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陽城外那僵持不下的戰局中,賈詡為助曹複扭轉乾坤,苦思冥想後,一條極為陰狠且難以防範的毒計在他心中逐漸成形。


    賈詡深知劉修軍向來以仁義之師自居,在當地百姓心中頗有威望,且軍隊內部團結一心。他打算利用這些特點,從多個方麵設計一個天衣無縫的陷阱。


    首先,賈詡命人暗中召集了一批能工巧匠,這些工匠皆是精於仿製各類兵器、軍旗以及軍服之人。他要求工匠們務必按照劉修軍的裝備樣式,一絲不差地打造出一批一模一樣的軍旗、軍服、兵器等裝備。從軍旗上的圖案、顏色,到軍服的材質、剪裁,再到兵器的尺寸、重量,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比對和模仿,力求做到以假亂真的極致效果。


    與此同時,賈詡從曹軍中挑選出了一批擅長偽裝且口齒伶俐、口音與劉修軍士兵相近的士兵。這些士兵經過嚴格的訓練,不僅要熟練掌握劉修軍士兵的言行舉止、行軍習慣,甚至連他們日常交流的一些口頭禪、部隊內部的一些簡略暗語都要牢記於心。經過數周的艱苦訓練,這批曹軍士兵在外表和行為上已與劉修軍士兵難分真假。


    接著,賈詡又派出多支小隊,秘密潛入劉修軍營地附近的幾個重要村落。這些小隊成員偽裝成普通村民的模樣,在村落裏暗中觀察村民們的日常活動和交流情況,以便更好地實施後續計劃。


    待一切準備就緒,賈詡開始了毒計的第二步。他安排手下人在劉修軍營地附近的村落裏巧妙地散布消息。這些消息通過一些看似熱心腸、在村民中頗有威望的“村民”之口傳播開來。


    他們言說劉修軍即將在近期舉行一場大規模的犒賞活動,此次犒賞活動規模空前,凡是參與協助軍隊做一些後勤事務(如搬運糧草、準備物資、幫忙做飯洗衣等)的百姓,都能得到極為豐厚的報酬和充足的糧食賞賜。而且,據說劉修軍此次打了勝仗,繳獲了大量的財寶,所以才有如此大手筆的犒賞之舉。


    為了讓消息更具可信度,這些偽裝成村民的曹軍士兵還編造了一些細節,比如某位村民曾在偶然間看到劉修軍的將領們在商議犒賞之事,將領們滿臉笑容,看樣子是收獲頗豐,所以才想著迴饋百姓。


    這些消息迅速在村落裏引起了轟動,百姓們平日裏生活困苦,飽受戰亂之苦,聽聞有這樣的好事,自然是心動不已。不少百姓開始在村落裏相互轉告,大家都期待著能通過這次機會改善一下生活,為家裏多掙些糧食和錢財。


    在消息如野火般在村落裏蔓延開來的同時,賈詡早已安排妥當下一步行動。他指揮那些偽裝成劉修軍的曹軍士兵提前潛伏在通往劉修軍營地的幾條必經之路上的隱蔽之處。這些隱蔽之處皆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比如道路兩旁的茂密樹林、山穀的拐角處、河邊的蘆葦叢等。


    在這些潛伏地點,曹軍士兵們按照賈詡的指示,悄悄地設置了大量的絆馬索、陷坑等機關陷阱。絆馬索被巧妙地隱藏在草叢中,與周圍的植被顏色相近,不仔細看根本難以察覺。陷坑則挖得又深又大,坑底布滿了尖銳的木樁、帶刺的鐵蒺藜等傷人之物,一旦有人不慎掉入,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這些陷阱的設置並非隨意為之,而是根據道路的寬窄、行人的可能行走路線等因素進行了精心布局。例如,在道路較窄的地方,設置的絆馬索更為密集,以確保能攔住過往的人群;在靠近河邊的路段,陷坑的設置則考慮到了行人可能因躲避而靠近河邊,從而更容易掉入陷阱。


    為了讓陷阱更加隱蔽,曹軍士兵們還在陷阱周圍撒上了一些與周圍環境相似的雜物,如落葉、枯枝等,使得陷阱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士兵路過,也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其中的貓膩。


    當村落裏的百姓們聽聞犒賞之事後,紛紛踴躍地收拾行囊,成群結隊地沿著通往劉修軍營地的道路前行。一路上,百姓們歡聲笑語,談論著即將到手的豐厚報酬和糧食,心中滿是期待。


    而那些偽裝成劉修軍的士兵,早已在潛伏地點等候多時。他們見百姓們走來,便從隱蔽處現身,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熱情地招唿百姓們跟著他們走,說是要帶他們去做事的地方,那裏已經準備好了工具和物資,就等著大家動手幹活了。


    百姓們見這些“士兵”穿著劉修軍的軍服,舉著劉修軍的軍旗,言行舉止也與平日裏見到的劉修軍士兵無異,自然沒有絲毫懷疑,便毫不猶豫地跟著他們繼續前行。


    當百姓們和這些偽裝士兵走到設置了陷阱的區域時,曹軍士兵們按照事先精心安排的計劃,巧妙地引導著使百姓們踏入陷阱區域。他們或是有意無意地走在前麵,引導百姓們沿著特定的路線前進;或是在旁邊用言語催促,讓百姓們加快腳步,而這些路線和催促的話語,都是為了讓百姓們更順利地踏入陷阱。


