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祥語氣頓了頓又繼續的說道。
“這幾日,觀張迪手下所作所為。這人也不必去見了,實在是名過其實。”
“哼,卞祥大哥,你把話說的太輕了。張迪那廝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表麵上仁義,背地裏卻是做的什麽勾當。就這樣的人,也配稱作是條好漢。”
傅祥憤憤不平,一路上他們看到太多,因為張迪手下迫害而落的無處可去的流民百姓。這心裏麵也把張迪早罵了個遍,現在一說起他來,嘴上自然沒有好話。
“是啊,是啊。咱都是底層莊稼漢出事,也都能體會到百姓的苦。哪能加入他們,跟著他們一起去害昔日的咱們。這不是忘本嗎?”
顧凱也點著腦袋,在一旁出言附和道。
薛永聽他們這麽說,也是頗為讚同。他昔日也是跑江湖的漢子,時常都是居無定所,吃了上頓沒下頓。不過是這兩年當上柴家的教頭後,才有所改善。自是能體會到普通百姓的不容易。又接著他們的話,繼續說道。
“這兩年,河北天災人禍,苛捐雜稅,早壓的百姓們都喘不過氣來了。可偏偏又跳脫出來這麽一個張迪,做事比官府還要氣人。弄得整個河北諸州是哀聲遍地,民不聊生。百姓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不過他也隻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
“哦!薛大哥也這麽想?”
卞祥聽薛永這麽說,仿佛一下子看到了知己一般。看向薛永,出口問道。
薛永有些尷尬的笑了笑,擺著手繼續說道。
“我哪有這個眼見!都是我們家官人說的。這一來,河北乃軍事重地。張迪在此地舉事。想要做大,幾乎是不可能。想這河北邊軍近二十萬,朝廷讓他們再次防備北方的遼人,一般是不會輕易出兵。可若是張迪逼得緊了,勢頭超出朝廷的控製範圍之內。那這些人一旦動起來,張迪的盟軍豈會是對手!其二,眼下正值初秋。正是豐收的季節。張迪這個時候造反,耽誤了百姓們秋收,毀了地裏的莊稼。百姓們沒有糧草,過活不了。他整個軍中的糧食,又該從何處得。這其三,自是民心。如今這個時候,你再在這河北打聽打聽。他張迪哪還有好名聲。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眼下的大宋朝,所以說這世道多不太平。可這天下大部分人對朝廷還是有敬畏之心,各地效忠之士更是數不勝數。在軍事方麵更是強了,整個大宋朝禁軍號稱百萬。還不算上地方廂軍,蕃軍。由此一看,張迪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占,焉能有獲勝的道理。”
卞祥聽了,嘴上連連稱讚不已。在當時張迪舉事的時候,他就頗不看好張迪。要不是這幾位兄弟每日來遊說自己,再加上他自己心中也是不甘這麽平庸過下去。這才抱著試試的心態,想來這河北先看看。心中也有這麽一個待價而沽的意思。
可到了河北一看呀,心中更是搖頭歎氣。在這心裏,對張迪已經下了死刑。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會幹出一番大事。這兩位兄弟,一路上見了張迪部眾的所作所為。
心裏頭早沒了先前那麽強烈的信心,於是眾人商量一番,自然是不相投了。
他當時覺得張迪失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沒了民心,張迪還談做什麽大事。
此刻聽薛永這麽細細說來,竟有這麽多的原因。不由聽得頻頻點頭,由衷的讚道。
“大官人說的對呀,這每一條都是極其合理,小任真是佩服,佩服。”
卞祥臉上滿是稱讚之色,語氣上也是盡顯對柴進的敬佩之色。
“這麽說來,張迪是必敗無疑了。”
傅祥雖聽不大懂這其中的意思,看著自家大哥滿臉的歡喜之色,也是出口附和著說道。
“那還能有假,你看張迪還有幾分勝算。我這心裏可算是出了口氣,這些天要不是卞祥大哥攔著我,我早都跟他們動刀子了。”
顧愷接著幾人的話後,也是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說到了這裏,薛永直接把話題一挑。出言問道。
“你們幾位不知日後有何打算?是還想迴去繼續做莊稼漢嗎?”
