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李過的陰謀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 作者:三才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若鏈死死盯著吳三桂。
他不知道吳三桂軍中有多少人和刺客扯上了關係,但是陛下現在需要吳三桂的關寧騎兵。
這件刺殺大明天子的驚天大案目前肯定不宜牽連太廣。
株連太多,關寧騎兵會當場失去戰鬥力。
而且要命的是,逼急了這些人可能發生嘩變。
吳三桂知道李若鏈這樣看著他的意思,他歎了一口氣:
“李指揮使,你把我綁了吧,送到陛下跟前,讓陛下發落吧。”
李若鏈沒有說話,剛才傳令兵說陛下在鳳凰山被李過大軍包圍,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吳總兵,這事兒我管不了,先點兵去救陛下吧。”
“李過這人我知道,手下都是騎兵,我看還是讓吳大人的家丁營出動吧。”
吳三桂衝李若鏈施禮道,“感謝李大人明事理、識大局。”
“來人,讓吳國貴帶領家丁營全體在薊州城西門口集合。”
“祖邦文的前鋒營也去!”
“一刻鍾後出發營救陛下,違令者、延誤者斬!”
此時,天已黑透。
幾千支火把將薊州城西門外照耀的如同白晝。
吳三桂、李若鏈、吳國貴、祖邦文、郭雲龍、吳國寶等人帶著六千名騎兵狂奔而去。
鳳凰山,南麓。
李過在親兵的簇擁下仰望著山上。
他知道騎兵夜間佯攻是兵家大忌,但是兵貴神速,如果久拖不決,局麵會對他們不利。
薊州城、玉田縣城都有大量的明軍,說不定此時正在支援的路上。
寧武關之後,李過腦海中關於明軍的認知已經固化了:
他認為隻要第一波攻擊明軍扛不住,就一定能擊敗明軍。
潘永昌的剩餘的千把名騎兵被他追的雞飛狗跳、潰不成軍。
這讓李過起了輕敵之心。
不過此時山上黑乎乎的,也沒見有什麽火把。
應該是明軍害怕我大軍攻擊,自行藏匿起來了。
“小麻子,天黑前你們發現的那個獨眼的將軍果真到了山上?”
李過問身邊的騎兵隊長。
“虎帥,我親眼所見,錯不了。”
“他們裝備精良,一看山上就有大人物。”
“老馬,帶一千名騎兵攻擊對麵。把箭矢射完,這裏地形平坦,射完後立刻衝過去砍!”
馬重喜迴道:“得令!”
他之前在山上看到李過的信號,領著剩餘七千名騎兵將潘永昌差點打得全軍覆沒。
這幫人躲在這巴掌大點的山上就以為安全了?
馬重喜對一名副手下達了進攻命令。
一千名騎兵催動戰馬向對麵壓了過去。
一百步後,他們開始射箭。
他們每個人至少攜帶了三十支箭矢。
一時間崇禎布置的前兩道防線籠罩在箭雨中。
劉希堯的步兵防線雖然做了足夠多的防護措施,但是馬重喜這一千人隻集中攻打山的南側,沒人三十支,合起來就是三萬支箭。
黑暗中不停聽到慘叫聲。
黑夜中密集的箭雨落下,無法看到箭矢的軌跡,提前預判沒有了,躲都沒法躲。
李過打仗的思路有兩個,一個是比敵人更猛更狠,另一個是要打就猛打,不要猶豫。他對弓箭的使用就是先一次性打完,形成箭雨。
三十輪次的箭矢射完後,馬重喜特意安排在後麵的督戰隊示意這一千人開始衝鋒。
他明白李過的意思,夜戰中前麵第一批衝過去的就是炮灰,不管對方有什麽陷阱或者伏兵,他們這一千人就是用命來填的。
當這一千名大順騎兵在督戰隊的死亡威脅下,衝了過去的時候,對麵依然黑燈瞎火,沒有任何燈光。
反倒是大順騎兵的火把讓他們自己清晰可見。
馬重喜的副手邊衝邊喊道:“把所有的火把都扔過去!”
一千隻火把在空中劃過一千道耀眼的軌跡,砸向了對麵。
對麵沒有任何動靜。但此時戰馬的速度已經到了巔峰。
這一千名騎兵衝進來崇禎讓劉希堯布置的第一道防線。
然後就是慘叫、人從馬上跌落、馬腿折斷的聲音。
全部都是大順騎兵發出來的。
對麵明軍的第一道防線根本沒有人。
在付出了五百多人死亡打的代價後,剩餘的大順騎兵衝到了第二道防線前。
他們遭遇了四丈長的長槍!
