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圖婆就的來曆就有些奇特了。


    北地槍王的名號,江湖人幾乎沒有人不會知道的吧。


    一手百鳥朝鳳槍,當年就讓禮家槍立於北地的不敗之地,人們都說,若是禮圖婆當年不發生那個事的話,到今日,武榜前十也一定會有他的名字。


    禮圖婆追根究底起來,是要比黃劍生要小上不少的。


    黃劍生若是真的有統計的話,估計他的曆史都快要追溯到匈奴與大漢的百年國戰之前了。


    也就是江湖的大興起的年代,那個時候,蘇長庚、林清玄、後來的黃劍生,他們是算一個年代的人。


    而禮圖婆呢?


    他當年是與初出茅廬的司徒瑾有過照麵的,兩人年歲如今也就六七十的樣子,這種歲數在普通人眼中,當然已經算是高齡了。


    其實就算是和平年代,人能夠活到五十多六十歲的,就已經是相當難得的事情了,更不用說當年那種戰亂時候,人們成日裏提心吊膽,生怕哪天腦袋就不在自己脖子上了。


    禮圖婆是經曆過匈奴那次大肆南征,然後直接打到了黃河北岸的事情的人,他們禮家本就是時代的習武之家,然後在靈氣爆炸式的增長的年代,家中的老祖摸出了當年祖上傳下來的修行法訣,然後便是以槍入道,他這槍王的名號,就是在他以一杆鐵槍強勢進入通玄境界之後,北地的修行者們送給他的名號。


    禮圖婆一聲征戰,還曾經在年輕的時候,深入過匈奴,槍挑過一隻匈奴鐵騎,真可謂是少年得意,意氣風發。


    他有著一群與他共同努力的好友,那群人在當年,可以算是大漢北疆上的名人,他不少的朋友,還是當年天子北伐中,陷陣老營中的將領,不過都這個歲數了,大都也都隱退了。


    戰場上是容不得你的歲數的,誰也不會因為你年紀大就對你手下留情。


    禮圖婆沒有選擇成為一名邊軍,而是繼續繼承禮家的家產,並且有著做大做強的趨勢。


    北地槍王的名號出去,當然也有很多修行者前往挑戰他,尤其是在當年北邊還算平穩,雖說朝中有些動蕩,幾位皇子爭得不可開交,但是終究都沒有影響到江湖。


    江湖那麽幾百年以來,一直都是與廟堂、與民間分開的,各不相爭,也各部相幹,江湖才能夠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態圈,才能有著長遠的壽命。


    雖說現在江湖已經開始被各種勢力所滲透,江湖與廟堂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又有天機閣這樣的機構出現,似乎江湖不再像當年那樣自由無慮,但是其實也是多了一些平穩。


    至少想當年濫殺無辜的魔頭一類的人物,現在是很少出現了,盜榜上的人物看起來那麽的兇狠,其實那隻是最後沒有被處理掉的惡人們,他們要麽就是藏匿的相當隱蔽,要麽就是逃跑的功夫了得,而沒有上榜的那些,基本上是已經被解決幹淨了,所以這個江湖,如今雖是落入遲暮,但是依然是健康的。


    但是當年江湖人的那種戾氣可不是現在能比的。


    一言不合便是要打大出手,為何民間說書人有那麽多說不盡的故事,那可不就是因為當年數得上名號的驚世大戰也是相當的多嗎?


    比如禮圖婆與匈奴人張順熙的一戰。


    張順熙就是當年戰神塚的大長老,如今的戰神塚元老閣中,大長老的位置一直空缺著,並不是因為大長老之位沒有人坐,而是因為張順熙如今還活著,隻不過已經是行動不便,沒有辦法再進行修煉了。


    可能要不是戰神塚的宗主念在張順熙的多年的貢獻下,給了張順熙一個安度晚年的機會,可能張順熙現在已經是廢人一個了。


    但是就是這樣,他也阻止不了當年的事情的發生。


    大漢雖說是武林相爭不斷,但是要說道真的與匈奴武林之間的摩擦,那江湖人絕對會一致對外的,這是原則上的問題,不少有誌青年,在自己修為有道之時,都會前去匈奴草原上廝殺一番,當做自己的曆練,若是不小心殞命,那也絕對不會有人嘲笑那年紀輕輕便丟掉性命的人,至少他們是在為大漢的安定做貢獻,將來的碑文之上也可以寫上他的經曆,以供子孫瞻仰。


