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兩人就跟著出城的商隊一起出去了,昨日的守城官已經換了,不過出城的時候,大抵是不需要檢查的,所以霍牧和庫格羅素很順利的便出來了,庫格羅素跟霍牧說了說,說戰馬用來駝搭物品實在是大材小用了,於是便將所有的貨物都轉移到了駱駝身上的兩個大箱子裏。
駱駝要比戰馬更加適合長途跋涉一點,所以這一點毋庸置疑,霍牧沒有反對。
出了赫克城他們要一路向西去,赫克城在月輪國的西南方向,而巴克特裏亞城在月輪國更靠近南方天險的地方。
通往巴克特裏亞的道路是比較寬敞的,是西域少有的被修建成了像模像樣大道的道路,這多虧了是赫克城與巴克特裏亞城之間的往來比較密集,這樣商隊不斷地往來於兩個城市之間,能夠有一個比較順暢的道路這對於商隊來說上好的消息,西域這種道路可不多見。
月輪國的皇族可以是傻子,那些真正德高望重,通讀無數經典,學識相當淵博的老僧們那絕對是智慧的化身,他們不光對於佛門的經意有著很深的研究,對於國家的建製也是相當有研究,天底下各地的和尚都有不同的學識,他們都會依據本國的現狀來進行有針對性的修習,這是為了迎合統治者必須的事情。
在大漢的和尚就要學會做一些治學方麵的文功,文風興盛的大漢,這些和尚一口一個風花雪月,一口一個柳暗花明,這是相當符合士子審美的。
而在西域,月輪國這種地方,這群僧人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說起來那些教義之中的不可殺生也自然可以拋棄,月輪寺裏的和尚抄起棒槌來就能夠抵擋賊人,這是大家的共識。
不過月輪寺的和尚的確將這個國家照顧的比較好,不管是政治、軍事、商業等等,月輪國從上至下的崩潰是近些年來才開始的事情,在此之前,他們做的都還不錯。
這條道路也體現出了他們的遠見。
走在這條鮮有塵沙的大道之上,原本以為要兩日才能夠到的都城,如今隻需要一日的兼程,赫克城是一個巨大的熔爐,那裏雖說是月輪國的第二大城市,但是依然是缺少管教的地方,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西域行商的商人如果是經曆了長途跋涉,不管是往西走還是往東來,大都會將赫克城選座歇腳的地方,當然更重要的是,赫克城一定會是貨物中轉的地方。
那裏物價低廉,雖說賺的少,但是絕對會有大商在其中周轉,這些人都是相當有信譽的人,而有門路的一定會將貨物運到巴克特裏亞城去,但是他們有時卻會擔心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馬賊。
道路是修了,但是道路上是不可能駐紮軍隊的,一百多裏路不是說說就能夠看守的住的,這裏麵究竟有什麽樣的考量,不知道月輪國的僧人當時有沒有想過。
起初修建的時候,赫克城與巴克特裏亞城之間的馬賊團數量是不多的,因為商人們走的道路多變,至少能夠順利到達兩城的方式就不下十種,但是多半是要走兩日的,不管有沒有貨物,至少兩日,有貨物的,若是碰上狂風大作,沙暴奇襲,這種時候沒有個三五日是走不出這段路途的。
這樣的情況下,赫克城與巴克特裏亞城之間的商路其實是相當受阻的,油水不多,大家若是行進到赫克城,就不會想著再賭一把,向著都城前進,這其中的危險係數是飛速上升的。
