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鏈道:“要吃飯是有條件的!”


    那七八人中一人出頭說道:“這位爺盡管吩咐,隻要給飯吃,我們什麽都幹!”


    “好!你們帶我搜集城中馬匹,我需要送往通州附近的孤山馬場。”


    李若鏈說完就丟了一錠銀子給他們。


    “先拿著這銀子在城裏換點吃的。事成之後每人再賞一錠銀子。”


    這七八人拿了銀子就出了縣衙。縣衙旁邊有一家酒樓,李若鏈帶著幾人大吃了一頓。


    隨後,李若鏈跟在他們後麵去了縣城幾家大戶,用銀子好說歹說換了十匹馬。


    “你們現在就出發!完事之後到縣衙來領賞錢!”


    處理完這些事,李若鏈來到了玉田縣東城門,靜候吳三桂大軍的到來。


    曆史上,當李自成大軍包圍北京城時,吳三桂還沒有走到永平府。


    因為擔心被李自成大軍攻打,為保存實力,在永平留下三萬騎兵。


    吳三桂隻帶兩萬人,於次日趕到豐潤縣。


    直至第三天崇禎吊殉國時,吳三桂前鋒兩萬人才到玉田縣。


    李若鏈站在玉田縣城東門的護城河旁,等到未時初刻,終於等來了吳三桂帶領的大軍。


    李若鏈在京師城牆上見過李自成的大隊騎兵,雖然人馬眾多,但比起眼前吳三桂的騎兵來,明顯就不夠看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袁崇煥手下那支一萬人的騎兵才是明朝關寧鐵騎的巔峰。


    當時袁崇煥采用“遼人守遼土”的策略,從遼東選拔身強力壯、善騎射者進入關寧軍,配備三眼火銃、腰刀、弓箭,皆明盔鐵甲,每人配雙馬!


    經過嚴格的訓練,最終選擇了一萬名戰兵作為關寧軍的核心。


    當時祖大壽正值壯年,吳三桂少年熱血,在他們兩的配合下,袁崇煥的關寧鐵騎,麵對努爾哈赤、皇太極,從來都不虛。


    望見前方的玉田縣城,吳三桂頂冠紅纓,身披重甲,躍馬當先直奔城門而來。


    三千名家丁營騎兵緊跟在後麵,每名騎兵馬背上都斜斜放著一柄三眼火銃。


    剩餘一萬七千騎兵,一色的青布暗甲,分兩處結陣,在城外等候。


    李若鏈一人一馬,左手挽著一柄長槍,橫立吊橋路口,眼睛眨也不眨,盯著正加速靠近的吳三桂和他的三千騎兵。


    “何人敢擋路?“


    “閃開!”


    兩名親衛衝到隊伍前列,對李若鏈厲聲喝道。


    “放肆!”李若鏈怒道。


    “本官乃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鏈!”


    李若鏈沒見過吳三桂,但李若鏈卻認得吳三桂。


    錦衣衛經曆司的案牘庫中,大明朝全部官員的檔案應有盡有,包括畫像。


    吳三桂,萬曆四十年生,此時三十二歲。


    中等身材,皮膚白淨,雙眼炯炯有神,大耳垂,雙臂長而有力,高鼻梁。


    鼻子下方有一道淡淡的疤痕。


    這道疤痕是吳三桂衝陣救父時所留。


    “這大明還沒亡了,陛下欽差你們就假裝不認識?”李若鏈冷冷道,右手一翻,亮出了錦衣衛的腰牌。


    欽差?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鏈的名號,吳三桂自然聽過,但沒見過。


    吳三桂看了一眼李若鏈那身髒兮兮的紅色飛魚服,已然確定了李若鏈的身份,但是沒有說話,麵沉如水。


    “吳總兵統兵有方,手下親兵好大的派頭!”李若鏈陰惻惻地說道,他心裏非常不爽吳三桂。


    要不是吳三桂,陛下絕不至於出宮逃命!


    京師被闖賊包圍前,整個北京城的人都盼望著吳三桂能夠早點來,希望吳三桂能像袁崇煥一樣拯救大明。


    但是盼了個寂寞!