    一時間,隻聽陣陣驚唿慘叫之聲響起。百姓們紛紛掉進陷坑,被絆馬索絆倒,不少人被陷阱內的尖銳木樁、鐵蒺藜紮傷,現場頓時一片混亂血腥。有的百姓被木樁刺穿身體,當場死亡;有的則被鐵蒺藜劃破手腳,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著;還有的在慌亂中相互碰撞,摔倒在地,導致更多的人受傷。


    就在百姓們陷入陷阱、死傷慘重之時,賈詡早已安排好的另一批曹軍士兵,穿著普通曹軍的軍服,從另一個方向迅速趕來。他們裝作剛剛趕到的樣子,看到眼前的慘狀後,立刻大聲唿喊起來:“劉修軍好狠的心啊!竟然用陷阱殘害這些無辜的百姓,簡直天理難容!”


    這些曹軍士兵邊喊邊在現場“收集證據”,他們將一些帶有劉修軍標記的物品(如仿製的軍旗、軍服碎片等)故意留在顯眼的地方,營造出一種就是劉修軍所為的假象。比如,將一片劉修軍軍服的碎片放在一個死去百姓的手中,或者把一麵仿製的軍旗插在陷坑旁邊,讓人一眼看去就覺得是劉修軍設下陷阱害死了這些百姓。


    然後,他們帶著一些受傷的百姓迅速返迴附近的村落,將劉修軍“殘害百姓”的消息在村落裏大肆宣揚。他們在村落裏的廣場、街巷等公共場所,聲淚俱下地訴說著看到的慘狀,說劉修軍如何殘忍地對待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如何用陷阱把百姓們害成這樣。


    村民們聽聞後,又驚又怒,原本對劉修軍的好感和信任瞬間崩塌。百姓們紛紛圍攏過來,看著受傷的親人、鄰居,聽著曹軍士兵的訴說,心中的怒火被徹底點燃。不少村民開始對劉修軍破口大罵,甚至有一些年輕氣盛的村民拿起農具,叫嚷著要去找劉修軍算賬,整個村落陷入了一片對劉修軍的聲討之中。


    曹複一直在密切關注著賈詡這條毒計的實施進度,當得知村落裏的就此事對劉修軍群情激憤,且劉修軍營地附近因為陷阱事件陷入混亂時,他立刻下令全軍出擊。


    此時的劉修軍,一方麵要應對營地附近因陷阱和百姓事件引發的混亂,忙著安撫百姓、解釋情況(但百姓們此時根本不聽解釋,情緒激動);另一方麵,又要防備曹軍的突然進攻,可謂是焦頭爛額,首尾難顧。


    關羽、張飛等將領雖心急如焚,想要穩住局勢,帶領士兵抵抗曹軍,但士兵們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人心惶惶,士氣低落。士兵們看著憤怒的百姓,心中滿是無奈和委屈,他們明明是仁義之師,卻被人如此陷害,可眼下卻又無暇向百姓解釋清楚。


    曹軍如潮水般朝著劉修軍營地洶湧而來,喊殺聲震天動地。劉修軍倉促之間組織起的防線在曹軍的猛烈攻擊下迅速崩潰,士兵們雖奮力抵抗,但麵對曹軍的強大攻勢和混亂的局麵,顯得力不從心。


    典韋、黃忠、馬超、魏延等將領也各自在陣前拚殺,可整體戰局對劉修軍極為不利,防線不斷被突破,士兵們死傷慘重。


    戰場上,劉修軍的士兵們心中滿是悲憤與無奈。他們從未想過會以這樣的方式遭受重創,看著身邊的同袍們在混亂中掙紮,還要麵對曹軍的猛攻,那種無力感幾乎要將他們吞噬。而曹軍的士兵們則士氣大振,喊殺聲愈發響亮,攻勢也越發猛烈。


    隨著曹軍的猛烈攻擊,劉修軍漸漸難以支撐。而周邊那些被賈詡毒計蒙蔽的百姓,在曹軍士兵的煽動下,對劉修軍的怨恨愈發強烈。


    襄陽城的百姓們,看到劉修軍在城外如此“狼狽”,又聽信了曹軍關於劉修軍殘害百姓的謠言,心中對劉修軍充滿了唾棄。當曹軍兵臨城下時,襄陽城的部分百姓竟主動打開了城門,迎接曹軍進城。


    曹軍得以長驅直入,對劉修軍展開了更為猛烈的攻擊。劉修軍此時已陷入絕境,盡管關羽、張飛等將領拚死抵抗,但在曹軍的前後夾擊下,終究難以挽迴敗局。


    劉修眼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隻得與劉備等率領剩餘的士兵且戰且退,往江陵方向撤去。一路上,士兵們神情疲憊且悲憤,他們怎麽也想不到,一場精心設計的毒計,竟讓他們落得如此下場。


    襄陽城外的這場戰爭,因賈詡的這條毒計,以曹複軍的大勝和劉修軍的敗退而告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修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湖大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湖大白並收藏三國劉修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