    禮圖婆在晉入大宗師之境之後,名聲大噪,北地中原各地都有宗師級別的人物前去挑戰,結果無一例外,都是被禮圖婆輕易挑落。


    一杆爪鑲鐵槍,敗盡中原宗師,一式百鳥朝鳳,引得武林驚歎。


    禮圖婆最為人稱道的地方就是在於他的武德極好,從來沒有特地去傷害過別人,比試總是點到為止,而敗下陣來的宗師們,驚歎於禮圖婆槍法的無敵,又拜倒在他的品性之下,從來沒有一個人說過禮圖婆的壞話,這讓禮圖婆年紀輕輕便已經站在了大漢江湖的頂端之上。


    俯瞰下方的風景時,禮圖婆當然也不甘於此,他知道當年的劍神林清玄是怎麽樣縱橫天下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俠客夢,這是真的,不然也不會引得如此多的江湖人於大江南北,南來北往,行俠仗義,這是人生的追求之一。


    但是到了他這種程度,若不是向著高峰行走,那隻能是止步於腳下,北地槍王的名號不該就如此戛然而止,到底是年輕人,禮圖婆提槍便開始了自己的第一趟匈奴行,這也是他唯一一次獨身一人的匈奴行,更是這一次,讓他北地槍王的名號,傳於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與張順熙的一戰,就是他離開匈奴的最後一戰,前不久他一人挑落了近百人的一隻匈奴鐵騎,已經讓匈奴相當的沒有顏麵,他北地槍王的名號,也被匈奴人傳遍了國內,不少人摩拳擦掌的想要去挑戰,然而都沒有找到他究竟在何處。


    後來有人發現了禮圖婆的行蹤,於是禮圖婆開始了一段被追殺的日子。


    關於禮圖婆的第一趟匈奴行,民間有一個很完善的話本,很多練槍的世家子弟,都會聽說過,這話本也基本上是很多練槍之人兒時的一個夢想。


    《百鳥朝鳳槍》,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後來也稱禮家槍為百鳥朝鳳槍的原因。


    禮家槍從來不是禮圖婆一人支撐起來的,禮家是一個槍法世家,當年跟隨著禮圖婆那一手百鳥朝鳳槍流傳下來的,還有很多很多,禮圖婆在晉入大宗師之後,禮家先後又有了三位大宗師境界的槍法大師,他們才是禮家真正經久不衰的原因。


    禮家如今還能在趙地,邯鄲城北的百槍北苑便是禮家槍的據點,如今禮圖婆隨不在,但是在禮圖婆的弟弟,禮汪衛的帶領下,禮家一直都是北地武林的常青樹。


    禮圖婆的地位由來也與民間這《百鳥朝鳳槍》的話本脫不開聯係,畢竟他的那一行,在練槍之人心中,地位恐怕不亞於當年林清玄的北地一行吧。


    追擊隨猛烈,但是禮圖婆在那種困境之下,依然展現出了高超的武藝還有過人的膽識。


    他當然不是一個不會用腦子的人,不然,匈奴偌大的疆域,他一個人獨行千裏,能夠完好歸來,實在是不可能的事情。


    途中挑落了不少匈奴成名已久的宗師級別的人物,這都讓禮圖婆在匈奴人的眼中變得更加不可原諒。


    路遇宗門,滅了便是,這種霸氣的話語,也就當年無愧於槍王之名的禮圖婆能夠說出了。


    沿途大大小小三十四波敵襲,禮圖婆全部擊潰,更是有一個宗門,舉全宗之力,想要阻攔禮圖婆,畢竟當時匈奴的王帳發出了通緝令,若是能夠摘下禮圖婆的頭顱,他們這個宗門就算死傷再重,那也是劃算的。


