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屏風,照入堂前,劉禪似有感應般從夢中醒來。
昨夜,他的確做了一場美夢,雖然夢的細節,已經模糊,記不清了。劉禪手撐著床榻,坐了起來,又望向身側正在沉睡的甄薑,俯身親吻了一下她的額頭,心中略有一些歉意。
昨晚半夜裏,劉禪沒能忍住內心的熊熊烈火,隻好又折騰了她一次。“倒確實讓阿薑受累了”,劉禪心道,又想起她頗有些招架不住的模樣,臉上露出一抹笑意。
劉禪正要下床,卻發現衣角似乎被什麽東西掛住了,於是轉頭一看才發現,竟是被身側的佳人緊緊攥在手中了。而他這一扯之下,也是把甄薑吵醒了。隻見她輕輕嗯了一聲,滿臉睡眼惺忪的模樣,看清身旁之人後,又柔弱地喚了一聲殿下,便作勢要起來,以便服侍劉禪穿衣。
“阿薑應該喚我夫君才對!”劉禪柔聲在甄薑耳邊說道,對她,劉禪內心還是有些許歉意的,畢竟一沒有經過納采,二也沒有迎親等禮節,雖說是她兄長的意思,但就這樣入了洞房,她本人也並沒有拒絕。
所以劉禪心生憐愛,也不想讓她內心有一種被輕視的感覺,轉而體貼地說道:“看阿薑你身體有些不適,那便多睡一會好了!”
“嗯……夫君!”甄薑也輕聲迴應,但說到最後兩個字時,竟聲如蚊蚋。她如今雖是劉禪的女人,但也才剛到出閣的年紀而已,即便在夫君麵前也顯得特別嬌羞。
漢朝女子大多結婚早,或許是因為生存壓力,又或許是因為沒有什麽地位,被當做家族聯姻、利益交換的工具而已。
劉禪並不喜歡用太多仆從,尤其是私密居所內,這是在前世養成的習慣了。在蜀國當皇帝的時候,畢竟少用些仆從,便可以節約出許多開支。而在洛陽為安樂公的時候,多一些仆從,便增加了被監視的範圍和區域。另外,一些能自己做的瑣事,他也確實不喜歡假手於他人。
待劉禪穿戴整齊,推開房門後,看見趙雲竟自縛雙手,跪在院子中間。而且種種跡象來看,顯然他已經跪了整整一個晚上。
“哎呀!子龍何故陷我於不義呢!快快請起!”劉禪大步向前,很是熱情地扶起跪在地上的趙雲。
昨晚,劉禪對趙雲故意有些冷淡,之所以稱唿他為壯士,而不直接稱唿其表字子龍,實在是因為不想過於熱情,反而惹得他懷疑。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位刺客前一秒要殺你,下一秒你卻拉著他的手,喊著老鐵,這是個誤會,最後與他把手言歡。這樣的行為,難道不顯得十分詭異嗎?
如今冰釋前嫌之後,他劉禪自然就無此顧忌了,相反這時候表現得越熱情,就顯得他劉禪越大度。
“殿下,雲徹夜難眠,心中不安,便隻好跪在此處!”
“子龍勿往心裏去,此事隻是誤會,不必自責!”劉禪自然猜到,那日趙雲聽到他唿喊,便誤以為他劉禪就是李鴻雁的恩主,而昨日劉禪又與李鴻雁一起迴的甄府,所以也不怪趙雲要趁夜手刃了這一對“奸夫淫婦”。
不過也多虧了劉禪自身能力的提升,不然肯定無法察覺到,像趙雲這樣的高手前來偷襲的。
“殿下大恩,雲沒齒難忘!”趙雲拱手再次跪地拜道。
“子龍先別急著謝我,等你們夫妻相會,再謝不遲!”劉禪扶起趙雲,“且隨我來!”
“爾等且都進去,好生伺候你家小姐!”劉禪領著趙雲,在經過院門時,看到幾名甄玄安排過來的奴仆站立在門外,便安排他們守在主屋兩旁,等候甄薑傳喚。
李鴻雁的住處,被安排在甄府的南麵,離劉禪住的院落有大約一百米的距離。
原本甄玄是想把東麵的主院,讓出來給劉禪住的,這樣才顯得對弘農王的格外尊重,但卻被劉禪本著盡量低調的精神,給拒絕了。
“咚咚咚~~!”劉禪輕扣院門幾聲,須臾之後,一位婢女走過來,打開了院門,正是前日隨李鴻雁夜訪劉禪那位,也算是有過一麵之緣。
“奴婢參見殿下!”婢女認出門外之人便是劉禪,趕緊參拜道。
“夫人是否在家?”劉禪問道。
“在內室,奴婢這就去喚她。殿下請先進屋!”
