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寧軍副將楊坤和他三千名騎兵沉默著。


    沉默在三月寒冷的夜中。


    天上撒滿繁星,人間一切悲喜和殺戮,都無法掩蓋星河的璀璨和永恆。


    隻有靠近他們,才能聽到戰馬鼻孔唿氣的聲音。


    任何一支強大的軍隊,安靜是必備的素質。


    “坤哥,這仗怎麽打?”遊擊將軍馮明道問。


    “先去撩,然後打,假裝打不過,最後佯敗。”楊坤沉聲道。


    楊坤不想廢話,接著道:“這是陛下的旨意,我等遵照即可,不必多問。”


    “得令!”馮明道也是幹練利索之輩。


    玉田大捷,陛下就是不信邪,指揮關寧騎兵硬剛李雙喜的精銳騎兵,大勝!


    那一戰家丁營出了大風頭。


    這次也該輪到別的兄弟了。


    但是陛下這次要楊坤他們詐敗而逃,真的掃興。


    楊坤從懷中掏出火折子,迎著晚風晃了幾下。


    火折子猛烈複燃,黑暗中猶如鬼火一般閃了一下。


    身後的各個統領也都跟著用火折子閃了幾下。


    然後火光依次這般傳遞下去了。


    最後的幾排的騎兵也收到了命令:


    自由攻擊一刻鍾,然後兜圈子迂迴撤離戰場。


    夜晚中火折傳訊,這是楊坤麾下騎兵多年的老習慣了。


    不用咋咋唿唿,收到訊息就足夠了。


    三千名關寧鐵騎開始加速、衝擊。


    除了馬蹄聲音,沒有任何其他的聲音。


    白廣恩早就向薊州城方向布置了三道防線。


    第一道由長槍兵、陷馬坑組成。


    第二道由弓兵組成。


    第三道由騎兵組成。


    白廣恩征戰多年,在大明和大順兩邊都能混到統兵大將的職份。


    基本軍事素養還是有的。


    但是對麵的關寧騎兵衝到弓箭射程外就放慢了速度。


    三眼火銃和弓箭隨便放了幾輪就熄火了。


    白廣恩的三道防線白白浪費了。


    後麵觀戰的白良賢對其父道:


    “父帥,他們隻是象征性過來打一陣,我推測是迫於崇禎的壓力應付差事。”


    白廣恩隨即命令道:“出動三千騎兵,把他們衝散!”


    很快,對麵的關寧軍就散了。


    果然不出白良賢所料。


    白良賢非常自信的認為:


    吳三桂絕對不會讓部下為崇禎賣命的,要不然早就進京勤王了。


    “三道防線繼續保持警戒!”白廣恩命令道。


    身邊幾名傳令親兵策馬而出。


    “傳那個信使!”


    豹子頭被帶到了白光恩身前。


    “你迴去給祖邦文傳話,先送五萬兩銀子到山下來,我就接受他的投降。”


    “否則,老子就閃人不管了。”


    “劉芳亮就先讓他招待好,若果有任何閃失,闖王怪罪下來,與我沒關係!”


    快到半夜的時候,豹子頭又迴來了,帶著百把人送來了五萬兩銀子。


    這下白氏父子放了心。


    試問這年月有誰用五萬兩銀子的巨款詐降的?


    不用反轉迴去打夜戰,還能白得五萬兩銀子,這波不虧。


    “白將軍,祖將軍建議今晚各歸本陣歇息,明日再下上碰頭。”


    “他為何不連夜下山前來我營中一敘?”白廣恩怒道。


    豹子頭愣頭愣腦地說道:


    “祖將軍說了,我們隻有三千人馬,怕白總兵惦記剩餘的銀子。”


    白廣恩哈哈大笑。


    有時候說實話反到讓人放心。


    祖邦文說的是實話,也是白廣恩心裏正在打的小算盤。


    “也罷,明日再議!”


    “吾兒,傳令各軍,就地紮營!”


