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樓船迎風破浪,順水向東。


    船甲板上,荀攸正在打量著賈詡。對於這位身材高大,又比自己年長十餘歲的中年文士,他並不熟悉。不過曾經倒是聽過一道關於賈詡的江湖傳言。


    “殿下可曾聽說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荀攸對劉禪侃侃而談。“據說那是在建寧二年,賈詡辭官迴老家,在路上被邊塞氐人俘虜了,同行之人,都遇害了。隻有賈詡,因為謊稱自己是名將段熲的外孫,並許諾段家必定拿重金來贖人。而被氐人給放了,僥幸保全了性命。”


    “哈哈,荀師講的故事甚是有趣,話說,這賈詡倒也頗有些計謀!”劉禪笑道。其實他在前世就曾聽說過這一則故事。那些氐人,大概是懼怕身為“涼州三明”之一的段熲的威名,卻又無法驗證賈詡身份的真假,為了自保,隻能放人了。


    據說名士閻忠,就因此事,對賈詡大為推崇,逢人就說他賈詡有漢初三傑張良、陳平那樣的大智慧。


    雖然這故事的背後,是否有所誇大,不得而知。甚至它之所以能流傳開來,其背後必定有武威賈氏的推波助瀾,但其中賈詡所表現出的超強的應變能力,卻是不容置疑的。


    “殿下謬讚了!雕蟲小技而已,不足掛齒!”賈詡附和著笑了笑。“倒是殿下身邊這位,定有王佐之才!如果所料不差的話,此後生可是出身與穎川荀氏?”


    “哦?賈都尉倒是觀察入微啊!”賈詡竟能從荀攸的裝飾,推斷出他的身份,令劉禪頗有些驚訝。


    “鄙人荀攸!”


    “荀氏八龍,是你何人?”


    “我祖父荀曇,乃荀氏八龍的堂兄!”


    “嗬嗬,豪門大族子弟啊,難怪年紀輕輕就已身居高位,實在是讓我等西涼窮儒羨慕不已!”


    “賈都尉過謙了,漢初賈誼賈太傅一脈的威名,如雷貫耳。”見賈詡妄自菲薄,荀攸隻好恭維道。


    “如今也是階下囚罷了!”賈詡想要盡快脫困,便故意試探道:“哼!殿下!這可不是對待賢士之道!”


    “賢士?”劉禪頓時變了一副模樣,大聲質問道:“你賈詡助紂為虐,還敢稱為賢士!你為董卓獻上的虛張聲勢之計,讓他僅憑借三千西涼兵,就控製了整個洛陽城,可把大漢害慘了!可把孤害慘了!”


    “各為其主罷了!殿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賈詡心中也是有氣的,他因為涼州士族的出身,備受歧視,正因為在朝廷混不下去,不得已才委身於董卓。


    “孤也沒想過殺你,反正我如今已經從洛陽城中脫困!”


    “殿下如今是龍歸於海,日後定能飛龍在天!”賈詡見弘農王對他並無殺意,長籲一口氣,趁機恭維道。“要不殿下,先將我鬆個綁,這繩索加身,捆得太難受了!”


    “雖然我不準備殺你,但也沒答應放你啊!”


    “不過,想解開綁繩也不難,孤很想聽聽你剛才說的這‘飛龍在天’之策!”


    賈詡算是聽明白了,弘農王這是逼著自己替他出主意。“殿下有荀氏大才輔佐,又何須鄙人出謀劃策!”


    “賈都尉過謙了,董白之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劉禪一邊稱讚,一邊親自給賈詡解開了束縛。


    “賈都尉,你自由了,等船開到下一個渡口,你便可以離開!”


    “殿下不想聽聽我這飛龍在天之策了?”


    “不聽也罷!潛龍在淵終有飛天之時!”劉禪轉身朝船艙走去。


    “殿下!等等!”賈詡突然大笑道:“老夫險些中了殿下的欲擒故縱之計!不過也罷,既然我曾獻計董卓,讓殿下失了帝位,那我今日便再獻一策,助殿下有朝一日重登九五!”


