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薑鑲借兵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 作者:三才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西,大同,大順留守衙門。
遠在大同的薑鑲並沒有想到他的前老板崇禎皇帝此時正在算計他。
他原本以為主動投降大順後,李自成會給他更高的官職作為迴報。但他卻差點丟了命,山西的軍政實權掌握在張天琳手中。
因為李自成拿下大同後委任自己的老鄉張天琳擔任山西留守,薑鑲之前掌握的三萬明軍全部被打散,他此時已成為光杆司令。
薑鑲在曆史上沒有吳三桂有名,但是他的舉動卻成了大明、大順、建奴三方勢力氣運的轉折點。
薑鑲,陝西榆林人,是崇禎末年掛鎮朔將軍印的大同總兵官。
根據《朔州誌》的記載,薑鑲家族世代為明將,絕對算武備世家,他們打過建奴、戰過蒙古、剿過流寇,功勳卓著。
如果說吳三桂、祖大壽家族是遼東的軍閥,那麽薑氏家族就是山、陝一帶的軍閥:
薑鑲的兄長薑讓曾經擔任陝西榆林總兵,弟弟薑瑄為山西陽和副總兵,薑鑲本人則是大同鎮總兵。他們很多親族、鄉黨、故舊都在軍中任職。
當李自成正在攻打寧武關的時候,薑鑲在大同按兵不動、拒絕支援,同時還公然派人聯絡李自成。寧武關的周遇吉一死,他立刻在大同投降了李自成。
薑鑲的這次投降直接加速了大明的滅亡。
但李自成覺得薑鑲不是什麽好鳥,一箭未發、一炮未放就投降,最重要的是,李自成覺得薑氏家族樹大根深,不好控製,當場就想斬殺掉薑鑲。
李自成的手下張天琳替他求了情,薑鑲才撿迴來一條命。
後來李自成從山海關敗退後,薑鑲帶領薑讓、薑瑄立刻背刺大順軍,就地反水。如果薑鑲這次選擇忠於李自成,那麽建奴不可能快速搞定北方。
再後來他幹脆投降了建奴,但多爾袞讓阿濟格進駐大同,薑鑲感覺到了危險,又背刺了建奴。多爾袞派遣了八位王爺、郡王級別的人物領兵打了一年多,薑鑲這次打死也不投降了,最後大同糧草斷絕,薑氏三兄弟被部下楊振威帶兵殺死。
薑鑲這輩子三次背叛,每次都沒有踩準點,真的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後世評價他,與其三次反水,還不如學周遇吉,始終忠於大明,在大同死磕李自成,左右是個死,還能青史留名。
……
薑鑲今天特意來拜見張天琳準備向他告假一段時間。
“恩公,”薑鑲向山西留守張天琳施禮道,“在下日前收到家書,舍弟薑瑄病篤,恐怕不久將撒手人寰,在下心如刀絞,想去陽和道探視一番,故此特來向張節度使告假幾日。”
張天琳是李自成的老鄉,也是當年李自成麾下十八騎之一。他為人忠厚、仗義,上次在闖王手下救了薑鑲一命後,對薑鑲更是照顧有加。
但另一方麵,張天琳也有自己的算盤:
闖王大軍離開山西去攻打北京城,要徹底掌控山西,單單靠他張天琳本部這點人馬遠遠不夠。無論是彈壓以前的明軍降兵,還是控製山西當地的明朝官府、士紳,絕對離不開薑家。
“老薑,你我兄弟相稱為宜,以後休得叫我恩公,更別叫我節度使!”
“既是令弟薑瑄病重,這個假我準了。陽和道距離大同鎮也不遠,你即刻收拾出發吧。”
按照明代大同鎮軍事層級設定,大同鎮下設四道九路,薑瑄所在的陽和道即為四道之一。
薑鑲臉上感激之色溢於言表,恨不得下跪感謝張天琳。張天琳急忙伸手扶起薑鑲。
“令兄薑讓還在榆林統兵鎮守,我是否派人也通知一聲?”張天琳關切地問。
“多謝張兄!今早我已經派家仆趕往榆林了。”
張天琳向後堂大喊道:“張黑臉,把我那匹黃驃馬給薑總兵牽過來!”
張黑臉是張天琳的親兵統領,也是張天琳的結拜弟兄,是一個心直口快的家夥。他驚訝道:“張將軍,我沒聽錯吧?這可是闖王親賜的良馬!”
薑鑲連忙推辭道:“萬萬不可,這黃驃馬乃是闖王贈與張兄的坐騎,在下無功不受祿,怎敢僭越!”
“老薑,不必多言。你我都是好兄弟,一匹馬算得了什麽。”
“黑臉,就你話多,快去!”