    薊州西城門外。


    一座臨時搭建的將台聳立在護城河旁。


    五萬新歸順的降兵黑壓壓站在將台前。


    老實說這五萬人中,成分很複雜。


    有的以前是災民,後來為了一口吃的變成土匪。


    有的以前是官兵,投降了闖賊。


    還有的則是被闖賊裹挾的無辜百姓,上了賊船下不來了。


    王承恩、劉希堯在一隊錦衣衛的護送下緩步登上了將台。


    將台四周都插著碗口粗的牛油蠟燭,風吹不滅,然後是一排排的火把。


    將台中央耀如白晝。


    王承恩站定在將台正中央,清了清嗓子:


    “皇帝諭旨,諸位將士跪下聽旨!”


    尖銳的聲音極具穿透力,即便最後排的軍士也能聽清。


    劉希堯在將台正中央帶頭跪下。


    台下五萬大軍齊刷刷跪下。


    繁星滿天,火燭搖曳,眾皆無聲。


    劉希堯在這五萬人心中威望頗高,他既然投降,大夥兒都聽他的。


    “九州萬方、率土之濱,皆為王土。賢愚不肖,皆為朕民。”


    “官也好、民也罷,甚或為匪、為賊,皆不過為一飯之飽,有可恕之情!”


    念完這段,王承恩停頓了一下。


    這種半文不白的話語,將台底下的人多半都聽不明白,也不愛聽。


    但這是宣示皇帝陛下的態度,必須要好好讀出來。


    後世的影視劇中,動不動就來一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其實有點過分了。


    這八個字的聖旨開場白的確是明太祖朱元璋帶的頭。


    但主要用在開國、登基、立儲、封王等重大場合。


    不是皇帝所有的諭旨和命令都要用這個八個字的。


    王承恩繼續念道:


    “朕以開國太祖聖名起誓,即日起,爾等所犯造反、殺人、盜搶等罪一律免刑!”


    “免刑不免罪,特命爾等在劉希堯將軍麾下聽令,戴罪立功。”


    “爾後再有叛逆之事,淩遲!挫骨揚灰!絕種絕後!”


    “劉希堯迷途知返,任延綏鎮總兵官,鎮所暫住薊州城。”


    “劉希堯封平順伯!”


    劉希堯大喜過望,如果說當上大明朝的總兵還不足以令人激動,但一上來就是伯爵,可真的夠份量。


    “微臣劉希堯叩謝天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希堯接過聖旨,恭恭敬敬退後到一旁。


    王承恩繼續讀到:“延綏鎮總兵、平順伯所統之五萬大軍,賜名為‘蓋虎軍’!”


    全場都沉默、不解。


    蓋虎軍?有什麽寓意呢?


    大部分人都不明所以。


    隻有少數人,尤其知道李自成過往曆史的人明白崇禎皇帝的意思。


    李自成第一個老婆跟人通奸,通奸的對象就是縣裏的一個差役,名字叫蓋虎。


    原來皇帝陛下這是要徹底惡心死李自成啊!


    劉希堯對李自成的過往有過了解,當然知道蓋虎這兩個字對李自成的打擊力度。


    但現在既然已成了大明官軍,惡心一下李自成有何不可呢?


    反正早晚都要在戰場拔刀相見,提前用名字侮辱一下挺好的。


    李自成當年殺革左五營的兄弟們之時,可沒有心慈手軟。


    王承恩繼續宣讀聖旨:


    “蓋虎軍,每人賜田一百五十畝。日後有戰功者另行敘賞!”


    王承恩話音未落,五萬大軍響起了陣陣歡唿!


    一百五十畝田什麽概念?


    洪武年間人均耕地不到七畝、崇禎年間已不足五畝。


    一百五十畝田可以當小地主了。


    “朕大白話告訴爾等:天上不會掉餡餅!想要拿一百五十畝地,打垮闖賊!”


    “不努力、不玩命、作戰不勇猛者,田畝一分都沒有!”


    “欽此!”


    王承恩讀完聖旨傻了,陛下去哪裏搞這麽多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才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才棍並收藏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