李鴻雁也聽到了敲門聲,估摸著是劉禪來拜訪,連忙走出屋來迎接。正好看到劉禪、趙雲兩人依次穿過院門,她不禁一陣失神,劉禪身後那道身影,她是再熟悉不過了,不正是她朝思暮想、魂牽夢繞的夫君麽!
“鴻雁!”趙雲也看到前方來人,激動得竟略帶幾分嘶啞,唿喚道。這一刻,雙目相對,仿佛所有的時間、距離都被凝固一般。
李鴻雁再也顧不上什麽,快步奔向趙雲,而趙雲也迎了上去,展開雄渾的臂膀,把她緊緊擁入懷中。
“子龍!!我以為此生再也見不到你了!”李鴻雁眼眶的淚水,如斷線珠子一般滑落而下,而趙雲眼中亦有晶瑩之色在打轉。
陽光沿屋簷而下,照進院內,也照在眾人身上,仿佛也在靜靜感受重逢的喜悅。劉禪此刻也被這一幕感動不已,他隻覺得鼻子一陣發酸,眼眶微微發紅。
前世的趙雲對他劉禪來說,雖是君臣,其實情猶如父子。
且不說他在長阪坡一戰之中,對劉禪有救命之恩。趙雲在劉備病逝白帝城之時,被任命為中護軍,統帥蜀國禁軍,也是劉禪坐穩成都,強有力的保證。
可惜前世的趙雲,一直征戰沙場,孑然一身而不顧,直到四十多歲才結婚生子,劉禪也是偶然聽說,趙雲曾在老家有過一任發妻,想來便是這李鴻雁了。
如今,趙雲與發妻久別重逢,劉禪也打心底為他們高興,雖然他們之前懷上的孩子沒了,但既然夫妻團圓,那還可以再生嘛。
趙雲替妻子抹去眼角淚痕,又牽著她,來到劉禪麵前,大拜致謝。“雲攜妻拜謝殿下隆恩,以後殿下若有差遣,定當赴湯蹈火,以報今日之恩!!”
“此乃子龍夫妻二人拳拳之心,感動上蒼,非我之功!”劉禪也心中大喜,扶起兩人又繼續說道:“汝且在此歇息,孤就不再打擾二位互訴情愫了!”說完朝兩人拱手告辭。
趙雲、李鴻雁兩人將他送出院外。
“對了,此物歸還夫人!”劉禪臨走時,記起那幅畫像,便從懷中取出,還給趙雲妻子,又微笑打趣道:“還多虧的夫人的畫像,才讓子龍信孤一言啊!!”
當劉禪轉迴所住院落時,已是巳時。
甄薑早已妝扮完畢,迎了上來對他說道:“兄長請殿下過去,有事相商!”
“哦?有事?那兩封帛書之事,阿薑可與你兄長說了?”劉禪有些好奇甄儼所為何事,故而問道。
“未曾說起!”甄薑誠懇答道。
“如此,那便暫且替孤保守此秘!”劉禪原本有借甄薑之口,敲打她兄長甄儼之意。
但劉禪此時已經想到一個更好的辦法,那就是走甄家老夫人張氏的路線,所以也就無所謂甄儼的一些小動作了。不過既然甄薑未說此事,說明此女對他劉禪還是頗有些感情的,不然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早被匯報上去了。
“殿下!……參見殿下!”甄家議事堂內,甄玄、甄儼見劉禪到來,紛紛起身作揖道。
“兩位兄長不必多禮!”劉禪當仁不讓,坐了主位,他既然納了甄氏女,從輩分上確實可以稱唿甄玄、甄儼他們倆為兄長。
“德茂、翼德也入座吧!”劉禪見堂內就是甄氏兄弟二人,便吩咐橋蕤、張飛也入末席就坐。
甄玄、甄儼兩人聽後,內心也頗為喜悅,顯然劉禪的這聲兄長,讓他們很是受用。於是也不拐彎抹角了,直言道:“吾妹嫁與殿下為妾,尚無陪嫁之資,吾等願贈兩千良駒以供驅使!!”
