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張麻子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 作者:三才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自成和陳永福帶領兩千五百人卷起陣陣塵土,絲毫不理會右翼過來的五百明軍,一路狂奔向東而去。
張麻子他們六個人尾隨著跟了過去。
“老大,怎麽辦?”一名騎士問道。
張麻子眼睛一翻,“射箭打不透!我們隻能衝過去肉搏!”
“兄弟們,不要管戰馬的死活了,衝過去用繩子套!”
六人立刻從馬鞍上取出繩索,在端頭打了一個活結。這些繩索是他們準備戰後捆綁俘虜的。沒想到今天提前派上了用場。
因為人、馬護甲超高,李自成殿後的騎兵根本不鳥張麻子他們六人,繼續埋頭狂奔。
“散開!準備丟繩子!”張麻子大叫道。
距離闖賊殿後的騎兵不足五步的時候,六根帶著套索的繩子飛了過去。
六名闖賊騎兵的脖子被繩索端頭的活結牢牢套住了。活結和死結不同,死結隻要尺寸和大小不合適,就不容易套中目標。但是活結可以先做大一點,然後用力拉扯就會越來越緊。
六名闖賊騎兵驚慌失措起來,他們試圖用手將繩套從頭上取出來。但張麻子他們以超快的速度迅速拉扯繩子,很快就勒緊了他們的脖子。
無法唿吸、極度的恐慌讓這六名闖賊騎兵很快失去了意識,手一鬆,一個個被繩子拉落馬下。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張麻子他們騎著馬拖著這六人跑了一會兒,六人很快氣絕身亡。
後隊發生的事情被接力傳送到了前麵的李自成那裏。
“不準停留!違令者殺無赦!”李自成狂怒。
“向後傳令,後隊五百人一百人一組、迴頭輪流射箭!”
“全軍開始換馬!”李自成大叫道,鬆開手中的韁繩,縱身一個飛撲,跳到了副馬身上。李自成早年間在驛站打雜,在兩匹馬之間換位置這種把戲那可是相當熟練。
陳永福和身後的騎兵訓練有素、騎術了得,也紛紛效仿李自成的動作,一個個都跳到了隨行的副馬背上。
副馬背上這一路過來一直是空的,這下陡然承重,吃了一驚,四蹄翻飛,跑得更快了。後隊的五輪騎射後,除了張麻子,其餘五人全部被射成了刺蝟。
後麵不遠處的崇禎等人驚呆了,李自成這股軍隊戰力真的彪悍,恐怕隻有吳國貴的家丁營可以與之媲美。
隻有張麻子比較機靈,當看到闖賊殿後的騎兵轉身射箭時,他單手扳著馬鞍,以極快的速度懸掛到戰馬身體一側,當箭雨襲來時,他的人已經藏在馬腹下麵了,兩隻腳倒掛在馬鞍上。
“喊話讓他迴來吧!”崇禎看向李若鏈,“左翼還有巴克永他們五百人,他們善射,多少能夠延緩一下闖賊的速度。”
李若鏈對身邊百餘名騎兵命令道:“放箭,掩護張麻子!”
百餘支箭矢嗖嗖嗖激射而出,雖然不能傷到闖賊,但是總算讓對方射箭的勢頭慢了些。張麻子瞅準機會,就地滾落馬下,在地上車輪般轉了好幾個圈子後才停了下來。
他的戰馬左腿中了一箭,所幸傷口不深,感知到主人落馬,便慢慢停了下來。張麻子又伏低身子跑到戰馬前,拔下馬腿上的箭矢,撕下戎服將戰馬腿上的傷口緊緊裹住。
完成這些動作後,張麻子看到前麵有一匹戰馬尚未受傷,但已經減慢了速度。張麻子箭一般竄了過去,崇禎他們趕到時,張麻子已經翻身上馬。
“張麻子,好樣的!迴頭朕提拔你在軍中做騎術總教頭!”
“謝陛下!”