卞祥聽他這麽一說,心中有些意動。已經暗猜到了薛永心中的想法,臉上也露出一絲了激動與興奮之色。
傅祥沒聽說薛永的話中之意,直接就說道。
“也隻能是如此了。要不然,我們也是無路可去呀。”
薛永聽他這麽一說,心下一喜。直言道。
“雖然幾位沒有別的打算,那不如跟我一起去柴府。我一定像咱家官人,好好的推薦幾位。你們也知道我們柴家一直是廣邀天下好漢,來者不拒。我家官人平生也是最喜結交豪傑,幾位要是登門,我家官人自是歡喜不已。”
薛永把這話說完,就把眼睛望向他一直就看好的卞祥。
卞祥心裏麵自是同意。他原本心中都有一番抱負和誌向,豈會甘願一輩子做個莊稼漢。隻是害怕自己的二位兄弟不願意,所以並沒有開口。轉而是把眼往他們二人身上望了一望。
二人看卞祥朝他們望過來,心裏麵自是心領神會。互相對視一眼,說道。
“卞祥大哥,我們二人隻是沒有一點意見。您說怎麽樣咱就怎麽樣,我們哥倆都聽你的。”
“是啊,是啊。咱們都知道自己的本事,一輩子也不會有多大出息。臉皮就厚一點,咱這輩子就抱著卞大哥的大腿了,唯卞大哥唯命是從。”
卞祥見他們二人都一一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向二人各自遞了一個眼神。迴過身來看向薛永,抱拳說道。
“也是薛大哥開了口,那是給我們麵子,我等又豈好拒絕。何況我們對柴大官人早已是仰慕已久,平日裏正愁見都見不到。眼下有這個機會,俺們自然是不會不知抬舉。還請薛大哥,到時候為俺們兄弟幾個引薦一二。小弟在此,先拜謝了。”
“這幾日,觀張迪手下所作所為。這人也不必去見了,實在是名過其實。”
“哼,卞祥大哥,你把話說的太輕了。張迪那廝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表麵上仁義,背地裏卻是做的什麽勾當。就這樣的人,也配稱作是條好漢。”
傅祥憤憤不平,一路上他們看到太多,因為張迪手下迫害而落的無處可去的流民百姓。這心裏麵也把張迪早罵了個遍,現在一說起他來,嘴上自然沒有好話。
“是啊,是啊。咱都是底層莊稼漢出事,也都能體會到百姓的苦。哪能加入他們,跟著他們一起去害昔日的咱們。這不是忘本嗎?”
顧凱也點著腦袋,在一旁出言附和道。
薛永聽他們這麽說,也是頗為讚同。他昔日也是跑江湖的漢子,時常都是居無定所,吃了上頓沒下頓。不過是這兩年當上柴家的教頭後,才有所改善。自是能體會到普通百姓的不容易。又接著他們的話,繼續說道。
“這兩年,河北天災人禍,苛捐雜稅,早壓的百姓們都喘不過氣來了。可偏偏又跳脫出來這麽一個張迪,做事比官府還要氣人。弄得整個河北諸州是哀聲遍地,民不聊生。百姓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不過他也隻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
“哦!薛大哥也這麽想?”