“承蒙兩位兄長厚愛,孤怎可受如此厚禮!”劉禪心中自然知道他們倆人的打算,於是委婉拒絕道。
如今弘農王膝下並無子嗣,而傳聞中的唐姬並沒有陪伴左右,也就是說劉禪此時身邊的女人,僅甄薑一人。而今日甄薑那情形,必定已有奴婢告知甄玄、甄儼。作為過來人,一看甄薑行動頗有些不便,就知道昨晚發生了些什麽。而一旦她懷上弘農王的子嗣,誕生下來,那便是弘農王長子,雖是庶出,但若是弘農王重登帝位呢?他妹甄薑未必不能以子為貴,成為大漢朝的皇後,到那時,甄氏可謂是一飛衝天了。
“殿下之言謬矣,吾妹蒙不棄,得侍奉於左右,實乃甄氏之幸也!而甄氏無以為報,唯有薄資以獻!”甄玄率先說道,他是鐵了心要把這兩千匹馬的人情送出去。
“君以妹贈我為妾,且又省略了其中諸多繁禮,孤已深感兩位兄長的盛情,又豈能再受如此厚禮呢?”劉禪思考了一下,好像接受甄氏這些資助也並沒有什麽危害之處,想要接受,但表麵上還是仍然要做一番推辭的,這不也順便考驗一下甄氏的誠意。
甄儼急了,見劉禪還不答應,站起來憤憤而道:“殿下不受此禮,豈不視我甄氏如草芥一般?想我兄妹自喪父後,竟遭輕視至此!”。
“這……!敬方!你知道我可並無此意啊!若兄長言至於此,孤便受之!”劉禪有些無語,見甄儼把話都說道這份上了,隻好接受了。不受這份禮,那可就是看不起人家啊。
“但我如今帶了些許錢財出來,也不好又統統全帶迴去吧!敢問兩位兄長,能否替我將這些錢糧,再換成兩千匹馬!”劉禪心中算盤自然也打得挺響的,反正來都來了,你送的兩千匹馬,我受了,那再買兩千匹馬,總不會再拒絕了吧。
“如此數量的馬匹,恐怕得出幽州,去鮮卑馬場,才能搞到啊!”甄玄拈須思索著,一共四千匹馬,確實不好弄。
“那我不妨隨諸位去鮮卑走上一遭!”隻要能搞到戰馬,劉禪倒不在意多跑一些路的,這不正好還要去涿郡老家看看呢。
“殿下真乃仁義之君,我甄氏感激不盡!”甄儼倒是覺得,弘農王是為了不讓他們吃虧,硬要再買一些馬。畢竟拋開其中利潤,有一些錢糧補貼,他甄氏完全不虧,而人情也賺了,簡直是雙贏啊!
“兩位兄長客氣了,甄氏之助,令孤沒齒難忘!!”幸福來得太過突然,想到能收獲四千匹良駒,劉禪喜出望外,又接著問道:“不知何時出發?”
甄玄、甄儼兩人麵麵相覷,怎麽弘農王前一刻還在推辭,後一刻就變得如此熱衷了呢。
“每月月初,也就是大概五日之後,便有甄氏商隊從中山郡無極縣往涿郡涿縣而去,正好同行。”甄玄掐指算了算日子,對眾人說道。
“如此甚好!”