“得令!”張黑臉說完就大步流星出了大堂,去馬棚中牽馬去了。
張黑臉很快將黃驃馬牽到了大堂外。薑鑲匆匆別過張天琳,跨馬雞翅而去。
馬蹄聲漸漸消失在遠處,後堂內閃出一個人來,正是張天琳的副手兼結義兄弟柯天相。
“大哥,你就這樣放他走了?”柯天相質疑道。
“怎麽,二弟你還在懷疑薑鑲有二心?”張天琳有點不滿了。不知道怎麽迴事,自從薑鑲投降後,大順這邊所有人都覺得此人極不可靠。
張黑臉也道:“大哥,我和二哥都覺得薑鑲這人城府頗深。千萬不要著了他的道。”
“可是他說薑瑄病重,我能不讓他過去探視嗎?”張天琳反問道。
張天琳伸手分別拍了拍柯天相和張黑臉的肩膀,“我說兩位老弟,不要胡思亂想了。他薑鑲的命是我從闖王那裏救下來的,不可能沒有感恩之心。”
“況且,最重要的是,我本部人馬就咱幾個手頭的三千多人。沒有薑鑲的幫助,別指望外麵那三萬降兵能乖乖聽話。”
“再說,陽和道薑瑄那邊,也有我們的人看著。出不了亂子。”
城外,薑鑲領著幾名心腹家丁一路飛奔到一處荒野中才停下。除了這幾名家丁,薑鑲在大同已經沒法統兵、調兵。
再過兩個時辰,天就要黑了。
薑鑲抬頭看了看方向,從懷中摸出一封信,“丁三,你一個人去陽和道,偷偷混到軍營中找到薑瑄副總兵,把信送給他後就迴來。”
“從這裏到陽和道,大概八十裏,明日此時你差不多可以返迴。”
“陽和道那邊也有張天琳他們的人,信肯定會被他們搜查。信是我以大哥薑讓的名義寫的普通家信,隨便他們看。”
“你的真正目的是口頭告訴吾弟薑瑄:讓他把手下兩千名家丁,以剿匪的名義設法調到大同東邊的老虎山一帶,備足口糧,兩月內,一旦有事,隨時殺進大同城!”
丁三接過密信,向著東北方向策馬而去。
“丁四,去老虎山找到山大王曹金剛,他是我的鐵杆小弟,讓他這幾日帶幾百人去陽和周邊打砸搶一波。等到薑瑄的剿匪隊伍出來後,就馬上撤迴去。”
丁四接了令,騎著馬直奔老虎山。
“其餘的人,走,跟老子北上找蒙古人去!”
除了弟弟的兩千家丁營、除了山西其他地方的地方軍外,薑鑲還要找蒙古人借兵。
大同鎮本來就是用來對付蒙古部落的。這些年下來,薑鑲和蒙古人關係打得火熱。
薑鑲相信,隻要控製住大同城,同時和蒙古人結盟,那麽在這個亂世中,說不定還真的能夠蹚出點名堂來。
遠在大同的薑鑲並沒有想到他的前老板崇禎皇帝此時正在算計他。
他原本以為主動投降大順後,李自成會給他更高的官職作為迴報。但他卻差點丟了命,山西的軍政實權掌握在張天琳手中。
因為李自成拿下大同後委任自己的老鄉張天琳擔任山西留守,薑鑲之前掌握的三萬明軍全部被打散,他此時已成為光杆司令。
薑鑲在曆史上沒有吳三桂有名,但是他的舉動卻成了大明、大順、建奴三方勢力氣運的轉折點。
薑鑲,陝西榆林人,是崇禎末年掛鎮朔將軍印的大同總兵官。
根據《朔州誌》的記載,薑鑲家族世代為明將,絕對算武備世家,他們打過建奴、戰過蒙古、剿過流寇,功勳卓著。
如果說吳三桂、祖大壽家族是遼東的軍閥,那麽薑氏家族就是山、陝一帶的軍閥:
薑鑲的兄長薑讓曾經擔任陝西榆林總兵,弟弟薑瑄為山西陽和副總兵,薑鑲本人則是大同鎮總兵。他們很多親族、鄉黨、故舊都在軍中任職。
當李自成正在攻打寧武關的時候,薑鑲在大同按兵不動、拒絕支援,同時還公然派人聯絡李自成。寧武關的周遇吉一死,他立刻在大同投降了李自成。
薑鑲的這次投降直接加速了大明的滅亡。
但李自成覺得薑鑲不是什麽好鳥,一箭未發、一炮未放就投降,最重要的是,李自成覺得薑氏家族樹大根深,不好控製,當場就想斬殺掉薑鑲。
李自成的手下張天琳替他求了情,薑鑲才撿迴來一條命。
後來李自成從山海關敗退後,薑鑲帶領薑讓、薑瑄立刻背刺大順軍,就地反水。如果薑鑲這次選擇忠於李自成,那麽建奴不可能快速搞定北方。
再後來他幹脆投降了建奴,但多爾袞讓阿濟格進駐大同,薑鑲感覺到了危險,又背刺了建奴。多爾袞派遣了八位王爺、郡王級別的人物領兵打了一年多,薑鑲這次打死也不投降了,最後大同糧草斷絕,薑氏三兄弟被部下楊振威帶兵殺死。
薑鑲這輩子三次背叛,每次都沒有踩準點,真的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後世評價他,與其三次反水,還不如學周遇吉,始終忠於大明,在大同死磕李自成,左右是個死,還能青史留名。
……
薑鑲今天特意來拜見張天琳準備向他告假一段時間。
“恩公,”薑鑲向山西留守張天琳施禮道,“在下日前收到家書,舍弟薑瑄病篤,恐怕不久將撒手人寰,在下心如刀絞,想去陽和道探視一番,故此特來向張節度使告假幾日。”
張天琳是李自成的老鄉,也是當年李自成麾下十八騎之一。他為人忠厚、仗義,上次在闖王手下救了薑鑲一命後,對薑鑲更是照顧有加。
但另一方麵,張天琳也有自己的算盤:
闖王大軍離開山西去攻打北京城,要徹底掌控山西,單單靠他張天琳本部這點人馬遠遠不夠。無論是彈壓以前的明軍降兵,還是控製山西當地的明朝官府、士紳,絕對離不開薑家。
“老薑,你我兄弟相稱為宜,以後休得叫我恩公,更別叫我節度使!”
