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英定睛看著李自成,眼角的淚滴忍不住流了出來。


    這個男人看到漂亮的女人都要霸占,十分惡劣,無數次讓高桂英傷心落淚。但這些年在戰場上一起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這種情分高桂英無論如何沒法割舍。


    當然最重要的是,她高桂英上了李自成的賊船,如果李自成噶了或者下台了,下麵的弟兄們要上位,第一個就要收拾她。


    所以,從理論上講,大順軍中高桂英是李自成唯一不會背叛他的盟友。


    “闖王,皇宮中的溫柔鄉你舍得離開?”高桂英語氣毫不客氣,一點麵子不給。


    “夫人,現在不是說這些小事的時候。”


    “你在北京城玩女人,整個人都快虛脫致死了。心中還有別的大事嗎?”高桂英繼續出言譏諷。她雖然要維護李自成的利益,但是潛意識中還是忍不住恨他,恨不得把他閹了。


    李岩在旁靜靜觀察李自成的麵色,白如窗紙,眼窩深陷,嘴唇烏中帶紫,額頭虛汗直冒。李岩心中暗暗歎息,如果再不遠離女色,李自成距離死亡不遠了。


    “不知道闖王是何時蘇醒的?是不是那個竇妃又把你伺候得很爽、又有了精神頭了?”高桂英嘴上毫不留情,繼續輸出。


    李自成一張白臉頓時漲紅,受過傷的左眼突然感到劇烈疼痛。


    “你和李公子商議怎麽收拾劉宗敏的親兵之時,本王已經醒了。”


    李自成強壓怒氣,耐著性子說道:“大敵當前,不要作死了!”


    “從崇禎出逃那日到現在,整個形勢都不對了。崇禎和他的官軍完全和往日已經不同了!我們必須搞清楚狀況了再決戰!”


    往日那種決斷力、判斷力在李自成身上開始恢複了。自從潼關被孫傳庭設伏打殘後,李自成便發誓不打沒有把握的仗了。北京城的花花世界的確讓他差點廢掉,但好在一場重病讓他及時醒悟過來。


    “李岩,你帶領一萬步兵斷後,不可輕易出擊,強弓硬弩紮住陣腳,緩緩撤退!”


    “夫人,其餘大軍即刻調頭!違令者斬!”


    大順軍中開始鬧騰了起來,幾萬的大軍要想調頭,可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命令一層層下達,誰先撤、誰居中、誰斷後、兩翼誰護衛、前方誰探查、方圓數裏內敵情誰搜集匯總等等,都需要時間。


    很多軍士開始不停抱怨,不少中下級軍官也是心中不滿。這麽多人說出城就出城,可一箭未放說撤就撤,真特麽折騰人。


    崇禎早前釋放迴去的俘虜已經將這幾日大順軍接連損兵折將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大順軍中。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大順恐怕不行了。闖王愛將李雙喜被斬,劉芳亮、辛思忠、穀可成被俘,劉希堯投降官軍當了平順伯。


    占了北京城後,銀子都被當官的拿了,大頭兵根本沒有撈到什麽油水。好看的女人也是當官的先享用。至於糧食,北京城的百姓和官員無論怎麽嚴刑拷打,好像真的沒有多少糧食可以再拿出來了。


    各種負麵的、消極的言論在整個大軍中肆意宣發。


    李自成在一部分軍士的陪同下,率先撤了迴去。


    混在闖賊大軍中的那一千人此時也是把握不定,到底是現在就發難,還是再等等。劉希堯傳達的意思是:崇禎希望他們自己決定,但是不能沒有行動。沒有行動,不但許諾的銀子沒有了,以後也不會再接受他們迴歸朝廷。


    ……


    薊州城西門外。


    投降的俘虜已經清點完畢。


    除去戰死的、受傷不能作戰的、綜合素質太差被淘汰的,還有戰鬥力的騎兵大約三千人、步兵大約五千人。怎麽處理這些人,吳三桂沒有底。剛剛歸降朝廷,這八千人就像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大明如虎添翼,用不好隨時會反噬。


    “報!”一名斥候連人帶馬、全身是汗,飛奔而至。


    “稟陛下,薊州城南麵三裏處,發現一萬五千人規模的闖賊騎兵。”


    吳三桂眉毛忍不住抖動了一下,這個時候對方的生力軍殺過來,如何應對?王承恩也是滿臉的焦急之色,他沒有太多領兵打仗的經驗,心中隻有一個想法:誰要傷害陛下,他王承恩一定用身體擋在前麵!


    “他們統兵的是誰?”


    “迴陛下,騎兵的舌頭不太好抓,我和弟兄們看了半天,發現他們打的旗號除了‘闖’字旗外,還有很多‘張’字旗。”


    “他們軍中有沒有孩兒兵?”


    “迴陛下,沒有發現。都是青壯年騎兵。”


    “知道了。再談再報!”