在高速衝撞下,他們自己把自己全部盯死在了長槍上。
劉希堯麾下手持長槍的步兵幾乎沒有什麽傷亡。
但是整個鳳凰山依舊沒有任何火把打起。
崇禎、張伯宗、劉希堯在黑暗中俯瞰著山腳下打著火把的李過大軍。
他們和潘永昌戰損了一千人左右;剛才又戰損了千把人。
此刻應該還剩餘八千人。
“不對啊,”張伯宗說道,“從火把大致的數量看起來,山下麵絕對沒有八千人。”
“還有將近五千人不見了。”
劉希堯沉聲道:“另外那五千人可能不在這裏了!”
崇禎心中暗自稱讚,開口道:
“平順伯,說說你的看法。”
“李過根本不會在黑夜中讓騎兵攻山。”
“他做出包圍的態勢,就是要薊州車吳三桂的騎兵來救援。”
“吳三桂黑夜中前來救援,必定會遭遇這五千名騎兵的伏擊。”
崇禎道:“伯宗,平順伯的看法很有道理,你覺得呢?”
張伯宗雖然勇猛,但對於戰爭的藝術還需打磨,崇禎逮著機會就會考校他。
“迴陛下,臣以為劉將軍說的不錯。但是我有一點搞不懂,吳三桂為了營救陛下,被迫黑夜出兵,可是李過有把握在黑夜中擊敗關寧騎兵嗎?”
“他哪裏來的勇氣和底氣?”
崇禎道:“李過在賭。因為他白天的勝算更加不大。”
“你想過沒有,白天的時候李過萬餘人的騎兵圍攻潘永昌三千騎兵,還讓潘永昌逃出了千把名的騎兵。”
“白天那一仗李過雖然贏了,但是關寧騎兵的戰力也讓李過有了戒心。”
“隻有到了晚上,即便有火把,但天黑後戰場一片漆黑,雙方才能五五開!”
崇禎繼續道:“李過對於圍點打援、伏擊突襲等戰術的運用,居然如此絲滑!”
此人要麽除掉,要麽收服。
否則必定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這種智謀和悍勇兼備的將軍,用來打建奴該多好!
李過衝馬重喜叫了過來。
“山前隻留一千人佯裝繼續包圍!”
“其餘的去薊州城方向作為伏擊部隊的後手!”
“剛才一千名弟兄死得值,等我打敗薊州城的援兵,迴來在替他們報仇。”
當看到山下的火把剩的差不多的時候,
崇禎命令左右道:“掌燈,燒山!”
劉希堯、張伯宗按照此前製定的計劃,帶領軍士開始燒山。
在火把、軍中油料、火藥的加持下,這座山按照特定的區域開始熊熊燃燒。
指定區域前後左右都提前將樹木砍伐幹淨,山火能得到有效控製。
他不知道吳三桂軍中有多少人和刺客扯上了關係,但是陛下現在需要吳三桂的關寧騎兵。
這件刺殺大明天子的驚天大案目前肯定不宜牽連太廣。
株連太多,關寧騎兵會當場失去戰鬥力。
而且要命的是,逼急了這些人可能發生嘩變。
吳三桂知道李若鏈這樣看著他的意思,他歎了一口氣:
“李指揮使,你把我綁了吧,送到陛下跟前,讓陛下發落吧。”
李若鏈沒有說話,剛才傳令兵說陛下在鳳凰山被李過大軍包圍,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吳總兵,這事兒我管不了,先點兵去救陛下吧。”
“李過這人我知道,手下都是騎兵,我看還是讓吳大人的家丁營出動吧。”
吳三桂衝李若鏈施禮道,“感謝李大人明事理、識大局。”
“來人,讓吳國貴帶領家丁營全體在薊州城西門口集合。”
“祖邦文的前鋒營也去!”
“一刻鍾後出發營救陛下,違令者、延誤者斬!”
此時,天已黑透。
幾千支火把將薊州城西門外照耀的如同白晝。
吳三桂、李若鏈、吳國貴、祖邦文、郭雲龍、吳國寶等人帶著六千名騎兵狂奔而去。
鳳凰山,南麓。
李過在親兵的簇擁下仰望著山上。
他知道騎兵夜間佯攻是兵家大忌,但是兵貴神速,如果久拖不決,局麵會對他們不利。
薊州城、玉田縣城都有大量的明軍,說不定此時正在支援的路上。
寧武關之後,李過腦海中關於明軍的認知已經固化了:
他認為隻要第一波攻擊明軍扛不住,就一定能擊敗明軍。
潘永昌的剩餘的千把名騎兵被他追的雞飛狗跳、潰不成軍。
這讓李過起了輕敵之心。
不過此時山上黑乎乎的,也沒見有什麽火把。
應該是明軍害怕我大軍攻擊,自行藏匿起來了。
“小麻子,天黑前你們發現的那個獨眼的將軍果真到了山上?”
李過問身邊的騎兵隊長。
“虎帥,我親眼所見,錯不了。”
“他們裝備精良,一看山上就有大人物。”
“老馬,帶一千名騎兵攻擊對麵。把箭矢射完,這裏地形平坦,射完後立刻衝過去砍!”
馬重喜迴道:“得令!”