但如今不一樣了,大部分商人雖然依然還會在赫克城銷金,但是多半的精明人都會藏著一部分比較貴重的物件,然後轉運到巴克特裏亞城,那裏可是有真正的富豪,月輪國盛產瑪瑙,全西域最大的瑪瑙產地就在月輪國境內,這是月輪國財政來源的一大部分,那裏的富豪對於西域的琉璃,對於大漢的絲綢,都是有著相當的欲望,在那裏,一次的利潤,至少可以提高三到五成。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手機端:https:/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大抵是這個道理的,商人們冒險走這條大道,就要做好被馬賊搶劫的準備,說起來也是有意思,為了商人的方便,月輪國投資修建了大路,卻無意間又養活了一大批的馬賊。
目標太大了,行進在大路上,那些商人的隊伍就算再小,在這群亡命之徒的眼中,那也是一塊肥美的肉,斷然沒有放過的理由。
所以,這條都城與赫克城之間,月輪國最好最長的道路段上的馬賊,也是整個西域論強悍程度絕對數得上號的。
商人們為利益而貿易,馬賊們為生活而搶劫,雙方本質上都沒有錯,但是利益上的生產關係決定了雙方不死不休的局麵,所以這條大道上,也是西域諸多雇傭兵最喜歡的一條道。
與關內的大漢雇傭兵不一樣,真正深入了西域,這些被雇傭來護衛商隊的戰士,他們的俸祿可是與人頭掛鉤的……不是說你安然抵達就會給你很多的錢,而是按照抵禦的賊人的次數來算,因為在這條路上,很少有人不會被搶劫。
有些商人真的是走大宗的交易,根本不在乎一些小錢,便直接與這群亡命之徒定下了不成文的規矩,一次上交兩成。
有的人受不了這些氣,就要拚個你死我活,這都是能夠接受的,其實丟掉這批貨物的損失,和雇傭一批強悍的雇傭兵花費的錢財也差不多,所以很多人都願意破財消災。
最最稀罕的一類人,就是那些隻是趕路,卻要走這條大路的人,誰都知道這條路不是給普通人走的,商隊的時間就是金錢,普通人繞繞遠路,遠離這些是非就得了,當然這是人們後來才發現的規矩,也不知道是不是月輪國預見了這些,實際上普通人在這段路的被劫持的概率要小了很多。
隻是可惜……霍牧和庫格羅素的時間也很重要,他們的時間甚至關係著天下的未來,這種事情耽誤不得,但是你又沒有辦法把這些刻在臉上,遇到馬賊,人家隻會以為你是在用借口脫身,說不定二話不說,砍刀就劈下來了。
他們走這條道隻是因為他們看到商隊匆匆忙忙的上了大路,以為這的確就是最方便的一條路,卻不知道後麵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麻煩。
比如:現在他們就躲在巨石之下,無奈的等待風沙過去。
西域的風沙絕對算是西域的一大特產,西域特產沙子,說起來其實也沒有什麽問題,不然也不會有西域其他國家已經靠著提煉這種在西域遍地都是的東西煉製出琉璃那些上等的玩意。
隻不過沙子可能唯一的好處就是能夠煉製出值錢貨,剩下的,幾乎全部都是對於人們有害的方麵。
整日整夜的吹拂或許沒有感覺,風沙可是能夠悄無聲息掩蓋一座城市的存在。
當年樓蘭古國沒有滅亡前,曾經被一場遮天蔽日的沙暴襲擊,最終的結果就是,足足半個月過去,樓蘭古城除了城中少數地方沒有被完全掩蓋,其他大部分的區域都被深約一丈多的沙子給掩藏了。
牛羊這類的牲畜就不用說了,人們自保都很難,那次風沙的侵襲是從月輪國東的瀚海中發源,一直略過樓蘭城然後直到大漢的關內才漸漸平息,關內的秦人或許感受不到這些東西,但是當時那漫天蔽日的沙塵,遠遠地看去似乎是能夠將整片天空鋪滿的感覺。
就如同給天空拉上了一層帷帳,這種巨大的,聲勢浩大的沙暴,被人們稱作沙漠之神的憤怒,當然也有一個比較簡潔的名字,沙葬。