    吳三桂依然沒有說話,一雙大眼冷冷看著李若鏈。


    “陛下口諭!寧遠總兵吳三桂聽旨!”李若鏈聲若洪鍾。


    吳三桂雖然早已不把朝廷放在眼裏,但此時的他還沒投降李自成,也沒投降多爾袞,聽到陛下有旨,隻能下馬接旨。


    “臣吳三桂甲胄在身,不能施全禮,恭聽陛下旨意!”吳三桂單腿微微彎曲,低首說道,臉上毫無表情。


    “朕令平西伯入京勤王時,已備內帑庫銀二十萬兩,以充軍餉。”


    李若鏈說完就跳下馬來,緩步走到吳三桂麵前。


    崇禎為了讓吳三桂早日進京勤王,下旨時順便封了他一個平西伯。


    “臣叩謝陛下天恩!”吳三桂盡量配合李若鏈把傳旨的流程走完。


    二十萬兩銀子?餉銀?皇帝這是在搞什麽?


    北京城不是被圍了嗎,銀子在哪?怎麽送過來?京師估計已經破了?


    吳三桂腦海中已經轉動了無數個念頭,但口中卻隻問了一個問題:


    “敢問李大人,這二十萬兩餉銀現在何處?”


    “平西伯,請起。”李若鏈道。


    看著後麵三千關寧鐵騎,李若鏈故意把聲音提得很高:


    “這二十萬兩銀子本來應該早就送到吳總兵軍中,因為闖賊大軍圍城,京師周邊道路阻隔,途經通州孤山馬場時耽誤了。”


    “為確保銀子的安全,本人下令在孤山馬場就地埋藏。”


    “此番前來,正是通知吳總兵派人前去取銀!”


    “敢問陛下目前身在何處?”吳三桂問道,完全不提銀子的事了。


    “陛下正率京師軍民,與闖賊血戰!”李若鏈道。


    李若鏈心中開始有點慌了。吳三桂岔開了話題,似乎完全不在乎那二十萬兩銀子。


    如果他不派兵取銀子,陛下他們就危險了!


    僅靠縣衙臨時征召的那七八個人和那十匹馬,陛下依然無法脫險,隻能是一種心理安慰罷了。


    吳三桂沒有在圍城前趕到北京城,朝堂上明眼人都知道吳三桂正在坐山觀虎鬥。


    李若鏈知道自己肯定不能把京師城破、陛下出逃的實情告訴吳三桂。


    這種情況下,吳三桂更不會把大明、把陛下放在眼裏。


    “吳總兵,旨意我傳到了。餉銀交割手續是在這裏辦,還是在孤山馬場辦?”


    李若鏈決定單刀直入,就逼著他對這二十萬兩銀子表態。


    以他對大明各鎮邊軍的初步了解,現在還存在的軍隊,就沒有不欠餉的。


    吳三桂雖然常年在山海關外的寧遠,但對京畿一帶的情況很了解。


    孤山馬場距離北京城很近。


    一旦遇到李自成大順軍的攻擊,將是一場猝不及防的遭遇戰!


    二十萬兩銀子他當然想要,關寧騎兵除了這三千人的家丁營外,其餘幾萬人馬都是嗷嗷待哺。


    但是在這個特殊的時候,孤身一人的李若鏈,紅口白牙說有二十萬兩銀子,這個誰能信?


    堂堂錦衣衛指揮同知,出去辦差,身邊居然沒有一個隨從護衛!


    見吳三桂沒有答話,李若鏈決定趁熱打鐵:


    “陛下傳旨時,曾經告誡過我:平西伯乃遼東柱石、朝廷棟梁,你此去平西伯營中,交割餉銀,切莫多嘴。”


    “但是在下要提醒吳總兵,孤山馬場距離京師太近,大軍驟然前去,恐遭闖賊大部隊進攻。”


    “本人建議,吳總兵隻需派五百名騎兵前去取銀即可!”


    李若鏈這話說的滴水不漏,他把皮球踢給了吳三桂。


    “來人!”吳三桂突然雙眼一翻,大聲喊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才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才棍並收藏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最新章節