他之前在山上看到李過的信號,領著剩餘七千名騎兵將潘永昌差點打得全軍覆沒。
這幫人躲在這巴掌大點的山上就以為安全了?
馬重喜對一名副手下達了進攻命令。
一千名騎兵催動戰馬向對麵壓了過去。
一百步後,他們開始射箭。
他們每個人至少攜帶了三十支箭矢。
一時間崇禎布置的前兩道防線籠罩在箭雨中。
劉希堯的步兵防線雖然做了足夠多的防護措施,但是馬重喜這一千人隻集中攻打山的南側,沒人三十支,合起來就是三萬支箭。
黑暗中不停聽到慘叫聲。
黑夜中密集的箭雨落下,無法看到箭矢的軌跡,提前預判沒有了,躲都沒法躲。
李過打仗的思路有兩個,一個是比敵人更猛更狠,另一個是要打就猛打,不要猶豫。他對弓箭的使用就是先一次性打完,形成箭雨。
三十輪次的箭矢射完後,馬重喜特意安排在後麵的督戰隊示意這一千人開始衝鋒。
他明白李過的意思,夜戰中前麵第一批衝過去的就是炮灰,不管對方有什麽陷阱或者伏兵,他們這一千人就是用命來填的。
當這一千名大順騎兵在督戰隊的死亡威脅下,衝了過去的時候,對麵依然黑燈瞎火,沒有任何燈光。
反倒是大順騎兵的火把讓他們自己清晰可見。
馬重喜的副手邊衝邊喊道:“把所有的火把都扔過去!”
一千隻火把在空中劃過一千道耀眼的軌跡,砸向了對麵。
對麵沒有任何動靜。但此時戰馬的速度已經到了巔峰。
這一千名騎兵衝進來崇禎讓劉希堯布置的第一道防線。
然後就是慘叫、人從馬上跌落、馬腿折斷的聲音。
全部都是大順騎兵發出來的。
對麵明軍的第一道防線根本沒有人。
在付出了五百多人死亡打的代價後,剩餘的大順騎兵衝到了第二道防線前。
他們遭遇了四丈長的長槍!
在高速衝撞下,他們自己把自己全部盯死在了長槍上。
劉希堯麾下手持長槍的步兵幾乎沒有什麽傷亡。
但是整個鳳凰山依舊沒有任何火把打起。
崇禎、張伯宗、劉希堯在黑暗中俯瞰著山腳下打著火把的李過大軍。
他們和潘永昌戰損了一千人左右;剛才又戰損了千把人。
此刻應該還剩餘八千人。
“不對啊,”張伯宗說道,“從火把大致的數量看起來,山下麵絕對沒有八千人。”
“還有將近五千人不見了。”
劉希堯沉聲道:“另外那五千人可能不在這裏了!”
崇禎心中暗自稱讚,開口道:
“平順伯,說說你的看法。”
“李過根本不會在黑夜中讓騎兵攻山。”
“他做出包圍的態勢,就是要薊州車吳三桂的騎兵來救援。”
“吳三桂黑夜中前來救援,必定會遭遇這五千名騎兵的伏擊。”
崇禎道:“伯宗,平順伯的看法很有道理,你覺得呢?”
張伯宗雖然勇猛,但對於戰爭的藝術還需打磨,崇禎逮著機會就會考校他。
“迴陛下,臣以為劉將軍說的不錯。但是我有一點搞不懂,吳三桂為了營救陛下,被迫黑夜出兵,可是李過有把握在黑夜中擊敗關寧騎兵嗎?”
“他哪裏來的勇氣和底氣?”
崇禎道:“李過在賭。因為他白天的勝算更加不大。”
“你想過沒有,白天的時候李過萬餘人的騎兵圍攻潘永昌三千騎兵,還讓潘永昌逃出了千把名的騎兵。”
“白天那一仗李過雖然贏了,但是關寧騎兵的戰力也讓李過有了戒心。”
“隻有到了晚上,即便有火把,但天黑後戰場一片漆黑,雙方才能五五開!”
崇禎繼續道:“李過對於圍點打援、伏擊突襲等戰術的運用,居然如此絲滑!”
此人要麽除掉,要麽收服。
否則必定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這種智謀和悍勇兼備的將軍,用來打建奴該多好!
李過衝馬重喜叫了過來。
“山前隻留一千人佯裝繼續包圍!”
“其餘的去薊州城方向作為伏擊部隊的後手!”
“剛才一千名弟兄死得值,等我打敗薊州城的援兵,迴來在替他們報仇。”
當看到山下的火把剩的差不多的時候,
崇禎命令左右道:“掌燈,燒山!”
劉希堯、張伯宗按照此前製定的計劃,帶領軍士開始燒山。
在火把、軍中油料、火藥的加持下,這座山按照特定的區域開始熊熊燃燒。
指定區域前後左右都提前將樹木砍伐幹淨,山火能得到有效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