沙葬已經有了二十年不來了,有記載的,百年裏沙葬這種毀滅性的沙暴一共來過四次,基本上都是二十多年來一次,很多人因為時間久遠,很少有記得這件事情的,但是那些久居於西域的部族,那些真正將傳承視作頭等大事的族群,他們族中的長者一般都會告訴他們這二十多年一次的沙葬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再次降臨的。
庫格羅素就在其中,這場沙葬會到來,他是知道的,大薩滿在去年冬天過後就不止一次的強調過,如果遇到這種沙暴要如何做,族中的房屋其實修建的時候都是大薩滿來督促的,自然其中也有了預防的措施,這是後來他們這些薩滿才知道的。
原本西域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沙土壘成的四方狀,唯獨阿帕奇部落的房屋是用牛皮來搭建,更有先見的是,這牛皮搭建的帳篷,頂上是又高又尖的,棚頂接近尖頂的四周都是用了金屬黃銅固定,這種設計是在大薩滿親自示範過後大家才明白的。
如果被埋了,棚頂不至於坍塌,更可以作為通氣孔,以及打開之後,大家可以從帳篷的尖頂處直接離開。
峽穀中還有不少的高台,傾斜的,但是卻有足夠的固定點,原本平整無比的峽穀四周,最終被阿帕奇部落的人辛苦開鑿除了超過十個背向峽穀出口的巨大洞窟,這些洞窟的特點就是高,而且口小內大,裏麵的物資都是有人負責每日看管的。
阿帕奇部落早早地在預防,庫格羅素也早就養成了這樣的意識,隻是他沒有想到,這次的沙葬竟然來的如此巧,好巧不巧就攔在了他們的去路上。
霍牧顯得比較鎮定,庫格羅素則是相當憂愁,他是最了解沙漠的人,所以這裏的困境就應該由他來解開,交給霍牧絕對是逃避的體現。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https://
盡管這樣,他還是有些擔憂。
戰馬和駱駝肯定是不能夠和他們一起的。
沙葬來臨的時候比較急,庫格羅素看到了那遮天蔽日的大幕,當即就開始尋找沙漠中的那種巨石。
隻能說運氣好,他們找到了一塊,巨石是比較高聳的,上麵都是風沙吹過的痕跡,然後下麵的沙石看起來也並不是很高……隻要是大漠中這樣裸露的巨石,一般情況下都不會特別堅硬,從駱駝身旁的箱子裏弄出了鎬子,庫格羅素想的是要將這塊巨石至少鑿出一個可以避風的地方,這樣他們挺過第一波聲勢最大的風沙潮之後,趁著漸弱的空隙,加緊趕路,一定可以突破風沙的阻礙的,隻要是到了巴克特裏亞城,想到那高聳的城牆,庫格羅素心中就一陣心安。
隻不過他這一鎬下去,沒有敲下多少碎片不說,反倒是將自己的胳膊震得非常麻痹,這讓他有些慌了,他絕對算不上瘦弱,u看書ww.uuanshu 如果他敲不碎這塊岩石,那麽接下來他們很有可能會被風沙脫力。
連著三五下,巨石隻是破了一層石屑,庫格羅素的胳膊卻有些揮不動了,雙手有些紅腫,這是完完全全被震得。
然後就是霍牧了……
這是霍牧第一次出手,對一塊石頭,也刷新了庫格羅素的世界觀……
霍牧沒有用長槍,隻是一隻手輕輕抄起散落在庫格羅素身旁的鎬頭,高高舉起,然後重重的落在了巨石的背麵。
哢……
霍牧是理解了庫格羅素的想法,所以巨石破開的模樣就是庫格羅素所想象的那樣……
馬兒和駱駝低著頭倚在巨石旁邊,而兩人則是躲在了巨石下方,那個被霍牧一鎬頭砸開的庇護所裏,天色都變暗了,實際上按照時間的推斷,如今應是正午不到,沙石隻要不散去,這太陽永遠不會露頭。
抽著這個空,庫格羅素終於有時間與霍牧說一說這沙葬的事情了,霍牧的確不知道,隻知道這風沙大得很,剛才風沙還沒有徹底過來,就已經打的身上生疼,若是真的襲來,估計是毀天滅地的,城池也不是他的對手。