卞祥聽薛永這麽說,仿佛一下子看到了知己一般。看向薛永,出口問道。
薛永有些尷尬的笑了笑,擺著手繼續說道。
“我哪有這個眼見!都是我們家官人說的。這一來,河北乃軍事重地。張迪在此地舉事。想要做大,幾乎是不可能。想這河北邊軍近二十萬,朝廷讓他們再次防備北方的遼人,一般是不會輕易出兵。可若是張迪逼得緊了,勢頭超出朝廷的控製範圍之內。那這些人一旦動起來,張迪的盟軍豈會是對手!其二,眼下正值初秋。正是豐收的季節。張迪這個時候造反,耽誤了百姓們秋收,毀了地裏的莊稼。百姓們沒有糧草,過活不了。他整個軍中的糧食,又該從何處得。這其三,自是民心。如今這個時候,你再在這河北打聽打聽。他張迪哪還有好名聲。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眼下的大宋朝,所以說這世道多不太平。可這天下大部分人對朝廷還是有敬畏之心,各地效忠之士更是數不勝數。在軍事方麵更是強了,整個大宋朝禁軍號稱百萬。還不算上地方廂軍,蕃軍。由此一看,張迪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占,焉能有獲勝的道理。”
卞祥聽了,嘴上連連稱讚不已。在當時張迪舉事的時候,他就頗不看好張迪。要不是這幾位兄弟每日來遊說自己,再加上他自己心中也是不甘這麽平庸過下去。這才抱著試試的心態,想來這河北先看看。心中也有這麽一個待價而沽的意思。
可到了河北一看呀,心中更是搖頭歎氣。在這心裏,對張迪已經下了死刑。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會幹出一番大事。這兩位兄弟,一路上見了張迪部眾的所作所為。
心裏頭早沒了先前那麽強烈的信心,於是眾人商量一番,自然是不相投了。
他當時覺得張迪失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沒了民心,張迪還談做什麽大事。
此刻聽薛永這麽細細說來,竟有這麽多的原因。不由聽得頻頻點頭,由衷的讚道。
“大官人說的對呀,這每一條都是極其合理,小任真是佩服,佩服。”
卞祥臉上滿是稱讚之色,語氣上也是盡顯對柴進的敬佩之色。
“這麽說來,張迪是必敗無疑了。”
傅祥雖聽不大懂這其中的意思,看著自家大哥滿臉的歡喜之色,也是出口附和著說道。
“那還能有假,你看張迪還有幾分勝算。我這心裏可算是出了口氣,這些天要不是卞祥大哥攔著我,我早都跟他們動刀子了。”
顧愷接著幾人的話後,也是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說到了這裏,薛永直接把話題一挑。出言問道。
“你們幾位不知日後有何打算?是還想迴去繼續做莊稼漢嗎?”
卞祥聽他這麽一說,心中有些意動。已經暗猜到了薛永心中的想法,臉上也露出一絲了激動與興奮之色。
傅祥沒聽說薛永的話中之意,直接就說道。
“也隻能是如此了。要不然,我們也是無路可去呀。”
薛永聽他這麽一說,心下一喜。直言道。
“雖然幾位沒有別的打算,那不如跟我一起去柴府。我一定像咱家官人,好好的推薦幾位。你們也知道我們柴家一直是廣邀天下好漢,來者不拒。我家官人平生也是最喜結交豪傑,幾位要是登門,我家官人自是歡喜不已。”
薛永把這話說完,就把眼睛望向他一直就看好的卞祥。
卞祥心裏麵自是同意。他原本心中都有一番抱負和誌向,豈會甘願一輩子做個莊稼漢。隻是害怕自己的二位兄弟不願意,所以並沒有開口。轉而是把眼往他們二人身上望了一望。
二人看卞祥朝他們望過來,心裏麵自是心領神會。互相對視一眼,說道。
“卞祥大哥,我們二人隻是沒有一點意見。您說怎麽樣咱就怎麽樣,我們哥倆都聽你的。”
“是啊,是啊。咱們都知道自己的本事,一輩子也不會有多大出息。臉皮就厚一點,咱這輩子就抱著卞大哥的大腿了,唯卞大哥唯命是從。”
卞祥見他們二人都一一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向二人各自遞了一個眼神。迴過身來看向薛永,抱拳說道。
“也是薛大哥開了口,那是給我們麵子,我等又豈好拒絕。何況我們對柴大官人早已是仰慕已久,平日裏正愁見都見不到。眼下有這個機會,俺們自然是不會不知抬舉。還請薛大哥,到時候為俺們兄弟幾個引薦一二。小弟在此,先拜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