“張麻子,朕看李自成他們的戰馬和我們的不同,似乎又有耐力,又比我們的蒙古馬高大一些,這是為何?”崇禎問道。
“迴陛下,他們騎的應該是河曲馬。中短距離我們跑不過,但是長途行軍,還是我們的蒙古馬耐力強。”張麻子道。
是了,崇禎想起李自成曾經在青海、甘肅一帶活動過,那裏盛產河曲馬。蒙古馬雖然矮小,但是在耐力、進退方麵要優於其他馬種。馬的耐力好,這也是為什麽當年成吉思汗和他的兒子們從蒙古一路橫掃到歐洲的重要原因。
“雖然我們沒法阻擋他們,但是看時辰,劉希堯他們應該過了金河了。”李若鏈道。
崇禎沒有說話,他在想巴克永他們那五百人能否阻擋李自成這兩千五百人哪怕半刻鍾。
遠處,左翼方向。巴克永他們采取了蒙古人經典的風箏戰術,遠遠跟著李自成的騎兵隊伍,不停放箭。巴克永麾下這五百人包括他親自訓練的嫡係軍士,射箭的本領在整個關寧騎兵中遙遙領先。
他們專挑闖賊騎兵的腋窩射擊。這純粹是技術活。因為隻有當闖賊騎兵舉手揚鞭打馬的時候才會露出腋窩,要想射中,眼力和預判力必須相當給力。
巴克永麾下的騎兵不喜歡三眼火銃,他們人人背兩個箭壺,每個箭壺中至少有八十支箭矢,加起來一百六十支箭矢屬於量大管飽的那種。
三輪射擊後,李自成左翼方向的騎兵跌落在地的大概有五十名。
“向後傳令,左邊的人不要揚鞭打馬,向左邊曲肘舉起小圓盾,跟著大部隊走就行!”李自成看出了端倪,命令道。
簡單的應對後,巴克永他們的風箏戰術失效了。
崇禎騎在戰馬上,心潮澎湃,風馳電掣的騎兵生活令他很爽,但是也很痛。
從京師突圍到現在,他發現自己的兩股之間,已經磨破了皮,很多地方還沒有結繭子,騎在馬上傷口處疼得令他冷汗直冒。穿越前他一直以為騎馬打仗很爽,可是現實情況是,如果不是足夠皮糙肉厚,光是皮膚和肌肉的磨損就足夠將一個人折磨瘋。
但是他不能放棄,哪怕他現在感覺到腿上已經在開始流血,也不能喊疼。他是大明的天子,他如果慫了,就不要想著絕地翻盤了。
“闖王,左右兩翼的明軍都好像放棄了,他們速度慢下來了!”陳永福一邊迴頭觀察,一邊對李自成說道。
李自成似乎在想別的事情,“老陳,你說要是崇禎那個家夥不派大股騎兵和我們硬拚,而是在前麵某個地方步兵和我們打消耗,該怎麽辦?”
“不能吧。我們這支騎兵的戰鬥力想必他們的探馬已經稟報給了崇禎。除非他們在短時間內構築強大的陷馬坑、拒馬樁,否則他們的步兵別想討到便宜。”
此時前方一處凸起來的緩坡阻擋了視線,但不遠處就是河灘。
“河灘處戰馬容易陷入沙灘,老陳你去左翼帶一半人找地方強渡金河。本王自帶另外一半人馬去右翼渡河。”
“渡河後如果發現敵人,隻要不是大規模騎兵,一概不管、不打、不追!”
“記住了,今天我們的唯一目標是打掉崇禎和吳三桂在這一帶的騎兵。”
陳永福一揮手,一千兩百人跟隨他奔向左前方而去。
兩刻鍾後,陳永福派親兵前來匯報:“稟闖王,陳將軍那邊發現一支運糧的民夫隊伍,有好多糧食。他們正在涉水過河!”
“陳將軍小範圍突擊了一下,五千多運糧民夫立刻跑了!”