眾人盡皆滿意之後,氣氛也融洽了許多,但此時離午飯尚早,便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
劉禪感興趣的,自然是甄氏一族的商道,待甄儼弄出一幅輿圖來,並細細解釋一番,劉禪才總算弄明白。
原來這無極縣和真定縣,前者是在滹沱河北岸、下遊,而後者是在滹沱河南岸、上遊。因此,真定縣的貨物,很容易通過渡船輸送到無極縣,再隨商隊運送至關外進行貿易。
真定縣處於交通要道之上,位於臨晉道和上郡道的交叉口,而無極縣則更多地承擔起集散中心的作用。絲綢、陶瓷、藥材、香料、黃金、銅錢等等大漢朝的商品,被源源不斷出口至塞外,以換迴馬匹、奇珍、異寶等等,最後沿著滹沱河、臨晉、上郡兩條馳道,遠銷大漢各地。
幽州以北,目前主要有烏桓族和鮮卑族,這些民族在東漢末年,通過邊市貿易逐漸坐大,其中少數首領甚至被漢朝各大勢力招攬成為盟友,與此同時,他們又依靠著中原勢力帶來的利益、技術,逐漸發育成型。
某一方麵來說,為五胡亂華埋下了禍根。這些遊牧民族能入主中原,並建立政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吸收了中原地區的技術和文明成果。
昨夜,他的確做了一場美夢,雖然夢的細節,已經模糊,記不清了。劉禪手撐著床榻,坐了起來,又望向身側正在沉睡的甄薑,俯身親吻了一下她的額頭,心中略有一些歉意。
昨晚半夜裏,劉禪沒能忍住內心的熊熊烈火,隻好又折騰了她一次。“倒確實讓阿薑受累了”,劉禪心道,又想起她頗有些招架不住的模樣,臉上露出一抹笑意。
劉禪正要下床,卻發現衣角似乎被什麽東西掛住了,於是轉頭一看才發現,竟是被身側的佳人緊緊攥在手中了。而他這一扯之下,也是把甄薑吵醒了。隻見她輕輕嗯了一聲,滿臉睡眼惺忪的模樣,看清身旁之人後,又柔弱地喚了一聲殿下,便作勢要起來,以便服侍劉禪穿衣。
“阿薑應該喚我夫君才對!”劉禪柔聲在甄薑耳邊說道,對她,劉禪內心還是有些許歉意的,畢竟一沒有經過納采,二也沒有迎親等禮節,雖說是她兄長的意思,但就這樣入了洞房,她本人也並沒有拒絕。
所以劉禪心生憐愛,也不想讓她內心有一種被輕視的感覺,轉而體貼地說道:“看阿薑你身體有些不適,那便多睡一會好了!”
“嗯……夫君!”甄薑也輕聲迴應,但說到最後兩個字時,竟聲如蚊蚋。她如今雖是劉禪的女人,但也才剛到出閣的年紀而已,即便在夫君麵前也顯得特別嬌羞。
漢朝女子大多結婚早,或許是因為生存壓力,又或許是因為沒有什麽地位,被當做家族聯姻、利益交換的工具而已。
劉禪並不喜歡用太多仆從,尤其是私密居所內,這是在前世養成的習慣了。在蜀國當皇帝的時候,畢竟少用些仆從,便可以節約出許多開支。而在洛陽為安樂公的時候,多一些仆從,便增加了被監視的範圍和區域。另外,一些能自己做的瑣事,他也確實不喜歡假手於他人。
待劉禪穿戴整齊,推開房門後,看見趙雲竟自縛雙手,跪在院子中間。而且種種跡象來看,顯然他已經跪了整整一個晚上。
“哎呀!子龍何故陷我於不義呢!快快請起!”劉禪大步向前,很是熱情地扶起跪在地上的趙雲。
昨晚,劉禪對趙雲故意有些冷淡,之所以稱唿他為壯士,而不直接稱唿其表字子龍,實在是因為不想過於熱情,反而惹得他懷疑。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位刺客前一秒要殺你,下一秒你卻拉著他的手,喊著老鐵,這是個誤會,最後與他把手言歡。這樣的行為,難道不顯得十分詭異嗎?
如今冰釋前嫌之後,他劉禪自然就無此顧忌了,相反這時候表現得越熱情,就顯得他劉禪越大度。
“殿下,雲徹夜難眠,心中不安,便隻好跪在此處!”
“子龍勿往心裏去,此事隻是誤會,不必自責!”劉禪自然猜到,那日趙雲聽到他唿喊,便誤以為他劉禪就是李鴻雁的恩主,而昨日劉禪又與李鴻雁一起迴的甄府,所以也不怪趙雲要趁夜手刃了這一對“奸夫淫婦”。
不過也多虧了劉禪自身能力的提升,不然肯定無法察覺到,像趙雲這樣的高手前來偷襲的。
“殿下大恩,雲沒齒難忘!”趙雲拱手再次跪地拜道。
“子龍先別急著謝我,等你們夫妻相會,再謝不遲!”劉禪扶起趙雲,“且隨我來!”
“爾等且都進去,好生伺候你家小姐!”劉禪領著趙雲,在經過院門時,看到幾名甄玄安排過來的奴仆站立在門外,便安排他們守在主屋兩旁,等候甄薑傳喚。
李鴻雁的住處,被安排在甄府的南麵,離劉禪住的院落有大約一百米的距離。
原本甄玄是想把東麵的主院,讓出來給劉禪住的,這樣才顯得對弘農王的格外尊重,但卻被劉禪本著盡量低調的精神,給拒絕了。
“咚咚咚~~!”劉禪輕扣院門幾聲,須臾之後,一位婢女走過來,打開了院門,正是前日隨李鴻雁夜訪劉禪那位,也算是有過一麵之緣。
“奴婢參見殿下!”婢女認出門外之人便是劉禪,趕緊參拜道。
“夫人是否在家?”劉禪問道。
“在內室,奴婢這就去喚她。殿下請先進屋!”
