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閉目沉思了好一會兒。


    在和李自成展開大決戰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想辦法再搞些銀子。


    崇禎看著劉希堯說道:


    “平順伯劉希堯你聽好,你在薊州城中剩餘的三萬步兵還有兩個任務!”


    “這第一個任務是,你從這三萬人中挑選五千個紀律差、作風差的人,打著闖賊的旗號,在附近兩到三百裏地的範圍內,搶銀子!搶劫的對象是:當地口碑不好、作惡多端的的官員、士紳和地主。”


    劉希堯一愣,“陛下,這個任務我們很熟。但是……這合適嗎?畢竟這些人已經歸屬了朝廷,再做這樣的事情,定會招人非議。”


    崇禎森然道:“現在各路大軍都需要銀子,百姓手中根本就沒有銀子了。甚至連銅板都沒有幾個。百姓沒有,就隻能找他們搞銀子了。”


    “李自成將天下攪得大亂,從京師到地方,這些階層從來沒有在乎過朝廷、在乎過百姓。朕沒有誅他們九族已屬於格外開恩了。”


    劉希堯有點擔心,因為如果這種事情的口子一旦打開,一線的執行人員可能就不受控製了。


    “陛下,臣手下這些人都是常年造反的隊伍,這個度不太好把握。懇請陛下指點迷津。”


    崇禎對於劉希堯越發欣賞了,他作為一個資深反賊,去搶東西居然知道要掌握好度。


    “你聽好!朕給你幾個原則:第一,這些五千人的行為都不會得到朝廷、得到朕的官方和書麵認可。一旦他們的行為被曝光,朕不會認他們,你也不會認他們!”


    劉希堯咬著牙點了點頭,他知道幹髒活的人一般都沒有好下場,這五千人的的命運齒輪已經開始轉動了。


    “第二,給統帶這五千人的統領說清楚,大體能夠弄多少銀子上來朝廷心中有數,但朝廷不會要求他們做太細的賬。水至清則無魚。再說兵部、戶部這些衙門現在都不在了。這層意思朕點到為止。”


    “第三,朕允許過程中出現一些意外的傷亡。但是婦孺兒童不能碰!這是紅線。違者斬!”


    “第四,無論對方是誰,要根據他們的家庭人口數量留足他們活命的銀子,不可全部搶走!”


    劉希堯後背已經冷汗直流,跪下道:“謝陛下指明方向!”他沒想到堂堂大明天子搞這種壞事居然安排得如此周密,令人不寒而栗。


    “銀子弄到了陸續運到山海關那邊去。找勇衛營指揮使顧玉川就行。”


    崇禎又道:“這第二個任務就是,剩餘的兩萬五千人你親自統帶,陪著朕作為第二批次誘敵之兵,從薊州城開始,走玉田、灤州、昌黎,最後到山海關。”


    劉希堯領了旨意,心思重重出去了。陛下給的第一個任務本身不難,難得是日後的各種不可預測的後果。


    而第二個任務,劉希堯沒有什麽好說的。陛下自己都甘當誘餌,他執行即可。


    “大伴,記得你對朕說過,你從湯老爺那幫人中拿了五十萬兩銀票?”


    王承恩迴道:“陛下,這些銀票都在我身上。”


    “你留十萬兩在身邊備用。其餘的給吳三桂八萬兩、劉希堯八萬兩、張伯宗八萬兩、李若鏈八萬兩、山海關那邊也派人給顧玉川送八萬兩。”


    “告訴他們,八萬兩不算在軍費中。他們可以自己私人用,也可以用來打賞手下的人。”


    王承恩道:“內臣遵旨。”


    “另外,據你所說,高起潛這個家夥掌握著那個組織在周邊地區一百七十多萬兩現銀?”


    王承恩道,“迴陛下,這是湯老爺和他的屬下親口所說。”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李若鏈匆匆進了大堂。他剛剛給劉芳亮、馬重喜、辛思忠、穀可成四人安排好了臨時的住處,並配備了一些錦衣衛人員協助他們熟悉朝廷的規矩和製度。


    崇禎道:“李若鏈,你這幾日安排人手配合王承恩抓緊找到高起潛。同時,那個叫什麽唐老爺的組織也要繼續追查下去,不過不必查的太緊,不要逼他們太急。”


    “有些事情需要借他們的手去做。”


    李若鏈勸道:“可是這些人兩次計劃當街刺殺陛下,極度危險,不早點查出來,恐怕隨時會有危險。”


    “爾等放心,上次他們集合了那麽多資源,放手一搏想要朕的命,都失敗了。短期內他們不會再動手。這幫人沉迷於求財和那種幕後掌控天下的滋味,他們不傻。當吳三桂為了朕和他們正麵硬剛的時候,他們需要重新思考對朕、對大明的策略。”


    “李若鏈、王承恩你們記住,有些勢力隻有在背後、在黑暗中才能有力量。一旦這種勢力走到前台、走到陽光下,他們反而會失去力量。”


    “那個所謂的湯老爺絕對知道這一點。有時候,掌握一種平衡、一種態勢,比直接獲得短期內的結果會有更多、更長遠的利益。”


    李若鏈雖然不是很明白崇禎具體的意思,但是隱隱覺得崇禎說得很有道理。就比如錦衣衛,如果成天在街上大搖大擺吆喝,不僅辦不好事,而且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可是錦衣衛一旦轉入地下運作模式,力量和威懾力就要暴增。


    “父皇,父皇!”隻聽到一個脆生生的少女聲音在後堂門口喊道。


    眾人迴頭看時,正是朱媺娖。


    “父皇,兒臣有要事迴稟,可否進來參見?”朱媺娖施禮道。


    “準!”崇禎說道。


    每次看到朱媺娖這種少年人,崇禎總忍不住感歎:


    年輕真好。年輕可以狂妄得肆無忌憚,也可以擁有莫名其妙的自信,還可以明明一無所有但總覺得天下在手、全歸我有。


    朱媺娖雖然隻不過是十五歲的少女,但這幾日的性格轉變之大,著實令人驚歎。京師出逃那晚,用瑟瑟發抖來形容她的狀態也不為過,可是這幾日來,她已經成了一個殺伐果決的刁蠻公主。而且不傻、不蠢、能吃苦。


    朱媺娖手中提著一個食盒,小心翼翼走到崇禎跟前。


    “父皇,母後讓兒臣將這碗粥給送來。這是母後親手熬製的,請父皇品嚐。”朱媺娖笑嘻嘻地說道。


    她打開盒蓋,將裏麵的粥碗端了出來,雙手恭恭敬敬捧上遞給崇禎。


    崇禎也不客氣,一手接過粥碗,一手用羹匙狼吞虎咽起來。薊州城比不得京師皇宮大內,雖然隻是一碗普通的白米粥,但也足夠香甜,熬的火候剛剛好。


    “嗯,味道真不錯。你母後有心了。你迴去說,晚上朕和她一起用完晚膳。”


    “兒臣領旨。”朱媺娖說完並沒有立刻退下,她看了一眼李若鏈,好像還有話要說。


    崇禎邊喝粥,邊微笑問道:“朱媺娖,你還有何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才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才棍並收藏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