李自成臉色大變,“趕緊迴去傳令,命令陳永福不準去搶糧!”
“要他們趕快渡河!快!”
張麻子他們六個人尾隨著跟了過去。
“老大,怎麽辦?”一名騎士問道。
張麻子眼睛一翻,“射箭打不透!我們隻能衝過去肉搏!”
“兄弟們,不要管戰馬的死活了,衝過去用繩子套!”
六人立刻從馬鞍上取出繩索,在端頭打了一個活結。這些繩索是他們準備戰後捆綁俘虜的。沒想到今天提前派上了用場。
因為人、馬護甲超高,李自成殿後的騎兵根本不鳥張麻子他們六人,繼續埋頭狂奔。
“散開!準備丟繩子!”張麻子大叫道。
距離闖賊殿後的騎兵不足五步的時候,六根帶著套索的繩子飛了過去。
六名闖賊騎兵的脖子被繩索端頭的活結牢牢套住了。活結和死結不同,死結隻要尺寸和大小不合適,就不容易套中目標。但是活結可以先做大一點,然後用力拉扯就會越來越緊。
六名闖賊騎兵驚慌失措起來,他們試圖用手將繩套從頭上取出來。但張麻子他們以超快的速度迅速拉扯繩子,很快就勒緊了他們的脖子。
無法唿吸、極度的恐慌讓這六名闖賊騎兵很快失去了意識,手一鬆,一個個被繩子拉落馬下。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張麻子他們騎著馬拖著這六人跑了一會兒,六人很快氣絕身亡。
後隊發生的事情被接力傳送到了前麵的李自成那裏。
“不準停留!違令者殺無赦!”李自成狂怒。
“向後傳令,後隊五百人一百人一組、迴頭輪流射箭!”
“全軍開始換馬!”李自成大叫道,鬆開手中的韁繩,縱身一個飛撲,跳到了副馬身上。李自成早年間在驛站打雜,在兩匹馬之間換位置這種把戲那可是相當熟練。
陳永福和身後的騎兵訓練有素、騎術了得,也紛紛效仿李自成的動作,一個個都跳到了隨行的副馬背上。
副馬背上這一路過來一直是空的,這下陡然承重,吃了一驚,四蹄翻飛,跑得更快了。後隊的五輪騎射後,除了張麻子,其餘五人全部被射成了刺蝟。
後麵不遠處的崇禎等人驚呆了,李自成這股軍隊戰力真的彪悍,恐怕隻有吳國貴的家丁營可以與之媲美。
隻有張麻子比較機靈,當看到闖賊殿後的騎兵轉身射箭時,他單手扳著馬鞍,以極快的速度懸掛到戰馬身體一側,當箭雨襲來時,他的人已經藏在馬腹下麵了,兩隻腳倒掛在馬鞍上。
“喊話讓他迴來吧!”崇禎看向李若鏈,“左翼還有巴克永他們五百人,他們善射,多少能夠延緩一下闖賊的速度。”
李若鏈對身邊百餘名騎兵命令道:“放箭,掩護張麻子!”
百餘支箭矢嗖嗖嗖激射而出,雖然不能傷到闖賊,但是總算讓對方射箭的勢頭慢了些。張麻子瞅準機會,就地滾落馬下,在地上車輪般轉了好幾個圈子後才停了下來。
他的戰馬左腿中了一箭,所幸傷口不深,感知到主人落馬,便慢慢停了下來。張麻子又伏低身子跑到戰馬前,拔下馬腿上的箭矢,撕下戎服將戰馬腿上的傷口緊緊裹住。
完成這些動作後,張麻子看到前麵有一匹戰馬尚未受傷,但已經減慢了速度。張麻子箭一般竄了過去,崇禎他們趕到時,張麻子已經翻身上馬。
“張麻子,好樣的!迴頭朕提拔你在軍中做騎術總教頭!”
“謝陛下!”
