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亮離開座椅,跪下對崇禎叩首。


    “罪將劉芳亮願意歸屬陛下、歸順大明,效忠朝廷。”


    李過大怒,忍不住要衝過去揍劉芳亮。


    “你要是敢動劉芳亮一根汗毛,朕就要李若鏈打斷馬重喜的左腿。”


    崇禎冷冷地看著李過。李過知道他們真的做的出來,先前在戰場上對待大順俘虜的鐵血手腕,他算是深刻領教了。


    “準!”崇禎看向劉芳亮。


    緊接著,馬重喜、辛思忠、穀可成也紛紛跪下表示歸順大明和崇禎。


    吳三桂心中突然有了一種危機感,這些投降過來的統兵大將,以後要是立了大功,那關寧軍的地位會不會被邊緣化?


    王承恩此時已經安排好了一些酒食,但除了李過,劉芳亮、馬重喜、辛思忠、穀可成都不敢動筷子。


    “大伴,宣旨吧。”


    王承恩拿出四份聖旨,依次宣讀了對四人的任命和爵賞:


    新設皮島總兵,劉芳亮擔任,朝廷給糧食、給兵士、給船。爵位:未來如果拿下皮島並站穩腳跟,封伯。什麽時候赴任,等通知。這兩日先在薊州城學習改造。


    崇禎決心重新在皮島開辟針對建奴的第二戰場,尤其在天下大旱的背景下,要以皮島為跳板,打斷建奴在朝鮮獲得糧食補給的節奏。


    馬重喜為皮島副總兵,擔任劉芳亮的副手。


    新設征遼督糧總兵,穀可成擔任,朝廷給銀子、給民夫、給兵士。爵位:未來如果能夠確保皮島的糧食供應穩定,封伯。先不赴任。這兩日現在薊州城學習大明新的土地和賦稅政策。


    辛思忠,暫定級為副將,歸吳三桂管理。


    吳三桂的家丁營和先鋒營鐵板一塊,外人根本進不去。崇禎需要用一個外人來攪動他們。辛思忠沒有劉芳亮、穀可成那麽紮眼,言行舉止看起來也比較穩。


    劉芳亮道:“陛下,臣等的家屬親眷尚在京師,如果闖王,不,李自成知道我們歸順了朝廷,我等家眷將死無葬身之地。”


    穀可成、馬重喜、辛思忠也很擔心他們在北京城的家眷。


    “諸位將軍的家眷,朕自當設法營救之。但世事難料。比如平西伯在北京城的家眷,三十多人,都被李自成斬殺。”


    李過看到馬重喜等四人全部歸屬了崇禎,便不在乎他們的死活了,大叫道:“你們這四個狗賊,背叛大順,背叛闖王,闖王定會把你們的家屬全都淩遲處死!”


    “哈哈!報應不爽。投降者的家眷死不足惜!”


    “李過,何必如此狠毒?你我也是生死弟兄,不必如此態度對我們說話吧。”馬重喜道。


    “還有你,劉希堯你這條狗,居然敢背叛闖王!可惜當年闖王沒有殺光你們革左五營的雜碎!”李過又指著劉希堯痛罵。


    劉希堯突然冷冷問道:“你罵我不是什麽大事。本伯爵不和你計較。”


    “革左五營那些人的死,你李過的是手上沾滿了不少鮮血,對吧?”


    李過狂笑,“不錯,你當年那些老兄弟、老部下,我殺了很多!”


    劉希堯剛剛歸順沒有多久,有崇禎在場的情況下,他一般不好說太多話,可是今天李過的這番言亂讓他動了殺心。


    崇禎知道李過今天是一根筋想求個速死,“李若鏈,安排錦衣衛把李過先押下去。”


    “臣遵旨!”


    “爾等四名將軍,也先退下吧。”崇禎又命令道。


    ……


    衙署大堂此時隻有崇禎、李若鏈、王承恩、劉希堯、吳三桂五人了。


    吳三桂跪下道:“關寧軍副將楊坤現今一直下落不明,臣請陛下恩準錦衣衛一起參與徹查!”


    崇禎微微一笑,“楊坤的事情,是朕的安排,朕以後會告訴你他去了哪裏。”


    吳三桂心中最後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關寧軍中出了那麽多叛徒,他實在難辭其咎,但崇禎並沒有歸罪於他。楊坤對於關寧軍很重要,在軍中威望也頗高。如果楊坤也是叛徒,那將是他吳三桂的重大損失。


    陛下這樣說,那楊坤肯定沒有問題。


    “吳三桂,高第這個人你怎麽看?”崇禎突然問道。


    “你二人雖然都是總兵,級別相當,但是在整個關寧軍體係中、在山海關到寧遠城一線的軍事體係中,你吳三桂的掌控力和威望其實更高。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吳三桂直接道:“目前已經證實高第與湯老爺這些幕後的勢力有關係,他如今盤踞在山海關,手中不僅有兩萬騎兵,還有三萬民夫。需盡早除掉。”


    “一旦他獻關投敵,大明危矣!”


    崇禎伸手整理了下頭上的四方平定巾:“與其除掉高第,不如逼著他投降建奴!”


    吳三桂、李若鏈、劉希堯、王承恩心中都突突地跳了幾下,他們的陛下又要開始整活了。


    吳三桂擔憂道:“高第手握重兵,投降建奴後,豈不是會增強建奴的實力?”


    “平西伯,山海關號稱天下第一關,如果我們硬碰硬去攻打高第,你覺得幾天能夠攻破山海關?”


    吳三桂沒有立刻迴答崇禎的問話,他沉思了一會兒,慎重地說道:“山海關易守難攻,城高牆厚,如果沒有紅夷大炮,沒有超過五萬的後備援軍策應,臣沒有把握能夠拿下山海關。”


    屯兵堅城之下,久攻不克,這種場麵是任何一名合格的統帥都無法容忍的。


    “所以,朕隻能逼著高第出關投降建奴!”


    “平順伯,你怎麽看?”崇禎問道。


    劉希堯對於陝西、陝西、河南等地較為熟悉,但對於山海關、對於遼東所知甚少,“迴陛下,臣沒有太多這方麵的信息,因此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對於劉希堯這種客觀、老實的態度,崇禎很滿意。


    “不,朕知道你對這些地方不熟,朕是想問,從純粹軍事角度來看,這山海關真的非要不可、非守不可嗎?”


    “平順伯,你可以從一名流寇的角度出發,來迴答朕的問題。”


    吳三桂當然明白崇禎的意思,這麽多年了來,山海關的確擋住了很多外地,尤其建奴的進攻,但是也耗費了太多的錢糧、兵力了。


    從山海關開始,一直到往東,都是整個大明花銀子最恨的地方。大明朝廷甚至為了滿足遼東一帶的軍費,不得不在災荒的情況下,還要加派遼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才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才棍並收藏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