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一戰歸來之後,那是禮圖婆人生的巔峰,不論是從名氣上還是從地位上,還有在境界之上。


    他一戰邁入了天人偽境,雖說不是真正的成為了天人境界,但是按照他的境界來看,在槍法一道上,應該是無出其右了。


    槍法向來被譽為百兵中的王者,這是為何?


    普通的習武之人可能會在練習了自己所喜愛的武器的各種招式之後產生一個疑問:撩、掛、撥、格等招數明明用來對付刀劍斧鉞之時,並不是那麽的適用,為何還要有這樣的定式,或者是文字的記載呢?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些格擋的招數,原本就是用來對付槍的。


    槍的強度在武器之中一直都是處於最頂尖的行列,別看林清玄可以仗劍天涯……那不是因為劍有多強,而是因為林清玄這個人太強了,或許他幼年入道之時,用的是刀,他也會成為江湖中難以抹去其印記的一方刀祖。


    槍古來就因為其易上手,殺傷力強大,而且不光威力巨大,防守的時候,靠著陣型的排布,也可以做出難以想象的防守。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手機端:https:/


    所以槍成為了軍隊中最為流行的兵器。


    鎮北軍中有很多軍隊善使環首刀,那隻是因為環首刀平時在遊擊與短兵相接的時候,有著相當強的威力,真的要是戰爭,兩軍對壘的情況下,大漢的軍隊從來都是清一色的長槍陣列在前。


    不論是衝殺還是護陣,槍就是沒有意外地強大。


    但是在修行一道上……槍法自古以來就沒有什麽真正能夠拿得出手的大家。


    禮家是世代的槍法世家,當年的禮家老祖,也就是能夠從上古時代的靈氣初生開始,就能夠享受到靈氣的沐浴,獲得了各種槍法的修行手段,聽聞那個時代,強者如雲,槍……隻能是屈居於末流,因為使槍的人,向來都是境界偏低,換句話說,很少有人能夠將槍的意,真正悟透。


    槍入軍隊,其實也是因為很多最初的使槍之人,因為修行一道看不到真正的未來,所以才轉投朝廷,成為什麽禁軍統領一類的人物,他們不說是地位如何,但是他們在修行一道上絕對是失敗的。


    也因為這個原因,自古以來,使槍之人,也有莽夫之稱,都說練刀之人向來是頭腦簡單的,他們之中多出武夫,這個是沒錯的,但是其中的比例,最多也就五五分成。


    而練槍的人,真要統計起來,那武者絕對是其中的大頭,槍宗武者,十有八九。


    偏偏練槍的人,在戰鬥方麵,總是能夠有著相當意外的發揮,若是天賦極高的,很有可能能夠做出越級擊敗敵人的事情,這就讓人們更加的不待見槍法一途,隻認為這是一門外道之法,畢竟歪門邪道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易修行,力量強,但是難以精通。


    要不是後來槍在戰場上大放異彩,可能槍這百兵之王的頭銜,都不知道從來裏來。


    槍真正稱為百兵之祖,其實也是禮圖婆一帶的事情。


    禮圖婆不是禮家槍中嫡係的傳人,不過還好,禮家槍傳下來這麽多年,對於分家和本家的區分度也沒有那麽高,畢竟處於弱勢一方的話,很少有人會再去窩裏鬥的。ァ新ヤ~8~1~中文網.x~8~1zщ


    出於分家的禮圖婆,再加上當年他的堂弟,還有他的一眾叔兄,兩代人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禮家槍就這樣從微末之中崛起,成為了北地大家。


    再加上禮圖婆的驚才豔豔,光是他那一趟匈奴行的事跡,其實就已經足夠禮家站在槍法的巔峰上了。


    畢竟林清玄的事跡在前,一個人帶起一股風氣的事情還是相當可以預見的。


    踏入天人偽境的第一人,人槍合一的第一人,可以說,禮圖婆若是能夠平穩的發展下去,他將來是要被槍法一道奉為祖師的,槍王的名號,不就是那時候與劍神齊平的嗎?


