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修匆匆趕至戰場,此時雙方的氣氛已然劍拔弩張到了極點。劉修這邊,關羽手提青龍偃月刀,跨下赤兔馬,威風凜凜;張飛手持丈八蛇矛,怒目圓睜,那氣勢仿佛能嚇退千軍萬馬;典韋雙鐵戟在握,肌肉賁張,宛如戰神下凡;黃忠挽著寶雕弓,背著一壺雕翎箭,雖年事已高,卻透著一股老當益壯的精氣神,腰間還懸著一口長刀以備近戰;馬超身騎白馬,手持虎頭湛金槍,英姿颯爽,透著一股淩厲的銳氣;魏延則握著一把精鋼長刀,目光堅毅,時刻準備著衝鋒陷陣。曹複那方,許褚裸著上身,揮舞著一把镔鐵大砍刀,那砍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虎虎生風;張遼手持月牙戟,胯下戰馬嘶鳴,神情冷峻而沉穩;夏侯惇獨眼圓睜,挺舉著長槍,槍尖在空氣中劃出一道道冷冽的軌跡,似要挑破這緊張的氛圍;高順緊握長槍,身旁跟著一隊陷陣營的精銳士卒,他的長槍槍身筆直,槍頭鋒利無比;張合手持長槍,身姿矯健,在陣前不斷調整著站位,觀察著局勢;徐晃則使著一把開山大斧,那斧頭沉重無比,光是看著就覺得能劈開眼前的一切阻礙。劉修一到陣前,便朝著曹複高聲喊道:“曹複,今日便與你再次一決高下,看你還能耍出什麽花樣!”曹複冷笑一聲,迴應道:“劉修,莫要嘴硬,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說罷,雙方主將同時下令,一時間,戰鼓擂動,喊殺聲震天。關羽率先拍馬而出,直衝向曹複陣營,那青龍偃月刀高高舉起,如同一輪彎月斬向敵軍。許褚見狀,大喝一聲,揮舞著镔鐵大砍刀迎了上去。兩匹馬交錯而過,青龍偃月刀與镔鐵大砍刀碰撞在一起,發出一聲震天的巨響,濺起一片火星。兩人皆是力大無窮之輩,這一擊之下,竟不分勝負,各自勒馬轉身,又再次衝向對方,展開了第二輪的交鋒。張飛也不甘示弱,丈八蛇矛一抖,如靈蛇出洞般刺向敵陣。夏侯惇挺槍來擋,槍矛相交,發出“鐺鐺”的聲響。張飛的丈八蛇矛攻勢迅猛,每一擊都帶著千鈞之力,夏侯惇雖單眼,但也毫不畏懼,沉著應對,一時間兩人也陷入了膠著狀態。典韋揮舞著雙鐵戟,衝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雙鐵戟所到之處,曹軍士卒紛紛避讓。高順見此,率領著陷陣營的士卒朝著典韋圍了上去,高順挺槍直刺典韋,典韋卻不慌不忙,雙鐵戟左右揮舞,將高順的攻擊一一化解,同時還能反擊向周圍的曹軍,一時間雙方混戰在一起,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成一片。黃忠在陣後看準時機,拉開寶雕弓,搭上雕翎箭,瞄準了正在與關羽激戰的許褚。就在他準備放箭之時,張合卻發現了黃忠的動作,張合長槍一揮,一枚石子被挑起,朝著黃忠射來的箭的方向飛去,精準地將黃忠的箭打偏。黃忠見此,冷哼一聲,收起弓箭,拔出腰間長刀,拍馬衝向張合,兩人也隨即展開了一場近戰搏鬥。馬超與張遼的對決同樣精彩。馬超的虎頭湛金槍如蛟龍出海,槍尖閃爍著寒芒,直刺張遼。張遼的月牙戟舞動得密不透風,將馬超的進攻一一擋下。兩人在馬背上你來我往,槍戟交錯,身形快如閃電,底下的士兵們看得眼花繚亂,隻能聽見那不斷響起的兵器碰撞聲,仿佛一場激烈的金屬交響樂。魏延則帶著一隊士卒朝著曹複的側翼衝去,試圖打亂曹軍的陣型。徐晃見此,揮舞著開山大斧迎了上去,那沉重的斧頭每次揮動都帶起一陣風聲。魏延的精鋼長刀與徐晃的開山大斧碰撞在一起,雖魏延在力量上稍遜一籌,但憑借著靈活的身法,也能與徐晃周旋一番,一時間兩人的戰鬥也陷入了僵持。戰場上,雙方的士兵們心情各異。劉修這邊的士兵們,看著己方的大將們如此英勇無畏,個個都熱血沸騰,呐喊助威聲此起彼伏,他們堅信在這些猛將的帶領下,定能戰勝曹軍。而曹軍的士兵們,麵對劉修陣營如此強勁的攻勢,雖心中有些許緊張,但看著己方的諸位名將也毫不遜色地應對著,也漸漸穩住了心神,握緊手中的兵器,準備隨時投入戰鬥。就這樣,雙方的武將們激戰了數個迴合,卻依舊不分勝負。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戰場上的能見度越來越低,再繼續戰鬥下去,恐怕會出現不必要的傷亡。劉修與曹複心中雖都憋著一股勁兒,想要決出個勝負,但也明白此刻不宜再戰。劉修率先下令收兵,他高聲喊道:“今日之戰,暫且作罷,改日定要與你曹複分出個高下!”曹複也迴應道:“哼,劉修,你且等著,下次定要你好看!”說罷,雙方的士兵們開始有序地撤迴各自的營帳。戰場上,那彌漫的硝煙、刺鼻的血腥味兒,以及那尚未消散的喊殺聲,都仿佛在訴說著這場激戰的激烈與殘酷。