庫格羅素說完,霍牧才知道這風沙會有一個間歇,而他們要做的就是趁著間歇離開此地,好在,大路的好處就是能夠在這種天氣認得清方向,不會像曾經那樣,風沙一過,整個大漠都變了模樣。
()
駱駝要比戰馬更加適合長途跋涉一點,所以這一點毋庸置疑,霍牧沒有反對。
出了赫克城他們要一路向西去,赫克城在月輪國的西南方向,而巴克特裏亞城在月輪國更靠近南方天險的地方。
通往巴克特裏亞的道路是比較寬敞的,是西域少有的被修建成了像模像樣大道的道路,這多虧了是赫克城與巴克特裏亞城之間的往來比較密集,這樣商隊不斷地往來於兩個城市之間,能夠有一個比較順暢的道路這對於商隊來說上好的消息,西域這種道路可不多見。
月輪國的皇族可以是傻子,那些真正德高望重,通讀無數經典,學識相當淵博的老僧們那絕對是智慧的化身,他們不光對於佛門的經意有著很深的研究,對於國家的建製也是相當有研究,天底下各地的和尚都有不同的學識,他們都會依據本國的現狀來進行有針對性的修習,這是為了迎合統治者必須的事情。
在大漢的和尚就要學會做一些治學方麵的文功,文風興盛的大漢,這些和尚一口一個風花雪月,一口一個柳暗花明,這是相當符合士子審美的。
而在西域,月輪國這種地方,這群僧人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說起來那些教義之中的不可殺生也自然可以拋棄,月輪寺裏的和尚抄起棒槌來就能夠抵擋賊人,這是大家的共識。
不過月輪寺的和尚的確將這個國家照顧的比較好,不管是政治、軍事、商業等等,月輪國從上至下的崩潰是近些年來才開始的事情,在此之前,他們做的都還不錯。
這條道路也體現出了他們的遠見。
走在這條鮮有塵沙的大道之上,原本以為要兩日才能夠到的都城,如今隻需要一日的兼程,赫克城是一個巨大的熔爐,那裏雖說是月輪國的第二大城市,但是依然是缺少管教的地方,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西域行商的商人如果是經曆了長途跋涉,不管是往西走還是往東來,大都會將赫克城選座歇腳的地方,當然更重要的是,赫克城一定會是貨物中轉的地方。
那裏物價低廉,雖說賺的少,但是絕對會有大商在其中周轉,這些人都是相當有信譽的人,而有門路的一定會將貨物運到巴克特裏亞城去,但是他們有時卻會擔心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馬賊。
道路是修了,但是道路上是不可能駐紮軍隊的,一百多裏路不是說說就能夠看守的住的,這裏麵究竟有什麽樣的考量,不知道月輪國的僧人當時有沒有想過。
起初修建的時候,赫克城與巴克特裏亞城之間的馬賊團數量是不多的,因為商人們走的道路多變,至少能夠順利到達兩城的方式就不下十種,但是多半是要走兩日的,不管有沒有貨物,至少兩日,有貨物的,若是碰上狂風大作,沙暴奇襲,這種時候沒有個三五日是走不出這段路途的。
這樣的情況下,赫克城與巴克特裏亞城之間的商路其實是相當受阻的,油水不多,大家若是行進到赫克城,就不會想著再賭一把,向著都城前進,這其中的危險係數是飛速上升的。
但如今不一樣了,大部分商人雖然依然還會在赫克城銷金,但是多半的精明人都會藏著一部分比較貴重的物件,然後轉運到巴克特裏亞城,那裏可是有真正的富豪,月輪國盛產瑪瑙,全西域最大的瑪瑙產地就在月輪國境內,這是月輪國財政來源的一大部分,那裏的富豪對於西域的琉璃,對於大漢的絲綢,都是有著相當的欲望,在那裏,一次的利潤,至少可以提高三到五成。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手機端:https:/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大抵是這個道理的,商人們冒險走這條大道,就要做好被馬賊搶劫的準備,說起來也是有意思,為了商人的方便,月輪國投資修建了大路,卻無意間又養活了一大批的馬賊。