    人們見到了林清玄的驚才豔豔,自然也會幻想更多地例子出來,北地槍王,還能冠以民族英雄的稱號,說來實在是風光無限。


    如果這一切都能夠持續下去,禮圖婆也不會在寶器宗再次出現了……或者應該叫他,李圖婆。


    尤聖是知道禮圖婆其實如今姓李的,畢竟他也是當年那段時間的過來人,算起來兩人的歲數也查不了多少,禮圖婆可能要大一些,但是出於尊重,尤聖還是想要叫禮圖婆的原姓的。


    禮圖婆的被逐出禮家的事情大概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也就是當年匈奴南征的時候,作為北地大戶的禮家,絕對是要首當其衝的。


    邯鄲城作為大漢北邊的重鎮,若是按照如今的邊境,那肯定不會算是邊鎮,但是在當年那種情況下,內憂外患的影響下,匈奴已經若有若無的開始侵占大漢的土地了。


    等到大漢反應過來,匈奴騎兵南下之勢其實已經不可阻擋了。


    都知道當今天子是當年的趙王世子,趙王一家其實是因為沒有兵權,後來在劉釗離開之後而被動的隻能夠躲避,趙地大半都淪為了匈奴人侵占的領地。


    天子當年隨軍出征的事情也不用多說,最終第一次的抵抗,大漢搭上了眾多優良將領還有甚至那位天縱奇才的楚家之龍,不可謂不慘烈。


    大漢的軍隊潰敗之後,首當其衝,最先遭難的便是趙地的北邊。


    位於邯鄲城以北的禮家,當然更是無法逃脫。


    當時禮家世代忠良,畢竟是槍法世家,禮家的眾多祖先,當年都曾經是衛戍大漢北邊的重量將領,曾有一位禮家老祖,當年可是曾經坐到了大漢平北大將的位置。


    禮家骨子裏流淌著的便是那種保家衛國的熱血,所以興起之下,便要滿門抵抗匈奴,要與匈奴人拚個你死我活。


    莫說武當千劍的故事,北地的宗門多是最早開始抵抗匈奴人的武林宗師,隻不過武當千劍太過震撼,完全是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而那些北地的宗師在匈奴鐵蹄之下,也是死無葬身之地,根本就無從去考究,所以隻能落得這樣一個無名無姓的下場。


    其實禮家到了禮圖婆這一代,已經是很久沒有出過真正的將領了,就算是他那一趟匈奴行之後,也就隻有他一個人是真正的深入過匈奴腹地的,其餘人大多也都是紙上談兵罷了。


    大家雖然有這樣的報國之心,但是當時身為家主的禮汪衛很是看中哥哥禮圖婆的看法,畢竟哥哥才是真正讓禮家站在高峰的那個人,退一步說,哥哥的實力也是家中最強的,征求強者的意見,應該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而這一次……禮圖婆卻沉默了。


    他的沉默讓眾人心中蒙上了一層陰影,他們百槍北苑七百人的禮家,何時會在這種時候有過退卻的意思呢?


    禮圖婆其實並沒有明確的表達意思,但是就算是這樣的沉默,他也惹得許多人心中不滿,其中便有幾位他的叔伯,那幾位真正這一輩中最早晉入通玄境的槍法大宗師。


    他們幾位的心思,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禮汪衛如今是一個鐵麵無私的家主,他執掌禮家如此多年,也從未出現過什麽樣的大差錯,也自然不會有人去再追問當年的事情。


    而禮家的族譜上似乎都將禮圖婆除名了,禮家的年輕人當然會聽說過百鳥朝鳳槍的話本,他們大都是極其崇拜其中的那位挑落匈奴無數宗師,獨戰匈奴鐵騎的槍法大師的,但是卻完全不明白,為何這樣一位明明姓氏和他們一樣,甚至連運用的槍法也是禮家槍的大英雄……竟然會不是禮家人?