而這場未分出勝負的戰爭,也讓雙方的恩怨變得更加複雜而深刻,隻待下一次的交鋒。迴到營帳後,雙方的謀士們也紛紛開始謀劃下一步的策略,一場沒有硝煙的智謀較量就此展開。劉修這邊,蒯良、荀彧、法正、徐庶、龐統等一眾謀士齊聚一堂。蒯良率先開口道:“主公,今日之戰雖未分勝負,但曹複此人狡詐多端,不可不防。依我之見,可佯裝糧草不濟,誘使曹軍來劫糧,再於途中設下埋伏,必能重創敵軍。”荀彧微微點頭,接著說道:“蒯良兄此計雖妙,但曹複身邊謀士也非泛泛之輩,恐其識破。我以為,可先派細作散布我軍內部不和之謠言,使其放鬆警惕,而後我軍可趁夜突襲曹軍主營,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法正手撫胡須,沉思片刻後道:“主公,我觀曹軍陣營布置,其左翼防守相對薄弱。可集結我軍精銳,從其左翼撕開一道口子,直搗黃龍,打亂他們的陣型,再與正麵大軍配合夾擊,如此可獲大勝。”徐庶微微一笑,說道:“諸位之計皆有可取之處,不過我覺得,可利用此地多山林之利,佯裝敗退,引曹軍入山林之中,然後以火攻之,定能讓曹軍片甲不留。”龐統目光深邃,緩緩道:“我有一計,可令曹軍自相猜疑。我軍可仿造曹軍將領的信物,故意遺落在曹營附近,再附上一些似是而非的密信,暗示曹軍內部有人與我軍勾結,如此一來,曹軍內部必生嫌隙,我軍便可坐收漁利。”劉修聽著諸位謀士的計策,心中暗暗思索,覺得各有千秋,當下決定根據實際情況相機而動。曹複那邊,周瑜、張昭、魯肅、賈詡、程昱等謀士也在營帳內商議對策。周瑜手持羽扇,風度翩翩,率先說道:“主公,劉修軍今日雖未得手,但氣勢正盛。我觀其軍,多為北方之士,不善水戰。我等可佯裝敗退,將劉修軍引至附近江河之處,然後以水軍設伏,定能大破敵軍。”張昭撫了撫胡須,點頭道:“公瑾此計甚好,不過我以為,還可在劉修軍必經之路設下諸多障礙,減緩其行軍速度,同時派小股部隊不斷騷擾,使其疲於應對,待其士氣低落之時,再全力出擊。”魯肅則沉穩地說道:“主公,我聽聞劉修軍中糧草運輸路線,我等可派人暗中破壞其糧草,斷其後勤補給,如此一來,劉修軍必亂,我軍便可趁勢取勝。”賈詡眯著眼睛,緩緩開口:“依我之見,可先派人假意投降劉修,混入其軍中,探得他們的虛實和下一步計劃,然後再針對性地做出應對之策,此乃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之法。”程昱目光如電,說道:“我覺得可利用劉修軍與當地百姓之間的關係,散布一些不利於劉修軍的謠言,讓百姓對其產生反感,如此一來,劉修軍不僅要應對我軍,還要處理與百姓的關係,勢必會分散精力,我軍便可尋機取勝。”曹複聽著諸位謀士的計策,也是權衡利弊,準備見機行事。在接下來的幾日裏,雙方按照謀士們所獻之計,紛紛展開行動。劉修這邊,先是依照荀彧的計策,派細作在曹營附近散布軍中不和的謠言。這謠言傳得有鼻子有眼的,一時間曹營內確實有些人心惶惶。曹複雖也察覺到可能是劉修的計謀,但也不敢全然不顧,還是分了些心思去安撫軍心。而後,劉修又采用了法正的建議,集結精銳從曹軍左翼發起攻擊。曹軍左翼雖有防備,但劉修軍攻勢兇猛,一時間曹軍左翼防線有些吃緊。不過,曹複這邊的謀士也不是吃素的,賈詡及時識破了劉修軍的意圖,調遣張合等將領率部增援左翼,經過一番激戰,劉修軍未能成功撕開曹軍左翼防線,雙方各有損傷,隻能暫時收兵。接著,劉修又嚐試了徐庶的火攻之計。他們佯裝敗退,引曹軍入山林。可沒想到,周瑜早有防備,他事先在山林中安排了一些士卒,暗中觀察劉修軍的動向。當劉修軍準備點火之時,這些士卒突然殺出,打亂了劉修軍的計劃,劉修軍不僅未能實施火攻,反而被曹軍追擊了一陣,損失了一些人馬。曹複那邊,按照魯肅的計策,派人去破壞劉修軍的糧草。但劉修軍的糧草運輸路線保衛森嚴,派去的人未能成功破壞,反而被劉修軍的巡邏隊發現,損失慘重。周瑜的水戰之計也未能如願實施。劉修軍並沒有輕易被引至江河之處,他們對曹軍的佯裝敗退有所警惕,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使得周瑜的水軍設伏之計落空。不過,賈詡的假意投降之計倒是取得了一些成效。混入劉修軍的細作探得了一些劉修軍的兵力部署和近期計劃,雖然不是特別詳細,但也為曹複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讓曹複能夠針對性地做出一些調整。就這樣,雙方謀士所獻之計在實施過程中互有勝負,戰局依舊處於膠著狀態,雙方的恩怨在這一次次的計謀較量中愈發複雜,而這場襄陽城外的戰爭,也還遠遠沒有結束,未來的局勢依然充滿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