    崇禎腦海中搜索著穿越前的記憶,斷定這股騎兵的統帥應該是張能,孩兒兵統帥是張鼐。曆史記載張能在李自成死後繼續堅持和建奴對抗,最後病逝於廣西。


    崇禎欣賞大順將領的唯一標準就是:這些人敢和建奴的精銳在野外對拚。這種軍事素養是很多大明將領所不具備的。


    “平西伯,大伴,你們知道朕為什麽不怕闖賊人多嗎?”崇禎突然問道。


    “臣不知,請陛下訓導!”吳三桂是真的不知道崇禎為何有這份膽色。他十七歲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但是他地位越高、日子越舒坦,越不願意玩命。


    “皇爺,”王承恩道,“陛下乃大明真龍天子,這些反賊都是烏合之眾。此前的將帥們瞻前顧後、患得患失,賊勢自然就做大了。”


    崇禎笑而不答,作為穿越者,他雖然沒有那種叮的一聲的係統,但是無論闖賊,還是建奴,真正有多少精銳兵力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李自成真正的騎兵精銳,一部分李雙喜統帶,一部分李過統帶。這兩支騎兵都已經成了曆史。剩餘的騎兵他崇禎還真的不慫。


    另外最真實的原因是,李自成快速拿下整個北方,不是軍事上有多麽過硬,而是在瘟疫、旱災、貪官汙吏的三重打擊下,李自成畫出“均田免糧”的大餅,很多百姓願意參加李自成的大軍。


    在這種情況下,闖賊的人數急劇膨脹,欠餉少糧的官軍自然很容易被嚇破膽。


    “平西伯,傳令那三千俘虜騎兵,即刻向薊州城西北方向全速行軍,他們的目的不是去打仗,而是去喊話、傳話!”


    “遇到闖賊大軍,就高喊,“大明皇帝有旨,放下武器,既往不咎,每人發銀十兩、分地一百五十畝!”


    “陛下,如此一來,隻怕他們有可能會重新迴歸闖賊大軍。”吳三桂勸諫道。


    “無妨。這些騎兵的戰力朕看不上。目前糧食不夠,朕不怕他們迴歸反賊隊伍。”


    “如果實在擔心,朕命你下令他們把盔甲、護甲和武器全都留下來。”


    “沒有武器和護甲,他們去喊話隻怕會被屠殺。可是如果他們真的去喊話,然後又迴來複命,該如何處置?”吳三桂問道。


    “那就把他們當成自己人來用!該分的地,一視同仁都給!”


    “明日朕會給這三千人每人發二兩賞銀!”


    “你帶上一千名騎兵策應他們!”


    吳三桂領命而去。


    馬蹄聲響,工兵營統領張伯宗拍馬趕到。


    “陛下,西北方向的高桂英好像不大對勁,他們留下了大概一萬名的步兵,其餘人都開始後撤了。”


    “他們往哪個方向在撤?”


    “迴陛下,看樣子是三河方向。”


    崇禎判斷田虎大軍的覆滅讓高桂英那邊心中起了保存實力的心思,大順陣營那邊沒有太多軍隊可以成建製敗亡了。


    這些反賊們終於知道害怕了!大明反擊的時候要到了!崇禎很振奮,在他內心,這些造反的人都是被逼無奈,他不願意殺他們。他更想山海關以東的廣闊區域去痛擊建奴。


    “皇爺,西北方向燃起了三道狼煙!”王承恩舉手示意道。


    崇禎哈哈大笑,這就是闖賊南邊騎兵的進攻信號,“張能啊,快到朕碗裏來!高桂英那邊要拋棄你了!你就是炮灰和犧牲品!”


    王承恩不解,“萬一這狼煙信號是高桂英那邊也要發動大規模突襲呢?”


    張伯宗道:“無妨,即便西北方向的高桂英也來夾攻,我布下的阻擋工事,他們不到明天早上絕對過不來!”


    崇禎道:“十幾萬軍隊的戰損,他們也該收斂一陣了。”崇禎做出這種判斷的依據是,穿越前的史料讓他很懂李自成:


    這是一個小富即安、缺乏戰略謀劃的人,他遭遇重大挫折後必定首先想到的就是逃跑。如果高桂英這一戰再輸,甚至哪怕和大明打個平手,後續的潰敗就是連鎖反應。


    李自成那種賭運氣的一波流打法,讓他輸不起了。


    “張伯宗,那邊五千投降的俘虜步兵,你暫時去接管四千人。朕撥給你一百名錦衣衛,去擔任百戶、千戶。”


    “你領著他們繼續在西邊、西北方向、大規模挖掘陷坑、堆積木柴並放火。朕還是要做個萬全之策,防止闖賊改變主意從西北方向衝過來。”


    “萬一闖賊大軍打來,你的五千工兵營和這四千俘虜兵,要抵擋兩個時辰!”


    張伯宗施禮完畢,領著一百名錦衣衛去安排那五千名步兵俘虜挖坑去了。


    “虎豹營全體將士聽令!原地重新結陣!防止大隊賊兵來襲!”


    “巴克永,剩餘的這一千步兵俘虜你接管,讓他們放下武器、脫下盔甲,向著南邊張能那邊跑。違令者背後射殺!”


    “不是讓他們去送死!朕要讓他們去喊話。喊完話迴來登記名冊,明日領賞銀二兩!”


    “喊話內容:高桂英已撤軍、你們是炮灰!”


    “孫文煥,你部全體出動,在巴克永所部兩翼壓陣!”


    “目標:活捉張能!”


    “大伴,打旗語傳令城頭信號兵,燃放狼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才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才棍並收藏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