    禮圖婆的名字在禮家徹底除去,隻因為禮圖婆在當年,禮家麵臨匈奴鐵騎的時候,他獨自一人殺死了宗內的另外幾位德高望重的槍法大宗師。


    那一日的血濺北苑,讓禮家徹底失去了真正與匈奴人對抗的能力,所以,禮家曾經的與匈奴正麵抗爭的想法便不攻自破,禮家不得不在匈奴人的鐵蹄到來之前,舉家南遷。


    如今的百槍北苑其實也是當年的百槍北苑舊址之上再次建起來的新建築。


    那一日的動蕩,讓宗門許多還經曆過此事的老人都閉口不談此事,生生擊殺五位槍法大宗師,這樣欺師滅祖的事情,放在其他宗門之中,其實是要被追殺到天涯海角的,但是偏偏禮家沒有任何關於這個事的消息。


    其實禮家能夠依然興盛,實在是得益於禮汪衛的有為,若不是在後來,舉家逃亡的途中,禮汪衛也是有感而發,一日之內從化形境晉升為了通玄境的大宗師,可能禮家槍的傳承就會那樣的斷掉,更不用說,要是麵臨其他宗門的欺壓,宗門之中沒有任何一人可以坐鎮的情況下,禮家該何去何從,今後該如何發展。


    從那以後,禮圖婆的名字便從禮家消失了,原本禮圖婆的名字已經是刻在了禮家的碑文之上,百槍北苑之中,便有一處無名的鐵槍碑,上麵槍意的渾厚絕對是所有禮家槍修習者觀摩百鳥朝鳳槍的最好去處,隻不過百槍北苑,百槍園林之中,隻有這一處無名鐵槍是沒有任何文字的。


    其實禮家人也不是閉關鎖國的存在,他們有的是年輕人出去曆練,江湖人當然聽說禮家槍是從禮圖婆那裏聽來的……但是奇怪的就是偏偏禮家槍的發源地,這北地沒有任何人會去提起禮家槍的那位神秘人,也不知道禮家究竟做了什麽樣的工作。


    江湖上傳聞不會斷的,禮圖婆隻要是消失,他的故事便會一直流傳下去,其實無關乎他現在到底在哪裏,隻不過這一下子杳無音訊,倒也讓不少熟知禮圖婆的人吃驚過。


    其實後來黃劍生在寶器宗劍道這位消失已久的槍法宗師之後也是相當的吃驚的,他是被寶器宗以相當高的規格請來當做宗門的大供奉的,畢竟江湖上能夠真正為錢財所吸引的,可以稱之為大修行者的散修,也隻有黃劍生了。


    黃劍生是對於錢財沒有任何抗拒的,江湖上都傳聞他的萬劍圖是真的要用劍來保證銳利的一柄神器的劍,寶器宗作為這個世上最為富裕的宗門,自然是能夠滿足黃劍生的一切要求的,畢竟錢財這種東西,對於寶器宗來說,實在是不值一提。


    他畢生的心願就是能夠與林清玄戰上一場,有各種原因,這讓他無法輕易地釋懷。他是個極其固執的人,所以為了這個目標,他不介意自己的名聲臭一點,當然他也不會做那些邪魔外道的事情,uu看書.uukanhu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向來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去拿錢,江湖最強的雇傭兵的稱號,可不是白來的。


    但是禮圖婆來到寶器宗是為了什麽呢?


    禮圖婆這個人看起來其實很憂鬱,雖然年歲比他小,但是臉上的愁容卻讓他看起來相當蒼老,他的背也稍有些佝僂,當年黃劍生與禮圖婆並不相交,兩人活動的地帶也沒有什麽交集,最多是聽說過對方,但若是有人當麵見過這兩人,其實能夠感覺到其中很多的差異的。


    兩人雖然都不愛說話,但是黃劍生是那種不怒自威的感覺,嚴肅是他的標簽,而禮圖婆其實與那種市井淪落的漢子的失落沒有什麽區別。


    不過兩人的實力都是天底下最頂尖的那種,這其實就夠了。


    公琰瑜去請了兩位,隻是沒想到兩個人已經先行離開了,若不是看到兩人門柱上的文字,公琰瑜可能腦袋都會炸掉,沒想到兩人是已經察覺到了揚州城的怪異了,於是先行一步。


    公琰瑜為了先傳了信息,留在靈氣飛鳥身上,自己則是快速的趕往揚州城,畢竟若是兩位沒有宗主的命令,再搞錯了對象,那才是真的讓他擔當不起。


    揚州城頂上的夜空是相當晴朗的,明月、繁星,那都是高高的掛著,沒有一點的遮擋。


    但是這樣靜謐的月色,在兩股靈氣的映襯之下,顯得相當的讓人毛骨悚然。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可是名俠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絲留他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絲留他方並收藏那可是名俠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