道血光濺起,兩名高個男子應聲而倒,他們沒有料到身側躍出兩人,徑直取了他們性命,而先前注意後方吼聲,已讓他們與身前人質脫節,根本沒來得及拉住人質來抵擋迎麵而來的刀劍。
吼聲過後,卻無猛虎撲出,那矮個男子轉頭,卻發現身後同伴已經身亡,這時哪裏不知自己是著道了。
就在那一刹那,張飛從草叢中飛奔而出,殺向那矮個男子。劉禪見此,連忙說道:“且留活口!”
矮個男子雖然反應過來,卻已晚了,又哪裏是張飛的對手,當被踹掉兵刃,當被張飛長劍架在脖子上時,也隻能認命了。
“拜見盧師!學生來晚了,令盧師受驚!還請恕罪!”劉備收迴長劍,行至那老者身前,俯身一拜。
“你是??”盧植的記名弟子眾多,哪裏認得劉備。
“弟子劉備,字玄德,涿縣人,跟老師您是同鄉!”
“喔~~!我記起來了,你就是那涿縣的大耳劉備啊!”盧植終於把眼前之人,跟記憶中的弟子對上了號,可能覺得叫對方外號,略有些輕浮,畢竟此人可是救了自己一家人的性命,於是整理衣冠,恭敬一禮,補充道:“多謝玄德救命之恩,老朽沒齒難忘!”
“老師言重了!”劉備迴禮!
原來,除盧植外,另一名青年男子,姓朱名景,是大司農朱邑的後人,昔日盧植去廬江郡平定叛亂時,就跟在他身邊效力,算是家仆。而中年婦人是盧植的妻子魯氏,而其身側的稚子是兒子盧毓,今年才剛滿六歲,算起來盧植也算是老來得子。
“這位是???”盧植望向身側不遠處一身布衣的劉禪,此人竟有七八分的眼熟,但盧植卻又不敢確定,於是問道。
劉禪見盧植滿眼震驚,卻又充滿疑惑,便微微一笑說道:“盧尚書別來無恙啊!前些日子崇德殿一別,至今已有數月!”
“洛陽皇宮……崇德前殿……!”盧植哪裏還不曉得眼前此人的身份,連忙跪拜道:“微臣眼拙,冒犯陛下聖顏,罪該萬死!”
“愛卿平身!如今我早已不是皇帝,你又何罪之有呢?”劉禪扶起盧植,接著說道:“你是知道的,我已經被廢黜為弘農王!以後切莫再稱唿我為陛下!”
“遵命……陛……,殿下!如今我盧植也不再是朝廷的尚書,乃是一介布衣,若有驅使,甘為弘農王帳下一名老卒!”
“盧師真乃義薄雲天,自今日之後,您便是孤的老師!”劉禪此行本就是想請盧植出山相助,見他主動自薦於帳下,心中感動不已,於是便以師禮拜之。
“殿下!!”君臣再次攜手之時,兩人都不禁淚流滿麵。恐怕更多的是為帝國秩序的崩亂而哭,不然這君臣二人,何至於在這荒郊野嶺相聚。
良久,劉禪才恢複平靜,開始審問起先前捕獲的那名矮個男子來。“說吧,何人指使!”
“殿下,若小人如實相告,能否放小的一條生路?”
“孤答應你!但若膽敢有任何隱瞞,就別怪我無情了!”劉禪恐嚇道。
“是!”那名矮個男子適才知道劉禪身份之後,哪裏還有抵抗的心思,便一五一十的將其中的來龍去脈說了個清楚。
他們這三人,其實也不過是棋子而已,他們得到的命令是將盧植一家擄至冀州境內,而且還有一大筆錢拿。至於指使他們之人,就不得而知了。
“哼!想來定然是那袁紹搞得鬼!將盧植擄至冀州,再殺掉這三人,盧植便欠他袁紹一個人情,隻能為其所用!”劉禪在心底如此想著,卻沒有再多說什麽。
“滾吧!”張飛得劉禪示意,拔劍砍斷那矮個男子身上繩索,又一腳踹了過去。
劉禪一行人也折返上山,緩步往盧植隱居之所而去,畢竟他們的幾匹馬還都拴在那裏呢。
“盧師對袁紹此人怎麽看?”劉禪一邊登山,一邊問盧植道。
“袁紹此人,有野心啊!”盧植迴道,“昔日國舅何進被宦官殺死,袁紹竟以下犯上,命令軍士進攻皇城,以至於殿下流落山野之間,最終被董卓所擄,脅迫之下,去了帝位!”
“這麽說,是有人從中慫恿了?”劉禪似乎抓住了其中一絲重點,按理袁紹不會不懂得,攻打皇宮內城,乃是謀逆的大罪。
“未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