目標太大了,行進在大路上,那些商人的隊伍就算再小,在這群亡命之徒的眼中,那也是一塊肥美的肉,斷然沒有放過的理由。
所以,這條都城與赫克城之間,月輪國最好最長的道路段上的馬賊,也是整個西域論強悍程度絕對數得上號的。
商人們為利益而貿易,馬賊們為生活而搶劫,雙方本質上都沒有錯,但是利益上的生產關係決定了雙方不死不休的局麵,所以這條大道上,也是西域諸多雇傭兵最喜歡的一條道。
與關內的大漢雇傭兵不一樣,真正深入了西域,這些被雇傭來護衛商隊的戰士,他們的俸祿可是與人頭掛鉤的……不是說你安然抵達就會給你很多的錢,而是按照抵禦的賊人的次數來算,因為在這條路上,很少有人不會被搶劫。
有些商人真的是走大宗的交易,根本不在乎一些小錢,便直接與這群亡命之徒定下了不成文的規矩,一次上交兩成。
有的人受不了這些氣,就要拚個你死我活,這都是能夠接受的,其實丟掉這批貨物的損失,和雇傭一批強悍的雇傭兵花費的錢財也差不多,所以很多人都願意破財消災。
最最稀罕的一類人,就是那些隻是趕路,卻要走這條大路的人,誰都知道這條路不是給普通人走的,商隊的時間就是金錢,普通人繞繞遠路,遠離這些是非就得了,當然這是人們後來才發現的規矩,也不知道是不是月輪國預見了這些,實際上普通人在這段路的被劫持的概率要小了很多。
隻是可惜……霍牧和庫格羅素的時間也很重要,他們的時間甚至關係著天下的未來,這種事情耽誤不得,但是你又沒有辦法把這些刻在臉上,遇到馬賊,人家隻會以為你是在用借口脫身,說不定二話不說,砍刀就劈下來了。
他們走這條道隻是因為他們看到商隊匆匆忙忙的上了大路,以為這的確就是最方便的一條路,卻不知道後麵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麻煩。
比如:現在他們就躲在巨石之下,無奈的等待風沙過去。
西域的風沙絕對算是西域的一大特產,西域特產沙子,說起來其實也沒有什麽問題,不然也不會有西域其他國家已經靠著提煉這種在西域遍地都是的東西煉製出琉璃那些上等的玩意。
隻不過沙子可能唯一的好處就是能夠煉製出值錢貨,剩下的,幾乎全部都是對於人們有害的方麵。
整日整夜的吹拂或許沒有感覺,風沙可是能夠悄無聲息掩蓋一座城市的存在。
當年樓蘭古國沒有滅亡前,曾經被一場遮天蔽日的沙暴襲擊,最終的結果就是,足足半個月過去,樓蘭古城除了城中少數地方沒有被完全掩蓋,其他大部分的區域都被深約一丈多的沙子給掩藏了。
牛羊這類的牲畜就不用說了,人們自保都很難,那次風沙的侵襲是從月輪國東的瀚海中發源,一直略過樓蘭城然後直到大漢的關內才漸漸平息,關內的秦人或許感受不到這些東西,但是當時那漫天蔽日的沙塵,遠遠地看去似乎是能夠將整片天空鋪滿的感覺。
就如同給天空拉上了一層帷帳,這種巨大的,聲勢浩大的沙暴,被人們稱作沙漠之神的憤怒,當然也有一個比較簡潔的名字,沙葬。
沙葬已經有了二十年不來了,有記載的,百年裏沙葬這種毀滅性的沙暴一共來過四次,基本上都是二十多年來一次,很多人因為時間久遠,很少有記得這件事情的,但是那些久居於西域的部族,那些真正將傳承視作頭等大事的族群,他們族中的長者一般都會告訴他們這二十多年一次的沙葬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再次降臨的。