    然而,這卻是更加成就了禮圖婆在槍法一道上不可撼動的地位。


    張順熙最不該做的,就是嘲諷整個武林,尤其是那個因為禮圖婆擊潰了宗門大部分的力量,轉而被仇人滅門的宗門,這樣幾乎是觸了眾怒。


    畢竟戰神塚當年雖然是有著匈奴武林雙璧之稱,但是匈奴當年還沒有被王帳徹底壓製住時,匈奴武林並不是一塊隨意可以拿捏的軟柿子。


    張順熙說出嘲諷的話之後,有好事的人將他的話添油加醋之後傳遍了各地,於是讓戰神塚獨自一人麵對禮圖婆的唿聲也就越來越高。


    人們最討厭的人呢……不是那種自不量力的,而是那種明明有實力,卻還要窩裏鬥的人,很不幸,戰神塚可能並沒有這個意思,但是張順熙成為大宗師之後,他這大長老的地位也無可撼動,他便有些膨脹。


    說出那番話之後,宗門之內變得死氣沉沉,反倒是他依然不肯悔改。


    當時戰神塚的宗主候選人仍在曆練,沒有歸來之前,戰神塚的大小事務便都由他決定。


    其實如果戰神塚能夠將元老閣中的幾位強者一同派去,對抗禮圖婆,別說擊敗,就是生擒禮圖婆都有可能。


    禮圖婆在人們口中趨近於無敵的形象,當時隻有他一人知道自己是什麽樣的情況,連戰之後,他的精力已經不支,可能真的若是在麵臨包圍的情況下,他是沒有力氣迴到大漢的,其實就是這樣,他最後也是累倒在了大漢的邊境之上,身上雖沒有之名的傷勢,但是一個修行者若是長器處於透支的狀況,不管他身體多麽強悍,總有累垮的一天,很有可能,氣海之中或者氣脈之中都會留下積勞的隱患。


    禮圖婆被鎮北軍發現,然後帶了迴去,才有了後來名震天下的槍王北地行的故事。


    不過張順熙最大的失誤,也就是在於太過自負。


    他選擇獨自一人去迎戰禮圖婆。


    明明身邊有著數不清的資源可供他調動,然而他卻選擇了最容易出錯的方式,這也讓他最後陷入了無法再脫出的深淵。


    禮圖婆於戰神塚之中不是實力最強的,當年實力最強的可能是戰神塚的二長老吧,二長老溶戰神之血,算是天生的戰士,戰神塚之中的功法與別處不同,血統這種東西還是挺重要的。


    而禮圖婆雖說不是最強,但是靠著天賦,卻是其中境界最高的一個,戰神塚皆是武者,於是身體便是他們最賴以生存的本錢。


    但是大漢最為武功的發源地不是沒有道理的,槍的一寸長一寸強,多少年來的硬道理,便是在禮圖婆手中完全應驗。


    禮圖婆便是在這種絕境之下,遇到了自己匈奴一行之中,最強的一位對手。


    在逆境之下,禮圖婆成為古往今來唯一一位將槍法與槍術融為一體的人。


    可能有人不明白,法與術的區別,術重技巧,法重意境,槍術殺人,槍法壓製,這邊是最根本的區別。


    正常情況下,uu看書 uukansu.cm 槍法需要的是一個人對於這兵器的理解,而槍術需要的便是練習的天分了。


    而禮圖婆才是真正做到了人槍合一,聽說當年,禮圖婆一柄爪鑲鐵槍,獨身邁入半日天人境界,百鳥朝鳳槍再辟天人一式,他實在是無愧於槍王之名。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張順熙敗下陣來,他到最後都沒有明白,明明已經是強弩之末的禮圖婆為何能夠絕地反擊,爆發出比他全勝狀態還要強大的力量。


    那種無與倫比的壓迫感,讓他在禮圖婆的麵前,就如同一個才初學步的稚童。


    其實這就是修行之中的境界的問題,匈奴人為何被大漢武林瞧不起,原因就是在與他們大多數人入武道,多是一些頭腦簡單之人。


    大漢修行者,境界高超無比,無數天才不斷的加築大漢的這個武林之樹,哪裏是他們這區區百年多曆史的國家所能夠比擬的呢?


    張順熙最後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是奄奄一息,若不是戰神塚的醫術高明,加上候選人的火速接任,命宗門傾一切治療張順熙,可能張順熙如今已經不在人世了吧。


    但就是這樣,戰神塚的名聲,也在那段時間之後,難以迴返,這也是為什麽天狼山能夠後來居上的原因……雖然天狼山……現在也並不好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可是名俠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絲留他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絲留他方並收藏那可是名俠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