“既是令弟薑瑄病重,這個假我準了。陽和道距離大同鎮也不遠,你即刻收拾出發吧。”
按照明代大同鎮軍事層級設定,大同鎮下設四道九路,薑瑄所在的陽和道即為四道之一。
薑鑲臉上感激之色溢於言表,恨不得下跪感謝張天琳。張天琳急忙伸手扶起薑鑲。
“令兄薑讓還在榆林統兵鎮守,我是否派人也通知一聲?”張天琳關切地問。
“多謝張兄!今早我已經派家仆趕往榆林了。”
張天琳向後堂大喊道:“張黑臉,把我那匹黃驃馬給薑總兵牽過來!”
張黑臉是張天琳的親兵統領,也是張天琳的結拜弟兄,是一個心直口快的家夥。他驚訝道:“張將軍,我沒聽錯吧?這可是闖王親賜的良馬!”
薑鑲連忙推辭道:“萬萬不可,這黃驃馬乃是闖王贈與張兄的坐騎,在下無功不受祿,怎敢僭越!”
“老薑,不必多言。你我都是好兄弟,一匹馬算得了什麽。”
“黑臉,就你話多,快去!”
“得令!”張黑臉說完就大步流星出了大堂,去馬棚中牽馬去了。
張黑臉很快將黃驃馬牽到了大堂外。薑鑲匆匆別過張天琳,跨馬雞翅而去。
馬蹄聲漸漸消失在遠處,後堂內閃出一個人來,正是張天琳的副手兼結義兄弟柯天相。
“大哥,你就這樣放他走了?”柯天相質疑道。
“怎麽,二弟你還在懷疑薑鑲有二心?”張天琳有點不滿了。不知道怎麽迴事,自從薑鑲投降後,大順這邊所有人都覺得此人極不可靠。
張黑臉也道:“大哥,我和二哥都覺得薑鑲這人城府頗深。千萬不要著了他的道。”
“可是他說薑瑄病重,我能不讓他過去探視嗎?”張天琳反問道。
張天琳伸手分別拍了拍柯天相和張黑臉的肩膀,“我說兩位老弟,不要胡思亂想了。他薑鑲的命是我從闖王那裏救下來的,不可能沒有感恩之心。”
“況且,最重要的是,我本部人馬就咱幾個手頭的三千多人。沒有薑鑲的幫助,別指望外麵那三萬降兵能乖乖聽話。”
“再說,陽和道薑瑄那邊,也有我們的人看著。出不了亂子。”
城外,薑鑲領著幾名心腹家丁一路飛奔到一處荒野中才停下。除了這幾名家丁,薑鑲在大同已經沒法統兵、調兵。
再過兩個時辰,天就要黑了。
薑鑲抬頭看了看方向,從懷中摸出一封信,“丁三,你一個人去陽和道,偷偷混到軍營中找到薑瑄副總兵,把信送給他後就迴來。”
“從這裏到陽和道,大概八十裏,明日此時你差不多可以返迴。”
“陽和道那邊也有張天琳他們的人,信肯定會被他們搜查。信是我以大哥薑讓的名義寫的普通家信,隨便他們看。”
“你的真正目的是口頭告訴吾弟薑瑄:讓他把手下兩千名家丁,以剿匪的名義設法調到大同東邊的老虎山一帶,備足口糧,兩月內,一旦有事,隨時殺進大同城!”
丁三接過密信,向著東北方向策馬而去。
“丁四,去老虎山找到山大王曹金剛,他是我的鐵杆小弟,讓他這幾日帶幾百人去陽和周邊打砸搶一波。等到薑瑄的剿匪隊伍出來後,就馬上撤迴去。”
丁四接了令,騎著馬直奔老虎山。
“其餘的人,走,跟老子北上找蒙古人去!”
除了弟弟的兩千家丁營、除了山西其他地方的地方軍外,薑鑲還要找蒙古人借兵。
大同鎮本來就是用來對付蒙古部落的。這些年下來,薑鑲和蒙古人關係打得火熱。
薑鑲相信,隻要控製住大同城,同時和蒙古人結盟,那麽在這個亂世中,說不定還真的能夠蹚出點名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