    劉禪確實想讓賈詡獻策,但又不好威逼,畢竟像這種頂級謀士,或多或少都有些骨氣,所以才無條件替賈詡鬆了綁。


    他沒想到賈詡此人這麽上道,連忙上前恭敬拜道:“賈師在上,請受弟子一拜!”


    荀攸在一旁看了,頓時又是一臉黑線,心中暗道:“弘農王從什麽時候開始,有了逢人拜師的嗜好?至於嗎?這賈詡老態龍鍾的模樣,能想出什麽妙策?”


    昨日劉禪在拿下孟津關之後,才正式拜荀攸為老師。


    賈詡也沒理由拒絕啊,他看了看身側荀攸不爽的樣子,那更要順勢接納弘農王作為弟子了。


    弘農王能說出那句“潛龍在淵終有飛天之時”的話來,自然也不是庸主。


    即便弘農王是位庸才,有他賈詡的輔佐,做一方偏安一隅的諸侯,總是可以的。更何況弘農王的尊貴身份,也是優勢所在。


    “如今亂世將起,殿下所缺的,不過是一州之地!”


    劉禪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連忙說道:“我該如何做?賈師教我!”


    “可有大漢輿圖?”


    荀攸從懷中,摸出一疊帛書遞了過來。賈詡接過展開,這大漢帝國的十三州,一百零五郡,就這樣展現在三人麵前。


    賈詡指尖劃過虎牢關、兗州、青州,最後落在一個叫“北海”的地方。


    “就是這裏!北海的黃巾匪患最為猖獗,也正是殿下的機會!隻要在北海站住了腳跟,進而席卷青州,則霸業可成!”


    “為何不是兗州?有了兗州世家豪門的支持,王霸之業還不唾手可得!”荀攸反問道。


    “公達謬矣!豪門世家才是霸業最大的阻礙!包括你們荀氏!如今大漢氣數將盡,就是你們這些豪門世家搞的,如今隻有破而後立,我大漢方能曉喻新生!”


    “荒謬!昔日光武帝正是靠著世家大族,才一統天下!昔日雲台二十八將之中,大多都是士族子弟!”


    ……


    劉禪靜靜看著他新拜的兩位老師,在船艙甲板上爭論得麵紅耳赤!不知怎麽辦才好。


    “讓殿下來評評理!”賈詡畢竟年紀大了,自然辯不過年輕他十歲的荀攸,於是向劉禪求助道。


    “呃!兩位師傅說的都有道理!世家也好,寒門也罷,都是我大漢的子民,當然得鼎力相助。”


    “青州還是兗州?殿下選一個!”賈詡似乎依舊不滿意劉禪中立的迴答,他今天偏要與荀攸分出個勝負來。


    “這……!”劉禪額頭冒汗,這種選擇題如何選啊!這不就相當於兩個師傅掐架,他劉禪幫哪個?


    “兩位師傅稍安勿躁,本王有一計!”


    “何計?”賈詡、荀攸異口同聲問道。


    “我們先去兗州,再去青州!”劉禪沿著黃河的線路,在輿圖上一劃,兩人都不得罪。“如今我們麾下缺兵少糧,首先去東郡濮陽,找太守橋瑁借兵借糧。有兵有糧了,我們再沿大河南下,直取平原郡,那裏人口眾多,土地肥沃!”


    “兩位師傅,覺得如何?”


    “不愧是我賈詡的弟子,這一招甚妙!”


    “橋瑁乃橋公之侄,心念朝廷,殿下的計策可行!”荀攸也讚同道。


    看賈詡、荀攸都表了態,劉禪心中長舒一口氣,算是躲過了一劫。“看來以後不能隨便拜師了,這頂級謀士之間,也動不動就掐架啊!”要不是劉禪機靈,今日還真的不好收場。


    其實劉禪提出攻取平原郡的方案,自然是有私心的,他前世的生父劉備此刻正在平原郡高唐縣當縣令呢。劉禪自然想著盡快與他們匯合,免得日後高唐城被黃巾賊攻破,就找不到他們了。


    劉禪心中是讚同賈詡的方案的,因為青州匪患嚴重,這裏早已沒有什麽世家豪門,即便有,也將被洶湧如潮的黃巾軍,撕得粉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鬥穿越昭寧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樸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樸鴨並收藏阿鬥穿越昭寧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