“張麻子,朕看李自成他們的戰馬和我們的不同,似乎又有耐力,又比我們的蒙古馬高大一些,這是為何?”崇禎問道。
“迴陛下,他們騎的應該是河曲馬。中短距離我們跑不過,但是長途行軍,還是我們的蒙古馬耐力強。”張麻子道。
是了,崇禎想起李自成曾經在青海、甘肅一帶活動過,那裏盛產河曲馬。蒙古馬雖然矮小,但是在耐力、進退方麵要優於其他馬種。馬的耐力好,這也是為什麽當年成吉思汗和他的兒子們從蒙古一路橫掃到歐洲的重要原因。
“雖然我們沒法阻擋他們,但是看時辰,劉希堯他們應該過了金河了。”李若鏈道。
崇禎沒有說話,他在想巴克永他們那五百人能否阻擋李自成這兩千五百人哪怕半刻鍾。
遠處,左翼方向。巴克永他們采取了蒙古人經典的風箏戰術,遠遠跟著李自成的騎兵隊伍,不停放箭。巴克永麾下這五百人包括他親自訓練的嫡係軍士,射箭的本領在整個關寧騎兵中遙遙領先。
他們專挑闖賊騎兵的腋窩射擊。這純粹是技術活。因為隻有當闖賊騎兵舉手揚鞭打馬的時候才會露出腋窩,要想射中,眼力和預判力必須相當給力。
巴克永麾下的騎兵不喜歡三眼火銃,他們人人背兩個箭壺,每個箭壺中至少有八十支箭矢,加起來一百六十支箭矢屬於量大管飽的那種。
三輪射擊後,李自成左翼方向的騎兵跌落在地的大概有五十名。
“向後傳令,左邊的人不要揚鞭打馬,向左邊曲肘舉起小圓盾,跟著大部隊走就行!”李自成看出了端倪,命令道。
簡單的應對後,巴克永他們的風箏戰術失效了。
崇禎騎在戰馬上,心潮澎湃,風馳電掣的騎兵生活令他很爽,但是也很痛。
從京師突圍到現在,他發現自己的兩股之間,已經磨破了皮,很多地方還沒有結繭子,騎在馬上傷口處疼得令他冷汗直冒。穿越前他一直以為騎馬打仗很爽,可是現實情況是,如果不是足夠皮糙肉厚,光是皮膚和肌肉的磨損就足夠將一個人折磨瘋。
但是他不能放棄,哪怕他現在感覺到腿上已經在開始流血,也不能喊疼。他是大明的天子,他如果慫了,就不要想著絕地翻盤了。
“闖王,左右兩翼的明軍都好像放棄了,他們速度慢下來了!”陳永福一邊迴頭觀察,一邊對李自成說道。
李自成似乎在想別的事情,“老陳,你說要是崇禎那個家夥不派大股騎兵和我們硬拚,而是在前麵某個地方步兵和我們打消耗,該怎麽辦?”
“不能吧。我們這支騎兵的戰鬥力想必他們的探馬已經稟報給了崇禎。除非他們在短時間內構築強大的陷馬坑、拒馬樁,否則他們的步兵別想討到便宜。”
此時前方一處凸起來的緩坡阻擋了視線,但不遠處就是河灘。
“河灘處戰馬容易陷入沙灘,老陳你去左翼帶一半人找地方強渡金河。本王自帶另外一半人馬去右翼渡河。”
“渡河後如果發現敵人,隻要不是大規模騎兵,一概不管、不打、不追!”
“記住了,今天我們的唯一目標是打掉崇禎和吳三桂在這一帶的騎兵。”
陳永福一揮手,一千兩百人跟隨他奔向左前方而去。
兩刻鍾後,陳永福派親兵前來匯報:“稟闖王,陳將軍那邊發現一支運糧的民夫隊伍,有好多糧食。他們正在涉水過河!”
“陳將軍小範圍突擊了一下,五千多運糧民夫立刻跑了!”
李自成臉色大變,“趕緊迴去傳令,命令陳永福不準去搶糧!”
“要他們趕快渡河!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