庫格羅素就在其中,這場沙葬會到來,他是知道的,大薩滿在去年冬天過後就不止一次的強調過,如果遇到這種沙暴要如何做,族中的房屋其實修建的時候都是大薩滿來督促的,自然其中也有了預防的措施,這是後來他們這些薩滿才知道的。
原本西域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沙土壘成的四方狀,唯獨阿帕奇部落的房屋是用牛皮來搭建,更有先見的是,這牛皮搭建的帳篷,頂上是又高又尖的,棚頂接近尖頂的四周都是用了金屬黃銅固定,這種設計是在大薩滿親自示範過後大家才明白的。
如果被埋了,棚頂不至於坍塌,更可以作為通氣孔,以及打開之後,大家可以從帳篷的尖頂處直接離開。
峽穀中還有不少的高台,傾斜的,但是卻有足夠的固定點,原本平整無比的峽穀四周,最終被阿帕奇部落的人辛苦開鑿除了超過十個背向峽穀出口的巨大洞窟,這些洞窟的特點就是高,而且口小內大,裏麵的物資都是有人負責每日看管的。
阿帕奇部落早早地在預防,庫格羅素也早就養成了這樣的意識,隻是他沒有想到,這次的沙葬竟然來的如此巧,好巧不巧就攔在了他們的去路上。
霍牧顯得比較鎮定,庫格羅素則是相當憂愁,他是最了解沙漠的人,所以這裏的困境就應該由他來解開,交給霍牧絕對是逃避的體現。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https://
盡管這樣,他還是有些擔憂。
戰馬和駱駝肯定是不能夠和他們一起的。
沙葬來臨的時候比較急,庫格羅素看到了那遮天蔽日的大幕,當即就開始尋找沙漠中的那種巨石。
隻能說運氣好,他們找到了一塊,巨石是比較高聳的,上麵都是風沙吹過的痕跡,然後下麵的沙石看起來也並不是很高……隻要是大漠中這樣裸露的巨石,一般情況下都不會特別堅硬,從駱駝身旁的箱子裏弄出了鎬子,庫格羅素想的是要將這塊巨石至少鑿出一個可以避風的地方,這樣他們挺過第一波聲勢最大的風沙潮之後,趁著漸弱的空隙,加緊趕路,一定可以突破風沙的阻礙的,隻要是到了巴克特裏亞城,想到那高聳的城牆,庫格羅素心中就一陣心安。
隻不過他這一鎬下去,沒有敲下多少碎片不說,反倒是將自己的胳膊震得非常麻痹,這讓他有些慌了,他絕對算不上瘦弱,u看書ww.uuanshu 如果他敲不碎這塊岩石,那麽接下來他們很有可能會被風沙脫力。
連著三五下,巨石隻是破了一層石屑,庫格羅素的胳膊卻有些揮不動了,雙手有些紅腫,這是完完全全被震得。
然後就是霍牧了……
這是霍牧第一次出手,對一塊石頭,也刷新了庫格羅素的世界觀……
霍牧沒有用長槍,隻是一隻手輕輕抄起散落在庫格羅素身旁的鎬頭,高高舉起,然後重重的落在了巨石的背麵。
哢……
霍牧是理解了庫格羅素的想法,所以巨石破開的模樣就是庫格羅素所想象的那樣……
馬兒和駱駝低著頭倚在巨石旁邊,而兩人則是躲在了巨石下方,那個被霍牧一鎬頭砸開的庇護所裏,天色都變暗了,實際上按照時間的推斷,如今應是正午不到,沙石隻要不散去,這太陽永遠不會露頭。
抽著這個空,庫格羅素終於有時間與霍牧說一說這沙葬的事情了,霍牧的確不知道,隻知道這風沙大得很,剛才風沙還沒有徹底過來,就已經打的身上生疼,若是真的襲來,估計是毀天滅地的,城池也不是他的對手。
庫格羅素說完,霍牧才知道這風沙會有一個間歇,而他們要做的就是趁著間歇離開此地,好在,大路的好處就是能夠在這種天氣認得清方向,不會像曾經那樣,風沙一過,整個大漠都變了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