李鴻雁也聽到了敲門聲,估摸著是劉禪來拜訪,連忙走出屋來迎接。正好看到劉禪、趙雲兩人依次穿過院門,她不禁一陣失神,劉禪身後那道身影,她是再熟悉不過了,不正是她朝思暮想、魂牽夢繞的夫君麽!
“鴻雁!”趙雲也看到前方來人,激動得竟略帶幾分嘶啞,唿喚道。這一刻,雙目相對,仿佛所有的時間、距離都被凝固一般。
李鴻雁再也顧不上什麽,快步奔向趙雲,而趙雲也迎了上去,展開雄渾的臂膀,把她緊緊擁入懷中。
“子龍!!我以為此生再也見不到你了!”李鴻雁眼眶的淚水,如斷線珠子一般滑落而下,而趙雲眼中亦有晶瑩之色在打轉。
陽光沿屋簷而下,照進院內,也照在眾人身上,仿佛也在靜靜感受重逢的喜悅。劉禪此刻也被這一幕感動不已,他隻覺得鼻子一陣發酸,眼眶微微發紅。
前世的趙雲對他劉禪來說,雖是君臣,其實情猶如父子。
且不說他在長阪坡一戰之中,對劉禪有救命之恩。趙雲在劉備病逝白帝城之時,被任命為中護軍,統帥蜀國禁軍,也是劉禪坐穩成都,強有力的保證。
可惜前世的趙雲,一直征戰沙場,孑然一身而不顧,直到四十多歲才結婚生子,劉禪也是偶然聽說,趙雲曾在老家有過一任發妻,想來便是這李鴻雁了。
如今,趙雲與發妻久別重逢,劉禪也打心底為他們高興,雖然他們之前懷上的孩子沒了,但既然夫妻團圓,那還可以再生嘛。
趙雲替妻子抹去眼角淚痕,又牽著她,來到劉禪麵前,大拜致謝。“雲攜妻拜謝殿下隆恩,以後殿下若有差遣,定當赴湯蹈火,以報今日之恩!!”
“此乃子龍夫妻二人拳拳之心,感動上蒼,非我之功!”劉禪也心中大喜,扶起兩人又繼續說道:“汝且在此歇息,孤就不再打擾二位互訴情愫了!”說完朝兩人拱手告辭。
趙雲、李鴻雁兩人將他送出院外。
“對了,此物歸還夫人!”劉禪臨走時,記起那幅畫像,便從懷中取出,還給趙雲妻子,又微笑打趣道:“還多虧的夫人的畫像,才讓子龍信孤一言啊!!”
當劉禪轉迴所住院落時,已是巳時。
甄薑早已妝扮完畢,迎了上來對他說道:“兄長請殿下過去,有事相商!”
“哦?有事?那兩封帛書之事,阿薑可與你兄長說了?”劉禪有些好奇甄儼所為何事,故而問道。
“未曾說起!”甄薑誠懇答道。
“如此,那便暫且替孤保守此秘!”劉禪原本有借甄薑之口,敲打她兄長甄儼之意。
但劉禪此時已經想到一個更好的辦法,那就是走甄家老夫人張氏的路線,所以也就無所謂甄儼的一些小動作了。不過既然甄薑未說此事,說明此女對他劉禪還是頗有些感情的,不然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早被匯報上去了。
“殿下!……參見殿下!”甄家議事堂內,甄玄、甄儼見劉禪到來,紛紛起身作揖道。
“兩位兄長不必多禮!”劉禪當仁不讓,坐了主位,他既然納了甄氏女,從輩分上確實可以稱唿甄玄、甄儼他們倆為兄長。
“德茂、翼德也入座吧!”劉禪見堂內就是甄氏兄弟二人,便吩咐橋蕤、張飛也入末席就坐。
甄玄、甄儼兩人聽後,內心也頗為喜悅,顯然劉禪的這聲兄長,讓他們很是受用。於是也不拐彎抹角了,直言道:“吾妹嫁與殿下為妾,尚無陪嫁之資,吾等願贈兩千良駒以供驅使!!”
“承蒙兩位兄長厚愛,孤怎可受如此厚禮!”劉禪心中自然知道他們倆人的打算,於是委婉拒絕道。
如今弘農王膝下並無子嗣,而傳聞中的唐姬並沒有陪伴左右,也就是說劉禪此時身邊的女人,僅甄薑一人。而今日甄薑那情形,必定已有奴婢告知甄玄、甄儼。作為過來人,一看甄薑行動頗有些不便,就知道昨晚發生了些什麽。而一旦她懷上弘農王的子嗣,誕生下來,那便是弘農王長子,雖是庶出,但若是弘農王重登帝位呢?他妹甄薑未必不能以子為貴,成為大漢朝的皇後,到那時,甄氏可謂是一飛衝天了。
“殿下之言謬矣,吾妹蒙不棄,得侍奉於左右,實乃甄氏之幸也!而甄氏無以為報,唯有薄資以獻!”甄玄率先說道,他是鐵了心要把這兩千匹馬的人情送出去。
“君以妹贈我為妾,且又省略了其中諸多繁禮,孤已深感兩位兄長的盛情,又豈能再受如此厚禮呢?”劉禪思考了一下,好像接受甄氏這些資助也並沒有什麽危害之處,想要接受,但表麵上還是仍然要做一番推辭的,這不也順便考驗一下甄氏的誠意。
甄儼急了,見劉禪還不答應,站起來憤憤而道:“殿下不受此禮,豈不視我甄氏如草芥一般?想我兄妹自喪父後,竟遭輕視至此!”。
“這……!敬方!你知道我可並無此意啊!若兄長言至於此,孤便受之!”劉禪有些無語,見甄儼把話都說道這份上了,隻好接受了。不受這份禮,那可就是看不起人家啊。
“但我如今帶了些許錢財出來,也不好又統統全帶迴去吧!敢問兩位兄長,能否替我將這些錢糧,再換成兩千匹馬!”劉禪心中算盤自然也打得挺響的,反正來都來了,你送的兩千匹馬,我受了,那再買兩千匹馬,總不會再拒絕了吧。
“如此數量的馬匹,恐怕得出幽州,去鮮卑馬場,才能搞到啊!”甄玄拈須思索著,一共四千匹馬,確實不好弄。
“那我不妨隨諸位去鮮卑走上一遭!”隻要能搞到戰馬,劉禪倒不在意多跑一些路的,這不正好還要去涿郡老家看看呢。
“殿下真乃仁義之君,我甄氏感激不盡!”甄儼倒是覺得,弘農王是為了不讓他們吃虧,硬要再買一些馬。畢竟拋開其中利潤,有一些錢糧補貼,他甄氏完全不虧,而人情也賺了,簡直是雙贏啊!
“兩位兄長客氣了,甄氏之助,令孤沒齒難忘!!”幸福來得太過突然,想到能收獲四千匹良駒,劉禪喜出望外,又接著問道:“不知何時出發?”
甄玄、甄儼兩人麵麵相覷,怎麽弘農王前一刻還在推辭,後一刻就變得如此熱衷了呢。
“每月月初,也就是大概五日之後,便有甄氏商隊從中山郡無極縣往涿郡涿縣而去,正好同行。”甄玄掐指算了算日子,對眾人說道。
“如此甚好!”
眾人盡皆滿意之後,氣氛也融洽了許多,但此時離午飯尚早,便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
劉禪感興趣的,自然是甄氏一族的商道,待甄儼弄出一幅輿圖來,並細細解釋一番,劉禪才總算弄明白。
原來這無極縣和真定縣,前者是在滹沱河北岸、下遊,而後者是在滹沱河南岸、上遊。因此,真定縣的貨物,很容易通過渡船輸送到無極縣,再隨商隊運送至關外進行貿易。
真定縣處於交通要道之上,位於臨晉道和上郡道的交叉口,而無極縣則更多地承擔起集散中心的作用。絲綢、陶瓷、藥材、香料、黃金、銅錢等等大漢朝的商品,被源源不斷出口至塞外,以換迴馬匹、奇珍、異寶等等,最後沿著滹沱河、臨晉、上郡兩條馳道,遠銷大漢各地。
幽州以北,目前主要有烏桓族和鮮卑族,這些民族在東漢末年,通過邊市貿易逐漸坐大,其中少數首領甚至被漢朝各大勢力招攬成為盟友,與此同時,他們又依靠著中原勢力帶來的利益、技術,逐漸發育成型。
某一方麵來說,為五胡亂華埋下了禍根。這些遊牧民族能入主中原,並建立政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吸收了中原地區的技術和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